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小结

小结

一、本篇首先就温病进行了临床分类,把温病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九种,并在湿温条下附载了寒湿。同时,以其挟湿、不挟湿又把温病分为温热与湿热两大类,其中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以及秋燥(温燥,即燥之复气)等属于温热类;暑温、湿温、温疟属于湿热类。

二、本篇明确地指出了温病的传变及病位、病性。认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认为“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气通于肺”,因此,上焦温病,其病位在肺。“温者,火之气”、"温为阳邪”,阳盛必伤阴,其病性为热,最易伤阴。

三、本篇指出了上焦温病的临床表现及治法。其不挟湿属“温热”病类者,治宜用柔。初起邪在卫、在气者,可用辛凉之剂,方用银翘散、桑菊饮;热重者,用白虎汤。“气血两燔”者,方用玉女煎去牛夕加元参。邪入营分、血分,可用清营汤、化斑汤、犀角地黄汤,甚者可用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挟湿属于“湿温”病类者,治宜用刚。但又必须区分热、湿多少。热多于湿者,仍可用治疗“温热”之法,酌加利湿之剂;湿多于热者,则宜轻宣肺气,芳香化浊,淡渗利湿。其邪入营分、血分者,治同前法。

四、本篇在论秋燥时,增补了《秋燥胜气论》一篇,在本文中,作者根据《内经》及沈目南先生论述,着重提出了“燥为小寒”、“燥为阴邪”的理论,并较系统地提出了外感秋燥胜气的三焦辨证论治内容。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太阴温病”?请简述“太阴温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大要。

2、请述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之适应证及其加减运用。

3、请简述清营汤、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之适应证及临床运用。

4、简述“湿温”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原则及代表方药。

5、何谓“秋燥”?何谓“秋燥本气”?何谓“秋燥胜气”?何谓“秋燥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