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侣山堂类辩

侣山堂类辩

清•张志聪撰,成书于1670年。

张氏钻研古典医籍,卓有成效。偶慨叹“既瀾圣绪,仍任习讹,譬比倒瀾、等同鸥泛,爰是错综尽蕴、参伍考详”,集同学友生及诸门弟子数十人,讲学于侣山堂,研讨中医学术,“随类而辩起焉”,因名之为《侣山堂类辩》。

书凡二卷。上卷载医论六十篇,其所论辩的内容,有属于脏腑、经络、气血、病因等基础理论的;有属于四诊、八纲等诊断学说的;有属于病症辨证施治的;有属于医籍评介的等等。下卷主要论述中药,除方药论十余篇外,论述了四十多种药物的命名、性味和功用主治等。辨其是非,所谓“辩之而使后世知其同,即知其所以异矣;知其异,即知其所以同矣;知其同不为异,异不为同,即知其所以同,所以异矣”。所以有人认为本书“观其准古衡今,析疑纠谬,足为后学规矩准绳”。

张氏在伤寒研究方面,有较大成就。本书“医学入门”一节中曾说:“夫伤寒,外因也。而《伤寒》经旨,风寒暑湿之六气,咸所俱载矣。其间分析表里、阴阳、寒热、气血、邪正、虚实、靡不备悉。明乎伤寒之道,千般病难,不出于范围焉”。因此,他把这种方法和观点作为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依据。但他不是人云亦云,亦有其自己的见解。如对人身六气的产生与分布,指出:人身六气,内生于脏腑,外布于体表,如“君相二火,发原在肾,太阳之气生于膀胱;风气本于肝木;湿气本于脾土;燥气本于肺金”,而后各循其经,分主有关皮部。强调了六经气化为病的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理论,张氏也以之探讨药物性用。以五色、五味、四气、四时命名药物;以形体、功能、形象命名药物。以之施治,各有功能。同时还根据气味、颜色、形态、生长、采集季节等情况分析和认识药物的性能作用。

总之,本书“名言精理,所蕴不少,人当殚思细参,以收其益”。

198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有《侣山堂类辩、医学真传》合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