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疳疾上目

疳疾上目

疳疾上目,是继发于小儿疳积,以先发眼珠干燥,继则黑睛混浊不清,甚至糜烂破损为特征的眼病。本病名见于《中医眼科学讲义》(1964年),《秘传眼科龙木论》称之为“小儿疳眼”,《原机启微》称为“深疳为害之病”,俗称“疳毒眼”。如不及早治疗,常可导致失明。

〔病因病机〕

饮食不节,喂养不当,食有偏好等损伤脾胃,或久病虚羸,脾胃虚弱等,皆可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酿成疳积。脾病及肝,肝血虚少,目窍失养,或兼阴血不足,内生燥热,上攻于目,遂发本病。此外,无原则的忌口,或寄生虫病等消耗性疾病也可能继发本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领

本病多双眼发病,初起眼部症状较轻,多见夜盲,眼珠干涩羞明,频频眨眼,继之白睛萎黄,眼珠转动时,白睛外膜可出现多个环绕黑睛的皱折圈(图41—1),日久则眼珠不转亦有此圈存在,呈“”状,最后则在睑裂部的白睛上出现顶端朝向两眦的三角形干燥斑,呈银灰色,不为神水润泽。黑睛亦失去光泽,枯晦混浊,呈毛玻璃样,甚则黑睛知觉丧失,呈灰白色胶冻样混浊,以至糜烂溃陷(图41—2),合并黄液上冲等症。愈后往往遗留翳障,影响视力。本病黑睛极易溃破,变生蟹睛、旋螺尖起、眼珠枯萎等恶候。

全身症状,初起常见面色萎黄,身体羸瘦,毛发枯焦,不喜抬头,并见挦眉、咬甲、揉鼻、烦躁不宁。后期腹大如膨,青筋暴露,频频泄泻,食欲全无,哭声嘶哑而低微,手足俱肿,则病属危重,除可双眼失明外,尚有生命危险。

疳疾上目多属虚损证候。临床遇之,除应对眼部表现仔细审察外,主要还应根据疳积的全身证候予以辨正。如仅见白睛干涩,频频眨目,面黄体瘦,食少腹胀者属肝脾亏虚;久泻引起的疳积,其疳毒上目者,多属脾虚挟湿;疳眼而泻,完谷不化,面色苍白,且兼肢厥脉微者,又为中焦虚寒;疳眼证见黑睛生翳或糜烂,午后潮热,烦躁不宁者,则属脾虚肝热。

(二)论治要点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脏腑虚损,清阳不开,目窍失养,或兼肝经邪热上攻而致。所以补脾消疳、升举清阳、退翳明目是本病的主要治法,其中又以补脾消疳为治疗本病的关键。在补脾消疳的基础上,对兼有肝热者,应兼以清肝之法。疳疾若为虫积引起,又须先施杀虫消疳法,而后调理脾胃,升举清阳。

(三)常见证治

1.内治:

(1)肝脾亏虚:

证候:小儿食少腹胀,而黄肌瘦,白睛干涩,频频眨眼,或兼夜盲。

治法:健脾消积,养肝明目。

方例:八珍汤〔13〕、决明灵砂散血〔84〕

(2)脾虚肝热:

证候:腹胀便溏,午后潮热,烦躁不宁,黑睛生翳或糜烂。此证或属虫积成疳,疳疾攻眼而致。

治法:健脾清肝或兼杀虫消疳。

方例:抑肝扶脾汤〔114〕。虫积导致者用肥儿丸〔147〕

(3)脾虚挟湿:

证候:面黄体瘦,精神萎靡,食少腹胀,大便溏泻,黑睛生翳或糜烂破溃,舌淡苔白,脉濡。

治法:健脾益气消疳。

方例:参苓白术散〔150〕

(4)中焦虚寒:

证候:面色苍白,大便频泄,完谷不化,肢厥脉微,黑睛糜烂或破损,形成蟹睛。

治法:温中散寒,补益脾胃。

方例:附子理中汤〔129〕

如果在黑睛病变的同时,全身枯瘦,腹大筋青,便泄不止,口干声哑,手足浮肿,当以挽救生命为要,按儿科疳积之重危证论治。

2.外治:

(1)黑睛混浊糜烂或黄液上冲时,用清热解毒眼药水及扩瞳药滴眼。

(2)可用紫金膏〔238〕涂眼,以濡养眼珠,并有防轮穿破的作用。

3.针灸疗法:针刺四缝,灸气海、足三里、脾俞、肝俞、肾俞等。

(四)临证权变

疳疾的发生,或因积滞而损伤脾胃,或因脾胃虚损而食物停滞,每多兼有积滞之证,所以,对本病初起属于肝脾亏虚者,在应用决明灵砂散或八珍汤的同时,应酌加山楂、麦芽、神曲、鸡内金、陈皮等消积导滞药。或以消导为主治疗;初期过后,则须消补并行,最后以补脾健运以收功。如身体衰弱,必须以补益为主,稍佐消导之品,否则克伐太过,损伤元气,于病不利。参苓白术散所治证候为脾虚而水湿不运者,若兼见声音嘶哑,黑睛生翳,眵泪如糊,或如脓状,则为湿邪郁而化热,应加胡黄连以清热燥湿,或改用茯苓泻湿汤〔173〕治疗。

〔简便验方〕

1.鲜猪肝60克剖开,夹苍术末10克,以线扎定,入米汤内煮熟,然后将药肝连汤分次服用。每日一剂。年幼小者酌情减量。

2.捏脊疗法:以两手指背横压在长强穴部位,向大椎穴推进。同时以两手拇指与食指将皮肤肌肉捏起,交替向上,甚至大椎,作为一次,如此连续6次,在推捏第5、6次时,每次以拇指在腰部用隐力将肌肉提起约4〜5下,捏完后,再以两拇指从命门向肾俞左右推压2〜3下。此疗法有调理脾胃、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的作用。

〔调护〕

1.患儿饮食应多进营养丰富的鱼、蛋、乳、肝类食品及新鲜疏菜,如胡萝卜、青菜等,以辅助治疗。

2.黑睛表面若已软化坏死者,应防止小儿用手揉擦眼部,医生也应避免重力开睑,以免促成眼珠穿孔。

〔应用例案〕

张XX,女,3岁,初诊于1953年1月15日。泄泻二日,津液大伤,不能营养周身,上达空窍,是以体尪形瘦,双目黑白两睛干燥,黑睛白晕如腐,相应黄液冲上,儿及瞳神,症询危笃,指纹淡红,舌苔淡白,病久脾虚,关门不固,气去阳衰,寒从中来,治宜温中。理中汤加茯苓、扁豆二剂(以后又连服二剂)。

三诊:泄泻好转,目微能张,盖其黄液减退,白障则仍留恋,病情根深蒂固,后果堪忧。原方加附子、山药,三剂。

四诊:利止,精神较旺,肤有华色,眼内干燥消失,黄液退去,惟白障化而未尽,斑脂翳成,幸瞳神微露,光线保留几分。身体消瘦,以后还当注意营养。五味异功散加杞子、七剂。(姚和清《眼科证治经验》)

〔文献摘录〕

《审视瑶函•疳伤》“疳症皆因饮食失节,饥饱失调,以致腹大面黄,重则伤命,轻则害目。患此勿治其目,竟治其疳,目病自愈。切忌油麺炙煿等物。

按小儿疳眼,无论肥瘦,但见白珠先带黄兼白色皱起,后微红生眵,怕亮不睁,上下眼睥频频劄动不定,黑珠上有白膜,成如此样?圈,堆起白晕,晕内一黑一白,亦有肥瘦不同,疳眼无疑也。但肥疳大便如豆腐渣糟粕相似,瘦疳大便小如栗硬结燥,乃疳积入眼,攻致肝经,亦难治矣,小儿患疳眼声哑者,命将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