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2.37 朱丹溪治痢疾案

2.37 朱丹溪治痢疾案

叶先生名仪,尝与丹溪俱从白云许先生学。其记病云:岁癸酉秋八月,予病滞下,痛作,绝不食饮。既而困惫不能起床,乃以衽席及荐①,阙其中而听其自下焉。时朱彦修②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过视予。饮予药,但日服而病日增。朋游哗然议之,彦修弗顾也。浃旬病益甚,痰窒咽如絮,呻吟亘昼夜。私自虞、与二子诀。二子哭,道路相传谓予死矣。彦修闻之曰:吁!此必传者之妄也。翌日天甫明,来视予脉,煮小承气汤饮予。药下咽,觉所苦者自上下,凡一再行,意冷然。越日遂进粥,渐愈。朋游因问彦修治法,答曰:前诊气口脉虚,形虽实而面黄稍白。此由平素与人接言多,多言者中气虚。又其人务竟已事,恒失之饥而伤于饱,伤于饱其流为积,积之久,为此证。夫滞下之病,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等补剂十余帖,安得不日以剧。然非浃旬之补,岂能当此两帖承气哉!故先补完胃气之伤,而后去其积,则一旦霍然矣。众皆敛衽而服。

(《古今医案按》卷三〉

〔注释〕

①荐:垫席,褥子。

②朱彦修:即朱震亨。彦修为其字。

〔评按〕

本案是用先补后攻之法治愈痢疾的病例。痢当清热利湿、行气导滞,本无补法。而丹溪从不食、困惫、痰涌、气口脉虚等脉证中,已看出潜在的胃气衰败的威胁,故毅然先用参、术等剂扶其正气,俟其胃气来复,方用小承气汤荡涤湿热之邪,终克全功。丹溪此案,易治痢之常法,挽重痢之危证,启迪医者临证必须通常达变、园机活法。丹溪曾云: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格致余论•张子和攻击论注》)细读本案,对他所提出的这一论治原则,当有更深入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