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幼科释谜

幼科释谜

清•沈金鰲撰。成书于1774年。

本书系沈氏“遍考方书,广搜秘录,识取其精,论采其卓”精心编辑而成。因幼儿“如哑不言,如谜难卜”,而取名曰“幼科释谜”,冀以释明幼科之义理。

书凡六卷,分二十四门。卷一,载“总论”及“初生诸病”、“惊风”二门,其总论主要为小儿诊法。卷二、三、四,共载二十二门,论小儿痫痉、疳积、发热烦躁、伤寒、麻疹、黄疸、水肿、食积、吐泻、痢疾、感冒、咳嗽、哮喘及五官疾病等。卷五、六,为方剂。共载方三百九十首。

本书于每论各门症候之前,均著四言韵语,以探源析流,阐明义理,简括扼要,便于诵习。继后则采前人议论,以相发明,选择精当,皆可法取。如论惊风,首曰:“小儿之病,最重惟惊。惊必发搐,惊必窜睛,惊必牙紧,惊必面青,惊必鱼口,惊必弓形。心经热积,肝部风生,肝风心火,二脏交争,血乱气壅,痰涎与并,百脉凝滞,关窍不灵,或急或慢,随其所撄。急由阳盛,慢属阴凝,急缘实病,慢自虚成。”继后择取钱乙、娄全善、危亦林、杨士瀛、张元素、朱震亨、曾世荣、李仲南、薛己、王肯堂、叶桂等名家之论,使其论理有据,施治有本。

沈氏虽非专攻儿科,但对儿科临床颇有卓见,阐幽发微,师古不泥。如其论食积中指岀:“儿病多由食积,固是要语,医家不可不知。然亦有禀受薄弱,或病后虚怯,其所生病有全无食积者,不得以此语横亘心中,仍为消导。即或有之,亦当扶正而使积自消”。在论治疗时,沈氏认为,小儿脏气未全、形气嫩弱,不胜药力,故用药不可太猛,峻攻骤补,反受药累。并对前人一味偏于“专攻”、“专补”、“专凉”、“专热”的治法提出异议,主张小儿用药应以“中和当病”为准则。在制方时,告诫“医者固不可执古方以治今病;亦不可妄作方剂有背古人之意”。

本书论述了多种小儿常见病证,惟独缺“痘”证,其不载之原因,是由于作者“弗获相随痘家,亲聆教诲”,所以“弗敢言也”。由此,足见沈氏治学之严谨,著说之求实,实为后世楷模。

总之,纵观全书,书中所载,既无错杂,亦少重叠,更无支离牵扯。虽卷帙不多,而义理明朗。是一部颇值一读的儿科著作。

本书目前较为流行的版本为上海科学技术岀版社1959年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