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温热论

温热论

清•叶天士(名桂)述,相传系其弟子顾景文录其口授而成,约成书于1746年。

本书一卷,书中提出了温病的传变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治纲领,阐明了辨舌、验齿、察斑疹白㾦对判断病邪深浅、预后凶吉的意义,同时还论述了妇女胎前产后、经水适来之际所患温病的证候和治疗。本书是继吴又可《温疫论》后又一重要温病专著,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

叶氏在学术上勇于创新,自成一家,首先提出温病的传变规律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指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制定了汗、清、透、凉四法。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兼证的治疗大法,“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叶氏之前,只有“一切温病须刻刻顾及津液”之说,叶氏则明确指出:“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以察舌验齿作为辨识胃津、肾液存亡的主要根据,吴鞠通受其启发,养胃津用沙参麦冬汤,增肾液用加减复脉汤。湿家忌下,张仲景早已列为治禁,叶氏则得出湿家可下、下之宜轻宜频、粪燥下止的结论,后人试之颇多效验。湿性粘滞,最易阻遏阳气,治温病医家常感通阳最难,叶氏别开蹊径,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独特见解,使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被清代医家周学海称之为“治温病中半截要著”。叶氏十分重视观察舌、齿、斑疹、白㾦在诊治温病中的重要作用。“黑斑而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当可救。”“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成可救者”。白㾦以晶莹饱满者预后良好,白如枯骨,空光无浆者,气液竭,预后差。叶氏的这些论述,大大丰富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在遣方用药上,叶氏善于巧制新方,以用药清灵、疗效卓著见称于世。

叶氏的温病理论,受刘河间、吴又可等人的影响较深,“温邪上受”之说,即是受吴氏邪从口鼻而入的启发。叶氏学说影响深远,继承招述者代不乏人,如章虚谷、吴鞠通、王孟英、周学海等,近代则有王香岩、裘吉生、何廉臣等,后人称之为“叶派”。

本书最早见于华岫云编之《临证指南医案》(1766年),名《温热论》,世称华本;次见于唐大烈《吴医汇讲》(1792〜1801年),作了一些修饰移辍,名《温证论治》,世称唐本。王孟英辑入《温热经纬》,更名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以华本流传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