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胁痛

胁痛

胁指肋骨下部与软肋之间的部位而言。胁痛是以一例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为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由肝胆疾患及经络之气凝滞不通所致。

〔病因病机〕

胁位两侧,肝胆所居。肝喜条达、胆司疏泄。若肝郁血滞疏泄不利等,均可导致胁痛。其具体病因和病机分述如下:

1.肝郁阻络 因情志不遂,或暴怒伤肝,肝失条达,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

2.瘀阻胁络 气郁日久,血运不畅,逐渐瘀血停积,阻滞肝胆,出现胁痛;或因外伤,强力负重,致使胁肋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胁络,亦可引起胁痛。

3.肝胆湿热 湿热多受从于外,亦可由内而生。外感湿热,郁于肝胆,肝失疏泄,胆失通降,引起胁痛;湿热内生者,多因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蕴结于肝胆,致肝胆疏泄失常,而致胁痛。

4.肝阴不足 久病体虚,或劳伤精血,肝阴亏虚;或肾阴不足。肝血亦亏,胁络失养,造胁痛。

综上所述,胁痛的病变主要在肝胆。其病因病机,除气滞血瘀,伤及肝胆胁络外,同时亦和脾胃、肾有关。临证所见,有虚有实,而以实证为多。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三者又以气滞为先。虚证多属阴血亏损,肝络失养。此外,实证日久,化热伤阴,肝肾阴虚,亦可出现虚实并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胁痛之辨证,当分清外感与内伤,气血之虚实。初病在气属实,久病在络属虚,但以区别气血为要点。

1.辨外感与内伤 外感胁痛,起病较急。临床多有表证,如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并多同时伴有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脉象浮数或弦数,舌质红,舌苔黄腻或白腻,为湿热外邪侵犯肝胆所致。内伤胁痛,起病较缓,没有发热、恶寒等表证出现,多由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或肝阴不足等引起。

2.辨胁痛性质 疼痛走窜不定,时痛时止,痛而胀剧者,多属肝郁不舒,气阻络痹所致;重着疼痛为主,痛有定处,触痛明显,持续疼痛,间歇加剧者,多为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司所致;隐痛为主,疼痛轻微,但绵绵不绝,疲劳后加重,按之反较舒适者,多属血不养肝,络脉失濡所致;刺痛为主,痛有定处,触之坚硬,间歇发作,入夜更剧者,多为气滞血瘀,瘀血阻滞经脉所致。另外绞痛者多见实证,灼痛者多见热证。

3.辨证候虚实 临证宜根据胁痛的病因,仔细辨其虚实属性。痛的性质,以及脉象,舌诊等方面,但是,很多胁痛病人,往往虚实互见,既存湿热,又有血虚,或是兼有瘀血停着;更宜详细审辨。从体质而言,年轻体壮者多实,老年体弱者多虚;从病程而言,新病者多实,久病者多属虚;从疼痛特点而言,无论胀痛或刺痛,痛势较剧者为实,疼痛绵绵,或时痛时止,痛势缓和者为虚;从舌脉而言,脉弦滑数有力或苔黄滑腻者为实;脉沉弦细弱无力或舌红少苔者为虚;从病理而言,因气滞、血瘀、湿热者属实,阴血不足,肝肾亏损者为虚。

4.辨湿热之轻重 胁肋部有发热感,或呈灼痛、钻痛、痛如刀割者,多属热;胁肋不适,坠着而痛者,多属湿。再结合其它见证,如口干苦者为热盛;口粘腻者为湿盛。舌红苔黄者为热,舌淡苔腻者为湿。脉弦数有力为热,脉弦滑或濡者为湿。

另外,因肝的疏泄与脾胃的运化有密切关系,且经络循行于少腹,故胁痛一症,常兼见胃脘或少腹作痛;又常与胸痹胸痛互见,亦可见于留饮病中,故临证当于上述病证互参,分清标本主次。

(二)论治要点

胁痛的治疗,应以通理为主,以补益为辅。其根据是“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原则。

1.疏肝理气 疏肝理气法是治疗肝郁胁痛的主要方法,常用药物有柴胡、青皮、香附、枳壳、陈皮、郁金、川楝子、木香等。其中柴胡、青皮等均可酌情选用。若气郁日久化火者,宜加丹皮、山栀、黄连之类;肝横逆胃者,宜加白术、茯苓、泽泻、苡仁、佛手、香橼等,郁火伤阴者,宜加当归、何首乌、枸杞子、菊花等。

2.化瘀通络 化瘀通络法是治疗瘀血停着胁痛的重要方法,常用药物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丝瓜络、茜草等。瘀痛甚者,可加元胡、乳香、没药、穿山甲、姜黄等以增强活血止痛之力。若胁肋下有癥块,触之痛甚者,宜配用活血通络、消癥止痛药,如王不留行、穿山甲、莪术、三棱、土鳖虫、鳖甲等没。若病久血瘀而疼者,乃气血已虚。化瘀又需益气,气充则血通痛止,故宜配黄芪、党参之类。

3.清热泄火 气郁日久可以化火,湿邪郁结亦能化火,故清热泻火是治疗胁痛常用的辅佐法,药如黄连、山栀、黄芩、菊花等,若大便秘结者,宜用大黄、芒硝等以泄热通便。若兼热毒,发热,恶寒,胁痛剧烈者,可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半枝莲、板蓝根之类,以清热解毒。

4.清热利湿 清热利湿是治疗湿热胁痛的必用法则。因湿热蕴结,非利难清,故临证多以利湿为主,兼以清热。常用药物有龙胆草、木通、泽泻、车前子、茯苓、黄柏之类。对于脾胃虚弱而热象不著者,宜重用芳香化湿药,如藿香、苍术、厚朴、砂仁、半夏、陈皮之类;若湿热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道者,可用金钱草、海金砂、郁金等利胆排石。

5.养阴柔肝 养阴柔肝是治疗肝阴不足而致胁痛的主要方法,常用药物有当归、白芍、何首乌、枸记子、生熟地、麦冬、鸡血菔、怀牛膝等。若心中烦热、少寐者,加炒栀子、柏子仁、夜交藤以清热安神;头晕目眩者,可加黄精、女贞子、菊花以益肾清肝。

(三)常见证治

(1)肝气郁结:

证候: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而增减,胸闷气短、饮食减少、嗳气频作、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例:柴胡疏肝散。

(2)瘀血停着:

证候: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更甚,胁肋下或癥块,舌质紫喑,脉象沉涩。

治法:袪瘀通络。

方例:旋复花汤、复元活血汤。

(3)肝胆湿热:

证候: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或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例:龙胆泻肝汤。

(4)肝阴不足:

证侯: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或数。

治法:养阴柔肝

方例:一贯煎。

(四)临证权变

胁痛一证,其因较多,临证应结合兼证,注意病的变化。

1.肝郁胁痛,失治误治,日久气郁血瘀,可以转化为瘀血胁痛,治疗则应在理气之中,重以祛瘀通络。

2.久病致虚,或久郁成劳,又可出现肝血不足,虚实互见之证,治疗又当以养血柔肝为主。

3.外感胁痛的病理转归,亦是如此,如外感胁痛多属湿热蕴结于肝胆致病。病久邪不去者,亦可见肝胆疏泄失职,气滞血瘀;邪毒久羁而耗伤肝血肝阴者,可转为虚实错杂之证。二者治疗又当与瘀血胁痛,肝阴不足胁痛相互参照。

此外,临床所见胁痛,尚有腋下结核而引及胁痛者,其腋下摸有结核如枣如卵,皮色不变,常与颈部结核同时出现,多为肝气痰浊凝滞而成之“痰核”,即瘰疬之类,可服内消瘰疬丸、小金丹、犀黄丸等。又有右胁下期门穴处隐痛微肿,拒按,继而胀痛,不能转侧,呼吸引痛,舌绛红,脉弦数者,俗谓之“肝痈”,实际不是病在肝脏,而是生于体表肝经“期门”穴位处之疾患,多因肝火灼血,湿痰郁结所致,治宜柴胡清肝汤、舒肝涤痰汤等加减。

〔调护〕

1.本病应注意饮食,忌酒,忌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

2.性情舒畅,消除一切忧郁思虑。

3.避免重体力劳动,可作适当的体育锻炼。

〔应用例案〕

例一、吴XX, 男,46岁,教师,1963年3月15曰初诊。

病史:左胁痛连及少腹痛已四个月,睡眠较少,胃纳尚可,腹胀、大便欠畅。

检查:舌苔薄白润,脉沉细弦。

辨证:肝气犯脾,气郁阻络。

治则:疏肝理脾、行气散邪。仿四逆散加味。

柴胡3克 炒枳实4.5克 炒白芍9克 生甘草3克 醋青皮4.5克 片姜黄3克 茯苓9克 制香附9克 炒白芥子4.5克 水煎服

3月18日二诊:服药3剂,胁痛减,眠食同前,大便发干。舌苔薄白,脉同上,肝气稍略。按上方去姜黄、茯苓,加姜川朴4.5克, 麻仁9克, 炒麦芽4.5克。 水煎服。

3月21日三诊:服药3剂,胁痛止,其它均正常,苔脉同前。按二诊方加清半夏9克,六曲4.5克,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服药3剂而愈。(《吴少怀医案》)

按:《医学正传》说:“凡胁痛,皆肝木有余,……凡性情多怒之人,常患腹胁痛。” 胁痛初病在经,久则入络,是因经主气,络主血。治法不外内经所说甘缓、辛散、酸泻三法。肝为刚脏,用药必以柔济才好。吴老医师认为,胁痛当分左右,左胁痛者,多肝郁气滞化火,应疏肝行气通络;分别施治。胁痛实证居多,用药不可骤补,以免助邪阻络。吴老医师根据患者脉症认为,肝脾不和,气郁作痛,由经入络,故以四逆散方意,用柴胡、枳实配青皮;疏肝理气,升清降浊,芍药、甘草以酸甘缓急,加白芥子行气通络散结为主方,或加麻仁润燥通便,或加厚朴理气,或加炒麦芽疏肝和胃,药后病除。可见吴老师治病古为今用,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并且常用青皮治胁痛。若肝胆二经气血不足、当先补血,少佐青皮,疏郁而不伤正,是其用药特点。

例二、陈XX, 女,42岁,工人。

初诊1975年1月10日。六年前患胆囊炎,以后每年发作,去年发病两次,近来右胁时时疼痛,牵及右肩痠痛,纳呆,食后作胀已二月余。面色萎黄,口干且苦,大便燥结,数日一次,尿黄。舌苔薄,脉细弦。此为肝胆湿热未清,气机郁滞,化火伤阴之象。治拟疏肝利胆,泻火养阴之法。

柴胡6克 制大黄9克 赤白芍各9克 延胡索9克 木香9克 郁金9克 元明粉9克,分冲 金钱草30克 北沙参12克 麦冬9克 六剂。

二诊:1月16日,服药后右胁疼痛明显减轻,大便每日一次,苔薄黄,脉细弦,再拟前法加减。原方去元明粉。六剂。

三诊:1月23号,近来未见胁痛,惟少腹微微作胀,略感头晕。气阴未复,胃纳较差,舌淡红,苔薄、脉细弦。症防复发,再从前法加减。

北沙参12克 麦冬9克 柴胡6克 制大黄9克 赤白芍各9克 延胡索9克 木香9克 郁金9克 金钱草30克 焦楂麯各9克 六剂(《黄文东医案》)

按:本例属肝胆气滞,湿热壅阻,脾胃运化失常,出现胁痛、口苦、纳呆腹胀、便燥尿黄等一系列症状。故处方以疏肝利湿泄热为大法,方用大柴胡汤加减。大量与元明粉同用,泻热通腑,配合郁金、金钱草等利胆作用颇为显著。因久病未愈,经常发作,脾胃不健,饮食减少,苦寒攻下药不宜久用,故二诊起即除去元明粉。三诊加焦楂麯以和胃消食。鉴于患者形瘦色萎,口干,故加沙参、麦冬之类以清养气阴,贯彻于治疗的始终。此类病人今后不但要注意饮食之调节,当大便不通畅时,必须及时服用利胆通便之剂,以防复发。

例三、吴孚先治蒋氏妇,善怒,两胁作痛,历所医用补脾伐肝不应。脉之左关细涩,右脉无疴。此肝胜则尅脾,脾败则自困。补尚嫌缓,何以伐为?乃与四物汤加阿胶、玉竹、枣仁、枸杞,令服三十剂,胀减七八,九服全瘳。(《续名医类案•胁痛》)

按:肝经布两胁,胁痛多因肝气而发,肝气横逆必伐脾土,治以健脾疏肝本合病证。治不应证,可能组方或剂量不妥,故达不到疏肝健脾作用,日久则脾败自现。肝用太过,而从补血途径以制肝用。

例四、久咳胁痛,不能左侧。病在肝,逆在肺,得之情志,难以骤驱。治法不当求肺,而当求肝。旋覆花、丹皮、桃仁、郁金、猩绛、甘草、牛膝、白芍、青皮、桑皮、紫苏、山栀、瓦楞子壳。(《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尤在泾医案》)

按:情志郁抑,肝气不舒,气郁日久化火,肝火上逆于肺,故久咳胁痛。治用清降肝火之剂。

〔简便验方〕

1.香附9克,郁金9克,柴胡6克。水煎服或等份研细末,每服2克,1日2次。适用于气滞胁痛。

瓜蒌12克,红花8克,甘草3克,水煎服。适用于血瘀胁痛,肋间神经痛。

当归9克,赤芍12克,川芎6克,山栀9克,丹皮6克,柴胡6克,水煎服。适用于肝火胁痛。

资料来源:《实用中医内科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12。

2.冰片15克,白酒适量。

将冰片溶于白酒中,裝瓶备用。需要时棉签蘸上药涂擦疼痛部位。适用于肝癌疼痛。

资料来源:《山东中医杂志》1982.2。

3.威灵仙9克,刀豆壳5寸,糠壳(杵碎)一把。

浓煎去渣,一日三次。

资料来源:《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3。

〔文献摘录〕

《景岳全书、胁痛》:"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

《古今医鉴、胁痛》:“胁痛者……若因暴怒伤触,悲哀气结,饮食过度,冷热失调,颠仆伤形,或痰积流注于血,与血相搏,皆能为痛,……治之当以散结顺气,化痰和血为主,平其肝而导其气,则无有不愈矣。”

《症因脉治•胁痛论》:“内伤胁痛之因,……或死血停滞胁肋,或恼怒郁结,肝火攻冲,或肾水不足,……皆成胁肋之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