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二章宋金元医案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医案空前发展的阶段。医案专著开始出现;医籍附案逐渐增多;不同风格的医案大量积累,是这一时期医案发展的主要特点。

宋•许叔微的《伤寒九十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案专著,书成于公元1133年。该书载有医案九十首。每首医案,除具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居处、就诊时间、发病经过、诊断、治疗情况、方药运用、治疗效果等详细记录外,还以《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典医籍有关理论为指导,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加以剖析。许氏的医案,立案严谨,论述精要,自案自析,以论附案,读之可使人从中受到较大的启发。

医籍附案起源较早,但比较集中的医籍附案,实始自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此书刊于1119年,其中载有钱乙儿科验案23首。所涉及的病证有吐泻、发热、急惊、慢惊、疮疹、咯血、咳嗽、虚羸、伤食、虫痛等十多种。这些医案,有的侧重于病因病机的分析,有的侧重于辨治方药运用之巧,既体现了钱氏的儿科学术特点,又反映了这一时期儿科学术的发展水平。此外,许叔微晚年著成的《普济本事方》以及宋金元诸大家众多的医学著作,也大都附有医案。见载于医籍中,临床与理论相互印证的医案,在这一时期逐渐增多,不断发展。

宋金元时期的医案,形式多样,风格不一,反映了这一时期医学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以金元四大家而言,攻邪派张子和的医案,记录病因、辨证、论治、立方都比较详细,处方用药多主寒凉,辨证论治师古不泥,体现了张氏重在驱邪的学术风格。其所著《儒门事亲》一书载有医案200余首。补土派代表李东垣的医案,叙症周详,辨证确切,处方品类多而剂量轻,治法上偏重于升阳益气,注意扶正祛邪、顾护正气。李氏的医案,散见于其所著《脾胃论》、《兰室秘藏》二书。滋阴派代表朱丹溪的医案,大都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具体体现了其滋阴潜阳的学术特色。其医案大都散见于《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后被辑入《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书。遗憾的是,主火派代表刘河间,虽然著述甚丰,却未见医案传世,我们只有从张子和、朱丹溪等有关医案之中,方得窥其临床经验之涯略。

宋金元时期其它著名医家,如罗天益、王好古、滑寿、杨介、孙兆、陈自明等,均有医案传世。他们娴熟的临床经验,精辟的学术见解,给我们以丰富的营养,有益的启迪。

本章共收载宋金元时期23位著名医家的医案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