跳转至

第四章 脏腑病证门

〔自学时数〕60学时

〔面授时数〕20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心悸与怔忡、惊悸的鉴别。

2.熟悉心痛与胸痹的鉴别。

3.掌握心悸、心痛的证治。

4.熟悉咳嗽、喘证、哮证的鉴别。

5.熟悉肺痿、肺痈、肺胀、肺痨的鉴别。

6.掌握咳嗽、喘证、哮证、肺痿、肺痈、肺胀、肺痨的证治。

7.掌握胃痛、吐酸、嘈杂、呕吐、霍乱、噎膈、反胃、呃逆、痞满的概念、鉴别点、常见证治及临证权变。

8.掌握泄泻、痢疾的概念、鉴别点及常见证治。

9.掌握便秘、黄疸的病因病机、辨证要领、论治要点、临证权变。

10.掌握腹胀、臌胀的概念、鉴別点、辨证要领、论治要点。

11.掌握遗尿、梦遗、滑精、阳痿、淋证、癃闭的概念、鉴别点、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要点。

12.掌握关格的概念、病机及其临床表现。

概说:脏腑病证,是指某种因素导致脏腑生理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病理现象。用辨别分析的方法,探求其病理现象所产生的原因、性质和规律性,得出脏腑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的概括,就是脏腑病证。

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主,由经络联络躯体官窍的整休,任何一种病证的发生与发展变化无不关及脏腑,且在病变过程中毎多相互影响,相互传移,因而临床辨证必须从整体出发,掌握病证的主证与本质,做到恰当的审因论治。脏腑病证的基本内容:凡脏腑从事生命活动所需的某些物质或功能不足,一般都表现为虚证;或对脏腑所需的物质不能变化施布及某些功能表现亢奋,一般都表现为实证。因脏腑功能失调,在其病理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寒、热、郁、瘀及风、火、湿、燥、寒等继发因素,一般称之为内生之邪。内生之邪一般多虚证或本虚标实之证,但由于病人体质不同,及內生之邪性质的差异,如气郁、血瘀等又各有虚实之异。临床较常见的五脏病机,大致是:

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藏神与主血脉,与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有关,是血液循行的动力所在。其病机:虚证为气、血、阴、阳不足;实证多气、火、痰、瘀为患。常见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癫狂、梦遗、心胸痛、心络瘀血等病证。

肺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司呼吸,主一身之气,能调节气机升降出入,朝百脉贯通于心,行治节,通调水道。其病机:虚证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实证多为寒、热、气、痰为患。常见于感冒、咳嗽、喘哮、肺痈、肺痿、肺胀、肺痨等病证。

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水谷精微,统摄血脉,与胃相为表里,脾主运化转输、升清、喜燥恶湿,胃主受纳腐熟、和降、喜润恶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故为气血滋生之源,后天之本。其病机:脾的虚证多为气虚、阳虚,胃的虚证多为胃阴不足;脾的实证多为寒湿或湿热,胃的实证多为寒、热、湿、食之邪留滞。常见病证为胃痛、呕吐、呃逆、噎膈、反胃、泄泻、霍乱、便秘等。

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其性刚,喜条达而恶抑郁,对精神情志有调节功能,对脾胃有疏理助运化的影响。又主藏血,有贮藏调节血量的作用。并主筋,司全身筋骨关节的屈伸。其病机:虚证多为肝阴虚、血虚;实证多为气、火、风、阳为患,及湿热浸淫或寒凝肝脉等病证,常见病证有眩晕、头痛、中风、痉证、癫狂、厥证、膨胀、寒疝、耳鸣耳聋等。

肾的生理功能主藏精,为人的生殖、生长发育、生命活动的根本,为元阴元阳之所在,只宜封藏,不宜耗泄,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髄,充盈脑海,滋荣脏腑。主水而能调节五液,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其病机主要为虚证,有阴虚、阳虚之不同。至于阴虚火旺的火为虚火妄动,阳虚水泛的水为阳虚不化的本虚表实之证。常见病证有虚损、眩晕、耳鸣耳聋、阳痿、遗精、癃闭、腰痛、水肿、消渴、五更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