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168-178条

168-178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⑴,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⑵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⑶。[168]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讲解〕本条论述阳明热盛、气阴两伤的证治。

(1)热结在里,……俱热:伤寒误治,表邪入里化热,阳明胃热炽盛,故曰“热结在里”。里热外蒸,弥漫周身,充斥内外,因而形成“表里俱热”之证。

(2)时时恶风,……数升:里热外蒸,汗液大出,必伤津液,气亦随汗而泄,终至气阴两伤。气伤则外气不固,腠理开泄,不胜风袭,故时时恶风;津伤则引水自救,大渴能饮。但饮水后又因气伤而不能化津,致使烦渴不解。

(3)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阳明热结在里,热邪弥漫,气阴两伤,应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本方以白虎汤清热而生津,加人参两补其气阴,则热邪解,气阴复,诸症可除。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

讲解〕本条承上条再论阳明热盛,气阴两伤之证治。

伤寒,泛指外感病。肌表虽无大热,但从口燥渴、心烦已知阳明里热炽盛,阳明燥热伤津,故见“口燥渴”。胃络上通于心,阳明之热,循经上扰,故见“心烦”。“背微恶寒”与上条之“时时恶风”病机相同。由于阳明热盛,气阴两伤,卫气失于温煦所致。此种恶寒,一般不重,有风寒则恶,无风寒则缓。故上条说“时时”,本条说“微”。

临证意义〕本条与上条所言“时时恶风”,“背微恶寒”与太阳表证之恶寒绝然不同。此为阳明里热炽盛,气阴两伤。卫气随荣阴耗伤所致,因本证有口燥渴,心烦等热结在里之证,故易与太阳病表不解相鉴别。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⑴,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⑵。[170]

讲解〕本条论述白虎汤禁忌和白虎加人参汤的使用原则。

(1)伤寒,……虎汤:“伤寒,脉浮,发热无汗”,证属太阳伤寒,风寒束表,治宜开腠发汗,用麻黄汤为正治法。此时或有心烦,口渴等内热之象,亦不可妄用白虎汤,治当表里双解,或先表后里,故曰“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因白虎汤乃大寒之剂,表证用之,则易冰伏邪气,郁遏卫阳,重则可引邪内陷而成坏证,甚至损伤中阳,败坏胃气,导致不良后果。此言白虎汤,实指白虎一类方剂而言。

(2)渴欲饮水无表证者,……主之:惟有在表邪已解,或本无表证的前提下,又见“渴欲饮水”等里热之象,白虎加人参汤方才可使用。

临证意义

(1)本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及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可作本条之注脚,说明表证不解,必先解表,表解后,内热不解,方可用白虎汤,以清热滋津。所不同者,前者为中风,本条为伤寒,前者为用药之后,本条系未用药,仔细玩味,自能熟识本论先表后里的治疗规律,以及使用白虎汤的原则。

(2)白虎加人参汤为甘寒之剂,有清热养阴益气之功,临床治疗热盛于里,气阴两伤,见有壮热大汗、口渴能饮,舌红苔黄燥等证的各类疾病,效果显著。亦有用其治疗消渴病,辨证属胃热津伤者,并不一定见身热,因而渴欲饮水实为辨证之关键。

(3)本条论述了白虎汤类的禁忌证,强调了表证不解,即使内热炽盛也不得妄投。主要因石膏乃大寒之品,最易伤人阳气,引邪入里而变生坏证。曾有人诊治患女周某,感冒发热不退,初诊即投辛凉重剂的银翘散加石膏,服药后发热更甚,二诊加大药量,反而出现了神昏讝语之证。病家另请他医诊治。指出此病乃表证用石膏太早,邪气为寒药冰伏而不得透出,急以鸡冠血合热黄酒、蜂蜜让病人饮服,取汗而愈。可知表邪不解,过早使用石膏的危害。前车之鉴,足以为师。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⑴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⑵。[171]

讲解〕本条论述太少并病的治法及禁忌。

(1)太阳少阳并病,……而眩:太阳病不解,而后又病少阳,则为太少并病。太阳经表邪不解,故见“颈项强”,少阳受邪,经气不利,故见“心下硬”,头目眩晕。

(2)当刺大椎、……下之:此时治疗宜用针刺方法,当刺大椎、肺俞以解太阳之邪;刺肝俞以解少阳之邪,“慎勿下之”,乃叮咛医者不要一见“心下硬”,便认为是实证而妄用下法,因太少二经之证均禁用下法,下则引邪入里而成结胸等病。

临证意义〕本论原文冠名太阳少阳并病者,共计三条,第〔142〕条论头项强痛,恐人误认为表邪偏重而妄用汗法,故指出慎不可汗,汗则谵语;本条有心下硬之证,恐人误认为里有实邪而妄用下法,故指出慎不可下;第150条说明误下后可造成结胸、下利不止、水浆不入、心烦等不治之坏病。三条应对照学习。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⑴,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⑵。[172]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讲解〕本条论述太阳、少阳合病而下利的证治。

(1)太阳与少阳合病,……黄芩汤:太阳与少阳证候同时出现,既有太阳表证,如头痛、发热、恶寒等,又有少阳枢机不利。由于邪偏于少阳,胆火郁而横逆,邪热内迫阳明而致自下利。又因少阳疏泄失常,其下利往往有下利不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甚或赤白粘腻的特点。

因本证属于太阳少阳合病,若发汗解表,则有伤津化燥之弊,若先攻里,则又有导致表邪内陷之虞,故治以黄芩汤,清少阳之邪热,以和胃肠之气,下利止而枢机利,太阳之邪自然随之而解。

(2)若呕者,……主之:若少阳胆火上逆于胃,则胃失和降而作呕,治疗则用黄芩汤加半夏、生姜,清解少阳,兼和胃降逆止呕。

黄芩汤方中用黄芩之苦寒,直泻肝胆之热;芍药酸苦,敛阴和营,能于土中伐木,以平肝胆木气之横逆,兼有缓急止痛之效。二药合用为治热利之要药。甘草、大枣甘缓和中,益气增液。若呕者,加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本方乃小柴胡汤之变方,因热邪偏于半里部位,故去柴胡而仅用黄芩,且因少阳相火内迫阳明,故不用人参之补,而加芍药之泄。

临证意义

(1)本论对合病并病的下利论述颇详,如太阳、阳明合病下利的葛根汤证;少阳、阳明并病下利的大柴胡汤证;本条则是太阳、少阳合病,而治用黄芩汤。可见仲景对不同脉证而设立不同方药,实为辨证论治的楷模。

(2)黄芩汤是治热利的专方,后世医家治疗痢疾也多由此方化裁而出。如朱丹溪用以治疗热利腹痛后重,更名为黄芩芍药汤。张洁古于本方再加木香、槟榔、大黄、黄连、当归、肉桂,名为芍药汤,用治赤白痢疾,尤以赤痢为特效。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⑴者,黄连汤主之⑵。[173]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讲解〕本条论述上热下寒,腹痛欲呕的证治。

(1)伤寒胸中有热,……呕吐:“伤寒”,是指在伤寒发病过程中;“胸中有热”,是说胸中本有邪热;“胃中有邪气”,指胃中原有寒邪不解。此为上热下寒之证。上有热,胃失和降而气逆,则欲作呕吐;下有寒,使气血凝滞,经脉拘挛,则腹中痛,上自为热,下自为寒,寒热阻格,不相交通。

(2)黄连汤主之:本方有清上温下,交通阴阳之功。方中黄连苦寒,以清在上之热;干姜辛热,以温在下之寒;桂枝通行上下以交阴阳之气;半夏降逆止呕;参、草、枣甘温益胃和中,顾护正气,而加强中州斡旋阴阳之力。共成辛开苦降甘调之剂,凡寒热错杂之腹痛,欲呕,均可使用。

临证意义〕本方和半夏泻心汤虽同属于辛开苦降甘补之剂,但由于药物有一味之差,主治则大不相同。本方是半夏泻心汤去苦寒之黄芩,加辛温之桂枝,重点在温通上下,使上热得清,下寒得温,多用于上热下寒,以腹痛为主的病证。半夏泻心汤不用辛温之桂枝,而用苦寒之黄芩,重点是清解内陷心下之热邪,多用于脾胃不和,升降失常,气机痞塞,以心下痞为主的病证。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⑴者,桂枝附子汤主之⑵。若其人大便鞕,一云脐下、心下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⑶。[174]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朮汤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讲解〕本条论述风湿为病的证治。

风湿病属于杂病范畴,因其证候与太阳病有类似处,而且风湿之邪,属六淫之邪,所以称风湿痹痛为太阳之类证。

(1)伤寒八九日,……而涩:病留连日久不愈,乃由于风寒湿三邪相搏,而痹着体表,使营卫气血运行不利所致。寒邪伤人,则使周身疼痛;湿淫所胜,则见身体重着,难以转侧。“不呕”,指无少阳证;“不渴”,指无阳明证。是知其人里和无病。“脉浮”主邪在表,“虚”主卫气不足,“涩”主寒湿留着。此乃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而邪气留于体表,病久不愈。

(2)桂枝附子汤主之:本证“身体疼烦”,形似伤寒,实为太阳类似证,非麻黄汤所能治疗,当以桂枝附子汤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中桂枝辛温,功专温通经络,疏散风寒;附子辛热,温经扶阳,散寒镇痛,助卫阳以固表;生姜、甘草、大枣助桂附温散风湿之邪,又能健脾和中以行津液。诸药共成通经驱风,温化寒湿之剂。

(3)若其人大便鞕,……主之:风湿相搏于肌表,若又伴见大便硬,小便自利,或用上方后而见此证,说明阳气已通,而湿邪不化,致使津液不达。治疗当去桂枝而加白术,以健脾运湿。俾湿去津达,则大便自下。

临证意义〕桂枝附子汤与前第〔21〕条之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药物完全相同,但因两方用量不同,故不仅方名有异,主治重点也大相径庭。本方主治证为风寒湿邪留着肌表,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故重用桂枝通阳气、祛风邪而解;重用熟附子,温经散寒镇痛,兼扶阳气。而桂枝去芍加附子汤,乃是胸阳受挫,阴邪窃居阳位,见脉促胸满,微恶寒,故治疗重点在于温心肾之阳,而应药量适可,不宜制大其服。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⑴者,甘草附子汤主之⑵。[175]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讲解〕本条为风湿留着关节的证治。

(1)风湿相搏,……微肿:风寒湿之邪伤人,互相搏结,留连不去,痹阻关节,使气血滞涩,筋脉拘挛,故见骨节剧痛,屈伸不能,且疼痛拒按,不得近之。风盛于表,卫阳不固,故见汗出。汗出则腠理开泄,不胜风寒,故恶风不欲去衣。寒湿阻于里,阳气被伤,三焦气化不利,在上可见呼吸短促,在下可见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湿不得去,故可见身微肿。

(2)甘草附子汤主之:风寒湿三邪胶滞关节,阳气失于气化,湿气泛滥,溢于肌表,治用甘草附子汤,温阳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本方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四物组成。方中桂枝辛温通阳化气,祛风通络;附子大辛大热,温阳散寒。桂附合用,温经镇痛,固表止汗。白术苦温,健脾行水,与附子同用,驱皮中寒湿之邪,更有温阳化气,行水镇痛之功。本方以甘草命名,取其甘温而补心脾之虚,更能将术、附以行水湿,配桂枝以通心阳,峻药缓行,以驱尽风寒湿之邪气。

临证意义〕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亦见于《金匮要略方论》。细绎三方,虽均为治风寒湿痹证而设,但方治又有区别。桂枝附子汤,主治证为风湿偏重于表,意在速战,故重用气大力雄之附子;至于去桂加白术汤,则为湿邪偏盛,脾不为胃行其津液,故见大便秘而小便利,故去桂枝之走泄,而加白术驱湿以运行津液,如果大便利而小便不利,则为气化不行,不能蒸气行水,则不去桂枝。此为一方两用之法,临证之际,务须问明。至于甘草附子汤,是治痹气较重,而影响三焦气机不畅,故见汗出短气等证,乃以甘草为君,意在缓攻痹着之邪;而且本方桂、甘合用,对心阳不足之证,亦大有可为。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76]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亿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异。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里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里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里自差明矣。《千金翼》云白通汤,非也。

讲解〕本条论述白虎汤证的脉象和病理。

“伤寒”,泛指外感病。浮脉与滑脉,皆为阳脉,主阳热充盛,气血充盈,是内热蒸腾,气血浮盛于表的反映。“表有热,里有寒”句,是本论悬而未决的问题之一,诸注皆难如意,似也不必强解。然以方药而测病证是研究《伤寒论》的基本方法之一,白虎汤为甘寒重剂,故当用于阳明胃热弥漫之证,若非邪热充斥,表里俱热,恐不得妄投白虎。

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组成。方中用知母,苦寒而润,既能清热,又能滋阴养液;石膏味辛甘寒,辛能解肌发散,甘能守中,寒能清热,故石膏最能清解表里、上下、内外之邪热,且清热而不伤津液;用炙甘草、粳米,甘温益气,滋补后天化源,且监制石膏、知母之大寒,使其清热而不损伤脾胃。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⑴,炙甘草汤主之⑵[177]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讲解〕本条论述少阴阴阳两虚而心动悸、脉结代的证治。

(1)伤寒,……动悸:“脉结代”指脉来节律不整而时有一止的一类脉象。能导致结代脉的原因很多,或因瘀热,或因痰阻,或因水遏,或因气血虚衰,本条则属心之阴阳两虚,气血俱虚所致。心阳不足,则鼓动无力,气血运行艰涩;心血不足,则无以充盈血脉,因而脉搏不续,故于缓慢之中而有歇止。阴阳不足,气血虚衰,心脏本身失于阳气温煦,阴血滋养,则见动悸不已,难以自制。在外感病中见此证,似是有气血素虚所致。

(2)炙甘草汤主之:此证属心阴、心阳不足,气血虚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即使有伤寒表证,也无暇顾及,故以炙甘草汤温阳复脉,滋养气血为要。

本方重用炙甘草,并以之名方,以其甘温,和中健脾益气,助后天生化之源,则可达养血定悸、复脉之功;生地、麦冬、阿胶、麻仁甘寒、咸寒同用,滋心阴,养心血,生津液,以充脉之体;有阴无阳则不能化气,故用桂枝、生姜、清酒通阳化阴,既可使甘寒滋阴之品无结滞之患,又可振奋心阳,复脉宁心,故本方又称“复脉汤”。

临证意义

(1)气血两虚、心脏失养之证列于风湿痹痛之后,颇与西医所云风湿病侵犯心脏的病程相类。太阳病三篇,以风寒外袭太阳起病,到少阴心阴阳两虚之证收尾,也揭示了外感病由表及里,由阳入阴的发展趋势,从而提示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2)据《名医别承》云,甘草“通经脉,利气血,解百药毒”。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大抵补中宜炙用,泻火宜生用”。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从甘草提取出“甘草甙”,有强心作用,可知甘草对心脏气血虚衰的证候确有一定疗效。但应注意甘草甘温,滋补脾胃,过服易生湿助热,反使脾气壅塞,运化呆滞。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甘草用量超过30克,容易产生水肿;临床实践中也证实了甘草重用、久服,确实可以生湿碍脾,并进而引起全身困重、乏力,甚至水肿。故运用本方,甘草一般不超过30克,并随时观察,勿使出现副作用。

(3)本方甘寒之生地用至一斤,乃仲景诸方药物中用量甚重者,意在填补真阴,滋养心血,与清酒合用,则通阳行脉,滋阴养血,补而不滞,也是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意。故李士材曰:“生地、麦冬得酒良”。

(4)柯韵伯认为本方应去麻仁加酸枣仁,以养心宁心,临证可以参考。据临证观察,若于本方中加五味子,与生地、麦冬相伍,取生脉散之意,则疗效更好。

(5)本方为仲景书中一首突出的养血滋阴方剂,因有养血复脉之功,又名复脉汤,为后世滋阴学派开一法门。如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即在本方的基础上,据证加减,又创新方。如下后阴虚而防滑脱,用一甲(重用牡蛎)复脉汤养而涩之;阴虚而阳不潜,用二甲(加用牡蛎、鳖甲)养而镇之;阴虚水火不济,则用三甲(加用牡蛎、鳖甲、龟板)养而济之。养阴则一,而有涩、镇、济之不同。可谓“学有其源用亦精”。

(6)心动悸,脉结代是炙甘草汤证的主要脉证。用本方治疗各种心脏疾患,属于心阴、心阳两虚而见心律失常者,常可取效。又,本方治疗表现为心动悸、脉结代等各种虚劳不足证,也可取得满意疗效。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⑴。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⑵。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⑶。[178]

讲解〕本条承上条论述结代脉的特点,并以此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1)脉按之来缓,……曰结:结者,结滞之义,由于气血滞凝,脉道艰涩,其脉来缓慢而有时一止,止后复来称之为结脉。

(2)又脉来动而中止,……阴也:动,指脉之搏动,并非动脉之动。脉搏缓中一止,止后复来,复来之脉,较为快速,故曰“更有小数”。但并非真正的数脉,而是止后复来,止中又动的现象。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说:“结脉缓而时一止,独阴偏盛欲亡阳”。可知结脉是由阳气不足,阴寒偏胜,气血不续所致,其脉属阴,其证也属阴,故称“阴也”。

(3)脉来动而中止,……难治:若脉来缓慢之中时有一止,止后良久方动,谓之代脉。代者,代替也。《濒湖脉学》说:“代脉都因元气虚,腹痛下利下元亏”。说明代脉的出现,是脏气虚衰,元气不足所致,脉属阴,证也属阴,故曰“阴也”。

代脉既主脏元虚衰,阴寒凝滞,则每是正不胜邪,病多难已,故曰“必难治”。


小结

从第[168]条至第[178]条,共11条,其中论述了阳明热证的证治,如白虎汤主治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证;白虎加人参汤主治阳明热盛,气阴两伤证。还论及太少并病的针刺方法;太少合病自下利的治法;上热下寒腹中痛,欲呕吐的治法;以及伤寒的类似证,风湿三证的治法。最后以少阴心脏阴阳两虚之脉结代,心动悸之证收尾。内容比较丰富,涉及了少阳、阳明、少阴等经病症,反映了太阳病与各经病证之间的关系,以体现邪气由表入里的一般规律,有着深刻意义。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恶寒一证的辨证意义。

2.白虎加人参汤的主治证为何?

3.对桂枝附子汤证、去桂加白术汤证、甘草附子汤证作一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