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暴盲

暴盲

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一眼或两眼骤然失明的严重病证。多因阴阳失调,气血乖乱,甚则脉络闭塞,气血阻滞而致。暴盲之名首见于《证治准绳》,该书谓:“平日素无他病,外不伤轮廓,内不损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抄本眼科》又名落气眼,并指出:“落气眼不害疾,忽然眼目黑暗,不能视见,白日如夜,此症乃是元气下陷,阴气上升”所致。

本病与青盲的区别在于,青盲是逐渐失明,本病则是突然表明。绿风内障亦能骤然失明,但其有头目剧痛、白睛混赤、黑睛混浊、瞳神散大而微呈淡绿等特征,与本病是不同的。外伤导致的目窍失明,当属触伤真气(见撞击伤目),不属本节讨论的范围。

〔病因病机〕

1.忿怒暴悖,肝气上逆,气血郁闭,脉络阻塞。

2.恣酒嗜辛,或过食肥甘,胃火蕴蒸,或湿热痰浊上攻,遮隔神光。

3.用心惘极,气机郁结而化火,使心火妄动,上攻目窍。或思虑太过,以致营血暗耗,心阴不足,虚火上炎。

4.色欲过度,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或阴亏而阳亢动风,风火上旋。

5.脾肺气虚或脾肾阳虚,致水邪潴留,浊阴上犯,遮蔽神光。

以上原因,均可致目中真血运行失序,故而神光失用,遂发暴盲。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发病前眼无不适,发病后亦多无痛痒,部分患者伴有额部隐痛及眼珠压痛,或有眼珠转动时牵痛,但均不甚剧。而视力却骤降,甚至失切。本病的诊断,当以视力突然下降至盲为标准。所谓盲,即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视力高度减退或丧失,难以单独料理日常生活,并失去需依赖视力的工作能力者。检查视力,则在0.05以下甚至无光感。所以,虽然视力骤然下降而视力高于0.05,特别是在0.1以上者,不可用暴盲相称,而应诊为“视瞻昏渺”、“视瞻有色”等。

因本病发病急暴,故而多为实证。即使兼有虚证,亦属虚中挟实。《证治准绳》曾谓其“病致有三,曰阳寡、曰阴孤、曰神离,乃痞塞关格之病。”阳寡者,阳独盛也,热痰风火上攻,神光被阻,故明丧;阴孤者,阴独盛也,浊阴上逆,神光被格故失明;神离者,神光离阴精而外散也,伤于神而阴精耗伤,神光失养而外越,或虚火上扰,玄府被阻,神光失养而离散。现代临床,亦可用此三者为纲,辨明患者是阳盛(如肝火、胃热、痰火、心火)、阴盛(如水湿阴浊上犯)或是阴虚火旺(如心阴不足和肝肾阴亏导致的虚火上炎),则病因病机清楚,立法处方有据,故而可望收到较好的疗效。暴肓证除突然失明外,眼之外观端好,审求病因病机主要应根据患者体质、发病诱因和全身证候之不同。具体辨证方法可依下述。

(二)论治要点

暴盲的发病,以“肝郁火逆,气血阻滞”、“胃热蕴蒸,痰火上攻”、“心火亢盛,气血逆乱”及“水湿内停,浊阴上犯”等属于实证者居多。所以,祛邪乃为治疗本病的关键。“水湿内停,浊阴上犯”虽常为脾气虚或肾阳虚导致水液不化,积而上犯,但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治疗仍当祛邪为主,扶正为辅。

气血瘀阻型,可见于突然失明者,也可见于失明日久,脉络闭塞而形成瘀滞者。辨别的要领,眼部可有胀痛不舒,舌质可见暗红或紫斑,脉象则现弦或细涩。治之之法,当于活血药中配加理气及益气之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据前人经验,缘死血留滞,污浊之气蔽塞玄府关窍以致暴盲者,可用人参苏木汤(西洋参12克 苏木45克)急治之。方中西洋参亦可酌情改用人参,体实者又可改为泡沙参。还可将此方加入加味四物汤,以增行血之效。

虚火亦可导致暴盲,但较少见。临床上属于阴虚火旺者,多为暴盲后日久,病情由实转虚者。治之应分清虚火发自心经或肾经,分别釆用相应的治法。

本病必须及早医治,拖延日久,常有难以复明之虞。如《证治准绳》谓:“其证最速而异,急治可复,缓则气定而无用矣。”

(三)常见证治

1.内治:

(1)肝郁火逆,气血阻滞:

证候:多因情志不舒或暴怒伤肝所致。可兼见头痛目涩,情缩紧张,胸闷胁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明目。

方例:加味逍遥散〔78〕

(2)胃热蕴蒸,痰火上攻:

证候:多因纵味、纵饮所致。证见骤然失阴,且兼头痛目胀,烦躁口渴,溲赤便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象数实。

治法:清胃泻火,化痰降逆。

方例:柴胡白虎汤〔190〕

(3)心火亢盛,气血逆乱:

证候:骤然失明,兼见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便赤痛,舌红脉数等证。

治法:清心泻火。

方例:泻心汤〔131〕合犀角地黄汤〔240〕

(4)心营亏损,神光失养:

证候:多因思虑太过,或竭视劳瞻,真血耗伤而致。证见骤然失明,且兼心悸失眠,梦多纷纭,面白神疲,舌淡脉虚等证。

治法:养血补心。

方例:归脾汤〔68〕或柴胡参术汤〔191〕

(5)肝肾阴亏,虚火上炎:

证候:骤然失明,兼见唇红颧赤,咽干唇燥,腰痠腿软,五心烦热,男子或兼梦遗,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例:知柏地黄丸〔148〕

(6)水湿内停,浊阴上犯:

证候:神光被遮而骤然失明,兼头重体倦,胸闷痰多,舌苔滑腻,脉滑数或细弱等。临证遇此又当分别脏腑以论治:

证属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而上泛者,多兼气短懒言,四肢乏力,饮食不消,大便稀澹,舌质淡嫩,苔白滑腻,脉象濡弱等。

治法:健脾运湿。

方例:参苓白术散〔150〕

证属湿热蕴脾,浊气上泛者,多兼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证。

治法:清热利湿。

方例:猪苓散〔226〕

证属肾阳虚衰,水湿不化,蓄而上逆者,可兼见体倦乏力,头沉眩晕,形寒肢冷,腰膝痠软,溺清便溏,或夜尿频数,舌淡苔薄白而腻,脉弱。

治法:温阳利水。

方例:真武汤〔186〕

(7)气血瘀阻:

证候:骤然失明、或暴盲日久,证属死血作滞,神光被阻者,兼见头晕头痛,眼或作胀,或目珠压痛,或眼珠转动则痛,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通窍。

方药:加味四物汤〔76〕。必要时亦可加麝香冲服,以助开窍之力。

2.针刺疗法:常用穴:睛明、攒竹、球后、承泣、瞳子髎、太阴、风池、太阳、丝竹空、翳风、翳明、合谷、外关、养老、光明、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肝俞、肾俞。每次眼周取2穴,远端取2穴,每日一次,或视病情而定。

(四)临证权变

本病的病因病机甚为复杂,宜详细辨证而灵活变通。如属七情郁结、忿怒伤肝所致者,若患者情志不乐,胸闷胁痛,悲观失望者,应加郁金、青皮、香附于加味逍遥饮中,以增疏肝解郁之功。若伴有头痛目涩,情绪紧张,烦躁不安,多言善怒,脉弦数有力,则可将加味逍遥饮〔78〕和生铁落饮〔71〕配合应用,以平肝镇心,清热安神。

胃热蕴蒸,痰火上攻所致的暴盲,若胃肠积热过甚,大便干结明显者,可换用通脾泻胃汤〔196〕泻热通腑。待火邪减轻之后,再辨证而改别的治法。

若系发于高热病后,属余热滞留经络者,可在加味逍遥饮的基础上加女贞子、枸杞子、石菖蒲、白薇等;兼见阴液耗伤者,再酌加沙参、麦冬、天花粉。

证属心营亏损,若兼情志不遂,肝气怫郁之证者,可将归脾汤换用柴胡参术汤,在补气养血的基础上佐以疏肝理气,则更为合拍;知柏地黄丸适用于阴虚火旺者,但患者若兼烦躁易怒,头晕失眠,脉弦或弦细等,则为肾精不足,阴不潜阳,肝阳上亢之证,当加石决明、龙骨、牡蛎、龟板、鳖甲等育阴潜阳。

不论是何证型,若又兼头沉胸闷、食减痰多证候者,均可加胆南星、白附子、贝母祛痰通络。

上述各证迁延失治,或日久不愈转为虚证者,可参考青盲辨证论治。

现代临床,亦可在前述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眼底检查(检查法见附篇七)所见,进行如下加减:

1.暴盲属于新鲜的眼底出血者,加黑蒲黄、白茅根、藕节炭、仙鹤草、茜草根、田三七等以助止血;出血已止者,可加活血化瘀,或与血府逐瘀汤相参应用。

2.暴盲属于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者,可将前述辨证治疗之方药与通窍活血汤合用,或在前述方药的基础上选加苏木、桃仁、丹参、泽兰等活血通络。

3.暴盲属于视网膜脱离者最为难治,因脱离部位的视网膜下有津液结聚,故可视为水邪隔阻清窍,在前述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加利水化湿之药试治之。

〔应用例案〕

例一:丹溪治一老人,病目暴不见物,他无所苦,起坐、饮食如故。此大虚证也,急煎人参膏二斤,服二日,目方见。一医与青礞石药,朱曰:今夜死矣。不悟此病得之气大虚,不救其虚而反用礞石,不出此夜必死。果至夜半死。

例二:男子四十余岁,形实,平生好饮热酒,忽目盲脉涩。此因热酒所伤胃气,污浊之死血在其中而然也。遂以苏木作汤,调人参膏饮之,服二日,鼻內、两手掌皆紫黑,丹溪曰:此病退矣,滞血行矣。以四物汤加苏木、红花、桃仁、陈皮煎,调人参末服数日而愈。(录自《证治准绳》)

例三:濮县李XX,男。秉性刚强,因一事不平,夜间失眠,天明方起,睁眼如墨,自知目病。一九五九年偕其弟来我院诊治。

诊断:视其目,皂白分明,而神光灼灼,与他目相同。按其脉,寸关滑数,两尺沉细。此乃痰火结胸,不能升清降浊,阴阳混乱,关格不通,以致视力突然消失。

处方:先刺光明、上星、人中;嘱服加味铁落饮(石膏、生地、龙齿、银花、葛花、牡蛎、川连、防风、白云苓、玄参、秦艽、铁落、甘草、竹沥),连服数剂,始分皂白,只觉眼前有黑花一块。再服磁朱丸,每服二钱半,一日二次,月余而黑花尽退。(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

〔文献摘录〕

《眼科临症笔记》:“暴盲是一急症、奇症,也是险症。病因甚繁,多属血瘀气滞而致,非他症所能比。《遥函》曰:‘其故有三,曰阴孤,曰阳寡,曰神离。'名虽异,其症则一。阴孤者血盛将绝,阳寡者气盛将脱,神离者阴阳不和将要分离。总之,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之义。大概因素,嗜辛辣、膏梁厚味,内蕴燥热,痰火相结,以致阴阳乖乱,血气壅塞,而神光忽暗者最多。若不急治,待致气滞血凝,恐有丧明之患。”

《张皆春眼科证治•暴盲按语》:“人赖精气神而生,目赖精气神而明。然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精为神之宅,有精则有神,积精可全神,精伤神无所舍,必然失守。精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精气神则死,目无精气神则盲。精者阴也,气者阳也。故言目之暴盲为阴孤、阳寡、神离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