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时病论

时病论

清•雷丰(字少逸)著,成书于1882年。

本书专论时病,共八卷,根据《内经》论四时病大意,先分述各种时病的病因、病理、症状以及立法依据,次列作者自拟的“诸法”和常用成方,最后附以个人治案。书中的医案病轻病重并收,选一方而方中之利害必参,立一法而法中之用意必释,“切于实用而多效”。书末有13篇附论,亦反映了雷氏的学术观点。

雷氏幼承父学,以治时病见长,尤特重时令。同是散寒因时而异,伤寒用麻黄汤;春温、风寒则用辛温解表法,方中以葱豉代麻黄;治阴暑,用辛温解表法去防风加藿香、香薷。同是秋季,秋分之前四十五日,宗《内经》“秋伤于湿”之旨,化湿为主;秋分至立冬,遵嘉言“秋伤于燥”之说,治燥为主。遇到疑难症,亦常以时令辨之。湿温与诸温挟湿临床很难区别,雷氏认为湿温发病以夏末秋初之界为妥;而温病复感湿,当云温病挟湿,病时在暑;素伤湿又加中暑者,当云中暑挟湿,病时在夏。而温病挟湿治宜清凉透邪,中暑挟湿宜清凉涤暑,湿温宜清宣温化。雷氏还告诫人们,非其时而有其气,治当随之而变。春应温反寒成寒疫之证,用辛温解表法;春应温而过热成风热之证,宜辛凉解表法;冬应寒而反温成冬温之证,当先辛温解表法散其表寒,再以凉解里热法清其内热。本书简明实用,流传甚广。

1883年有许莲书屋刻本。1964年、1972~198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