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白涩证

白涩证

白涩证是指白睛不红不肿,但觉眼内涩痛不爽或有视物昏矇的慢性眼病。病名见于《审视瑶函》,该书谓“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矇,名曰白涩。”俗称为“害白眼”。

其他可引起干涩疼痛的慢性眼疾,如椒疮、粟疮、赤脉传睛、胬肉攀睛、赤丝虬脉、黑睛生翳、瞳神紧小或干缺等,均有明显的病征可见,与本病容易鉴别。

〔病因病机〕

1.肺脾两虚,目失荣养。

2.饮食不节,或过嗜烟酒及炙煿辛燥之品,致使湿热蕴积脾胃,清气不升或湿热上攻。

3.肝肾亏损,阴血不足,目失濡养。

4.由于暴风客热和天行赤眼治疗不彻,余热未消,隐伏肺脾之络所致。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诊断依据是:眼内干涩疼痛,或有视物昏矇,胞睑正常,黑睛无明显病变,且无可引起涩痛的瞳神疾患,白睛不赤不肿等。即使白睛有淡赤血络,亦当极为稀疏,以诊视白睛不觉红赤为指征。

白涩证的辨证应以虚实为纲。实证多为郁热或湿热上攻,虚证多为阴虚或气虚而津液不得上荣于目。辨明虚实则纲举目张,治疗始可无误。

属实者,每因暴风客热及天行赤眼治疗不彻,致使白睛遗留少许赤丝细脉。根据病史及畏光流泪,干涩不爽之症,即可判为余邪未尽,经络被阻而津液失布所致。

实证还有属于脾胃湿热蕴积者。湿邪阻于中焦,清阳不升,目失所养则干涩隐痛。湿热上蒸可致白睛黄浊,或有稀疏丝脉,伴见口粘口臭,便秘不畅,溲赤苔黄腻,脉濡数等。

属虚者可因脾肺气虚,津液不升而致。此必兼面色无华,身弱气短,舌淡脉弱等气虚之象;阳虚而目珠失濡者,当分属肺属肾,可以全身兼症而定。肺阴不足,当兼干咳、咽干等症;肾阴亏乏,当伴视物不清,头晕耳鸣,腰膝痠软等。

(二)论治要点

本病临床以肺阴虚、肝肾亏损阴血不足及脾胃湿热型最为常见。因属慢性疾患,药物治疗常需较长的时间方可获效。临床应辨证细微,有方有守地进行施治。另外,不论是因肺肾阴虚或脾肺气虚,均可注意选用葛根、升麻,桔梗等升提之品,以载药上行,提高疗效。

(三)常见证治

1.内治:

(1)热邪留恋:

证候:由于暴风客热及天行赤眼治疗不彻,白睛残留少许赤丝细脉,不易消退。睑内轻度红赤,目干涩不爽,畏光流泪。

治法:清热利肺。

方例:桑白皮汤〔192〕加减。

(2)脾胃湿热:

证候:眼干涩隐痛,白睛黄浊,或有稀疏之赤丝细脉,睑弦或见湿粘,眦部或有白色泡沫样眼眵,病情缠绵,并兼有口粘口臭,便秘溲赤而短,苔黄腻,脉濡数等。

治法:清热利湿

方例:三仁汤〔16〕加减。

(3)肺阴不足:

证候:眼干涩不爽,少泪,久视易疲劳,甚则视物不清,白睛如常或稍有赤脉,病势迁延难愈,并兼有干咳少痰,便秘,脉细等症。

治法:滋阴润肺。

方例:养阴清肺汤〔154〕加减。

(4)肝肾亏损,阴血不足:

证候:眼干畏光,双目频眨,视物不清,白睛不红不肿,或隐隐见到淡红色稀疏血丝,兼有头晕耳鸣,腰膝痠软,多梦,脉细等症。

治法:补肝肾,滋阴养血。

方例:杞菊地黄汤〔126〕加减。

(5)脾肺气弱:

证候:眼部表现同肺阴不足型,全身伴见饮食不消,面色无华,身弱气短,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升清,健脾补肺。

方例:补中益气汤〔103〕

2.外治:

(1)犀黄散〔241〕点眼。

(2)黄连西瓜霜眼药水〔211〕或10%〜50%千里光眼药水〔23〕点眼。

(四)临证权变

本病证属热邪留恋,伤阴而无湿邪者,当于桑白皮汤中的减去利水药、降气药茯苓、泽泄、旋覆花等,加生地,花粉、石斛,以养阴、生津、清热。若属肝肾阴亏,且兼阴血不足者,可在杞菊地黄汤中加当归、白芍以助养血和营之功。此乃治本之法。若目中干燥,津液不足,可加沙参、玉竹、麦冬生津润燥。

〔调护〕

1.合理按排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及过用目力。

2.患有近视、远视者,可配戴合适眼镜,避免外界不良刺激。

〔应用例案〕

王XX,男,农民。于1964年3月3日就诊。

半年来,双目红肿,干涩羞明,视物模糊,易疲劳。经检查,诊为“慢性结膜炎”,曾用硝酸银、沃古林、四环素、可的松等眼药和长期内服黄连上清丸,龙胆泻肝丸等药,效果不著。伴头昏神倦,思睡懒言,四肢无力,面色无华。双目白睛微红,舌质淡红,脉缓弱。

辨证:偏施寒凉,脾虚气损,并阴虚血瘀。

治法:助阳活血,补中益气。

方药:炙甘草10克、黄芪15克、防风6克、蔓荆子10克、升麻2克、柴胡6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桑皮10克。

二诊(3月7日):服药两剂,自觉症状减轻。继服三剂病

愈。嘱其服补中益气丸10丸,早晚各1丸。以资巩固疗效。8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眼红肿为上焦热邪壅盛,用寒凉清热为之正治,但因久服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丸之类,造成热未已,寒病复起,致使寒凉克伐胃气,苦寒郁遏清阳之气不能通达上窍,而损其目,宗李杲:“无疼痛而隐涩难开,此服苦寒药太过,而真气不能通九窍也,故眼昏花不明,宜助阳活血,补气”之意。选升麻活血汤加减。药证合拍而取显效。(《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