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蛔虫病

蛔虫病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引起以脐腹阵痛,吐蛔便蛔,面黄肌瘦,泛吐清涎,腹部虫瘕为特征的病证。若蛔虫上窜胆道,可发蛔厥;钻入阑门,可致肠痈;集结成团,阻塞肠道,则成关格。治疗多根据其不同的病情以施治。

〔病因病机〕

1.虫自饮食来 误食沾染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的食物,是引起蛔虫病的根本原因。

2.虫由湿热生 胃肠湿热遏郁是蛔虫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而湿热又多由过食甘肥,湿热停滞成积所致。

3.虫因虚而动 寄生于人体肠道之蛔虫,不一定都能致病,如脏腑气盛,则随食随化,蛔虫难以存留。只有脏腑气虚,或蛔虫数量过多,吮吸水谷精微,耗伤气血,使脾胃俱虚,蛔虫乘虚四出窜动,引起多种疾病;此外,若胃肠因寒、因热而功能失调,也可使蛔虫不安其位,妄动致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1.辨疼痛的特点 蛔虫之腹痛多在脐周,有轻有重,有缓有急,轻者阵阵隐隐作痛,或吐清涎,余无异常;重者疼痛较剧,时作时止,有吐蛔、便蛔、睡间磨牙,或食欲反常等症状。若症状不明显,可结合反复大便涂片捡查,发现虫卵,则可确诊为蛔虫病。

2.辨蛔厥或关格 肠内蛔虫妄动,窜入胆道,导致肝胆郁滞,气机被阻,血行不畅。症见卒然胁腹剧痛阵作,痛引肩背,躁扰不安,恶心呕吐,甚则吐蛔,汗出肢冷,苔薄,脉沉弦甚至沉伏为蛔厥证;若蛔虫颇多,或驱虫不当,激惹虫群,致使蛔虫集结成团,则见腹痛、腹胀、呕吐、便秘、无矢气,腹部攻撑,并有虫瘕,苔黄腻、脉弦者,乃关格重证。

蛔虫病须与腹痛鉴别,前者有吐虫、便虫史,后者则无。

(二)论治要点

1.恰当把握驱虫时机 蛔虫病发作之时,不宜驱虫,以免激惹蛔虫,乱窜窍道,或缠缩成团。故先宜安蛔,再行驱虫。驱虫之后,仍腹痛者,乃余虫未尽之故,也宜安蛔,不宜连续驱虫,以免伤正。

2.辨证选择治蛔方法

(1)温中安蛔:此法温养脾胃之阳而祛中焦之寒,使虫伏而安。常用党参、白术、茯苓、干姜、附子、肉桂以温阳,乌梅、川椒酸辛化合以伏虫。

(2)清热安蛔:治虫因热而扰动,宜清肝胃之热,制蛔降蛔,前者宜胡黄连、黄柏;后者用乌梅、川椒、雷丸、槟榔之类。若属寒热错杂证则寒温并用,邪正兼顾。

(3)缓急止痛安蛔:此法用于蛔厥证。用乌梅、川椒以安蛔伏蛔,缓解由于虫体窜动引起之疼痛;白芍、柴胡、枳实、甘草、川楝子以疏肝理气,缓急止痛。

(4)攻里通下驱虫:蛔虫集结成团,阻滞肠道,腑气不通而疼痛剧烈之关格证。宜攻下、消食、活血并用,驱除肠中蛔虫,使气机通畅而病除。常用药如大黄、枳实、芒硝、槟榔、厚朴、莱菔子、桃仁、赤芍等。

(三)常见证治

证候:脐周疼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甚或吐虫、便虫、腹中虫瘕。较严重者表现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睡中齘齿流涎等。

治法:以驱虫为主,佐以理气化湿。

方例:追虫丸、化虫丸、使君子散之类。

(四)临证权变

1.蛔厥并见肝胆热盛者,证见腹痛拒按,寒热往来,身目微黄,便秘溲赤,苔黄腻,脉弦数,可用柴胡、大黄、枳实、黄芩、白芍、乌梅、川楝子、元胡、金钱草等以清热通腑,利胆安蛔。

2.蛔虫所致的关格证若内治不效,反见腹痛加剧,脉搏加速,血压下降,板样腹等症者,应转外科手术治疗。

〔调护〕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常剪指甲。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蔬菜和未洗净的瓜果。生熟食物要分刀切。

3.蛔厥证和关格证治疗症状消失后,要注意尽早驱虫,以预防复发。

〔应用例案〕

例一、鲍女,饮食不节,脾胃受伤,形体消瘦,腹痛时作。两月前,曾患顿咳,至今未愈。今晨起腹痛如绞,呕吐频作,口出蛔虫,饮食不进,大便数日未落,腹部膨胀,坚硬拒按,面青肢厥,烦躁不安、舌起硃点,苔厚腻,脉象弦滞,症属蛔虫内扰,法当驱蛔安胃,用酸苦辛滑温通之剂。

生菜油30克,先服 炒川椒4.5克,包 炙甘草4.5克 芜荑6克,包 雷丸12克 蒸熟百部6克 淡吴萸18克 炒枇杷叶12克 山楂肉12克 炙前胡6克 炙当归9克 花槟榔9克

二诊:前方服后,大便泻下三次,先后解出蛔虫五十余条,肢温厥回,面青亦退,腹痛略轻,膨胀亦减,稍进薄粥,夜能安寐,脉象弦滑,舌苔厚腻略退。蛔患未平,再拟安蛔和中。

米炒上潞参9克 炙甘草4.5克 炙当归9克 槟榔9克 乌梅9克 雷丸9克 炒川椒4.5克,包 炒白芍6克 炙新会皮9克 煨广木香4.5克 苦楝根皮15克

三诊:两日来便中续下蛔虫四十余条,腹部胀痛俱瘥,胃气未苏,苔薄腻硃点减少,脉象小弦,中气未复,再进健脾调中。(《叶熙春医案》)

按:本例属于关格证,蛔虫结聚肠中,腹凸绞痛,按之坚硬,烦躁不安,肢冷厥逆,西医诊断为机械肠梗阻,本拟手术。经中医用酸苦辛滑,温通之法而治愈。

例二、王XX,女,28岁,1967年4月21日初诊。脘胁剧痛,展转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白,剑突下偏右压痛,拒按,呕恶吐蛔。舌苔白润,脉浮洪。依法(指祛蛔杀虫、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法——编者)治之。

使君子30克 乌梅20克 川椒15克 槟榔30克 元胡20克 生白芍30克 枳壳20克 川楝子30克 青皮20克 生甘草15克

连服两剂,痛止病愈。(孙克良:中医治疗胆道蛔虫病100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5.9〈1〉:22。)

按:本例属于“蛔厥”证。作者认为方中用甘草之甘能诱蛔食之则蛔动,用酸涩之乌梅使其由动变静,用川椒、槟榔、元胡之辛,使其伏于下,而潜于中,更用苦味之雷丸、青皮、白芍、川楝、令虫麻痹安宁而被驱除。使君子有驱蛔缓下之功,自能导蛔下行。此外,枳壳行气开胸,宽畅肠胃,元胡、川楝疏肝利胆,理气止痛。芍、草补虚,缓挛止痛,青皮行气散结,疏通肝胆,诸法结合,故收效甚佳。

〔简便验方〕

1.花椒3〜9克,米醋20毫升。

取花椒加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入米醋再煎一沸。1次温服,小儿酌减。

资料来源:《新医药学杂志》1977.3.

2.鲜苦楝皮30克,苦楝子10克,花椒6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小儿酌减。服时加食碏10〜15毫升。

资料来源:《陕西中医》1980.4.

3.生芹菜籽31克,砂糖适量。

将芹菜籽研末加砂糖适量,1次服完。适用于胆道蛔虫病。

资料来源:《湖北卫生》1973.2.

4.莱菔子,陈酒曲各30克。

把上药在瓦片上焙黄,研末,分3份,日服1份,黄酒冲服。忌食糖和寒冷之品。适用于胆道蛔虫病。

资料来源:《广西赤脚医生》1977.4.

〔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蚘虫候》:“蚘虫者,是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或因脏腑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去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吐清水,贯伤心者则成。诊其脉,腹中痛,其脉法当沉弱弦,今反脉洪而大,则是蚘虫。”

《景岳全书•诸虫篇》:"虫之为病,人多有之,由于化生,诚为莫测。在古方书虽曰由湿由热,由口腹不节,由饮食停积而生,是固皆有之矣。然以常见验之,则凡脏强气盛者,未闻其有虫,正以随食随化,虫自难存;而虫能为患者,终是脏气弱,行化之迟,所以停聚而渐至生虫耳。然则或由湿热,或由生冷,或由肥甘,或因滞腻,皆可生虫,非独湿已也,然以数者之中,又惟生冷生虫为最。“治虫之法,虽当去虫,而欲治生虫之本,以杜其源,犹当以温养脾肾元气为主。但使脏气阳强,非惟虫不能留,亦自不能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