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六章 人体各类平衡波动

前面说过,中医的阴阳指的是某件事物中,其维持平衡所需的各类指标要素在时间上的波动和空间上的差异。本章谈一谈波动的问题。

自然界,一年阳光的变化形成四季,这是能量的波动。河流有汛期和枯水期,海水有涨潮落潮,这是液态物质的波动。各种波动在平衡范围之内,就是正常的。超过范围,就是失常。阳光的波动失常可造成酷热或者严寒,河流的波动失常可造成水灾或者干旱。同样,人体中也包含类似的道理。

1、人体内部的主要波动关系

人体要素产生与传递使用的各个环节都可以有波动变化。比如人饱食之后气血增加,饥饿之时气血减少,这就是一种波动。运动的时候,四肢肌表气血增加,休息时减少,这也是一种波动变化。

人体某个部位可以有各类要素整体增加或减少的波动,也可以有单个要素增减的波动。在不同部位,可以有此增彼减、此减彼增的波动。这里谈两点人体内部主要的波动关系。

1.1、内环境波动基本原理

人体内部各处皆有能量与物质固、液、气三态形成的环境平衡。其中,元气、津血、气都容易有数量上的波动,只要不超出平衡范围,皆为正常。

如前所述暖气的例子,暖气完成供暖功能,需要火、水皆在平衡范围内。火可以有大小的波动,水也可以有多少的波动。

在平衡范围内:水火偏多,则气偏多,工作能力强;水火偏少则气偏少,工作能力稍弱。两者皆为正常。

超出平衡范围:

过多:火过多,则阳实而热;水过多则阴实而寒;

过少:水火有一个过少,都会气虚。若只是火过少,则阳虚而寒兼气虚,为气阳两虚;只是水过少,则阴虚而热兼气虚,为气阴两虚。水火皆不足,气更不足,即为阴阳两虚兼气虚。阴阳两虚情况下,水火还可有偏,火偏多则热,水偏多则寒,此时调节能力差,稍补水则变寒,稍补火则变热。

水火相对而言,火为阳,有主动性;水为阴,有被动性。所以火易调而水难调。在水量适度情况下,通常以调火来控制气的多少。调节暖气的输出功率时,只要调节火的大小,水温和蒸汽量即随之增减。火大则水、气皆热,火小则水、气皆寒,这就是阳主而阴从

《内经》强调阴阳关系的协调平衡,并不排斥阳气的主导作用,因为阴和阳两个方面,并非完全处于同等的地位,而是有主有从...

《黄帝内经讲解-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

阳气虽然重要,但不要走入极端,只强调阳气是错误的。阳气主导的平衡波动是在阴液适量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暖气中的水量很少,小于平衡范围,也需要补水,否则火稍大一点,就容易烧干。自然界也是如此,四季的形成是由阳光的多少变化而主导,但前提是大地有足够的水土。如果在水土贫瘠的沙漠,光靠阳光的增减是无法形成茂密森林的。

因此,阳主阴从、阳气为主导的含义是水火在平衡波动的过程中,火起主导作用,而非不考虑水的多少,一味的增加火量。

人体也一样,中医往往通过阳气的波动来代表整个气血的波动,但不意味着不考虑阴液的因素。人的津血正常的情况下,阳气适当增加,则人体的气足,反之则气稍弱。但若在津液虚的情况下,单纯增加阳气会更加消耗津液。

人体单纯阳虚则补阳;单纯阴虚则补阴;阴阳两虚则用侧重补阳的甘温之剂,虽侧重补阳,但也兼顾补阴。

有的中医有“贵阳贱阴”的说法。这个提法容易让不懂原理者走偏。理解了阴阳的道理,应该明白阴阳各有其用途,谈不上谁贵谁贱。

肯定阳气的主导作用。这不意味着“贵阳贱阴”,而是在以“阴为基础”的前提下来认识阳气的重要作用。与只重视阳气者自有区别。就临床来看,阳虚者固当扶阳,阴虚者亦当滋阴,这在调整阴阳的治疗过程中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证属阴阳两虚,一般都侧重阳虚而用甘温分剂,《灵枢•终始》说:“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

《黄帝内经讲解-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

一般来讲,阳易补而阴难复。阳为能量,通过干姜、附子等药物刺激,可以快速促使精转化元气,达到补阳目的。阴为物质,吸收及传送较为困难,所以显效慢,且稍有不慎就送不到该去的位置,容易停留于某处形成湿气、痰饮等邪气。这种湿气、痰饮、瘀血类的邪气,在脏腑,会影响脏腑化物、藏精、藏神、产生气血等功能;在三焦、气脉、血脉等通道,会使能量及气液物质的传递发生障碍,导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西医发明的输血、输液等手段,可以大量快速的补充津血。这种手段属于外来补充,而非人体自身产生,比较粗犷。人短时间大量失血、流失津液的时候,津血的整体缺失过多是主要矛盾,用这种手段比较好。非此类情况,则要考虑输入的阴液能否准确到达需要的地方?过量的阴液是否会让体内环境变寒?多余的水液是否会变为湿气、痰饮?从中医角度看,过量输液容易导致湿寒体质,而湿寒体质如果过量输液,会加重病情。

1.2、气血等资源的整体波动

人整体的资源运转为脏腑产生气血,通过经络传输,供给形体使用。这个过程中,气血的总量与分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个范围内波动。

人的主要功能是行动、思维、感受、表达等。这类功能的使用强度决定了气血的消耗量。多动、多思、多言等偏阳性的行为会消耗较多的气血;反之,少动、少思、少言等偏阴性的行为消耗较少的气血。

形体获得较多气血的时候,有利于形体组织健康,使人的皮肤致密、肌肉结实、各种通道通畅,能够更好的保护身体不受外界侵袭,即为养阳,这里的阳是指形体。此时脏腑的工作量较大。

形体获得较少气血的时候,脏腑可以获得休息,有利于脏腑化物、藏精等后勤保障工作,让脏腑健康,藏精更多,即为养阴,这里的阴指脏腑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

以开车进行比喻,养阳就是踩油门,速度快,力量大,但耗油量大;养阴就是收油门,省油。这里提到的养阴与养阳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波动关系,涉及到很多处的变化,为表达清晰,分类逐条讲解:

1、脏腑所消耗气血:养阳时,需要脏腑产生更多气血供给形体,此时脏腑工作量加大,其自身也要消耗较多气血。反之,脏腑气血消耗较少。

2、气血总量与整体抗邪能力:气血总量为形体气血和脏腑气血之和。养阳时,形体气血偏高,脏腑气血也偏高,所以气血总量高,即为正气足,整体抗邪能力强。反之,气血总量低,抗邪能力弱。

3、精的消耗量:因气血来自精的转化,所以气血总量高时,精的消耗量大;反之,精的消耗量小。

4、脏腑藏精量:脏腑所藏之精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后天之精:胃、肠、脾以一定的速度持续吸收着水谷精微。精的消耗量小的时候,可以有多余的后天之精存入脏腑,脏腑藏精量增加。精的消耗量大的时候,则需要从脏腑中调出精,脏腑藏精量减少。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难以补充。气血总量高的时候,先天之精消耗的快。反之,消耗的慢。

5、肌表的腠理与汗:养阳时,肌表的阴阳气血皆充足,腠理容易打开,容易出汗。此时因津血在肌表多而脏腑相对少,所以小便偏少。反之,肌表的阴阳气血减少,腠理闭合,不容易出汗而小便偏多。

6、肌表的护卫抗邪能力:养阳时,肌表的气血多,抗邪能力强。反之,肌表的抗邪力弱;

7、气血的分布:

气血为流动之物,其在全身内外上下的分布应尽量均匀,各处可有一定差别,但不应过大。

形体应天,波动幅度较大;脏腑应地,波动幅度较小。养阳时,形体气血增加较多,脏腑气血增加较少,两者相比,形体气血量大于脏腑。养阴时,形体气血减少较多,脏腑气血减少较少,两者相比,形体气血量小于脏腑。

这里内外的气血量差异是指正常范围内的差异。如果两者差别过大,说明气血之出入有问题,是病证。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素问-生气通天论》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素问-评热病论》

8、五脏之间的差异:五脏之间比较,养阳的时候,心、肝的气血相对更多;养阴的时候,肺、肾的气血相对多。这是因为养阳的时候,气血总量增加,需要心调集更多肝所藏之血,输出到全身。而养阴的时候,气血总量减少,需要肺收隐气血于内,肾负责藏精。

一身之血,均在脉中运行,这依赖心阳的温煦与心气的推动,方可周流不息,濡养全身。

《中医药学概论-心、小肠》

9、肝的藏血量:肝主藏血。养阳时,气血传输量大,需要调集肝所藏之血,输布于形体,所以肝的藏血量减少。反之,肝的藏血量增加。

人体内的血液分布,常随着各种不同的生理状况而改变,这种血量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肝的贮藏与调节。当人处于休息或睡眠时,人体的活动量减少,血液的需要量亦相对减少,部分血液便藏于肝。当人处于活动状态时,肝脏就把所贮存的血液输布于人体,以供人体的需要。

《中医药学概论-肝、胆》

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气血的整体波动,最常见的即为劳作与休息。劳作运动时,形体需要消耗大量气血,就可以形成养阳的格局。休息睡眠时,形体消耗气血少,就可以形成养阴的格局。此外,邪气干扰、中药方剂、情志变化、气温变化、日月变化也可以对养阴养阳产生影响,但各有细节不同。这里暂时以劳作与休息举例。

劳作养阳与休息养阴的关系如下图。

因劳作健壮了形体,形体才能在休息时卫护于外,保证脏腑不被外界邪气侵袭。因休息时脏腑积累了精气,才能在劳作时提供足够的精来转化气血。休息与劳作一阴一阳,互为因果。两者都有合适的度,需要劳作以养阳,又不能过度劳累;需要休息以养阴,又不能过度休息。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养阴、养阳的波动中消耗肾精,逐渐衰老,直到先天之精耗尽,度天年而去。

人要想健康长寿,需要通过休息内养五脏以藏足精气,通过劳作外健形体以抵御邪气侵袭,再加思想恬淡以养神,就如内经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圣人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可以活到百岁。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素问-上古天真论》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传统上,此处理解阴为阴精,阳为阳气,因解释不通顺,是中医的一个难点。此处的阴应理解为内在脏腑,可藏精,阳理解为外在形体,可保卫脏腑,对应内经的“内为阴,外为阳”比较好。同样,“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里的阳也不是指阳气,而是指形体;阴不是指精血,而是指脏腑。春夏适合养形体,秋冬适合养脏腑。

阴精是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阴精的支持,所以阴精要不断地输送精气于全身,以供给阳气的需要,这叫“阴者,藏精而起亟”。阳气对阴精有固摄作用,阴精要藏守于内,需要阳气固密于外,所以阳气要不断敷布于体表,以抗御外邪,固密阴精,这叫“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黄帝内经讲解-阴精与阳气的主要功能和关系》

1.3、小结

本结提到的两部分内容分别指的是局部平衡与整体波动。局部平衡是指任何部位都有阴阳气血的平衡,以及阴阳气血之偏。其所偏在平衡范围之内为正常,超过平衡范围为失常。整体波动是指整体上,人的阴阳气血总量可以有偏阳性和偏阴性的变化。偏阳性的时候为养阳,整体机能强,气血偏外,精的消耗加快;偏阴性的时候为养阴,整体机能弱,气血偏里,精的消耗减慢。

2、天体波动的影响

天体日、月、星以及地球自传,对自然界和人体要素都有各自的影响。

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

以太阳为例,一年四季,自然界阳气波动。自然界的生命顺应这种变化进行生、长、收、藏的活动。农民要按照节气在春天播种,夏天灌溉,秋天收获,冬天储备。遵循这个规律,就收获丰富,违反这个规律,就生活困难。说天道无私,就是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按照规律运转,并不因人的行为而受影响。但是人的行为却要遵循天地规律,违反则自己受损,与天地无关。所以两者之间,人要顺从天地。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这里对几种天体的主要影响做一下介绍。

2.1、太阳四季波动变化

2.1.1、正常人顺应四季变化的规律

一年阳气波动对人体影响的规律是:春夏时,让人体阳气由内出外;秋冬时,让人体阳气由外入内。这是类似大海潮汐的一种波动。

五月之时,阳气在表,...阳气内微...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

《伤寒论-辨脉法》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素问-脉要精微论》

人体阳气的活动,白天多倾向于体表,夜间多倾向于体内,随着昼夜阴阳的消长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黄帝内经讲解-阴阳对立统一规律》

认为人体阳气的活动能对天气的变化,随时作出应答反应……天热则腠理开,阳气外泄,故汗出而小便少;天寒则腠理闭,阳气内敛,故汗少而小便多,这正是通过阳气的适应性反应实现的。

《黄帝内经讲解-人与自然变化的关系》

这种波动是自然界施加给人的干预力量,无法避免,只能顺应。而适应这种变化,需要神恰到好处的调控精、气、津血等要素才能实现。

春夏,受自然界阳气变化影响,肌表的阳气逐渐增加。此时,人要通过自身的调节功能,让津血也逐渐向肌表汇集,以配合阳气的增加。这与春夏之时,自然界会增加降雨、农民种地要浇水是一个道理,也即内经所说的“阳生阴长”。自然界热量、水分增加,植物可以发芽、成长。人的形体的阳气和津血都增加,就可以让血脉通畅、形体健壮,也就是实现了前述养阳的目的。

秋冬,肌表的阳气减少,不需要驱动太多津血走表,脏腑可以休息藏精,即内经的“阳杀阴藏”,自然就实现了养阴的效果。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指四季是以偏阳的太阳能量波动为主导,偏阴的水土波动进行跟随,逐步营造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自然环境。自然界的生命随着这种波动进行年复一年的生、长、收、藏的生命活动。这种寒热转化是平滑变化的,不是突然变热或者变冷。如果在某个时间点打破了规律,就会带来连锁变化。比如春天热的过早,就会产生偏热的失衡,从而影响自然界的生命。对于人体来讲,春热过早,人体来不及调控津血与增加的热量相匹配,就容易产生温热类的失衡。

一年四季,气血的波动环环相扣。春天生发的气血,到了夏天壮大,供形体成长之用。夏天壮大的气血,供秋天收养之用。秋天收养之气血,通过精血互转,供冬天藏精之用。冬天所藏之精,再供春天生发气血所用。每一个环节如果出现问题,则既伤害本环节的脏器,又影响下一环节的功能。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伤寒论-伤寒例》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倶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康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天,气血充实于经脉。到夏天经脉中的气血已经充满,进入络脉、皮肤。到了长夏,经脉、络脉中的气血都已充满,开始向内充实到肌肉。秋天,表皮气血减少。冬天,气血多藏于内部的骨髓与五脏。

岐伯曰: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是故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也。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

四季的五脏变化:春天精化气血由肝主导;夏天气血充养形体,由心主导;秋天气血收隐,由肺主导。冬天精气潜藏,由肾主导。

帝曰:藏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通于春气。...

肝主疏泄而调畅气机,同时又主升发阳气,促进全身气血的流畅,这本身就具有生养人体之气的作用。

《黄帝内经讲解-五脏功能与形体组织、四时阴阳的关系》

五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

《灵枢-本藏》

人应该调节自己的作息与情志,以更好的适应这种养阳、养阴的变化。春夏应晚睡早起,多接触太阳阳气,保持心情舒畅、乐观积极。秋天的时候,应早睡早起。冬天的时候,应早睡晚起。秋冬宜意志安宁,平静内敛。

2.1.3、正常人不顺应四时规律的后果

内经推荐正常人按照四时的规律进行养生。如果违反,可能会有不好的后果产生。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正常人春夏应适度劳作。如果春夏过于休息,使形体未能得到足够的气血,则形体不健壮,护卫能力差,遇到自然界外感邪气,易被侵入皮肉筋骨而形成血痹、风湿等病,甚至进一步发展为五脏疾病。

正常人秋冬应该休养为主,如果过度劳作,因此时阳气潜藏于内,过度的驱使气血走向机体,就如逆水行舟,需要消耗更多的精来转化阳气与气血。如此一来,一方面会导致脏腑藏精不够,不利于来年春夏养阳使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消耗更多的先天肾精,会缩短人的寿命。再有就是,冬天劳作出汗,腠理打开,寒气容易经皮肤而入,可能直接发为伤寒病,或者潜伏于体内,到春夏发为其它病。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伤寒论讲解-伤寒例》

以春天温病为例。春天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受大自然的影响而增加。如果人体的之津血阴气未能随之匹配增加,就会形成阳多阴少而失衡的格局,即为温病。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前面提到一种情况是春天热的过早,津血来不及跟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冬天五脏藏精不足,到春天的时候,即便气候的转变是平滑的,也可能因精不足而无法转化更多津血,从而无法跟随阳气的增加,产生温病。如内经所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素问-金匮真言论》

自然界四时阳气波动,人体阳气也随之内外波动。人应顺应这种波动来调节自身以进行养阳、养阴,就是“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此波动,就如人逆着波浪的起伏而游泳,非常费力,肾精消耗速度快,人易病、早衰、短寿。

夫四时阴阳,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荷疾不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1.2、病人不能适应四季变化的情况

前述健康人应顺应四时变化来养生。如果是原本不健康的人,不能跟随四时阴阳变化来自我调整身体,则会出现病症。此时不要教条,要根据失衡情况,以调节平衡为先。

《伤寒论》辨脉法章节中,谈到如果让病人过量出汗,则伤人体阳气,过度泄下,则伤人体阴气。人体阴阳两伤,则调节平衡的能力不足。在阴历五月份夏至前后的时候,阳气表多里少,里部阳气不足而未能及时补充,就会里寒,这样虽然天气很热,但是人却要多穿衣服,此时应补里部之阳。阴历十一月冬至前后之时,阳气表少里多,里部阳气多则需要补充里部阴气以达到平衡,阴气不足而未能及时补充,就会里热,这样虽然天气很冷,但人却喜欢少穿衣服甚至饮冰水,此时应补里部之阴。

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

《伤寒论-辨脉法》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伤寒论-11条》

以上说的是伤寒误治,使人阴阳两伤,不能顺应季节变化而出现的状况。推而广之,可知当人的调节能力过弱之时,就会随着四季阳气变化而表现出特定的寒热现象。

春夏,肌表阳气增加,若肌表的津血未能随之增加,则病外热;脏腑阳气减少,若脏腑未能产生一定的阳气来补充,则病内寒。

秋冬则相反,此时脏腑阳气增加,若脏腑津血未增加,则病内热;肌表阳气减少,肌表津血未减少,则病表寒。

春夏阳气波动于形体肌表,肌表阴液不足而不能补充的人,则会出现形体阴虚而热的病证,必须补足阴液。而春夏时,人内在脏腑的阳气外出,脏腑功能是下降的,所以还要考虑加强脾胃功能,才能将补入的阴液充分吸收。

春温夏热,元气外泄,阴精不足,药宜养阴;秋凉冬寒,阳气潜藏,勿轻开通,药宜养阳。

《神农本草经疏》

如春夏形体未养好,护卫能力弱,到秋冬的时候,肌表阳气减少,则畏寒怕冷,不能完成保护脏腑的功能。严重者,形体有瘀血、痰饮,春夏时未能治愈,处于爆发疾病的边缘,到秋冬之时,气血内藏,形体正气减少,更容易爆发疾病,则此时也可以临时鼓动气血以缓解问题。秋冬本宜休息藏精,不宜驱动气血走向形体,但因形体问题紧急,只好行权宜之法,不得已而为之。

秋冬应该加强脏腑藏精。如过于开泄,精未能藏足,到来年春夏的时候,气血生发就没有来源。如果教条的认为春夏应该补阳气、多劳作以健形体,强行调动本不多的精转化气血,则犯虚虚之戒。此时应该视情况休息以养脏腑之精。春夏本不宜休息养精,但因秋冬藏精不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人表里皆有问题,里部五脏藏精不足,肌表护卫能力又弱,则“阳(形体)不能卫外,阴(脏腑)不能藏精”,就很危险了。此时应该按照“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酌情处理。

必须要认识到,形体也好,脏腑也好,阳气能量与固、液、气态物质的平衡关系是最基本的。无论何时这种平衡关系出现失衡,都是必须要调节的。此时即便是违背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也不得不先处理这种失衡,否则可能没等到天年,人就先夭折了。

2.1.4、小结

本节内容首先探讨了为什么春夏适宜养阳,秋冬适宜养阴,以及违背这个规律的后果。其次探讨了人体若不能顺应四季变化,可能产生的病证以及治疗原则。

另外,还要注意适度劳作与剧烈运动的区别。从内经与伤寒等经典的论述看,中医不提倡出大汗的剧烈运动,而提倡在养阳的时候适度劳作,可出微汗。劳作的目的是让气血波动到形体,以健壮五体。当出微汗的时候,说明气血已经行至肌表,腠理已经打开,持续一段时间即可达到养阳的目的。过度出汗的剧烈运动,消耗的气血过多,虽然形体可以得到很多的营养,但消耗的精过多,不利于养生。所以内经谈到春夏养阳的时候,说可以“广步于庭”,即多走路;《伤寒论》谈到汗的时候,说春夏宜汗,又说凡是出汗,以全身包括手足小汗潮润为标准,不提倡“如水流离”的大汗。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似漐漐然,一时间许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者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伤寒论讲解-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2.2、一昼夜的波动变化

一昼夜的阳气波动,原理与一年的阳气波动原理差不多,所以人应白天工作,晚上休息。昼夜波动幅度不如四季波动大,所以中医常用四季变化来举例。

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蔵,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尽管昼夜阴阳变化的幅度不如四时,但同样具有类似的运动规律。张介宾说:“人身之阴阳,亦与一日四时之气同。故子后则气升,午后则气降,子后则阳盛,午后则阳衰。”

《黄帝内经讲解-正邪消长的昼夜节律》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素问-生气通天论》

2.3、月周期的波动变化

前述年周期,自然界阳气变化会引动人体的阳气变化。在内经中还谈到,一月周期,月圆月缺的变化会引动人体阴血的变化。

自然界海水受月亮的影响出现潮汐现象,人体内的津血等液态物质也有对应的潮汐现象。内经说,月满之时,自然界海水西盛,人体的气血波动于形体肌表,使肌肉充实,皮肤致密,毛发坚韧,腠理闭合,易生脂垢;月缺之时,自然界海水东盛,肌表血气不足,卫气消沉,肌肉消减,皮肤弛缓,腠理开泄,毛发摧残,肌肤纹理疏薄,脂垢剥落。

因此,月圆之时,肌表的气血充足,护卫能力强,邪气难以进入。反之,月缺之时,肌表气血不足,护卫能力弱,此时如有外邪侵袭,容易深入而爆发急病。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腠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灵枢-岁露》

天气温暖的时候,肌表气血的流动顺畅,适宜针刺调理气血。环境寒冷的时候,肌表气血的流动慢,不适宜针刺。这是“天寒无刺,天温无疑”。

月满的时候,肌表气血充足,针刺时无需用补法。月初生的时候,肌表气血少,针刺时不宜用泻法。月无光时,肌表气血过少,连针刺治法都不宜使用。

可以推论,环境寒冷的时候,即便月满也不适宜针刺,因为气血流动慢;月无光的时候,即使环境温暖也不适宜针刺,因为肌表气血过少。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故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素问-八正神明论》

以上是内经提到的针刺法与日月的关系。从中应能体会出阴阳的特点。阳足,为热量足,气血流动快;阴足为津血的量大。就像前述烧水的例子,水火具足才能产生足够的气,火不足或水不足皆不能正常工作。

2.4、其它周期的波动变化

除了上述波动变化外,中医还有六十年周期的五运六气变化。太阳系五大行星,每年地球与五大行星的距离发生变化,各个行星对地球天气、地气也有一定程度的扰动。这种扰动可以对自然界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也可影响地球生物的健康状态。好在其力度不算太大,如果是非常健康的人,其保持平衡能力强,受影响较小。而对于不健康的人,如果是虚证,其维持平衡的能力差,轻微的扰动即可以让其失衡发病;如果是实证,已经处于某方面失衡的临界点,在同类型扰动的加强下,也可能发病。如果疾病过重,这种扰动甚至可以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岐伯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呜、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化气不政,生气独治,云物飞动,草木不宁,甚而摇落,反胁痛而吐甚,冲阳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

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重感于邪则甚也。

《素问-气交变大论》

星体随年份变化影响天气、地气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内经中已经进行了规律总结,大约就是以六十年为周期,不同的年份对六气和五运各有不同的作用,或加强或减弱。光明教材《黄帝内经讲解-运气学说》是专门讲述这方面的知识,有兴趣的人可以自行参考。

此外传统文化中,还有风水中的三元九运一百八十年周期,《皇极经世经》的元、会、运、世十二万年周期,而佛学中的成、住、坏、空周期更长。这些波动变化周期已经超出普通人的寿命,不属于常规中医的内容范畴,也不在此处探讨。

2.5、小节

本节谈到了天体相关的各种波动变化,看似复杂,但是核心原理还是一个,就是能量与物质固、液、气这四大要素的平衡。天体的波动力量大多为一种干预因素,对一种或者多种要素有干预力量。

如果有利因素叠加在一起,对人就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不利因素叠加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危害作用。内经《岁露》谈到,年、月、四时三个周期叠加,若某时三个因素皆对人有利,称为三实,此时人抵御外邪的能力非常强。若某时三个因素皆对人不利,称为三虚,此时外邪就非常容易侵入人体。三虚之时,即便没有其它致病因素,也可能出现暴病暴死。

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

黄帝曰: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少师答曰:三虚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黄帝曰:愿闻三虚。少师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帝曰:愿闻三实。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

《素问-岁露》

对于这些波动中的一些不良干扰,如果人自身的正气强大、平衡控制力强,就可以抵御,反之若正气弱,则稍有干扰就会发病,甚至死亡,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归“积精全神,修身养德,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年龄增长的相关波动变化

3.1、气血与形体的关系变化

从人的一生角度看,气血与形体都有波动性。孩童形体幼小,气血也少,但两者相比,气血多于形体,所以活力旺盛、喜动。青壮年,形体长成,气血也充沛,两者配合比较合适。老年气血衰减,形体也随之衰弱,两者相比,气血少于形体需求,所以喜静。

3.2、精神与气血的关系变化

随年龄的增长,气血衰减的根本原因是先天之精越来越少,以肾精为代表的脏腑藏精也逐渐减少,则脏腑产生气血的能力越来越弱,其供给给全身的气血能量越来越不足,也就是正气在逐渐减弱。正气减弱,则排除邪气的能力也下降,于是身体中积累的痰饮、瘀血等邪气越来越多。正气减少,邪气增多,人就逐渐衰老,疾病增多、变重。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五脏所藏之神也需要正气的滋养,随着精、气、血、津液的减少,神获得的滋养也减少。同时再加上邪气增加的干扰,神也就开始变弱。神变弱对外表现为感知、记忆、思辨、执行、志向等智力行为都下降;对内则是对气、血、津液的调控管理能力下降。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年轻时意气风发的人,到了老年容易变得糊涂、悲观、胆小、恐惧等等。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

《灵枢•本神》

img

人在孩童时期,天真无邪,神思不乱,所以神足。加上肾精中的先天之精充足,精可补充一身的阴阳。孩童的脏腑形体虽未长成,但精、神充足,对身体阴阳失衡的调节能力很强,产生的气血数量超过形体基本需求,所以其生命力很强,活泼好动。

老人则相反,精、神都衰弱,脏腑功能下降,产生的气血不足以供养形体,所以行动迟缓,齿枯发落。虽然可以靠药物对脏腑虚实进行一定的调节,但是因其自身精神的调节能力已经很差了,所以效果也是有限。

总体来说,人的前半生可用“有余”二字概括,即精神气血皆充足,超过基本需求。后半生可用“不足”二字概括,即精神气血不能满足基本需求,人出现衰老之像。前半生尚可适当消耗多余的气血追求身外之物。后半生应保养气血以养护形体健康。这就是人一生的形体、气血、精神波动趋势。

3.3、得病性质

从得病的病证性质来说,一般青少年因五脏较健康,气血较足,所以病证大多偏阳证。而中老年因五脏开始衰弱,气血不足,所以病证多偏阴证。但现在由于社会习惯的影响,比如喜食冷饮、熬夜、滥用抗生素等等,使年轻人也容易五脏受邪发病,所以年轻人得阴证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小儿因思想简单,所以很少出现七情伤五脏的情况。但其形体较弱,容易外感风寒,再有贪食无度,容易伤脾胃。外感风寒多从太阳病起始,可传至肺。饮食无度多影响脾、胃、肠。所以中医总结其得病特点多为太阳病或者太阴病(脾、肺),即二太。

小儿病,多伤寒,稚阳体,邪易干。

凡发热,太阳观,热末已,变多端,太阳外,仔细看,遵法治,危而安。

若吐泻,求太阴;若吐甚,变风淫;慢脾说,即此寻。

阴阳证,二太擒,千古秘,理蕴深,即疸疹,此传心,谁同志,度金针。

《口诀-医学三字经-儿科》

以上是根据年龄特点对得病性质的概况,但不要拘泥于这些结论。小儿或者年轻人可有阴证,老年人也可有阳证,都需要仔细辨别才可做结论。

3.4、年龄与医药的关系

精是最好的药物,神是最好的医生。无论脏腑形体何处有虚实失衡,精、神皆可进行调节。精神充足,则正气充足,普通病邪难以深入,人一般无大病,有病也容易治愈。若精、神不足,一旦得病,小病易变大病、大病容易死亡,需要有高明的医生做精细的对证调节,才能治好。如果遇到鲁莽的大夫,胡乱攻补,小则伤身,重则送命。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岐伯对曰:……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

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

上古……理色脉而通神明,……所以远死而近生……。中古之治病……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暮世之病也……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素问-移精变气篇》

青少年的时候,精、神充足,需要医药的情况相对少;中老年,精、神衰弱,需要更多医药来辅助补充调节;到晚年,精神衰竭,单凭医药就无能为力了。积精全神是健康长寿的根本,医药是辅助精神来调节人体。

养生方法虽然以保养精气神为核心,但是以节欲保精为第一要义。因为精气神是不分割的统一体,存则俱存,亡则俱亡。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精、气、神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而精是神气的本源,所以《内经》有“积精全神”之说。

《黄帝内经讲解-养生学说》

4、小结

本章探讨了人体几大要素的波动情况。总体来讲,人的一生周期是以精为主要变量;年周期是以阳气为主要变量;月周期是以阴气为主要变量;日周期也是以阳气为变量,但是幅度较小;这些变量波动,会导致人体的平衡发生各种变化。为了维持平衡,人体需要在神的主导下针对这些变化进行对应的调节。如果能够正确调节,则可以保持健康。反之,若不能调节,则生病。

至此,中医理论中人体运转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基本探讨完毕。大家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基于这些知识做一些总结性的说明。

4.1、养生与治病的关系

养生角度:

养生是研究身体无病的时候,如何避免生病并且延长寿命的学问,主要包括积精全神、培养正气、避免邪气的内容。养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神最重要。神以心情安静为平衡点,适度七情为正常。不要七情过度,不要失神。

2、精为其次。五脏藏精以精满为最好。积精应注意开源与节流。开源以强健脾胃为主。节流以节制房事,不过度劳累,心情平和,顺应自然规律为主。精充髓满,可养神,可化生阴阳气血,自然正气充足,寿命长久。

3、形体不衰。形体的主要功能保护内在脏腑不被外界寒暑之气所伤,需要适度的气血保养。因此健壮形体与与五脏藏精为一对矛盾,所以需要养阳与养阴依次循环,不可偏废。

4、环境平衡。人体各处都有适度的能量与物质维持内环境平衡,即阴阳平衡。

做到以上几点,即神全、精足、形体正常、体内环境平衡,就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人,可达到内经要求的养生标准,这是根本。

若人能养慎,...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治病角度:

治病是研究在人体精生阴阳气血,以及阴阳气血传输、分布于全身内外,形成适宜内环境的过程中,出现阴阳失衡、正邪相争、升降失常等各类型病证后,如何调治的学问。

治病首先要恢复环境失衡。体内重要部位出现阴、阳、气、血中任何一个要素严重失衡的时候,必须将其调节回平衡范围。

其次为了增强排邪能力,促进组织器官恢复,治病时通常要将身体调节到正常波动范围内的偏养阳状态,类似自然界的春夏状态,所以治病常被称为“回春”。这种状态下,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偏活跃,可以有更强的抗邪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注意这种状态是在阴阳气血皆平衡的范围内,适度增加阳气,使身体内环境呈现偏阳性的波动,而不是无限制的加热。如果无限制的加热,就相当于春夏时过度增加太阳的热量,即使有水也会被晒干。关于这点,因关系比较微妙,很多优秀中医虽会应用,但用理论准确解释却很难。

当身体处于这种养阳状态的时候,人体正气较足,可以自主排出一些邪气,如果再结合一些帮助祛除风寒暑湿、痰饮、瘀血、积食、积聚的祛邪手段,一般的疾病都会很快治愈。病愈之后就可以进入调养阶段,让身体进入平衡范围内的养阴状态,以恢复养阳时消耗的精津血。

养阳的目的有二:一是体弱时,健壮形体以卫外;二是有病邪时,增强正气以排邪。其它时候,应注意养阴藏精。若总是维持养阳状态,虽看起来一时的状态好,但五脏之精消耗较快,有短命之虑。如内经所说“若春无秋”、“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伤寒论为治病之书,常需要消耗脏精、激发元气以抗邪。有人只学伤寒,不学内经,容易形成依赖阳药的习惯。有的中医治病虽好,但寿命不长,部分原因在此,大家引以为戒!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生气通天论》

治病过程比较消耗精神,所以最好是能够养生,做到不生病且寿命长久才好。治病是靠外力调节人一时的、局部的失衡,养生是人自身维护长久的、整体的平衡。治病相对养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

每个人都应该理解人体小自然的概念,最好还能学会这个小自然失衡时的判断方法和调节方法,这样可以把健康把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因中医诊治技术比较复杂,并非所有人都能掌握,所以生病时求医在所难免。这就需要了解求医时的一些相关事项。

4.2、关于求医

中医的治疗实际上是医生帮助病人管理身体的健康,帮助病人打赢其体内正邪相争的战争。这个过程中,除了医药力量外,病人本身的思想、作息也是非常强大的干预力量。这个力量不受控制,就不能保证治疗结果。所以需要医者与病者相互密切配合。医者应透彻的掌握诊治原则与方法,即医道与医术,做一个合格的中医。病者应该积精全神以配合,做一个合格的病人。两者缺一不可。

然而遗憾的是,合格的医者和合格的病人都有较高的门槛。

从培养医生的角度看,中医的传统教育内容繁杂,重于术而轻于道,需要学生有极高的悟性才能融会贯通医道,导致成材率不高,高明的中医比较少见。

从病人角度看,现在社会,各种力量为吸引人们的关注,以“声色名利”动人心神为能事,造成很多人的神是乱的。其生病不知调神养精,只想靠医药治疗,甚至想靠医药来维持其错误的生活习惯。这边医生刚刚调理好平衡,那边神又耗精乱气,病情反反复复。还有一些人,例如古代的皇族,以权力压制、利益诱惑等手段控制医生,要求其按照自己的认知进行治疗。这种做法颠倒了医患之间的主次关系,使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束手束脚。

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伤寒论-伤寒例》

这些状况造成中医诊疗活动经常发生在不合格中医与不合格病人之间,所以时灵时不灵、碰运气、看缘分的的情况非常常见。

合格中医看病,都要先观察一下病人的精、神状态。这两个要素,调节起来难度较大。精中的后天之精还可以通过调饮食、健脾胃、益精髓药物来补充,若先天之精耗尽,天年已到,医药没什么办法。而神主要与内环境状态和外在刺激有关。如果神的失常是由内环境失衡引起的,可以通过医药对内环境进行调节而治愈。如果神的失常是与外界事物的纠葛引起的,医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精、神是人体的基石。基石不牢,大楼一碰就倒。若精衰、神乱,会导致各处脏腑经络的各类虚实失衡纷纷出现,顾此失彼,很难治疗。如果精、神尚可,对于一般的阴、阳、气、血的失衡,合格的中医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病人应该学习中医基本知识,提高认知水平,才能与合格的中医配合好,获得较好的效果。不懂道理的病人,当治疗中出现阴证转阳证之类的波折时,是难以理解并且坚持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