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儒门事亲

儒门事亲

金•张从正(字子和)著,成书于1228年。

本书为张氏与麻知几、常仲明等医家讨论医学,讲求医理的言论编辑而成,共十五卷。其中前三卷凡三十篇为张氏亲撰,后十二卷为张氏友人、弟子据张氏记述整理而成。

张氏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善用汗、吐、下三法。本书详细介绍三法的理论和各科临床实践,论述和见地甚为精辟。书中有三大特色:首先,张氏强调疾病的产生是由于邪气侵犯人体而致。他继承了刘完素的学术思想,认为无论是在天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在地之邪(雾露雨雹冰泥),或者水谷之邪(亦称人邪:酸苦甘辛咸淡),这些致病因子,全非人体固有。一经致病,以攻为上,病去则止,一反当时的“强补”之风。同时,张氏还强调人体应以气血通达为常,提出“陈莝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营卫昌”的论点,指出:攻下之法是“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由于其临证善用攻下,被后世称为“攻下派”。

其二,运用汗、吐、下三法有独到之处。人体有邪,当以攻为先;然病有在上、在中、在下之不同,病有轻重深浅之异,故张氏提出以“三法”祛邪。张氏在临床应用上,扩大了三法的应用范围。张氏认为凡风寒诸邪病在皮肤间、经络内的,可用汗法;凡风疾宿食,病在胸膈或上脘的,可用吐法;凡寒湿痼冷,或热客下焦等在下的疾病,可用下法。同时指出:凡是灸、蒸、渫、洗、熨、烙、针灸、砭射、导引、按摩等解表之法,都是汗法;凡能引涎、豁痰、催泪、喷嚏等上行之法,都是吐法;凡能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等下行之法,都是下法。还总结出汗、吐、下三法常用药,如吐法的栀子、黄连、苦参、大黄、常山、瓜蒂、远志、芫花等,下法的大戟、牵牛、巴豆、甘遂等。其运用“三法”之娴熟程度,到了左右逢源的境地。

其三,表现在对情志疗法的贡献上。张氏在《内经》情志五行相克理论指导下,具体提出“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胜喜,以迫邃死亡之言布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在张氏治疗的医案中,以喜胜悲治息城司核心下痞痛案及根据“燥者平之”理论,治张某恐惧证案,是非常典型的病例。

张氏虽以攻邪著名,亦并非视虚而不顾。张氏以攻邪为第一,补虚为第二,认为邪未去而先投补,往往是以粮资寇,反而助邪伤正,唯有纯虚无邪者,方可进补。张氏对补虚之法,论述甚简,而其观点却颇有新意。张氏谓“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其“养生当论食补”的著名论点,对后世影响深远。当然,张氏在扶正与攻邪、补与泻的关系上,其理论有一定的偏面性,而以三法代替八法,亦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宗其学者,不知察脉虚实,论病久暂,概以峻利施治,遂致为世所藉口。

本书以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的铅印本较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