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绦虫病

绦虫病

绦虫又名寸白虫,绦虫病是因牛绦虫或猪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引起以大便排出白色节片,可有腹痛、泄泻、腹胀,轻度肛痒,头晕乏力,食欲亢进为特征的病证。治法则以杀虫驱虫为主。

〔病因病机〕

绦虫寄居肠中,影响脾胃的运化、吸收功能,故可引起腹痛、腹胀、恶心、便秘或腹泻;吸食水谷精微,导致化源不足,故有消瘦、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气血两虚的证候。由于水谷精微被虫所吸食,人体需要多食以自养,故又可出现食欲亢进的症状。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粪便中有白色面条状或带状能活动的寸白虫,即绦虫节片。此外,大便常规化验及肛门擦拭涂片检査,可以找到绦虫卵。

(二)论治要点

本病的治疗宜驱除绦虫,健脾益气。于驱虫时,须配用泻下剂,以促进虫体排出。

驱虫常用南瓜子60〜120克去壳碾粉,空腹口服,服后用槟榔80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两小时,煎成150〜200毫升一次顿服。(即服南瓜子粉后两小时服槟榔煎剂)再过半小时服芒硝30克水煎液。一般3小时内即有完整活动的虫体排出。此外亦可将仙鹤草冬芽(采于深秋,因其状似狼牙,故又名狼牙草)。洗净,刮去外皮,晒干,碾粉,早晨用温开水冲服30〜60克。因本药兼有泻下作用,可不另服泻药。一般在服药后5〜6小时排出虫体。雷丸粉也有驱除绦虫作用,用量为1次20克,一日一次,连服三天,但效果较前两种方法稍差。

驱除绦虫,务必驱尽,须连头节同时排出,方能彻底治愈。若头节及颈节未被驱出,则虫体无论排出多少仍能继续生长。故排出绦虫后,须仔细找寻头节及颈节,以辨別全虫是否完整驱除,若发现绦虫尚未驱尽,或又有节片排出时,可仍用上述驱虫药治疗。

益气健脾,用于虫体排出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者,常用药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此法须与理气调中之砂仁、木香、陈皮、枳壳等药同用,使其快气醒脾,补而不滞。

(三)常见证治

证侯:腹部隐痛,或腹胀不适,肛门作癉,腹泻,粪便可发现绦虫体节片,或在病人衬裤、衣被上亦可发现,日久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头晕乏力,失眠。舌质淡,脉细。

治法:先杀虫理气,后健脾养胃。

方例:槟榔汤合南瓜子,或仙鹤草根冬芽。驱虫后再用香砂六君子汤调补脾胃。

〔调护〕

绦虫病人治疗当彻底,平时不吃未经煮熟的猪、牛肉,不吃含有囊虫的猪、牛肉,以免重复感染。

〔应用例案〕

潘姓,男,24岁。1963年7月22日就诊。腹痛,其痛时发时止,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大便中有白色绦虫虫体节片,长短不—。大便检验:蛔虫卵(+),绦虫卵(一)。诊断为绦虫病,蛔虫病。用前述处方的成人量(按:处方为新鲜南瓜子一两五钱,新鲜石榴根皮五钱,槟榔八钱,黑丑三钱。水煎服。在服煎药前12小时左右,给患者吃些酸味水果,如葡萄或山楂等一一编者),依法煎服。于早晨6时40分空腹服药,至7时30分排出绦虫一条,蛔虫3条。以后患者来治疗其他病症时说,上次服药排出绦虫后,大便中已不再发现虫体节片,腹痛亦消失。〔张润轩:中药治疗绦虫病38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66,(4):138。〕

按:本例用南瓜子治疗,驱虫迅速。因南瓜子能麻痹甚至杀死绦虫,石榴根皮,槟榔均有驱除绦虫的功能,且后者能消积、利气、黑丑助之,可加强泻下之功。驱虫前12小时用酸类药物,亦因其有遇酸则定之性,使驱虫药易于奏效。

〔简便验方〕

1.仙鹤草根及芽适量。

将上药洗净,刮去外皮,晒干,粉碎,制成片或丸剂。成人每服30克,小儿每公斤体重服1克。空腹顿服。适用于绦虫病。

资料来源:《四川中草药通讯》1972.1.

2.苦楝拫皮30克(鲜120克),槟榔180克。

上药加水1000亳升,煎沸20分钟,滤出;渣再加水750毫升,煮沸20分钟,滤出。将两次滤液混合煎煮浓缩至250毫升,贮瓶备用。早上空腹1次服完。小儿酌减。适用于绦虫病。

资料来源:《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8.2.

3.姜半夏、雷丸、陈皮各9克,茯苓、白芥子各12克,苡米15克。

共研为细末,做成蜜丸,每服9克,每天3次,疗程1〜5月。适用于囊虫病。

资料来源:《吉林医药》1974.2.

〔文献摘录〕

《诸病源候论•九虫病•寸白虫候》》“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褊。因腑脏虚弱而能发动,或云饮白酒以桑贯牛肉炙食,并生栗而成。又云:食生鱼后,即饮乳酪,亦令生之。其发动则损人精气,腰脚疼弱。又云:此虫生长—尺,则令人死。”

《圣济总录•九虫门》:“论曰寸白虫,乃九虫之一种,状似绢边葫芦子。因脏气虚,风寒湿冷伏于肠胃,又好食生脍干肉等,所以变化滋多,难于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