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二节中医学对传染病的病机认识

第二节 中医学对传染病的病机认识

中医学对于传染病病机的认识,一般大致均从邪气性质与传入途径的关系,邪气性质与临床表现及疾病定位的关系,邪入深浅与正气强弱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关于邪气性质与传入途径的关系问题

关于“邪气”的性质。《内经》主要是以阴阳来对邪气的性质进行分类,即“阳邪”和“阴邪”。《素问•调经论》谓:“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就是说《内经》把由于季节气候原因致病或由于季节气候原因而产生的致病因素称之为“阳邪”。把饮食居处原因致病或由于饮食居处原因而产生的致病因素称之为“阴邪”。由于季节气候因素致病者,中医学称之为“外感六淫”,“六淫”属于天气,《内经》认为:“天气通于肺”,而“肺主鼻”,“在窍为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以《内经》认为“六淫之邪”其传入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的鼻道而传入人体,这也就是《内经》中所谓的:“天牝从来”(《素问•刺法论》)。在传染病中,以外感六淫而致病者居多,所以《内经》又特别指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素问•至真要大论》)。这就是说《内经》认为急性传染病多数都是由于外感六淫,外邪经人的呼吸道而进入人体之内。由于饮食因素而致病者,中医学称之为“内伤饮食”,“饮食”属于“地气”。《内经》认为,“地气通于嗌”,“谷气通于脾”,“脾主口”、“在窍为口”(《素问•太阳应象大论》)。所以《内经》认为:饮食之邪,其传入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的口而传入人体。这也就是说《内经》认为,传染病除了多数由于外感六淫、外邪经过人的鼻道传入人体发病以外,还可以由于饮食原因,外邪经过人的口腔传入人体而发病。由于六淫之邪,首先作用于肺,所以外感六淫之邪发病以后,临床上主要表现肺的症状。由于饮食之邪,首先作用在脾胃,所以感受饮食之邪发病以后,临床上主要表现胃肠道症状。这也就是《内经》所谓的“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素问•太阴阳明论》)。

张仲景所著《伤寒卒病论》在继承《内经》的基础上将“邪气”作了进一步的区分,谓:“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这里所谓的“清邪”、“浊邪”、“大邪”、“小邪”、“馨饪之邪”,后世金匮注家虽然解释不尽相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张仲景已经认识到邪气有多种、分布很广泛,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清邪、浊邪),毒力有大小(大邪、小邪),传入途径也有多种(居上、居下、从口而入)。特别在“从口而入”这方面,《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金匮•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发病中说得很多并且十分具体。这就是说张仲景认为传染病的发生其病邪是多种的,其传入人体的途径也是多样的。传染病外呼吸道传入者固多,从口而入经过消化道传入人体者也不少。 晋唐以后,《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对于“邪气”的性质区分更加细致,其传入途径也认识更多。上述各种论著中对于急性传染病的病邪性质认识方面,除了继承前人认识以外涉及面十分广阔,已如本文前节中所述,诸如昆虫、病毒、病人、尸体、有毒食物等等,均被列入传染病的致病外因之中。在传入途径方面,除了继承前人“从鼻”、“从口”的认识以外,更增加邪“从皮肤而入”的新认识。特别是在《诸病源候总论•注病诸候》中,把各种“注”病,多数归之于与病人或病死尸体接触有关。如“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傍人也。人有阴阳不调和,血气虚弱,与患注人同共居处,或看待扶接,而注气流移,染易得注,与病者相似,故名生注”,“人有临尸丧,体虚者则受其气”,人有染疫疠之气致死,其余殃不息,流注子孙亲族,得病症状与死者相似,故名为殃注”。这就是说晋唐以后,中医学在“邪气”的性质及其传入途径方面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经验,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又进了一大步。

宋元明清时期医书中对于传染病所感“邪气”性质及传入途径方面,基本上继承了前人的认识,在病邪方面认为六淫之邪与“疠气”、“毒气”均皆存在。并且认为,“疠气”的流行又与四时不正之气有关,把“疠气”与“六淫”之邪密切结合起来。在传入途径方面认为主要是从口鼻而入,如朱肱谓:“一岁之中长幼症状多相似,此名温疫也。四时皆有不正之气,春夏亦有寒清时,秋冬或有暄暑时,人感疫疠之气,故一岁之中,病无长少卒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俗谓之天行是也”(《朱肱•类证活人书•卷六•四十六》)。张从正谓:“春之温病,夏之热病,秋之疟及痢,冬之寒气及咳嗽,皆四时不正之气也,总名之曰伤寒,人之劳疫辛苦者,触冒此四时风寒暑湿不正之气,遂成此症”(《儒门事亲·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陶华谓:时气者,乃天时暴疠之气流行人间,凡四时之令不正者,则有此气行也,若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时行不正之气也”(《伤寒全生集•卷四•辨时气例第四十八》)。陈士铎谓:“瘟疫之证,其来无方,然而召之亦有其故,或人事之错乱,或天时之乖违,或尸气之缠染,或毒气之变蒸,皆能成瘟疫之症也”(《石室秘箓卷五•瘟疫治法》)。吴又可谓:“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瘟疫论•原病》)。叶天士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外感温热篇》)。吴鞠通谓:“温病由口鼻而人”(《温病条辨•上焦篇》)。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医学对于外感邪气的性质及其传入途径方面的认识是:外邪基本上可以分为“四时不正之气”和“疫疠之气”两大类这两类外邪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其传入途径主要是自口鼻而入。其间吴又可虽然比较强调“杂气”,但他在论中也明确指出:“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说明他也承认四时不正之气与“疠气”在传染病中的综合作用。因此可以认为中医学对外感邪气的性质及其传入途径方面的认识,自《内经》以下,至历代各家,从大的方面来看,认识基本上一致,并无根本的分歧。

二、关于邪气性质与临床表现及疾病定位的关系问题

中医学对于邪气性质与临床表现及疾病定位的关系的认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同病邪有不同临床表现及作用部位《内经》中对于各种急性传染病的病邪,已如前述,主要是按“六淫”进行区分,而六淫之中的“暑”、与“火”、“热”基本上属于一类,所以《内经》实际上是以“风”、“火”、“湿”、“燥”、“寒”五邪分类关于五邪感人以后询临床表现及作用部位,《素问》中“天元纪大论”等七篇,论之甚详,“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就是对不同病邪的不同临床表现及作用部位的总结性文字。《内经》中有关不同病邪、不同临床表现及作用部位的内容,加以归纳是:凡属外感风邪,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诸暴强直”、“诸风掉眩,”其作用部位主要在肝。凡属外感火邪,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诸转反戾,水液浑浊”、“诸呕吐酸,暴注下迫”、“诸痛痒疮”、“诸热瞀瘈”、“诸禁鼓慄、如丧神守”,“诸躁狂越”、“诸逆冲上”、“诸病胕肿,疼酸惊骇”,其作用部位主要在心。凡属外感湿邪,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诸痉项强”、“诸湿肿满”,其作用部位主要是脾。凡属外感燥邪,其主要表现是:咳嗽、咽干、皮肤干燥,或发为寒热,其作用部位主要在肺。凡属外感寒邪,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身冷、便溏、溲清,或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肢体拘急,其作用部位主要在肾。

自《内经》以下的历代各家对于不同病邪的临床表现及作用部位,虽然是有不断的发展和补充,但如仔细对照《内经》原著,这些内容《内经》中记载详尽。于此说明中医学在各种传染病不同病邪与其临床表现及其作用部位的关系方面基本上是以《内经》人与天地相应及脏象的概念为基础,把风与肝的关系,火与心的关系,湿与脾的关系燥与肺的关系,寒与肾的关系密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后世医学虽然在具体提法上或有发挥,但从实质上来看,则并没有逾越《内经》提出的原则。

(二)六气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五脏之间的病变也可以相互转化

《内经》认为,风、热、火、湿、燥、寒之间是彼此相关的,相互影响的。《素问五运行大论》谓:“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这就是说,六气之间,彼此相关,有胜有复,有乘有侮。因此任何一气变化反常,不论其系属于太过抑系属于不及,均可以相互影响,出现转化。例如:外感寒邪可以因寒生热转化为热病,也可以因寒生湿转化为湿病,也可以因寒收引拘急转化为风病,也可以因寒生燥转化为燥病。外感热邪可以因热生寒转化为寒病,也可以因热生湿转化为湿病,也可以热极生风转化为风病,也可以因热生燥转化为燥病等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即属此义。由于六气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六气又有其不同作用的部位。因此人体五脏之间的病变也就可以相互转化。《素问•玉机真脏论》谓:“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素问气厥论》谓,“五脏六腑,寒热相移”,《内经》中的这些论述,明显地说明了六气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五脏六腑之间的病变及临床表现也可以相互转化。由于如此,所以《内经》尽管认为不同病邪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作用部位,但是可由于转化的原因,所以又有不能机械地就病邪与临床表现及作用部位之词机械的对号入座,而必须在病机上所谓的:“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所谓求其属也”。《内经》中这一认识在对传染病的病机分析上十分重要,是中医学整体恒动观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三)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中医学认为外感四时不正之气及疫疠之气均可致病,但是中医学又认为其中以外感寒邪又为其中要中之要。所以《素问•热论》明确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就是说一切传染病都可统属于伤寒范围之中。为什么外感六淫均可发病,而《内经》独以伤寒来统帅一切传染病?一般来说,每年的春季为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因而在上一年的冬季人体正气的强盛与否便与本年春季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与否密切相关。上一年冬季人体正气保养得宜,次年春季传染病的发生就可能减少。反之,则可能增多。而冬季中最易影响人体正气失常的就是由于冬季天气寒冷,易感寒邪,在感受寒邪发病以后而使人体正气不足,从而使人体容易在次年春季传染病流行时更加容易发病并形成链锁反应引起各个季节性传染病的流行。也就是说各个季节性传染病虽然各有其病因学上的特点,但从整个发病过程来看,从正邪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来看,冬伤于寒,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所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春三月,此谓发陈……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为蕃秀……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为容平,……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为闭藏……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素问•生气通天论》谓:“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素问•金匮真言论》谓:“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吴鞠通注:“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主房劳说,一切人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气应寒而阳不潜藏,如春日之发泄,甚至桃李反花之类亦是”(《温病条辨•原病篇•注》),均属此义。由于如此,所以《内经》在对于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的论述,虽然以《热论》、《刺热论》、《评热病论》等名篇,但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规定,把一切急性热病都概括在伤寒的统领之下。《难经》继承了,《内经》的这一论点,也明确的提出了: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五十八难》)。张仲景继承《內经》、《难经》的认识,也以伤寒为名撰《伤寒卒病论》,以伤寒来统帅一切急性热病。于此可以看出,《内经》以伤寒来统帅一切热病是从发病学的角度来提的,也是从传染病的病机角度来提的。它与后世论述的“瘟疫”、“时气”、“温病”等时行病的病因病机方面认识,应该说并无根本上的分歧和原则上的矛盾。

三、关于邪入深浅与正气强弱之间的关系问题

传染病的发病及发病后的传变,均与正邪之间的消长进退密切相关,整个发病及其传变过程,自始至终也都是一个正邪相争的过程。正气强盛,抗禦邪气,则不会发病,即使发病,邪气进入人体也比较浅,临床表现也轻;反之就会发病。发病以后,邪气进入人体也比较深,临床表现也重,预后也险恶。

关于邪入深浅及发病后的传变过程,《内经》认为,循五脏所主之序而传,循络经腑脏之序而传,循表里之序而传,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循上中下三焦之序而传,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循三阴三阳之序而传,循卫气营血之序而传,等等,后世各家在《内经》认识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加以发挥发展,于是在对于传染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就形成了伤寒及温病学派。

(一)循五脏所主之序而传

传染病在人体的传变过程,从脏腑角度来看,一般总是循五脏所主之序而传,所谓“五脏所主”,亦即五脏所胜,《素问玉机真藏论》谓“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即属此义,外感性疾病,由于“天气通于肺”(“阴阳应象大论”)外邪进入人体主要是“天牝从来。”(“刺法论”),因此外邪进入人体以后的传变一般也就多从肺开始,然后循其所胜之序而传。这就是说,外感性疾病的传变规律是由肺传肝,由肝传脾,由脾传肾,由肾传心。《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所谓的:“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于脾,病名曰脾风,发痒,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盅,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此病之次也”,明确指出了外感性疾病的传变过程及其相应的临床表现。不过也应该指出,这个外感传变次序,《内经》认为并不是绝对的,还要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及发病过程中的一些突然情况,所以《内经》在“玉机真藏论”中提出了上述传变过程以后,同时提出:“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此其道也”。这一段经文指出了本脏本气在病因作用之下偏胜时,即可直接由本脏传之于其所胜,如原文中所谓的,“怒则肝气乘矣”,也可以由于本脏本气在病因作用之下不及时而为所不胜之气所乘,因而表现出其所不胜之脏的临床表现。如原文中所谓的:“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质言之,也就是在外感病邪之后,一般地是循所主之序而传,但如外邪过盛或正气过虚,则又可以直接发病,不循所主之序而传,不循序的病,一般发病比较急重。

(二)循络经腑脏而传

传染病的传变过程,从经络角度来看,是循络经腑脏之序而传。《内经》谓:“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淅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睏破、毛直而败”(《素问•皮部论》)。又谓:“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注客于府脏也”。“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素问•调经论》)。又谓:“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人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气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素问•缪刺论》)。《内经》中的这些论述,说明了外感六淫之邪在人体中的传变规律是由皮肤而孙脉,而络脉,而经脉,而腑,而脏,循络经腑脏之序而传。循络经腑脏而传,说明了外感性疾病在人体的传变总是由外入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阳入阴、由轻到重,后人根据《内经》中这些论述,对临床某些急性病进行症候分类及疾病预后判断。

(三)循表里之序而传

传染病的传变过程,从表里角度来看,循表里之序而传。表里之名,首见《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外内之应,皆有表里”。从阴阳来说,外属于阳,内属于阴;从脏腑来说,腑属于阳脏属于阴。从经络来说,络属于阳,经属于阴。这也就是《内经》所说“外为阳,内为阴”“藏者为阴,府者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太阴与阳明为表里”《素问•太阴阳明论》)。所以循表里之序而传,实际上也是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与循络经腑脏之序而传,完全一致。关于表里及循表里之序而传的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与临床上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密切相关。《内经》明确提出:“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注,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素问•疏五过论》),这一段经文中所说的内容虽然涉及面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特别强调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说明了区分表里的重要性。

(四)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循上中下三焦之序而传

传染病的传变过程,可以由上至下传,也可以由下至上传。什么情况下由上至下传?什么情况下又由下往上传?这与感受邪气的性质密切相关。《内经》把邪气分为阴阳两大类,外感风邪致病者均属阳邪。外感阳邪,一般均是由上至下传。饮食、起居失常或感受湿邪致病者,均属于内受阴邪。内受阴邪,一般均是由下至上传。这就是《内经》所说“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灵枢•小针解》)。在这里,上中下三个部位也就是“三焦”。关于三焦的部位和功能,是指上焦的部位主要是在胸中,中焦的部位主要是胃脘,下焦的部位主要是少腹。胸中属于心肺部位,胃脘属于脾胃部位,少腹属于肝肾部位。因此,这里所谓的由上至下传,由下至上传。也就是外感阳邪,由于“天气通于肺”邪自鼻入,首先是肺受邪发病,然后循脾胃肝肾之序由上至下传。内受阴邪,由于“地气通于嗌”邪自口入,首先是脾胃受邪发病,或上传于肺,或下传于肠,其传变是由下至上传。总之,传染病由上至下传或由下至上传,也就是循上中下三焦之序而传。由于传染病多发于春季,系属于外感风邪致病,因此,后世温病学派按三焦传变论述,如“病有暴热者,病在心肺……暴热上喘者,病在心肺,上焦热而烦者……有实热能食而热者,胃实也……有病憔悴发热盗汗、谓五脏齐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热论第十四》)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热论》)如“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温病条辨•中焦篇》)等等。以上论述,其实都是根据《内经》“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以及三焦部位和功能的理论提出的。因此他们所论的范围也只限于外感风邪或温邪,仅属于《内经》中所论上下传变的一个方面。

(五)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循三阴三阳之序而传

传染病的传变过程,从阴阳角度来看,是一个由阳入阴、由阴出阳之间的传变,这是渐变的过程,只有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完全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内经》谓:“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素问•脉要精微论》),又谓:“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素问至真要大论》。这里的“微上”“微下”,“始于温,盛于暑”,“始于清,盛于寒”,都说明了阴阳之间的转归或传变,并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于阴阳之间都有一个量的问题。所以《内经》把阴和阳又都各分为三。这也就是《内经》中所谓的三阴三阳。所谓“三阴”,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三阳即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三阴之中厥阴阴气最少,少阴次多,太阴最多。三阳之中少阳阳气最少,阳明次多,太阳最多。由于如此所以从长的角度来说,其传变次序是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亦即阴阳之气从长的角度来看都是由少而多,由衰而盛。逐渐向相反方面转化;这也就是说《内经》中所谓的:“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阴治之”(《素问•天元纪大论》),但如果从消的角度来看,则上述传变次序就完全相反。 其传变次序是三阳(太阳)二阳(阳明)一阳(少阳),三阴(太阴)二阴(少阴)一阴(厥阴),亦即阴阳之气从消的角度来看都是由多而少,由盛而衰,逐渐向相反方面转化。传染病的发病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正邪相争的过程。“正气”从阴阳概念来说属于阳气。“邪气”从阴阳概念来说属于阴气。邪气盛意味着正气衰,正不胜邪所以邪气才能深入,这也就是一个由阳入阴的过程,阳气逐渐衰少的过程。与此相反,传染病的恢复过程,就是一个由阴出阳,阳气逐渐恢复的过程所以传染病的整个传变过程,也就是由阳入阴、由阴出阳。由三阳(太阳)而二阳(阳明)而一阳(少阳)而三阴(太阴)而二阴(少阴)而一阴(厥阴)。这也就是《内经》中所谓的:“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素问•热论》)。张仲景根据《内经》总的精神加以寒善和补充,就成为后世所谓的“六经”传变学说。所谓六经传变,也就是由阳入阴,由阴出阳,这是《内经》阴阳学说在传染病中的具体运用。

(六)循卫气营血之序而传

传染病传变过程,从卫气营血的角度来看,大都循卫气营血之序而传的过程。《内经》以营卫气血来概括人体的生理作用及病理生理变化。所谓“营”,是指血液在人体经脉中的循环运转,《灵枢•营气》说:“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所谓“血”(或“精专”),即人体中的血液。这也就是《灵枢•决气》说的: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人体中的血液是在人体血脉之中进行循环运转的,所以《灵枢•决气》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也”。可见,“营”是指血液的运转,“血”是指血液的本身,营血属于一类。所谓“卫”,是指人体本身固有的生理调节代偿防御能力。这也就是《灵枢•本藏》说的:“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灵枢•营卫生会》说的:“卫在脉外”。《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的:“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所谓“气”,是指人体的整个正常生理活动。这也就是《灵枢•决气》说的:“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落之溉,是谓气”。可见,卫是指人体的生理调节代偿防御能力,而气则是指人体的整个正常生理活动。因此卫气属于一类。因而营卫气血的概念,实际上也就是气血的概念。从阴阳的角度看,气属阳,血属阴,因而气血的概念,实际上也就是阴阳的概念。前已述及,传染病的传变过程,从阴阳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由阳人阴,由阴出阳的过程。从气血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由气分到血分,由血分转气分的过程。可见,一个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传变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由功能性损害到实质性损害的过程。这就是说,外邪传入人体之后,首先是人体的卫气产生反应,如果不能制止病邪的侵入,必然进一步进入气分,引起人体整个生理活动的损害,如果病邪继续深入,必须就再进一步进入营分,出现人体血液的循环运转的障碍,如果病邪再进一步深入,就必须进入血分,损害到血液的本身,由于“心主血” “心为君主之官”的原因,因此血液本身受病时由于“心病则十二官危”从而使疾病趋于危笃。但是,这个传变过程中,如果病邪侵入得到制止,则病情自然也就会向好的方面转化,这也就是说,可以由营分向气分转化。叶天士所提出来的:“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正是(内经》营卫气血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按照叶氏自己的说法也承认,“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说明了后世温热学派所谓的卫气营血辨证实际上仍然是在《内经》营卫气血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