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常见证治方剂

—画

〔1〕一绿散(《审视瑶函》):芙蓉叶 生地黄各等分 二味共捣烂,敷眼胞上。或为末,以鸡蛋清调匀敷亦可。

二画

〔2〕二圣散(《眼科阐微》):明矾3克 胆矾3克 大枣十枚煎水外洗。

〔3〕二陈汤(《和剂局方》):法半夏 陈皮 茯苓 炙甘草

〔4〕十灰散(《十药神书》):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茅根 茜草根 大黄 栀子 棕榈皮 牡丹皮各等分,烧灰存性。

〔5〕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人参 肉桂 川芎 地黄 黄芪 茯苓 白术 当归 白芍 炙甘草

〔6)十味益营煎(《目经大成》):人参 炙黄芪 五味子 酸枣 当归 熟地黄 甘草 川萸肉 山药 肉桂

〔7〕十珍汤(《审视瑶函》):生地黄 当归 白芍药 地骨皮 知母 丹皮 天麦冬 人参 甘草梢

〔8〕七宝丸(《秘传眼科龙木论》):人参 真珠 石决明 瑰珀 冰片 青鱼胆 熊胆 茺蔚子

〔9〕七厘散(《良方集腋》):血竭 麝香 冰片 乳香 没药 红花 朱砂 儿茶

〔10〕人参羌活汤(《审视瑶函》):赤芍药 人参 羌活 独活 地骨皮 川芎 柴胡 桔梗 细甘草 枳壳 前胡 天麻

〔11〕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白芍 当归 陈皮 黄芪 桂心 人参 煨白术 炙甘草 熟地 五味子 茯苓 远志

〔12〕八宝眼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炉甘石 冰片 珍珠 硼砂 麝香 熊胆 野荸荠 海螵蛸

〔13〕八珍汤(《正体类要》):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黄 人参 白术茯苓 炙甘草

三画

〔14〕广大重明汤(《兰室秘藏》):龙胆草 防风 细辛 甘草各3克,水煎取汁,乘热熏洗患眼。

〔15〕三仁五子丸(《审视瑶函》):酸枣仁 柏子仁 薏苡仁 枸杞子 菟丝子 覆盆子 五味子 车前子 熟地黄 酒当归 白茯苓 沉香末。研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酒送下。

〔16〕三仁汤(《温病条辨》):杏仁 滑石 白蔻仁 厚朴 白通草 淡竹叶 薏苡仁 半夏

〔17〕三黄汤(《银海精微》):黄芩 黄连 大黄(若热甚脉洪盛者加黄柏 石膏 山栀子之类)水煎,食后温服。

〔18〕三黄眼液(《中医眼科学》成都中医学院):川连 黄芩 黄柏各6克,加水800ml,煮沸1小时,过滤。再加水400ml,煮沸半小肘,过滤。将两次过滤液相合,加热浓缩至200ml,加适量月石,调节pH7左右,再过滤2次,高压消毒,加入适量防腐剂0.001%硝基苯汞。

〔19〕大黄当归散(《医宗金鉴》):大黄 当归 木贼 黄芩 栀子 菊花 苏木 红花

〔20〕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秦艽 当归 甘草 羌活 防风 白芷 熟地黄 茯苓 石膏 川芎 白芍 独活 黄芩 生地黄 白术 细辛

〔21」万金膏(《眼科篡要》):黄连 荆芥 防风 文蛤 苦参根 薄荷 铜绿

〔22〕万应蝉散(《原机启微》):蝉蜕 石决明 当归身 炙甘草 川芎 防风 茯苓 苍术 羌活 蛇蜕 赤芍

〔23〕千里光眼药水(《医院制剂》修订本):千里光全草50克,蒸馏水适量,共研制100ml。

〔24〕千里光眼液(《中医眼科学》成都中医学院):用千里光全草1:1醇提法配制的水溶液。

〔25〕千金托里散(《眼科集成》):党参 生黄芪 茯苓 甘草 当归 芍药 川芎 桔梗 银花 白芷 防风 麦冬 连翘 黄芩 胆草 竹叶 陈米

〔26〕小黄连膏(《圣济总录》):黄连去须捣末,芦荟(研)各30克 龙脑(另研)1.5克 制法:先将黄连、芦荟末,以新绵裹,用水二盏,于银器内,以重火煮取汁,三分减二,入龙脑,以瓷瓶子内收,点眼。

〔27〕小续命汤(《千金要方》):麻黄 防己 人参 黄芩 桂心 甘草 芍药 芎䓖 杏仁 附子 防风 生姜

四画

〔28〕五皮散(《中藏经》):桑白皮 陈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

〔29〕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

〔30〕五胆膏(《审视瑶函》):熊胆 鲭胆 鲤胆 猪胆 羊胆 川蜜各等分,将胆蜜入银铫或铜铫中,微火熬成膏,取起用磁盒藏之,出火毒,点眼神良。

〔31〕五黄膏(《银海精微》):川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 黄丹 为细末,罐内收贮,以芙蓉叶用冷水,或煎茶调,贴二太阳穴。

〔32〕六君子汤(《医学正传》):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生姜 大枣

〔33〕六味地黄汤(丸)(《小儿药证直诀》):熟地 山芋肉 山药 泽泻 茯苓 丹皮

〔34〕内疏黄连汤(《医宗金鉴》):黄连 黄芩 连翘 栀子 大黄 白芍 当归 薄荷 桔梗 木香 槟榔 甘草

〔35〕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生地 当归身 天冬 麦冬 人参 玄参 丹参 茯苓 远志 五味子 柏子仁 炒枣仁 桔梗 朱砂

〔36〕止痛没药散(秘传眼科龙木论》):没药60克 血竭30克 大黄45克 芒硝45克 捣细过箩,食后热茶调下3克。

〔37〕止泪补肝散(《银海精微》):熟地 白芍 当归 川芎 白蒺藜 防风 木贼 夏枯草

〔38〕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 钩藤 石决明 杜仲 川牛膝 桑寄生 茯神 栀子 益母草 黄芩 夜交藤

〔39〕牛胆丸(《秘传眼科龙木论》):牛胆 钩藤各15克 人参 羚羊角 藿香 广香各30克 琥珀少许,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薄荷汤下三丸,七岁以上五丸。

〔40〕化坚二陈汤(《医宗金鉴》):陈皮 半夏 茯苓 炙甘草 黄连 白僵蚕 荷叶煎汤合丸。

〔41〕化铁丹眼水(《眼科证治经验》):雄鸡化骨(脾脏)3个,乌梅3个 杏仁7个 川椒 胆矾 风化硝各9克 炒砂仁 真铜绿 青盐各3克 新绣花针3支。

制法:将以上各药用绢带包好,入瓷瓶内,以蒸馏水1斤浸之,将瓶口封固,浸七日,以铁化为指标,过滤两次,消毒后之药液,加4倍用硼酸缓冲剂(其制法:硼酸0.2克,溶成90毫升;硼酸0.05克,溶成110毫升;氯化钠0.54克,共加水到1000毫升),酸碱度调至7.6即可。

〔42〕乌风补肝散(《医宗金鉴》):熟地 白芍 当归 川芎 木贼 蒺藜 防风 夏枯草

〔43〕乌金膏(《疡医大全》):明矾30克,好米醋一碗半,共入铜锅内,文武火熬干,取出去火气,研细至无声,用米糕和匀,作条晒干,量疮口深浅插入,每日2〜3次。

五画

〔44〕立胜煎(《中医眼科学讲义》1964年):川连 黄柏 秦皮 甘草加水300ml 前30分钟后过滤,浓缩到150ml,再加缓冲溶液以消除刺激性。

〔45〕平肝泻火汤(《审视瑶函》):生地黄 连翘 白芍药 柴胡 夏枯草 枸杞子 当归 车前子

〔46〕甘露饮(《阎氏小儿方论》):熟地黄 麦冬 枳壳 甘草 茵陈 枇杷叶 石斛 黄芩 生地黄 天冬

〔47〕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飞滑石 薄荷 绵茵陈 川贝母 淡黄芩 石菖蒲 白蔻仁 连翘 木通 射干 藿香

〔48〕石决明散(《沈氏尊生书》):石决明 草决明 赤芍 青葙子 麦冬 羌活 山栀子 木贼 大黄 荆芥

〔49〕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石斛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人参 山药 菟丝子 枸杞子 肉苁蓉 茯苓 甘草 草决明 菊花 白蒺藜 青葙子 防风 羚羊角 犀角 川芎 川连 牛膝 枳壳 杏仁 五味子

〔50〕石膏羌活汤(散)(《宣明论》):石膏 羌活 苍术 蒙花 麻子 木贼 藁本 黄芩 细辛 菊花 川芎 荆芥 白芷 干菜子 甘草

〔51〕石燕丹(《医宗金鉴》):炉甘石(入大银罐内,盐泥封固,用炭火煅一炷香,以罐通红为度。取起为末,用黄连水飞过,再入黄芩、黄连、黄柏汤内,将汤煮干,以甘石如松花色)120克 硼砂(铜勺内同水煮干),石燕琥珀、朱砂(水飞)各取净末4.5克 冰片、麝香各0.45克 为极细末,研至无声,每用少许,水蘸点眼大眦。

加减:枯涩无泪加熊胆、白蜜,白翳加真阿魏,黄翳加鸡内金,风翳加蕤仁,热翳加珍珠、牛黄,冷翳加附子尖、雄黄,老翳倍硼砂,加猪胰子。

〔52〕正容汤(《审视瑶函》):羌活 白附子 胆南星 白僵蚕 秦艽 防风 法半夏 木瓜 松节 甘草 生姜 酒

〔53〕左归饮(《景岳全书》):熟地黄 山药 枸杞子 山萸肉 牛膝 菟丝子 龟板 鹿角胶

〔54〕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 吴茱萸

〔55〕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 山茱萸 怀山药 当归 肉桂 枸杞 鹿角胶 菟丝子 制附子 杜仲

〔56)右归饮(《景岳全书》):熟地黄 山药 枸杞子 杜仲 山萸肉 炙甘草 肉桂 制附子

〔57〕龙胆饮(《类证治裁》):黄芩 犀角 木通 黄连 玄参 山栀 大黄 芒硝 竹叶 龙胆草 黄柏

〔58〕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 栀子 黄芩 胡柴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生地黄 甘草

〔59〕龙脑煎(《秘传眼科龙木论》):龙脑0.3克 秦皮 防风 细辛 宣黄连 甘草各4.5克。捣罗滤去渣,又入蜜120克,煎至五、七沸,入磁瓶内盛,勿泄气,每用点眼。

〔60〕四生散(《银海精微》):生地 生当归 生薄荷 生艾叶 朴硝 共捣烂,贴眼眶并患处。

〔61〕四君子汤(《和剂局方》):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62〕四味大发散(《眼科奇书》):麻黄绒 藁本 蔓荆子 细辛 老姜

〔63〕四神丸(《证治准绳》):补骨脂 肉豆蔻 五味子 吴茱萸

〔64〕四物汤(《和剂局方》):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黄

〔65〕四顺清凉饮子(《审视瑶函》):当归身 龙胆草 黄芩 桑皮 车前子 生地 赤芍 枳壳 炙甘草 熟大黄 防风 川芎 川连 木贼草 羌活 柴胡

〔66〕归芍红花散(《审视瑶函》):当归 大黄 栀仁 甘草 白芷 防风 生地黄 连翘各等分

〔67〕归芍地黄汤(《症因脉治》):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牡丹皮 茯苓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68〕归脾汤(《济生方》):白术 茯神 黄芪 龙眼肉 党参 酸枣仁 木香 炙甘草 远志 当归

〔69〕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全当归八钱 川芎三钱 桃仁 去皮尖,十四枚 干姜 炮黑五分 甘草 炙

〔70〕生蒲黄汤(《眼科六经法要》):生蒲黄 旱莲草 生地 荆芥炭 丹皮 郁金 丹参 川芎

〔71〕生铁落饮(《张氏医通》):铁落一升 石膏二两 龙齿、白茯苓、防风各一钱五分 玄参、秦艽各一两 研为细末,入铁落水中,煮取五升,去渣,入竹沥一升和匀,温服二合,一日三次。

〔72〕生地黄散(《普济方》):川芎 生地黄 羚羊角 大黄 赤芍 枳壳 木香

〔73〕白薇丸(《审视瑶函》):白薇 白蒺藜 石榴皮 羌活 防风

〔74〕仙方活命饮(《妇人良方》):穿山甲 白芷 天花粉 皂角刺 当归尾 甘草 赤芍药 乳香 没药 防风 贝母 陈皮 金银花

〔75〕加味二陈四物汤(《眼科集成》):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前胡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浙贝 白豆蔻 菊花 夏枯草 姜汁

〔76〕加味四物汤(《眼科集成》):酒生地 酒当归 酒川芎 酒白芍 苏木 人参 桃仁 红花 陈皮 木贼 兑酒冲服。

〔77〕加味补中益气汤(《张皆春眼科证治》):炙黄芪12克 当归9克 炒白术6克 人参3克 陈皮1.5克 炙甘草6克 白芍9克 升麻1.5克 生姜3片 大枣5枚。

〔78〕加味逍遥散(《审视瑶函》):酒归身 白术 白茯神 生甘草 酒白芍 柴胡 炒栀子 丹皮

〔79〕加味修肝散(《银海精微》):羌活 防风 桑螵蛸 栀子 薄荷 当归 赤芍 甘草 麻黄 连翘 菊花 木贼 白蒺藜 川芎 大黄 黄芩 荆芥

〔80〕加味调中益气汤(《审视瑶函》):黄芪 升麻 细辛 陈皮 木香 川芎 党参 炙甘草 蔓荆子 当归 苍术 柴胡

〔81〕加减四物汤(《审视瑶函》):生地黄 川芎 赤芍药 当归 苦参 薄荷 牛蒡子 连翘 天花粉 荆芥穗 防风

〔82〕加减地黄丸(《原机启微》):生地黄 熟地黄 枳壳 牛膝 当归 羌活 杏仁 防风

〔83〕加减驻景丸(《银海精微》):车前子 当归(去尾) 熟地黄 五味子 枸杞子 楮实子 川椒 菟丝子 共为细末,蜜水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六画

〔84〕决明灵砂散(《原机启微》):石决明6克(醋锻) 夜明砂6克(研) 羯羊肝60克 竹刀切肝为二片,夹二药末,用麻皮缠定,用淘米泔水一大碗煮至半小碗,临卧,连肝药汁并服。

〔85〕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牛黄 郁金 犀角 黄连 黄芩 雄黄 山栀子 朱砂 梅片 麝香 珍珠 金箔衣

〔86〕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生地 熟地黄 麦冬 贝母 百合 当归 甘草 玄参 桔梗 芍药

〔87〕西瓜霜合剂(《经验方》):西瓜霜5克 黄连5克 黄芩2.5克 秦皮2.5克 月石0.2克 制法:加蒸馏水200CC煎到100CC滤过,调整pH值即得。

〔88〕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黄芪 皂角刺 银花 炙甘草 桔梗 白芷 川芎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人参

〔89〕地芝丸(《东垣试效方》):天门冬 生地黄各120克 枳壳 菊花各90克 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后茶清送下。

〔90〕地肤子丸(《外台秘要》):地肤子 决明子

〔91〕地黄散(《审视瑶函》):生地黄 熟地黄 当归 大黄 谷精草 黄连 白蒺藜 木通 犀角 玄参 木贼草 羌活 炙甘草 猪肝或羊肝

〔92〕当归补血汤(《医宗金鉴》):薄荷 羌活 茺蔚子 蒺藜 白芍 柴胡 菊花 防风 川芎 甘草 生地黄 当归

〔93〕当归活血饮(《审视瑶函》):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黄芪 苍术 薄荷 防风 川羌 甘草

〔94〕竹叶泻经汤(《原机启微》):竹叶 柴胡 栀子 羌活 升麻 黄连 黄芩 大黄 赤芍 决明子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炙甘草

〔95〕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生地 木通 甘草梢 竹叶

〔96〕朱砂煎(《中医眼科学讲义》1964年):黄连 黄柏 秦皮 细辛 白芷各15克 乳香3克 朱砂(飞过)0.3克 冰片0.3克 蜂蜜60克 先将前五味加水500ml入煎,煎至250ml过滤,然后加乳香、蜂蜜、朱砂,再加热微煎,最后入冰片,略煎后过滤,净得药水250ml,每隔两小时滴眼一次。

〔97〕阳和汤(《外科全生集》):熟地黄 白芥子 鹿角胶 姜炭 麻黄 肉桂 生甘草

〔98〕防风通圣散(《宣明论》):防风 荆芥 连翘 麻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白芍 白术 黑山栀 大黄(酒蒸) 芒硝 石膏 黄芩 桔梗 滑石 甘草

〔99〕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当归 生地 桃仁 红花 枳壳 赤芍 柴胡 甘草 桔梗 川芎 牛膝

〔100〕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天花粉 黄柏 大黄 姜黄 白芷 厚朴 陈皮 苍术 天南星 甘草

七画

〔101〕沙参麦冬饮(《温病条辨》):沙参 麦门冬 扁豆 玉竹 天花粉 甘草

〔102〕补心汤(《眼科纂要》):人参 黄芪 当归 生地 麦冬 知母 远志 桔梗 连翘 甘草

〔103〕补中益气汤(《东垣十书》):黄芪 党参 炙草 当归 白术 柴胡 陈皮 升麻

〔104〕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黄芪 当归尾 赤芍 地龙 川芎 桃仁 红花

〔105〕补阳抑阴汤(《眼科临证笔记》):大丽参 黄芪 石菖蒲 柏子仁 菟丝子 破故纸 朱茯神 白蒺藜 车前子 远志肉 粉甘草

〔106〕补阴抑阳汤(《眼科临证笔记》):大熟地 生龟板 生牡蛎 石决明 茯苓 知母 黄柏 菟丝子 代赭石 石菖蒲 菊花 远志 甘草

〔107〕补肾磁石丸(《济生方》):磁石煅后醋淬,石决明 甘菊花 肉苁蓉酒浸切焙 菟丝子酒浸一宿焙干各30克。为细末,用雄雀十五只,去毛、嘴、足,留肚肠,以青盐60克,水三升同煮,令雀烂水欲尽为度,取岀先捣如膏,和药末为丸,如梧子大,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108〕补漏生肌散(《审视瑶函》):乳香 血竭 枯矾 轻粉 各等份。

〔109〕羌活胜风汤(《原机启微》):柴胡 黄芩 白术 荆芥穗 枳壳 川芎 防风 独活 羌活 前胡 薄荷 桔梗 白芷 甘草

〔110〕羌菊散(《麻科活人全书》):羌活 白菊花 蝉蜕 防风 木贼 栀仁 大黄 谷精草 白蒺藜 黄连 沙苑蒺藜 甘草

〔111〕谷精草汤(《审视瑶函》):谷精草 白芍 荆芥穗 玄参 牛蒡子 连翘 草决明 菊花 龙胆草 桔梗 灯心 白水煎不拘时服。

〔112〕远志丸(《济生方》):远志 菖蒲 茯神 龙齿 人参 朱砂 茯苓

〔113〕抑阳酒连散(《原机启微》):生地黄 独活 黄柏 防风 知母 蔓荆子 前胡 羌活 白芷 生甘草 酒黄芩 寒水石 栀子 酒黄连 汉防己

〔114〕抑肝扶脾汤(《医宗金鉴》):龙胆草 柴胡 黄连 青皮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 白芥子 山楂 神曲 炙甘草 姜 枣

〔115〕抑金散(《开明眼科》):桑皮 花粉 生地 寸冬 沙参 薄荷 防风 白芷 桔梗 甘草

〔116〕苍车四物汤:当归 熟地黄 酒白芍 川芎 车前子 苍术

〔117〕还阴救苦汤(《原机启微》):升麻 白术 炙甘草 柴胡 防风 桔梗 黄连 黄柏 知母 连翘 生地 羌活各15克 藁本12克 川芎30克 红花3克 归尾21克 细辛7克

〔118]还睛丸(《秘传眼科龙木论》):防风 茺蔚子 车前子 知母 人参 桔梗 黄芩 干地黄 细辛 五味子 黑参

〔119〕连柏益阴丸(《东垣试效方》):甘草根 羌活 独活 当归身 五味子 防风 黄芩 草决明 黄柏 知母 黄连 石决明

〔120〕助阳活血汤(《银海精微》):柴胡 白芷 升麻 当归 黄芪 防风 蔓荆子 甘草

〔121〕吴茱萸汤(《审视瑶函》):姜半夏 吴茱萸 川芎 炙甘草 人参 茯苓 白芷 陈皮 生姜

〔122〕吹霞散(《审视瑶函》):白丁香3克 白芨、白牵牛各9克 研细腻无声,放舌上试过无渣,方可收贮备用,每日点眼三次。(白丁香即雄麻雀粪)。

〔123〕张氏攀筋方(《眼科探骊》):生地 丹皮 桃仁 川牛夕 黄柏 竹叶 三七粉(冲服)。体虚者去桃仁 加当归 麦冬 甘草。

〔124〕驱风一字散(《普济方》):川乌 川芎 川羌 荆芥 防风

〔125〕驱风散热饮子(《审视瑶函》):连翘 牛蒡子 羌活 薄荷 防风 川芎 赤芍 归尾 栀子 大黄 甘草 少阳经加柴胡;少阴经加黄连;风盛倍羌、防;热盛倍大黄。食远热服。

〔126〕枸菊地黄汤(丸)(《医级》):即六味地黄汤加枸杞子 菊花

〔127〕鸡蛋黄油膏(《中医眼科学》1964年):鸡蛋黄1〜3枚(放入铜铫内,以文火煎熬,色黑如油)制炉甘石、冰片各少许〔两药研为细末,和匀,涂擦患处〕。

〔128〕阿胶鸡子黄汤(《通俗伤寒论》):阿胶 生白芍 石决明 双钩藤 大生地 炙甘草 茯神木 鸡子黄 络石藤 生牡蛎 除阿胶、鸡子黄二味外,用水煎汁去渣 纳胶烊尽,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

〔129〕附子理中丸(《和剂局方》):炮附子 人参 白术 炮姜 炙甘草

八画

〔130〕定志丸(《和剂局方》):远志 菖蒲 人参 茯神 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米饮送下,食后临卧,日进三服。

〔131〕泻心汤(《银海精微》):黄连 连翘 黄芩 大黄 荆芥 赤芍 车前子 薄荷 菊花 水煎服。

〔132〕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133〕泻肝散(《银海精微》):黑玄参 大黄 黄芩 知母 桔梗 车前子 龙胆草 羌活 当归 芒硝

〔134〕泻肝汤(《审视瑶函》):地骨皮 玄参 车前 玄明粉 茺蔚子 大黄 知母

〔135〕泻肾汤(《审视瑶函》):枸杞子 生地黄 黄柏 知母 麦门冬 山萸肉 白芍 归尾 五味子 白茯苓 独活

〔136〕泻青丸(《小儿药证直诀》):龙胆草 山栀 大黄 羌活 防风 川芎 当归 各等分为末,炼蜜为丸,竹叶汤送下

〔137〕泻肺饮(《眼科纂要》):石膏 赤芍 黄芩 桑白皮 枳壳 木通 连翘 荆芥 防风 栀子 白芷 羌活 甘草

〔138〕泻肺汤(《审视瑶函》):桑白皮 黄芩 地骨皮 知母 麦冬 桔梗

〔139〕泻黄散(《眼科集成》):藿香 甘草 石膏 栀子 山楂 大黄 防风 枳实

〔140〕泻脾除热饮(《银海精微》):黄芪 黄芩 黄连 大黄 芒硝 茺蔚子 车前子 桔梗 防风

〔141〕河间当归汤(《审视瑶函》):白术 白茯苓 炮干姜 细辛 川芎 白芍药 炙甘草 官桂 陈皮 当归身 人参 生姜 大枣 水煎热服。

〔142〕炉硝散(《中医眼科学》1964年):黄芩 菊花 羌活 防风 白芷 川芎 蔓荆子,将以上七味煎成浓汁,去渣浓缩成糊,加入研细的炉甘石、火硝、冰片,使之调匀。用时先表麻,然后涂于胬肉表面,每日二次,五日为一疗程。

〔143〕苓桂术甘汤(《伤寒论》):茯苓 桂枝 白术 炙甘草

〔144〕转光丸(《济生丸》):生地黄 熟地黄 茯苓 川芎 蔓荆子 防风 山药 白菊花 细辛

〔145〕明目地黄丸(《审视瑶函》):熟地 生地 山药 泽泻 山茱萸 牡丹皮 柴胡 茯神 归身 五味子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

〔146〕驻景丸(《银海精微》):楮实子 枸杞子 五味子 人参 熟地黄 肉苁蓉 乳香 川椒 菟丝子

〔147〕肥儿丸(《医宗金鉴》):人参 白术 茯苓 黄连 胡黄连 使君子 神曲 炒麦芽 炒山楂 炙甘草 芦荟

〔148〕知柏地黄丸(《医宗余鉴》):知母 黄柏 熟地黄 山萸肉 淮山药 泽泻 茯苓 丹皮

〔149〕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干地黄 山药 山芋肉 泽泻 茯苓 丹皮 桂枝 炮附子

〔150〕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党参 白术 茯苓 扁豆 陈皮 山药 炙甘草 莲子肉 薏苡仁 桔梗 缩砂仁

〔151〕炙甘草汤(《伤寒论》):炙甘草 人参 干地黄 桂枝 阿胶 麦门冬 麻仁 生姜 大枣

九画

〔152〕济生肾气丸(《济生方》):熟地黄 山芋肉 炒山药 丹皮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官桂 炮附子 川牛膝

〔153〕洗肝煎(《银海精微》):大黄 栀子 防风 薄荷 川芎 当归 羌活 甘草

〔154〕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生地 炒白芍 玄参 麦冬 贝母 丹皮 薄荷 生甘草

〔155〕养血当归地黄汤(《济生拔萃》):熟地 白芍 当归 川芎 细辛 白芷 藁本 防风

〔156〕穿心莲眼膏(《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汇编》):穿心莲浓缩液50g,新洁而灭2g加适量凡士林,无水羊毛脂共制成10000g。制法:1.取穿心莲200g水煎,煎液加适量95%乙醇,静置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0g,65度左右保温,备用。2.取无水羊毛脂1份,凡士林9份,加热熔融,乘热用粗滤纸置保温滤斗中过滤,于150度干热灭菌1h,置乳钵中60度保温。3.将穿心莲浓缩液,新洁而灭逐渐加入乳钵中,边加边搅拌,充分研匀,放冷即成。注意眼膏基质不用白凡士林,因其具有刺激性。

〔157〕珍珠散(《医学心悟》):珍珠 玛瑙 珊瑚(俱用豆腐煮过后研成细末)各一钱五分 硼砂五分 麝香二分五厘 熊胆(用笋壳盛,烘脆为末) 龙脑四分 爪竭七分五厘 朱砂(水飞)七分五厘 黄连 明乳香(炙干) 没药(炙干)各五分 芦甘石一两五钱(按法炮制) 上药共研极细末,磁罐收贮。外用点眼。

〔158〕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荆芥 防风 桔梗 川芎 甘草

〔159〕将军定痛丸(《审视瑶函》):黄芩 白僵蚕 天麻 陈皮 桔梗 青礞石 白芷 薄荷 大黄 半夏

〔160〕点眼秦皮煎(《圣济总录》):秦皮(去粗皮)30g 黄连(去须)60g 升麻30g 细剉以水一升,煎取二合,澄清一合半,点眼。

〔161〕复明汤(《审视瑶函》):炙黄芪 当归身 柴胡 连翘 炙甘草 生地黄 黄柏 川芎 苍术 广陈皮

〔162〕香贝养荣汤(《医宗金鉴》):白术 人参 茯苓 陈皮 熟地 川芎 当归 贝母 香附 白芍 桔梗 甘草 姜 枣

〔163〕胆汁二连膏(《眼病的辨证论治》):川连1克,胡黄连1克 牛胆汁50毫升,精制蜂蜜50毫升。先将黄连、胡连洗净 晒干后为粗末,加蒸馏水适量,煎二次,集二次煎出液放冷后,滤纸过滤后再入蒸发皿中,加入牛胆汁、蜂蜜混合均匀后,在重汤锅上蒸发至全量为50毫升,测定酸碱度酌加硼砂、硼酸、精制食盐、冰片使之呈中性,消毒密贮备用。

〔164〕保胎清火汤(《医宗金鉴》):黄芩 砂仁 荆芥穗 当归身 白芍 连翘 生地黄 广陈皮 川芎 甘草 白水煎,食后温服。

〔165〕胎元饮(《景岳全书》):人参 当归 杜仲 芍药 熟地 白术 陈皮 炙甘草

〔166〕退赤散(《审视瑶函》):桑白皮 甘草 丹皮 黄芩 天花粉 桔梗 赤芍 归尾 瓜蒌仁 各等分。

〔167〕退红良方(《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龙胆草 焦山栀 连翘 甘菊花 密蒙花 桑叶 黄芩 生地 草决明 夏枯草。

〔168〕退热散(《审视瑶函》):赤芍 黄连 木通 生地 炒栀子 黄柏 黄芩 归尾 丹皮 甘草梢 各等分。

〔169〕牵正散(《杨氏家藏方):白附子 白僵蚕 全虫

〔170〕除风益损汤(《审视瑶函》):当归 白芍 熟地 藁本 防风 前胡

〔171〕除风清脾饮(《审视瑶函》):黄连 黄芩 生地黄 玄参 知母 连翘 荆芥穗 防风 玄明粉 大黄 陈皮 桔梗

〔172〕除湿汤(《眼科纂要》):黄连 黄芩 滑石 连翘 车前子 茯苓 陈皮 木通 防风 荆芥穗 枳壳 甘草

〔173〕茯苓泻湿汤(《原机启微》):柴胡 白术 炙甘草 蔓荆子 人参 枳壳 茯苓 薄荷叶 前胡 苍术 独活 防风 川芎 羌活 泽泻

〔174〕钩藤散(《审视瑶函》):钩藤 陈皮 石膏 麦门冬 菊花 人参 天麻 防风 白茯苓 甘草 半夏 鹿茸

十画

〔175〕消瘰丸(《医学心悟》):玄参 牡蛎 贝母 等量为末,炼蜜为丸,每丸10g重,每次服一丸,一日三次。

〔176〕消翳汤(《眼科纂要》):木贼草 密蒙花 归尾 蔓荆子 生地 羌活 柴胡 芥穗 甘草 川芎 防风

〔177〕涩化丹(《眼科六经法要》):赤石脂300g,甘石180g,以上二味共研极细末,然后用薄荷30g、姜蚕30g、麻黄30g、北细辛15g、蔓荆子30g、紫草21g、龙胆草12g、黄连3g、芦荟3g、草乌3g、水煎去渣,盐浸石脂、甘石,绵纸封贮器口,日晒夜露,干时再加空青石30g、珊瑚9g、琥珀6g、上血竭6g、珍珠1.5g,共研极细腻。每晚取少许点干障上。翳膜厚者可加(王囟)砂少许(不可多加)。珍珠需用未经穿孔者,塞入白豆腐内,加水煮2h,方能取出研末合药。

〔178〕调中益气汤(《审视瑶函》):黄芪 升麻 陈皮 人参 木香 苍术 柴胡

〔179〕调气汤(《眼科集成》):生地 白芍 当归 黄芩 知母 香附 青皮 枳壳 陈皮 郁金 僵蚕 荆芥 茯苓 甘草

〔180〕调经散(《眼科集成》):归尾 赤芍 红花 桃仁 川芎 黄芩 栀子 大黄 木通 香附 羌活 薄荷 火葱 茜草引

〔181〕调脾消毒饮(《审视瑶函》):连翘 天花粉 白术 茯苓 桔梗 陈皮 防风 荆芥穗 牛蒡子 薄荷 甘草

〔182〕益气养荣汤(《目科捷径》):党参 白术 黄芪 甘草 川芎 归身 熟地 杭芍 升麻 五味子 橘红 肉桂 枣仁 柴胡 金樱子

〔183〕益气聪明汤(《东垣十书》):黄芪 人参 升麻 葛根 蔓荆子 芍药 黄柏 炙甘草

〔184〕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 当归 白芍药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薄荷 煨姜

〔185〕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当归 川芎 桃仁 红花 赤芍药 生地黄

〔186〕真武汤(《伤寒论》):茯苓 白术 白芍药 生姜 制附子

〔187〕真珠散(《圣济总录》):真珠末0.3g 龙脑0.15g 琥珀0.3g 朱砂0.15g 硇砂小豆大,同研细面如粉,点眼,一日3〜5次。

〔188]破血红花散(《银海精微》):当归梢 川芎 赤芍药 枳壳 苏叶 连翘 黄连 黄芪 栀子 大黄 苏木 红花 白芷 薄荷 升麻 各等分。

〔189〕破血汤(《眼科纂要》):刘寄奴 红花 生地 赤芍 菊花 苏木 丹皮 桔梗 生甘草 煎服。有血加血竭,肿甚加赤小豆,除翳加海螵蛸 秦皮 草决明。

〔190〕柴胡白虎汤(《眼科集成》):胡柴 黄芩 荆芥 半夏 天花粉 大黄 黄连 石膏 知母 白茯苓 赤茯苓 甘草

〔191〕柴胡参术汤(《审视瑶函》):人参 白术 熟地黄 白芍 川芎 甘草 当归身 青皮 柴胡

〔192〕桑白皮汤(《审视瑶函》):桑白皮 玄参 泽泻 甘草 麦冬 旋复花 菊花 地骨皮 桔梗 茯苓

〔193〕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 菊花 桔梗 杏仁 薄荷 芦根 甘草

〔194〕桑菊祛风汤(《中医眼科学讲义》1964年):桑叶 菊花 银花 防风 归尾 赤芍 黄连。煎水,趁热先熏后洗。

〔195〕通经散(《医宗金鉴》):黄芩 大黄 苏木 红花 黄连 羌活 薄荷 黑桅子 香附 生地黄 当归 赤芍药 木贼 甘草 川芎 研为粗末,令匀,每服五钱,去渣,食后温服。

〔196〕通脾泻胃汤(《审视瑶函》):麦门冬 茺蔚子 知母 玄参 车前子 石膏 防风 黄芩 天门冬 熟大黄。

十一画

〔197〕清胃汤(《审视瑶函》):炒黄连 炒栀子 煅石膏 连翘 黄芩 当归尾 荆芥穗 防风 陈皮 枳壳 苏子 甘草

〔198〕清胃散(《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石膏 黄芩 大黄 柴胡 车前子 桔梗 玄参 防风 各一钱 为粗末 水煎 食后服

〔199〕清营汤(《温病条辨》):犀角 生地黄 玄参 麦门冬 丹参 黄连 银花 竹叶 连翘

〔200〕清痰饮(《审视瑶函》):陈皮 半夏 天花粉 黑栀子 煅石膏 黄芩 白茯苓 胆南星 枳壳 青黛

〔201〕清脾饮(《眼科纂要》):桑皮 黄芩 泽泻 地骨皮 苍术 细辛 枳壳 甘草

〔202〕清脾散(《审视瑶函》):薄荷叶 升麻 山栀仁 赤芍 枳壳 黄芩 广陈皮 霍香叶 防风 石膏 甘草

〔203〕清震汤(《审视瑶函》):升麻 赤芍 甘草 荆芥穗 葛根 薄荷 黄芩 荷叶 苍术

〔204〕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桑白皮 石膏 人参 胡麻仁 阿胶 杏仁 杷叶 甘草

〔205〕羚羊饮(《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羚羊角 知母 黄芩 玄参 桔梗 柴胡 炒栀子 茺蔚子

〔206〕羚羊角散(《审视瑶函》):半夏 当归身 川芎 白芷 防风 天麻 枳壳 茯神 羚羊角 甘草

〔207〕羚羊散血饮(《张皆春眼科证治》):羚羊角 酒黄芩 青黛 赤芍 丹皮 茜草 小蓟

〔208〕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羚羊角 钩藤 桑叶 川贝 竹茹 生地 菊花 白芍 茯苓 甘草

〔209〕密蒙花散(《和剂局方》):羌活 白蒺藜 木贼 密蒙花 石决明 菊花

〔210〕栀子胜奇散(《原机启微》):栀子 黄芩 蝉蜕 菊花 谷精草 木贼 决明子 密蒙花 荆芥 防风 白蒺藜 川羌 川芎 蔓荆子 甘草

〔211〕黄连西瓜霜眼药水(《中医眼科学》1964年):硫酸黄连素0.5克 西瓜霜5.0克 硝苯汞0.002克 蒸馏水100毫升

〔212〕黄连解毒汤(《外治秘要》):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

〔213〕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黄连 法半夏 陈皮 茯苓 枳壳 竹茹 甘草

〔214〕黄连眼药水(《眼科临证录》):黄连10克 生理盐水140毫升。将黄连浸入生理盐水内数小时,然后小火煎沸15分钟;冷后先用单层纱布过滤,再用3〜4层纱布过滤,即成鲜黄色药液100毫升。如不到100毫升,再加水煎之,浓缩至100毫升,加氯化钠配成等渗液,再加少许防腐剂,经高压消毒即可。

〔215〕黄芪防风饮子(《原机启微》):黄芪 防风 黄芩 细辛 葛根 蔓荆子 炙甘草

〔216〕菊花决明散(《原机启微》):石决明 石膏 木贼草 川羌活 甘草 防风 菊花 蔓荆子 川芎 黄芩 草决明

〔217〕菊花通圣散(《济生方》):白菊花 滑石 石羔 黄芩 甘草 桔梗 牙硝 黄连 羌活 赤芍 防风 川芎 当归 大黄 薄荷 白蒺藜 连翘 麻黄 荆芥 山栀子 白术

〔218〕菊睛丸(《和剂局方》):菊花120克 杞子90克 酒炒苁蓉60克 巴戟30克 蜜丸每服9克。

〔219〕理中汤(丸)(《伤寒论》):人参 白术 炮姜 炙甘草

〔220〕眼珠灌脓方(《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生大黄 瓜蒌仁 生石膏 玄明粉 枳实 栀子 夏枯草 银花 黄芩 花粉 竹叶

〔221〕银花解毒汤(《庞氏经验方》):银花 公英 龙胆草 炙桑皮 黄芩 天花粉 大黄 蔓荆子 枳壳 甘草

〔222〕银翘散(《温病条辨》):二花 连翘 薄荷 桔梗 牛蒡子 竹叶 荆芥穗 淡豆豉 甘草 鲜苇根煎汤服。

〔223〕绿风还睛丸(《医宗金鉴》):甘草 白术 人参 茯苓 羌活 防风 菊花 生地黄 蒺藜 肉苁蓉 牛膝 青葙子 密蒙花 菟丝子 木贼 川芎各30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茶清送9克。

〔224〕绿风羚羊饮(《医宗金鉴》):黑参 防风 茯苓 知母 黄芩 细辛 桔梗 羚羊角 车前子 大黄

〔225〕猪苓散(《银海精微》):猪苓 车前子 木通 山栀 狗脊 滑石 萹蓄 苍术 大黄

〔226〕铜绿膏(《眼科纂要》):用鲜铜绿10克,研细末,以生蜜调涂粗碗内,将碗复转,烧艾烟熏至焦黑为度,取起冷定,以乳汁调匀,放饭上蒸过,搽烂处。

十二画

〔227〕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黄连 黄芩 板兰根 元参 牛蒡子 人参 升麻 白僵蚕 马勃 柴胡 桔梗 陈皮 连翘 甘草

〔228〕滋阴地黄丸(《眼科百问》):熟地 生地 山芋肉 山药 丹皮 茯苓 天冬 泽泻 龙胆草 夏枯草 银花 薄荷 苦茗

〔229〕滋阴地黄丸(《眼科百问》):熟地 山药 山芋肉 丹皮 茯苓 杞子 菊花 楮实子 决明子 知母 黄柏 远志 木贼 白蒺藜

〔230〕滋阴降火汤(《审视瑶函》):熟地 生地 当归 白芍 麦冬 黄芩 黄柏 知母 胡柴 川芎 甘草

〔231〕滋肾地黄丸(《眼科百问》):熟地 山药 山芋肉 丹皮 茯苓 杞子 菊花 知母 黄柏 决明子 白蒺藜 远志 木贼 楮实子

〔232〕温胆汤(《三因方》):陈皮 法夏 茯苓 甘草 竹茹 枳实 生姜 大枣

〔233〕葛花解酲汤(《目经大成》):葛花 枳椇子 砂仁 蔻仁 神曲 陈皮 广木香 泽泻 云苓 生术 干姜 苡仁 甘草

〔234〕散风除湿活血汤(《中医眼科临床实践》):羌活 独活 防风 当归 川芎 赤芍 枳壳 甘草 鸡血藤 前胡 苍术 白术 忍冬藤 红花

〔235〕琥珀散(《审视瑶函》):乌贼骨五两(先于粗石磨去其涩用好看者一钱) 硇砂(白者) 琥珀 马牙硝 珊瑚 朱砂各五钱 珍珠一两(为末) 研极细腻,令匀,每日三、五次点于目翳处,久闭。

〔236〕搽药方(《审视瑶函》):①乳香 没药 血竭 轻粉 密陀僧各等份,研为细末,搽于疮处。②又方:青黛3.6g 潮脑 轻粉 黄柏末各3g,松香4.5g为细末,用旧青布卷药在内,麻油浸透,烧灰,俟油灰滴于茶盅内,蘸搽。

〔237〕紫金锭(《片玉心书》):又名玉枢丹(成药) 雄黄 朱砂 麝香 五倍子 红芽大戟(去芦) 山慈菇(洗去皮毛) 续随子肉(去油) 共研细末,用糯米粉打糊作锭,每锭重0.3g

〔238〕紫金膏(《目经大成》):蕤仁霜9克,(石禹)碗搀蜜,和人乳粉6克,擂极纯融,先入瓷罐;冬蜜真蜂糖,如白蜡者100毫升,黄连15克,煎浓滤净,山羊胆二个,合煎略稠,下黄丹18克 不住手搅成膏,过硬加蜜,退火略冷,入冰片3克,然右倾入瓷瓶搅匀。

〔239〕犀角饮子(《秘传眼科龙木论》):犀角 防风 芍药 黄芩 羚羊角 人参 知母

〔240〕犀角地黄汤(《千金方》):犀角 生地 赤芍药 牡丹皮

〔241〕犀黄散(《韦文贵眼科临床经验选》):西月石粉15 冰片9 麝香0.9 犀黄1.2 共研极细末,瓷瓶收贮,用时点于内眦。

〔242〕疏风清肝汤(《医宗金鉴》):连翘 栀子 柴胡 二花 菊花 当归尾 赤芍 川芎 薄荷 荆芥 防风 灯草 甘草

〔243〕疏风散湿汤(《审视瑶函》):黄连 赤芍 防风 羌活 川椒 当归尾 五倍子 铜绿 轻矾 胆矾 水煎滤汁洗目。

十三画以上

〔244〕新制柴连汤(《眼科纂要》):柴胡 川黄连 黄芩 赤芍 蔓荆子 山栀 龙胆草 木通 甘草 荆芥 防风

〔245〕慈禧“洗药方”(《中医杂志》1981年第952页):蔓荆子三钱 荆芥二钱 蒺藜二钱 冬桑皮二钱 秦皮一钱,加黄柏10g,煎汤乘热外洗。

〔246〕磁朱丸(《千金方》):磁石 辰砂 神曲

〔247〕蝉花散(《银海精微》):蝉蜕 菊花 蒺藜 蔓荆子 草决明 车前子 防风 黄芩 甘草各等分。

〔248〕潜阳活血汤(《张皆春眼科证治》):酒生地 元参 生牡蛎 石决明 牡丹皮 赤芍 茜草

〔249〕磨障灵光膏(《原机启微》):黄连一两(锉如豆大,童便浸一宿,晒为末) 黄丹三两(水飞) 当归二钱(取细末) 麝香(另研末) 乳香各五分(另研末) 轻粉(另研) 硇砂(另研末) 白丁香各一钱半(取末) 龙脑少许(末) 海螵蛸一钱(取末) 炉甘石六两 另一两黄连,锉置水中,烧炉甘石通红,淬七次)。先用白沙蜜十两,盛银质沙锅内,熬五、七沸,以净纸搽去蜡面,除黄丹外,下余药用柳木搅匀,次下黄丹,再搅,慢火徐徐搅至紫色。却将乳香、麝香、轻粉、硇砂和匀,入上药内,以不粘手为度。急丸如皂角子大,以纸裹之。每用一丸,新汲水化开,旋入龙脑少许,时时点翳上。

〔250〕藿朴夏苓汤(《医原方》):藿香 厚朴 半夏 赤芍 杏仁 苡仁 蔻仁 猪苓 淡豆豉 泽泻

〔251〕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怀牛膝 生白芍 生龟板 玄参 生赭石 生龙骨 生牡蛎 天门冬 川楝子 生麦芽 茵陈 甘草

〔252〕镇肾决明丸(《秘传眼科龙木论》):石决明 菟丝子 五味子 细辛 山药 生地黄 知母

〔253〕熟地黄汤(《审视瑶函》):熟地黄 糯米 人参 麦冬 甘草(炙) 天花粉 生姜 大枣 水煎温服。

电子版注:

1、序号〔66〕〔67〕原文错写成了〔56〕〔66〕,电子版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