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伤寒论条辨

伤寒论条辨

明·方有执(字中行)撰,成书于1592年。

方氏以为治伤寒要“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以之”,认为经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已非仲景原本,应还其本来面目而研究之。故潜心研究二十年,遂重予考订和编注。

全书八卷。方氏将原书太阳病中的“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三篇,列为第一、二、三卷。阳明与少阳二篇合为第四卷。太阴、少阴与厥阴三篇合为第五卷。有关温病杂病的条文,认为是“此皆旧本错杂乱出”,遂将其条文以及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诸篇,合成第六卷。将辨痉湿暍病证一篇与辨脉法、平脉法二篇,合为第七卷,将汗吐下可与不可诸篇,合为第八卷。书末所附“本草钞”,将《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以及九十一种药均备录而解释之。有“或问”四十六则,设问答以发挥书中未尽之意。有“痉书”则辨痉与惊风之疑似。

方氏重点着眼于“卫中风”、“营伤寒”、“营卫俱中伤风寒”的观点,以此作为调整《伤寒论》太阳篇的依据,将各有关条文以类相从。凡桂枝汤证及其变证一类的条文,列于“风伤卫”中;麻黄汤及其有伤寒二字列于条首的条文,列于“寒伤营”中;凡青龙汤证及“脉浮紧”、“伤寒脉浮”诸条文,则汇于“风寒两感营卫俱伤”中。后世伤寒名家喻昌在此基础上则明确提出了“仲景立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鼎足大纲三法,分治三证”的“三纲鼎立”说。方氏把风寒伤营卫提到整个太阳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来认识,深刻揭示了太阳病的发病、传变与转归的规律,是对仲景学说的一个发挥。方氏对《伤寒论》的重订,绝非只是条文的编排或篇章的移动,而是反映了他对伤寒病的发病及传变规律实质的认识,这是方氏重订《伤寒论》的贡献所在。

本书问世后,引起后世医家极大反响,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从而促进了仲景学说的深入发展。

1957年人民卫生出社有铅印本出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