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绪论

〔自学时数〕6学时

〔面授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2.了解《伤寒论》的流传概况及主要版本。

3.掌握“伤寒”的含义,熟悉《伤寒论》的大概内容及其对祖国医学的主要贡献。

4.熟悉六经辨证的有关基本概念。

一、《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内容。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形成的一部著作,它保留了《伤寒杂病论》中的一大部分内容。

《伤寒杂病论》为后汉·张机所著。张机,字仲景,史书无传,事迹散见于其后的医籍及地方志中,为后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人,生卒年代约为公元150年至219年。宋臣《伤寒论·序》云:“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概述其生平、受业及学术成就,然所言官至长沙太守事,也同样未见于正史。

后汉时期,战乱频繁,天灾连绵,致使疾疫广为流行。张仲景的家族曾多达二百余人,但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死亡了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病的竟占十分之七。面对这一残酷现实,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曾发出“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的感伤与哀叹,这就激发他去努力探索防治疾病的有效方法,并立志著书立说,救人济世。从客观上来看,疫疾猖撅流行的时代,造就了张仲景这样一位伟大的医家。

袓国医学自秦汉以来,基础理论体系已逐渐完善,大量的复方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如《内经》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诸学说的创立和六经分证方法的初步运用;《难经》的脉法生死、针刺俞穴与脏腑病传之理的阐述;《汤液经》的药物和合、汤液治病方法的记载等等,皆为仲景著述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张氏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将医经与经方两家熔于一炉,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体会,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诊疗体系,著成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祖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部承前启后的巨著。其成书年代,据《自序》中“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之文推测,似約在公元200年前后。

《伤寒杂病论》原书早已亡佚,据有关专家从现存佚文中考察该书的原始形态,其内容至少包括了六个部分:

1.脉法部分,主要可见于今本《伤寒论》与《金匮玉函经》的《辨脉法》与《伤寒论》的《平脉法》。

2.伤寒病部分:是今本《伤寒论》或《金匮玉函经》的主要内容,分别见于三阴三阳等六经病证治及“可与不可”诸篇。

3.杂病部分:是今本《金匮要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内科和外科疾病。

4.妇人病部分:在今本《金匮要略》中尚存三篇,但阙文较多。

5.小儿病部分:在今本《金匮要略》中仅存一方,在今本《脉经》中尚存一篇,但阙文极多。

6.食禁部分:在今本《金匮要略》中有二篇。

仅从以上内容看,《伤寒杂病论》足可以称得上是中医临证医学的奠基著作。

二、《伤寒论》的流传与主要版本

《伤寒杂病论》问世不久,即已散佚不全,数十年后,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对其以伤寒内容为主的部分进行收集、整理、撰次,因已非原书全貌,遂名以《伤寒论》,从此便有了本书的流传。至宋,国家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林亿、孙奇、高保衡等,以五代荆南国末主高继冲降宋后进上的高氏编录本《伤寒论》为蓝本,并广集诸书为之校订,于宋治平2年(公元1065年)雕版印行,凡十卷二十二篇,并附有宋臣校注,自是《伤寒论》始有定本,世称宋本或治平本、官本。宋本《伤寒论》在各卷正文之前均记有“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宋·林亿校正”字样,可见高继冲进上的编录本实是王叔和撰次本的传本。

其后,金·成无己为《伤寒论》系统作注,著成《注解伤寒论》,虽对原文有所增删与调整,但与宋本相较,并无太大变化,于金皇统4年(公元1144年)刊行。由于成注本在原文后有注文,便于学习,遂被医家广泛采用,多次翻刻,反使宋本《伤寒论》渐至亡佚。

至明万历年间,海虞清常道人赵开美先刻《注解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既刻已,复得宋版《伤寒论》,方知成注非全文,因复刻之,名《翻刻宋版伤寒论》,又刻《伤寒类证》三卷,合称《仲景全书》,于万历27年(公元1599年)刊行,世称赵刻本《伤寒论》,流传至今。

《伤寒论》的内容,还散见于历代医家的名著之中,如晋·王叔和的《脉经》,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宋医官院纂修的《太平圣惠方》等。唐·王焘《外台秘要》不仅收录了《伤寒论》的内容,也收入了今本《金匮要略》的内容,可见王焘所看到的似是《伤寒杂病论》的另一个传本。但令人遗憾的是,以上诸著都没有标明所收录的《伤寒论》版本原始情况,以及所录条文编排方式互各有异的原因,这就给我们考证版本的源流带来了困难。

宋校正医书局还校订刊印了《金匮玉函经》八卷,此书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以“条论于前,会方于后”为特点,属《伤寒论》别本。今所见者,则是清·陈世杰的影宋刊本。

宋翰林学士王洙曾在馆阁中发现蠹简三卷,题名《金匮玉函要略方》,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推知此本当是《伤寒杂病论》一书的删节本。林亿等人删其伤寒部分,仍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方论》或《金匮要略》,雕版印行。自此《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就成为影响最大的《伤寒杂病论》的主要传本,此后则未再有大的变动。

至于有关《伤寒论》的其他传本,如唐人卷子本等,则不赘述。

三、《伤寒论》的主要内容

欲了解《伤寒论》的内容,当先明确“伤寒”的含义。伤寒的含义,秦汉至晋唐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广义是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其狭义则是指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病证。《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晋·葛洪《肘后方》云“贵胜雅言总呼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外台秘要》引许仁则论天行病云。“凡外邪之伤人,尽呼为伤寒”,伤寒“为外感之总称”,皆指广义伤寒而言·《伤寒论·伤寒例》所云“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则指狭义伤寒而言。”《难经·五十八难》所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之“伤寒”是广义的,“有伤寒”之“伤寒”则是狭义的。但所谓有五,亦仅是举例以言其多,并非拘泥于此五种。可见祖国医学中伤寒一词的含义与现代医学中所说的因伤寒杆菌感染所致之伤寒病的含义完全不同,但若从临床辨证的角度来看,现代医学所说的伤寒病,仍属祖国医学所说的广义伤寒的范围。至于外感病以外的疾病,古人则统称之为“杂病”。

《伤寒论》是论述狭义伤寒还是广义伤寒?除伤寒之外,有无杂病?这还应当看其具体内容。《伤寒论》之《辨脉法》与《平脉法》两篇专论脉法,其所论较《内》、《难》大有发展,然又与叔和脉法有别,从中似可窥得从《内》、《难》到《脉经》脉法发展演变的形迹。《伤寒例》记述了古人对外感病病因、病理及分类的基本认识,是研究祖国医学对外感病论述的重要文献。《辨痓湿暍脉证》所论痉病、湿病、暍病,多与外邪有关,当属广义伤寒,但只列脉证而不详言治法,则旨在与狭义伤寒相鉴别而设。从《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至《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凡八篇,采用六经分证的方法,对风寒之邪伤人之后,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寒化热,由热转寒;正气由盛而转衰,由衰又转复等,这样一个正邪阴阳消长转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错综复杂的证候,按其发病规律进行分经的辨识与论治,这是本论的核心内容,但主要属于狭义伤寒的范围,尽管也曾论及温病、风温等属广义伤寒的内容,因其无系统辨治方法,也只可看作是与狭义伤寒相鉴别的病证,而与痉、湿、暍列于本论的意义相类。在此八篇中,还有伤寒类证,伤寒兼证,伤寒变证,伤寒夹杂证的辨证与论治,其内容已广泛涉及到杂病范围。《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与《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论述了霍乱、阴阳易、差后余热、遗寒、正虚、劳复、食复诸证的辨治,或为伤寒类证以资鉴别,或属伤寒病后调治之法以收全功。至于“可与不可”凡八篇,则重集三阳三阴篇中有关内容及不见于三阳三阴篇中的一些条文,按治法及其禁忌归类,为便于临证检索而设。由此可见,《伤寒论》的内容应是以论述狭义伤寒及其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诸般病证的证治为主,兼及广义伤寒,并涉大量杂病的证治。有人认为,《伤寒杂病论》一书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伤寒》专论外感,《金匮》专论杂病。其实还应看到,《伤寒》亦论杂病,《金匮》也并非不论伤寒,只是有所侧重而已。因此在学习《伤寒论》时,不仅应注意学习其对伤寒的辨治方法,而且也应注意学习其对杂病的辨治方法。更何况其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对伤寒与杂病的辨治皆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许多疗效可靠的方药则对外感与杂病又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因此,切不可将《伤寒论》一书囿于治伤寒一病,而应作为一部中医临证医学的基础、辨证论治的专著去学习、去运用。

四、《伤寒论》对祖国医学的主要贡献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被后世视为医籍之经典、医家之圭臬。就《伤寒论》而言,它对祖国医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六经辨证方法和方剂学成就两个方面。

(一)关于六经辨证

1.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

六经辨证是后人对《伤寒论》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阳三阴辨证方法的简称。从《伤寒杂病论序》所云撰用《素问》之语及《伤寒例》所引《素问·热论》之言来看,仲景所创六经辨证之法,显然曾受到过《热论》六经分证之启迪,因此它便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热论》的六经分证,只讲经络的热实证,治法也仅有刺、泄二法,未见方药。本论所述六经辨证,却是脏腑、经络、气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诸证尽皆包括在内,而且理法方药皆备,已是一个临床实用的辨证论治体系。

疾病的发生,总离不开人体的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六经辨证也就是把人体所发生的伤寒病证及其演变的全过程,按照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之所属,寒热虚实之不同,缓急顺逆之差别,进行分类辨析,从而使人们对病变的部位,病证的性质,病势的顺逆等能加以识别,进而作为诊断与治疗的依据。因此,本论所用三阳三阴之名称,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代号,而是一个具有病位、病性、病势等多种含义的综合概念。

如三阳病,病位则在三阳经腑,邪气虽盛,但正气未衰,抗邪有力,故病性多热证、实证、阳证,病势虽有缓有急,但多为顺证而易治。举例而论,太阳病为阳证之轻浅者,病变主要在太阳膀胱经腑及其所主之肌表。若风寒之邪外袭,营卫失和,经气不利,阳气抗邪于表,证见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则属太阳经表之证。若邪气循经入腑,或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证见小便不利与消渴,而为太阳蓄水;或邪与血结,血热瘀阻下焦,证见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而为太阳蓄血,皆为太阳膀胱腑证。阳明病为阳热证之极重者,病在阳明胃肠经腑、若邪气入里化热,阳气又拒邪有力,致使里热弥漫,充斥周身,证见但热不寒,汗出,脉大,烦渴引饮,则属阳明胃热弥漫证;若热盛津伤,津亏化燥,因燥成实,燥实结于胃肠,证见潮热,谵语,绕脐痛,腹满痛,不大便,则属阳明腑实证。少阳病为阳证之末,亦是邪气由阳入阴之前期,病在少阳胆与三焦经腑,以胆热、气郁、经腑之气俱为不利为主要特征,证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少阳之气抗邪无力,则病邪可由阳入阴,病证则亦由阳转阴而成三阴病。三阴病,病在三阴经、脏,正气不足,阳气虚衰,邪气亦多从阴化寒,故病性多虚证、寒证、阴证,病势则较沉重而多见逆证。举例而论,太阴病为阴证之轻浅者,病及太阴脾脏,中阳不足,寒湿内盛,运化失司,升降紊乱,证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不渴。少阴病为阴证之重者,病及少阴心肾,真阴真阳俱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邪气亦多从阴化寒,证见脉微细,但欲寐,下利清谷,畏寒踡卧,四肢厥逆。厥阴病则为阴寒极盛,阳气极衰者。然厥阴肝体阴而用阳,藏血寄相火,邪至厥阴,阴盛阳衰,又每有阴尽阳生,从阴出阳之机,故其病亦或寒或热,或寒热错杂,或厥热往复,其证则以寒热错杂之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吐利或吐蛔为代表。如此则伤寒总分六经,六经各有主证,主证各分经腑(或经脏),再加上类证、兼证、变证、夹杂证之辨析,则将伤寒诸证及其合并证、并发证尽皆概括在内。

由此可见,六经辨证不仅从病位、病性、病势等多个角度对伤寒病变过程中所发生的证候进行了分类与辨识,又揭示了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既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六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六经分阴阳,阴阳又统摄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分证的辩证思维方法。这对后世八纲辨证,脏腑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乃至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诸方法的逐步完善或创立,有着深刻的启迪,故可谓中医辨证学之先驱,而辨证论治的诊疗方法亦从此在中医临证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且一直延用到今天。仲景的这一贡献可谓大矣。

2.六经的传变

由于正气有强弱,邪气有盛衰,正邪相争,阴阳进退,就使六经病证经常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所谓传变,则主要是对这一变化的描述,邪气由此经进入彼经,则谓之传。随着邪气的转移,临床证候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有传必有变,故称传变,也即传经。传与不传与邪气的盛衰,正气的强弱,治疗与护理之是否得当有关,尤以正气的抗邪能力大小为关键。若正气虚衰,邪气则可由表传里,由浅入深,使病证渐趋沉重;若正气恢复,抗邪有力,邪气又可由里达表,由阴出阳,使病向愈。辨传与不传,传至何经,当以脉证变与不变为据。预知传与不传,对掌握治疗与预防的主动权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六经发病的特殊形式——合病、并病、两感与直中

两经以上同时发病谓之“合病”,本论明言合病者有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四种。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了另一经的证候,传而未尽者,谓之“并病”,本论明言并病者有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两种。凡合病,多邪盛而病剧;凡并病,则邪气较轻而易治。至于三阴经病不见合病、并病之说,似有详于前而略于后之义。

表里两经同时发病谓之“两感”。两感语出《素问·热论》,本论《伤寒例》、《太阳病篇》、《少阴病篇》皆有论及。外邪不经过三阳,发病即见三阴证候,后人谓之“直中”,直中多因素体阳虚,致使邪气得以长驱直入,故病多沉重。

(二)关于方剂学成就

《伤寒论》所载方剂,大多用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可靠,至今沿用不衰,故后世誉之为“方书之祖”。本论虽载112方,但其意义与价值却远远超出了这些方剂的本身。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严器之《注解伤寒论·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疚,咸遂蠲除,使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卒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伤寒杂病论序》又有“博采众方”之语。从而可以看出,仲景在方剂学方面,继承了汉以前的复方成就,特别是对《汤液经》进行了研究、继承、发扬与推广,从而便使汤液治病法流传发展至今,在当今汤液治病已成为极其普遍的治病方法而广泛应用的时候,其中则有着仲景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重要的是,仲景把复方的应用与在基础理论指导下的辨证结合起来,法随证立,方从法出,创立了理法方药兼备的辨证与论治相结合的诊疗体系,这就使祖国医学的诊疗程序臻于完备,为临证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此外,本论所用112方包括了汗、吐、下、清,消、和、温、补、涩诸法的运用,并对各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具体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大多有详尽论述,皆为后世之所本。论中所载剂型,涉汤、丸、散、膏、浸剂、酒剂、混悬剂、唅剂、灌肠剂、肛门栓剂等等,其制备与应用方法皆有详述,开中医药剂技术发展之先河。在选药与组方上,谨守病机,严遵法度;君臣佐使,相得益彰;药量适宜,分铢权衡;药专力宏,功效卓著;随证化裁,灵活变通,堪称方剂之典范。后世称其为“经方”,则已非汉人将经验用方称之谓“经方”之意,而是指方剂的楷模、标准、典范。这些成就,都为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所倡汤液与针灸并用之法,也很有临证意义。

五、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1.明确学习目的:明·方有执曾说,仲景是论病以明伤寒,非惟伤寒之一病。故我们学习《伤寒论》的目的,也不应是局限于学习治疗伤寒病之一法,而主要还应在于学习六经辨证的方法,辨证论治的原则,以及分析、对比、鉴别等辩证思维规律与方法等,并能将其用于临床治疗,以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2.熟读原文,弄通本意:熟习与弄懂原文,应是入门的第一步。如不知其所云,就谈不上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记不住其辨证要领与方药,也谈不上临床的正确运用。因此,我们建议对重要条文、方药及方后注文,最好能读熟或背诵,并要加强理解,能抓住主证,识别兼证、变证、挟杂证、类证,做到胸有成竹,临证运用才可能得心应手。为弄通本意,还当与《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等著作合参,以避免望文生义,曲解原意。

3.紧密结合临床:学习《伤寒论》,应特别注意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临床,只有将其理论与方药通过亲身的实际运用,才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发扬与创新。

4.参考名注:《伤寒论》注家的著作,现存者有数百家之多,它们从不同角度阐发了《伤寒论》之奥旨,推动了伤寒学术的发展。因此,适当阅读注家的著作,是深入学习所必须的。其中代表注家如成无己、柯韻伯、张志聪、尤在泾、徐大椿等人,他们或以经解论,或以证解论,或以法解论,或以方解论,或以气化学说解论,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值得学习。然于众说纷纭处,又当通过独立思考,择善而从,不可兼收并蓄。

关于学习《伤寒论》的方法,见仁见智,要求不一。若能在上述四个环节上加以注意,似是入门与深造便皆有径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