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四、十二经别

四、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合出入的别行部分,由十二经脉分出的支脉,沟通表里脏腑,行于胸腹,所以又称为“别行的正经”。

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是: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离别,再深入胸腹。阳经经别在进入胸腹后都与其经脉所属络脏腑联系,然后均在头项部浅出体表。阳经经别合阳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故有“六合”之称。即十二经别依表里分成六组。例如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别的作用:

1.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经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在其循行分布中,相表里的经脉,在体表则由络脉相互连结,在体内阳经属腑络脏,阴经属脏络腑。十二经别则加强了这种联系。十二经别从其同名经别分出后,进入体腔,经过互为表里的脏腑,再浅出体表,阳经经别仍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互为表里的阳经,这就使表里经和表里脏腑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这种联系对于指导针灸临床选穴配穴有重要意义,属于表经的疾病常取里经的腧穴,如头痛取列缺等;属于里经的疾病也取表经的腧穴,如肺经受邪引起的发热、咳嗽取合谷、曲池等。脏腑疾病也同样如此,如肝风内动引起的抽搐取阳陵泉,胆火上炎引起的头痛,目赤等症可取行间。

2.加强了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在十二经脉中,循行于头面部位的主要是阳经,阴经多数不上达头部,只有足厥阴肝经上达于巅顶,手少阴心经上连目系。十二经别中的阴经经别均与相表里的阳经相合上行头面,这就弥补了十二经脉中六阴经不能上行头面的不足。这样,再加上奇经和有关经脉的多种联系,从而使人体的经脉集中于头面和五官部位,正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所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目前针灸临床上所采用的耳针疗法、头针疗法、面针疗法、鼻针疗法等都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3.加强了肢体与内脏和经脉与内脏之间的联系。十二经别一般都是从四肢部的十二经脉分出,进入体内呈向心性循行,这对于加强肢体和内脏的联系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采用四肢腧穴治疗内脏疾病。十二经别还加强了经脉和内脏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加强了足三阳经和心经的联系。如足太阳经别循行入腹之后,属于膀胱,散络于肾,再布散于心,这就加强了心肾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中足阳明胃经和心无直接联系,手少阴心经也不循行于胃腑,而足阳明经别则属于胃,散络于脾,上通于心,沟通了心与胃之间的联系,所以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说法, 因此和胃可取得安心神的疗效。足少阳胆经与心无直接联系,与其相表里的足厥阴肝经也不循行于心,但胆病时常有神志症状,如胆小惊怯、睡眠不安等,这是足少阳经经别属胆,散络于肝上,贯于心的缘故。另外,经别在体表的循行也加强了某些部位的联系,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如足太阳经脉并不到达肛门,但足太阳经经别“别入于肛”,故该经的承山、承筋等穴可治疗肛门疾病。由此可见,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而十二经别是主体的补充,加强了经脉间、内脏间、肢体和内脏间以及肢体各部之间的联系,在人体的生理。病理和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