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晋•皇甫谧(字士安)编著,约成书于282年。

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又名《黄帝甲乙经》、《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灸经》。本书将《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即《黄帝明堂经》)三书的有关内容,采用“使事相从”的归类法,将各书相类原文辑集一起,“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进行编次而成。原书以天干编次,内容主要论及医学理论和针灸之法,故名《针灸甲乙经》。

全书十二卷,共分一百二十八篇。卷一,主要论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卷二,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循行、主病及骨度分寸。卷三,列全身六百五十四俞穴,主治并检穴法。卷四,论诊法。卷五,言针灸大法,详述九针形状、长度、作用及针刺补泻手法,禁穴、禁忌证等。卷六,以阴阳五行学说论述人体生理、病理等有关问题。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内、外、妇、儿各种的针灸治疗。

本书收集了晋以前大量针灸学资料,并加以整理提高,是对晋以前针灸学成就的一次大总结。书中腧穴和腧穴主治部分的内容来自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而该书早已亡佚,故本书成了保存该书资料的一部重要著作。本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分部依线检穴法,即将头、面、项、胸、腹、四肢等划分为三十五条线路,这对《内经》十二经循经取穴是一个重大改革,给针灸取穴带来了方便。提出补泻迎随手法观点,丰富了针刺手法理论。书中还具体介绍了针刺深度,如一般头面部诸穴刺三分,肢末、背部、胸胁等处刺三四分,肩部五七分,腹部八十分。补充了200个常用穴的留针时间,一般每次留六七呼,少则留一呼,如少商;多则留十呼,如下髎;最多留二十呼,如环跳、内庭、公孙等。

本书较《内经》所载针灸内容丰富、具体。如唐宋时期流行的起泡化脓灸,本书中就有详细记载。同时对误刺误灸某些穴位所造成的后果也有所论及。本书虽为针灸专著,但实际上是将中医基本理论与针灸的理论融为一体,更切实际,更易掌握。

本书对后世针灸学发展影响深远,如《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均以本书为参考。日本、朝鲜等国医事律令中均将本书列为学医的必修教材,后世几乎所有的针灸学著作无不在本书的启发和指导下撰成的。

本书现存的有明刻本数种,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影印本出版,后又重印数次。1979年、1983年有校注本出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