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婴童类萃

婴童类萃

明•王大纶撰。成书于1622年。

书凡三卷。上卷,论述初生儿的生理、病理、诊断、调护及夜啼、急慢惊风、噤口、撮口、脐风、胎毒等病的证治。中、下二卷,为小儿各论。论述小儿痫证、中风、伤寒、咳嗽、喘、呕吐、泄泻、痢疾、黄疸、水肿、疳证、淋证、遗溺、行迟、语迟等三十余种常见病证的辨证与治疗。最后又列“治杂证日用补遗方”25首。

本书系王氏“潜心觅古,凝志探今,备考先贤之论,附察有验之方,积以岁月”精心编著而成。书内容丰富,论述精当。既集前人儿科之精萃,又录自身临证之经验,依时用药,随病制方,有许多独到之处。尤其是其“辨风土”、“按时令”,根据风土、时令季节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辨证用药。王氏认为:“北方凛冽,药宜辛热;两广烟瘴,解毒为先;云贵高暖,清凉取胜,江南亦然;江北地卑多湿,辛温是主”。又说:“春季则以升阳散火,加以辛温;夏则清暑益气,济以清凉;秋当肃杀之时,清金去燥;冬则闭藏之候,药宜辛热”。书中王氏又将这一思想具体应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如论治咳嗽时,王氏特别强调“须明四时,而施补泻”。认为“秋季肺经正旺,其病咳者,病必实,其症:面赤身热,痰涎壅盛,法当下痰,降火为先。冬季咳嗽,病则头痛身热,口干鼻塞,乃伤于寒也,“药以辛散为主。”并列加味参苏饮,以治伤风咳嗽及四时瘟疫,其方由紫苏、干葛、陈皮、茯苓、半夏、枳壳、桔梗、前胡、人参、甘草等十味组成。应用时春加升麻、防风;夏加香薷、石膏;秋加杏仁、金沸草、桑皮;冬加麻黄、杏仁、桂枝。王氏这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用药特色,颇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至今仍为临床医家所沿用。

此外,王氏用药主张以权为贵,以和为当。反对滥用有毒之品。即使不得已而用之,亦当斟酌,中病即止。王氏认为“金石之药,取以镇惊安神,多服令儿痴呆。麝香、冰片,用以通窍,多服反泄真元。巴豆有定祸乱而致太平之功,非制得法,反受其害矣”。又告诫曰:“凡用毒剂,以甘草煎引佐之则善矣。”

本书条理清晰,文图并茂,更编以歌诀,易学易记,是儿科临床一部较好的参考用书。

本书较为流行的版本为人民卫生出版1983年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