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粟疮

粟疮

本病为睑内生颗粒累累,色黄而软,状似粟粒,故名粟疮。本病名见于《证治准绳》,然《秘传眼科龙木论》和《银海精微》皆将本病总括于“睑生风粟”中,《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则迳称粟疮为“睑生风粟”。《审视瑶函》明确指出:“此症生于两睥之内,细颗黄而软者是。今人皆称椒疮为粟疮者,误矣。”本病可与椒疮相混而生,也可单独发病。本节主要讨论单独发病时的证候及其治疗。

本病与椒疮均为胞睑内面发生颗粒的病变,应注意鉴别(表3)。

表3 椒疮粟疮的鉴别

椒疮 粟疮
颜色 鲜红或暗红 黄或黄白
形态 较大、不透明 较小、半透明
质地 较坚硬 较软
自觉症状 沙涩羞明微痒,严重时多泪微痛 可无明显感觉,若受邪可突发目赤或目痛。
检查 多发生于上睑内面,血络红赤,模糊不清,初期颗粒极小,后则椒粒样小泡参布其间,内容物混浊,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不整,压之易破,排出胶样物质 多发于下睑内面,血络正常,红赤不显,颗粒较小,透明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界限分明,压之不硬。
黑睛 病变 或有赤膜下垂,倒睫拳毛,或生星翳。
预后 不易消散。病变愈后留有疤痕,易生并发症和后遗症 易消散,愈后不留疤痕,无并发症及后遗症

〔病因病机〕

多由脾胃湿热,风热之邪外乘,或因脾胃虚弱,水湿运化不畅,湿邪阻遏胞睑脉络。壅积胞睑而成。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有慢性与急性发作两种类型。其为慢性者,起初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仅感微痒不适。检视胞睑内面(主要见于下睑内面),可见有粟粒样小泡簇生,形圆,色黄或黄白,半透明,质地较软,排列密集,境界较分明,尤其是在睑内与白睛交接处最多(图16)此为脾虚湿阻所致;若见睑内红赤,自觉沙涩不适,羞明流泪,则系湿热壅阻而成;若属急性发作,兼见胞睑肿胀,目痛痒难睁,白睛赤丝纵横,又为湿热兼受风邪所致。

(二)论治要点

本病一般系风、湿、热邪为患,故内治多用祛风、除湿、清热等法。其中症状轻微,且无明显痛苦者,可以外点药治之,点而不消者,再配以内服药治疗。内服药当分清风、湿、热之孰重孰轻,而用五皮散治疗湿邪偏盛者,甘露消毒丹治疗湿而兼热者,除风清脾饮用于风热偏甚者。若小泡日久不消,亦可参照椒疮,施以海螵蛸棒摩擦术,以加速消散。

(三)常见证治

1.内治:

(1)脾虚湿阻:

证候:自觉症状不显,或仅有轻微的痒涩感。翻转胞睑,可见下睑内生有大小均匀,数量不一的淡黄色颗粒,质地较软,经年累月而不消。

治法:健脾除湿。

方例:五皮散〔28〕

(2)湿热壅阻:

证候:自觉沙涩不适,微感羞明流泪,可见睑内红赤,颗粒累积,形如粟米,色黄而软。

治法:清热利湿。

方例:甘露消毒丹〔48〕

(3)湿热兼风:

证候:白睛及睑内突发红赤,黄白色颗粒累累,或见胞肿,或目痛痒难睁。

治法:散风清热除湿。

方例:除风清脾饮〔171〕

2.外治: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211〕或犀黄散〔241〕

(四)临证权变

上述三型为临证之大纲。但应注意,睑内生粟疮而无明显自觉症状,且经久不消者,亦常见于体质虚弱的小儿,脾虚湿阻型患者可表现面色少华,纳差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弱,治疗可改用六君子汤〔32〕加苡仁,地肤子、车前子,泽泻以加强健脾利湿之力。发病急暴者、常属湿热兼受风邪,若未伤阴,宜将除风清脾饮中的生地、元参去掉,体质较弱或大便不干者,又宜去大黄、玄明粉,选加苦参、车前子、木通、赤芍等清热除湿通络。

〔调护〕

饮食有节,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鱼腥。

〔文献摘录〕

《审视瑶函》:“脾经多湿热,气滞血行迟,粟疮胞内起,粒粒似金珠,似脓脓不出,沙擦痛无时,睥急开张涩,须防病变之。”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粟疮如粟,其形黄软,属脾经风热而成。”又指岀:“宜劆洗出血,服除风清脾饮,……倍荆芥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