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284-300条

284-300条

少阴病,欬而下利⑴。讝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⑵。 [284]

讲解〕本条论述少阴病用火劫发汗的变证。

(1)少阴病,欬而下利:少阴病证见咳而下利,既可因寒化证也可因热化证而致。从阴寒化者,阳衰阴盛,水寒之邪,上逆于肺则咳;下迫于肠则下利。治以真武汤类,或用温灸之法以壮里阳。从阳热化者,阴虚热盛,邪热与水饮互结,随水饮之上犯下渍,则见咳而下利,治以猪苓汤类。从下文误火所见津伤热盛的变证看,此指后者。

(2)讝语者,……汗也:若对阴亏水热互结之证误用火法强发其汗,火热之气内扰心神,则发讝语,故云“讝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发汗更伤少阴阴液,气化无源,小便必难,故云“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285]

讲解〕本条论述少阴病阴虚不可发汗。

脉沉主病在里,脉细主阴虚,数主有热,因此,以脉辨证,则为少阴阴虚有热之里证。治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切不可认为是表热而用汗法。误汗则津伤,阴愈虚而热愈炽。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286]

讲解〕本条论述少阴病阳虚者不可发汗,阴阳俱虚者不可攻下。

脉微主心肾阳衰,汗为心之液,且汗又由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今少阴阳衰,误发其汗,虚阳必随汗液外泄而亡,故曰不可发汗。少阴阳气既虚,又兼见尺脉弱涩,尺以侯下焦,弱涩主精血不足,故证是少阴阴阳俱虚之候。由于精血不足,肠道失濡,或可见大便艰涩难下,然其证本虚,故不可下之。

临证意义〕(1)上条言少阴阴虚禁汗,本条言少阴阳虚禁汗、阴阳俱虚禁下。是知少阴病阴阳亏损之证,汗下皆非所宜。

(2)前言寒盛亡阳,是寒邪盛,邪入少阴,逼迫阳气外亡,以脉阴阳俱紧伴见汗出为辨;此言虚阳外亡,乃少阴阳衰,虚阳不能内守,随汗而外亡,以脉微、汗出为辨。二者成因不同,当注意辨识。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287]

讲解〕本条论述少阴病寒去阳复自愈的脉证。

紧脉,主寒。太阳病,脉当浮紧,证当恶寒。无汗身痛,为寒邪束表,卫阳被遏之故。少阴病脉紧,前已述及为寒邪伤阳之故。此证因循“至七八日”之久,而不见寒邪肆虐,阳气日衰之证,反见“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的阳复阴退之象,反映了正气战胜了邪气,故为自愈的征兆。

临证意义〕(1)少阴病寒气内盛,阳气大衰之证,其预后决定于阳气的进退。若下利无度,脉紧不去,手足厥冷,而毫无阳气恢复之兆,则寒邪为盛。正气为虚,其病为进;今脉紧去,手足温,虽心烦下利,为阳气来复,寒邪退却而病必自愈。

(2)本条与[278]条的太阴病“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的机理有相同之处,当互参。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288]

讲解〕本条论述了少阴病阳气来复,手足转温之欲愈证。

少阴病虚寒下利,当见恶寒踡卧,四肢厥逆,反映了阴寒极盛,阳气极衰。如果此时下利自止,手足逐渐由厥转温,纵有恶寒踡卧,亦不足为惧。从正邪的形势看,是阴寒之邪渐退,而少阴阳气来复之兆,故曰“可治”。“可治”之机既见,应及时投以扶阳抑阴之剂而使疾病痊愈。


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289]

讲解〕本条论述阳气来复的顺证。

恶寒而踡,是少阴病阴寒极盛而阳气极衰之候,预后往往不良。但是如果其人“时自烦”,而想去掉衣被的,这是阳气得复而阴寒之邪见减的一种佳兆,虽然还有身蜷等证,亦属“可治”。

本条虽为少阴病阳气来复的可治之证,但应注意与手足不温,脉紧不去,躁扰不宁,阴阳离决之死证鉴别。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290]

讲解〕本条为少阴病欲愈的脉象。

“阳”和“阴”,是指寸脉和尺脉而言。少阴中风,风由外来,寸脉当浮,今不浮而微,说明风邪之势渐退;少阴病,里气不足,尺脉当沉,今尺脉不沉而反浮,是为阴病而见阳脉,正气已经来复,《辨脉法》云:“阴病见阳脉者生”,故是疾病向愈的征兆,“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291]

讲解〕本条论述了少阴病欲解的时机。

少阴病为阴盛阳衰之证,其预后决定于阳气的盛衰。夜半子时为阳生阴消之时,为少阴病正复邪却而解的最好时机。故曰:“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⑴;脉不至者,至,一作足。灸少阴七壮⑵。 [292]

讲解〕本条论述少阴病阳气来复之证及其预后。

(1)少阴病,……不死:少阴病为肾阳不足,阴寒内盛的病证。火不暖土,腐熟无权则下利,寒邪犯胃,胃气上逆则呕吐,故吐利为少阴病常见之症状。少阴病发热,可以有两种情况:一为阴盛格阳,一为阳气来复。若阴盛格阳,虚阳外越,则当伴手足逆冷;阳气来复,则当手足温。今少阴病吐利之后,证见手足不逆冷,反发热,是少阴阳气来复之兆,故有向愈之机,而曰:“不死”。

(2)脉不至者,……七壮:少阴阳衰阴盛之证,在吐利交作之后而见脉不至,若属阴阳将绝,真气不续之危证,当伴见厥逆不回,畏寒蜷卧等。今手足不逆冷,反发热,是知阳气未竭,只因吐利后阴阳之气一时不能接续而致脉不至。故可用灸法以通阳温经复脉。灸少阴七壮,注家或云灸太溪,或云亦可灸关元、气海,皆可供临证参考,总以回阳消阴为目的。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293]

讲解〕本条论述少阴病由阴转阳移热于膀胱的证候。

少阴病,持续了八九日,病情可向三方面发展,一为阳气愈衰而阴气更盛,一为阳气来复而阴寒之邪退却,也有随着阳气的来复,病邪由阴转阳,由脏出腑者。本条所论,证见“一身手足尽热”,是少阴之邪转出太阳膀胱之腑,膀胱有热,热迫血行,则可出现小便下血之证。

临证意义〕(1)“一身手足尽热”,具有临床辨证意义。若阴盛格阳之身热,则其人手足必逆冷;若系阳气来复之身热,则病邪由阴出阳,由脏出腑,不仅身热,而且手足也随之尽热。

(2)本条“便血”一证,以有“热在膀胱”之语,可知是小便下血。然少阴与太阳相表里,太阳包括足太阳膀胱和手太阳小肠,少阴之邪转出太阳,移热于膀胱,则是小便下血;若移热于小肠,则或见大便下血,临床上应做具体观察与分析。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294]

讲解〕本条论述少阴阴阳两虚,误汗所至下厥上竭的难治之证。

少阴阳衰,四末失温则厥逆;少阴阴虚,化源不充则无汗,此本真阴真阳两虚。若医误以无汗为太阳表实而强发其汗,必亡其阳而竭其阴。阳气亡于下而厥逆不回,故曰“下厥”,汗血同源,阴亏汗不得出,其血必随辛温升散之汗药而妄动,或从口鼻出,或从目出,致使阴血竭于上,故曰“上竭”。下厥上竭,阴阳两绝,其证危笃,且回阳碍其阴,止血碍其阳,实属难治。

临证意义〕本条与上条都有出血,但病机与预后不同。上条一身手足尽热而见便血,是阴病转阳,阳复有余,迫血妄行,预后良好。本条四肢厥逆而上窍出血,是阳绝阴竭,下厥上竭,其证难治,预后不良,临证当注意辨析。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295]

讲解〕本条论述少阴病纯阴无阳的危重证。

少阴病预后的吉凶,决定于阳气的存亡,阳存者,病虽重而可治。阳亡者,则阴气独盛,多为不治。本条所言,恶寒,身蜷卧而下利,手足逆冷不回,反映阳气衰亡,阴寒独盛,乃是有阴无阳的危候,故曰“不治”。

临证意义〕本条与[288]条,俱有恶寒,身倦,下利之证,均属少阴虚寒之重证。但288条可治,而本条则言不治,辨证的关键在于手足逆冷,还是手足自温。手足温,阳气存,为可治;手足逆冷者,为阳气亡,故不治。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296]

讲解〕本条论述少阴病阴盛阳绝之死证。

躁烦指肢体躁动不宁之证,是少阴阳衰,弱阳强与阴寒之邪抗争,阳不胜阴的表现。于吐利、四逆诸少阴阳衰寒盛证中见此,则是虚阳欲绝之危象,故曰“死”。

临证意义〕烦躁与躁烦当注意鉴别。烦躁是神识清醒而自觉心中烦乱不安,因烦而躁,多见于热证。躁烦是无意识状态下的肢体躁扰不宁,多见于阴证,证多危重。因而又有“阳盛则烦,阴盛则躁”的说法。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297]

讲解〕本条论少阴病阴竭于下,阳脱于上的死证。

少阴虚寒下利虽止,但反见头目眩晕,且出现一阵阵昏冒失神之证,此为虚阳上脱之象,是知下利止并非病愈,乃为阴液下竭,利无可利。阴阳俱脱,故为死证。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 [298]

讲解〕本条论述少阴病阴盛于内,阳扰于外的死证。

少阴病,见四肢厥逆,畏寒踡卧,肢体躁扰不宁,已是一派阳衰阴盛,虚阳外扰而欲脱之象,此时再见脉不至,提示阳气将脱,无力鼓动血脉,阴液竭绝,不能充于脉道,故为死证。

临证意义〕本篇292条亦有“脉不至”,是因骤然发生吐利,阴阳之气一时不能接续,并不是阳气衰败,营阴内竭之象。故灸少阴七壮以助阳消阴,其脉可回。本条之“脉不至”,则是阳气已亡,阴津已竭,故见四肢厥逆,恶寒身蜷,不烦而躁等证。一为有阳,一为无阳。所以,预后则有生死之分。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299]

讲解〕本条论述少阴病肾气绝于下,肺气脱于上的死证。

息高,指呼吸浅表,气息浮游于上而不能纳气归根。肺主气而司呼吸,肾主纳气而为呼吸之根。少阴病,六七日出现了息高,是肾气绝于下,不能潜纳,致使肺气亦脱于上所致。肺肾之气俱竭,因此预后不良。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⑴,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⑵。[300]

讲解〕本条论述阴盛阳脱,正不胜邪的少阴死证。

(1)汗出不烦,……欲吐:汗出而不烦,是阳气欲脱,不能抗邪的表现。汗出多是阳热之气迫津外出的现象,但在少阴病,虽见汗出却不见烦躁,知非因于阳热,而是阴寒之邪盛极,迫阳外亡所致,阴寒之气上逆,则见自欲吐。

(2)至五六日,……死: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反映了阴盛阳脱之象,若以辛热之剂回阳急救,尚有一线生机。但病情又延误了五六日之久,使阳气益衰而阴气益盛。阴盛于下,则见下利;又见阴气盛极,阳气欲脱,阴阳离绝的躁烦不得卧寐之证,故主死。


小结

第[284]条至[286]条论少阴病当禁汗、禁下、禁火劫。第287条至293条论少阴阳复自愈证、可治证、欲愈侯、欲解时,灸治回阳法,以及脏邪还腑、里病外达之便血证,皆为顺证。第294条至300条,则论少阴难治证、不治证与死证,皆为逆证。要之,少阴病阳回阴继者易愈,阳衰阴竭者病重,阴阳离绝者则死,又以阳气的消长盛衰为判断预后的关键,阳回则生,阳亡则死;留得一分阳气,便留得一线生机。

复习思考题

1.少阴病为什么禁汗、下与火劫?

2.试将少阴病的顺证与逆证进行归纳与分析,看看判断其预后的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