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3.35 胡慎柔治小儿咳嗽案

3.35 胡慎柔治小儿咳嗽案

王姓女,六岁,痘后患咳嗽,将三月,不思食。迎予视之,六脉弦细,此脾肺虚寒也。六君加姜、桂、门冬、五味,四剂,饮食顿进,嗽亦稍止。此真元①未散,药力易得,再十余剂,去十九。然脉尚弦细,较前不过略和,教以服前剂,不允而止。明年复患如上,脉亦仍前,以煎剂治之,痊愈。第②脉终未和缓,犹带弦细也。予曰:病虽瘳,脉气未复。又明年三月,重患如前,又视之如故,以十全大补汤、门冬、五味,四剂而愈。予思之,犹未脱也,当补中大补剂百余,方获五脏坚牢,而宿疾亦不再起矣。不然,年盛时色念一动,将有不胜其喘患矣。世医以咳嗽之疾,全作痰火,尽治以清痰降火,顺气克伐之剂,遂至脾土中损,多致不救。不知咳嗽之疾由脾胃不和,肺金失养,金不生水,心肝二火陡起于内,乘所不胜,遂咳嗽不止。而肺病奄奄,脾胃益虚,此子病母忧,化气使然也。正宜补脾胃,生肺金,不拘剂数,使脾肺得养,五行暗化,土盛金生,而咳嗽自休矣。

(《慎柔五书》卷五)

〔注释〕

①真元:真气、元气。

②第:但。

〔评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时和五脏生克关系的异常有关。因此治疗时,除了对病变的本脏进行治疗外,还应考虑到其他有关的脏腑,并调整其关系,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此例咳嗽,由肺及脾,而“不思食”,此子病及母,成脾肺虚寒之候,治用六君子汤加味初愈;次年复发,继用前方又愈。三年复发,主以“补中大补剂百余”而图永效。其治疗先后始终贯穿着“培土生金”的原则,使“土盛金生,而咳嗽自休。”本案具体运用了五行学说,可供临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