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克山病(阴毒)

克山病(阴毒)

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1935年冬,在黑龙江省克山县西城乡光荣屯发现一种死亡很快的疾病。当时全屯286人,仅十一月、十二月两个月就死亡57人,占全屯人口的五分之一。这种病一直原因未明,所以就叫克山病。

克山病发病急、死得快,群众叫它"快当病"。又因此病有呕吐,常致吐出胆汁,并有心难受等症状,所以群众又称“吐黄水病”、“攻心翻”、“痧症”等。

以后清楚,克山病也不止克山县才有,流行时间也不是从1935年才开始。克山病流行区,截至1984年调查,巳波及15个省(区)320个县(旗),从1949年至1984年,急性克山病累计发病人数已有151,869人,慢性、潜在型的病人就更多了。根据各流行区地方志资料记载,克山病流行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十三年至十八年(1748〜1753年,见陕西《宜川县志》),远者,甚至可追溯到东汉。

〔病因病机〕

中医对于克山病的认识,初则意见分歧,有谓属于伤寒直中三阴,有谓属于痧胀,有的认为属于温病。根据建国以来对克山病的大量临床资料分析与发病病因的调查研究,大家已趋向一致,认为属于阴盛阳虚的“阴症”。我们认为它和阴症中的“阴毒”证极为相似。晋•王叔和《脉经》引仲景论曰:“阴毒为病,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气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紧数,身如被杖。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或伤寒初病,一二日便结成阴毒,或服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甘草汤主之。”我们试把这段经典记述与克山病比较:

1.“阴毒”发病急、死亡快,正如宋•刘元宾(通真子)《伤寒括要》说,"四逆脉来沉细弱,若过三日命应终"。今据急性克山病死亡统计,死亡者几乎全部都在一、二日之内。

2.“阴毒”属伤寒范畴。据大量统计,克山病患者(除南方儿童),百分之九十都集中在十二月至翌年一、二月寒冷季节发病。

3.“阴毒”初病即毒已结成,说明诱发“阴毒”,良非一端,其病早有潜伏之机。刘元宾说:“阴毒本因肾气虚寒,或因冷物伤脾,外伤风寒,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因感外寒而内伏阴,内外皆阴,阳气不守”。今经大量急性克山病统计,与“阴毒”基本一致。据一组584例急性克山病诱发因素调査统计,因受寒邪者占35.3%;饮食因素占7.2%;精神因素占4.8%;过劳因素占2.6%;其他占2.6%;诱因不明40.8%。这说明克山病的发病诱因,常无定规或无明确因素可查。另据一组报导,原因不明者亦占51.4%。不难看出,它主要是素有“伏阴”之邪潜在于内而致发病。

4.“阴毒”主症为毒气攻心、短气、呕逆、腹痛、唇青、厥冷。这和克山病的主症基本一致。其中腹痛,成人较少,但在儿童却是突出的症状,咽喉不利,身如被杖(全身百节疼痛),发热等症状,多是外感寒邪兼证。据统计,在明确感受寒邪诱发的患者中,感冒、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占91%。

5.“阴毒”治疗,皆以“还阳退阴”、“补虚和气”(王海藏语)为本。据全国各地治疗各型克山病2525例的疗效统计,唯以“还阳退阴,补虚和气”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

6.“阴毒”不属瘟疫、瘴气、痧胀、翻挣等类疾病,这些多具传染性,治法也不同。“阴毒”不具传染性,否则自不存在“伏阴”之说。在治则上,大忌苦寒之剂。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明确了克山病属于“阴毒”证,从而也瞭解到它的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克山病现统一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潜在性四型:

1.急性克山病 相当“暴发阴毒”。始则头迷眼黑,严重“心难受”,常痛苦无以名状。继之,有些患者发生频频呕吐,初为食物,后则吐出胆汁,大渴引饮,饮后复吐,烦躁不安。很快即现面色灰黯,冷汗频出,四肢厥冷息息少气,渐致昏厥。脉三五不调,或涩或代,细微无力,若见面黑唇青,其病已危。如面转红润,四末转温,冷汗变为热汗,当是好转之机。如能渡过三、五日,则有得救之望,然常转为慢性。

2.亚急性克山病 相当“急发阴毒”。暴者,恶而疾也;急者,速而疾也。此证主要发生在儿童,起病多在三天至一周。始则患儿精神萎靡,饮食减少,哭闹不安,不愿玩耍。多有腹痛、腹胀或腹泻。时或呕吐,重则烦躁不安,面灰唇青,四肢厥逆。脉不整而细弱。有少数以偏瘫见症而就诊者。一般二至四周向愈,或病渐重而转为慢性。此型多发于四川、云南西南病区,其发病季节亦不限于冬春为多。

3.慢性克山病 相当“虚劳阴毒”。患者胸闷心悸,食少乏力,静则略适,动则气喘,尿少浮肿,水气凌心。重则出现腹水,甚至黄疸,形同臌胀。脉三五不调,或结或代,或涩而沉细无力。无论急慢,参考是否病区,非常重要。

4.潜在型克山病 相当“伏邪阴毒”,证由内伏阴邪,引而未发,真阳暗耗,积久疾显。故症状或有或无,多数自述健康。偶因心悸就诊,皆极轻微。此等病人,唯参考流行区生活史,细审有否脉律异常,并辅以心电图或加血清酶的检查,方可最后确诊。

(二)论治要点

克山病一定要贯彻“三早”,即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尤其是急性克山病,发病急,变化快,抓住止呕、回阳、固脱三个环节。呕不止则迅速津液大伤,促使厥逆发生。一些患者大渴引饮,不可误为实热之证而妄投承气。回阳固脱,除服药外,必要时配合灸、熨、针、罐各种外治方法。药物的运用,要及时灵活掌握,如剂量、服法,不可以常规论。如见效不显,可缩短服药间期,剂量不足可随时调整,附、桂服量过大,加之津液大亏,时或出现烦躁,可佐以养阴生津之品。

(三)常见证治

1.急性型 要及时抓住止呕、回阳、固脱三个环节。早期厥逆不甚,呕吐频频,治以橘皮汤。如仍呕吐不止,以厚朴汤或藿香正气散加味,并可加灸脐下气海、关元等穴,壮数宜多。出现厥逆,急投急救回阳汤。脉微欲绝,口鼻冷气,躁动不安,四肢厥冷,投以回阳返本汤。厥逆不回,亦可加外用玉抱肚、手阳丹帮助回阳复温。如见呕吐、躁动不安,亦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味。以上药剂,必须每3〜4小时频频服用。恢复期,中气大虚,脾胃不和,可用六君子汤、小建中汤;阴虚者,可用三甲复脉汤、潜龙汤加味等调理。

2.亚急型 参照急性型处理。唯稚幼之体,用药不可过猛。儿童易伤脾胃,并多兼痢,可在前方中稍加止痢之品,如香连丸之类。小儿亦有热厥型者,证见面青唇绛,舌红少津,烦渴思饮、身热汗出、尿少便结,可用白虎汤治加人参、沙参、元参、银花、连翘。

3.慢性型 心悸气短,浮肿尿少,脉细弱结代,治以炙甘草汤;如有面部紫绀,四肢厥冷,冷汗出,神志淡漠,加用参、附汤;食欲不振加生山楂、生山药、鸡内金。有黄疸腹水者,可用青茶煎汤合茵陈五苓散。

4.潜在型 多属心血不足,气血双亏,脾胃虚弱所致,法以养血益气,复脉健脾。如脉结代、沉涩,治以炙甘草汤加减。心悸少气、胸闷食少或有干呕,治以六君子汤加味,或小建中汤加味。上药亦可蜜丸久服。

(四)临证权变

克山病亦常见夹杂兼证,如外感风寒,温热犯肺,正治之中亦须加以清解辛凉之品,如银翘,桑菊之属,尤其肺热咳嗽、痰喘、哮吼,如不处置亦可加重水气凌心、心气虚衰之势。在回阳固脱之中,清肺化痰定喘之品,自不可无。常见一些患者素有蛔虫,呕时随之吐出。可加用乌梅汤或回阳安蛔汤。

〔调护〕

本病不论急性慢性,都要防止受寒、烟熏。急性患者,注意四肢保温。如昏迷而又呕吐,须注意呕吐物呛入肺管。饮食概用温热,不可饮食生冷。慢性、潜在性患者,尤要免劳役、节情欲、调饮食。近年来,发现硒的预防效果很好,可按病区预防措施处理,食用加硒盐,亦可服用硒酸钠,参见大骨节病论治要点。近亦有人分析研究,病区水中钾、钠、钙、镁、铬、锰等十一种元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均低于非病区。因此,慢性、潜在性的患者,可试用《圣惠》来苏丹,小量久服。古人以来苏丹、返阴丹治疗阴毒证是有其深刻的道理的。

〔应用例案〕

隋XX,女,25岁。1959年4月10日初诊。证见恶心短气,心口难受,咳嗽,颜面晦暗。脉细数,舌胖而嫩,中间鲜红。患者居住克山病流行区,与脉证合参,诊断:克山病发作前驱期。治以清热滋阴祛痰。

生地 山萸 山药 云苓 橘红 桔梗 知母 枳壳 泽泻 炙甘草 兜铃

水煎服。服后症状见轻。14日:忽又发作心烦乱、呕吐、咳嗽,脉象伏涩,急用清热解毒滋阴。

连翘 双花 牛子 寸冬 桔梗 天冬 橘红 胶珠 甘草

服后咳轻、吐止。17日:又见心发热,烦躁不宁,呕吐,脉微细,急用解毒活血汤加减。

青皮 双花 陈皮 广角 白糖参 知母 红花 当归 菖蒲 远志 竹茹 藿香 寸冬 甘草 藕节

服后呕吐停止。19日:又诉心烦欲呕,脉细微不数,指尖发凉,已见厥象,予以回阳急救,处以附子理中汤加桃仁、红花、当归,水煎冷服,每一小时服一次。服后手足转温,烦止呕停。(《哈尔滨中医》〈6〉:27,1961.)

按:此例从4月10日至19日,数度反复。初诊巳是克山病欲发前驱,脉虽数,但数而细;舌虽红,但胖而嫩,且面晦,恶心短气,已非纯阳热盛,所治一派清利滋阴。以后病情反复,脉已见伏涩之象,仍未予注意回阳和气补虚,终致发厥。幸急转回阳抢救脱险。仲景云:阴毒为病“或服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殆此之谓也。

〔文献摘录〕

《伤寒论•伤寒例》:“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飡居亦异。是以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立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临病之工,宜两审之。”(按:伤寒也须辨方域,同证亦有病不同)

《伤寒微旨论》:“每至夏至以前,有病伤寒人,十中七八,两手脉俱沉细数,多是胸膈满闷、或呕逆,或气塞,或腹鸣,或腹痛,与仲景三阴病说,理同而证不同。(按:阴毒与三阴病,同中有异)

《伤寒总病论》:“凡人禀气,各有盛衰,宿病各有寒热,因伤寒蒸起宿疾,更不在感异气而变者。假令素有寒者,多变阴虚阳盛之疾,或变阴毒也。”(按:阴毒与禀气、宿疾有关)

《阴证略例》:“六脉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无,若服凉药,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证者,急服还阳退阴之药即安,惟补虚和气而已。”(按:阴毒治疗大法。除韩氏籍贯不详,仲景、叔和、安常、好古,并袓籍今克山病流行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