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胃俞

胃俞

〔定位〕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图67)。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肋下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深层为后支外侧支。

〔功能〕健脾,和胃,降逆。

〔主治〕胃脘痛,腹胀,翻胃,胸胁痛,呕吐,完谷不化, 肠鸣。

〔刺灸〕斜刺0. 5〜0. 8寸。宜灸。

〔讲述〕见于《甲乙》。穴近胃腑,为胃脉经气转输之处,主治胃腑诸疾,因名。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东垣谓内伤脾胃,百病丛生。刺灸胃俞有健脾和胃,降逆之效。如胃失和降,运化无权之胃痛,可补胃俞,配脾俞,泻中皖、足三里培土健中而痛止;泻胃俞、中脘、太冲疏肝理气治肝气失调,横逆犯胃之胃痛。胃气虚则胃下,可灸胃俞,配脾俞健壮脾胃治胃下垂。反胃配中脘、足三里温中和胃。凡命火不足,胃阳虚乏加命门壮真火,培脾土。根据胃主受纳,如食阻肠胃,传化失常引起食滞泄泻,可泻胃俞,配天枢、足三里,点刺四缝能消食导滞而止泻;如系脾胃气虚,水谷不化之脾虚泻,补胃俞,配脾俞、大肠俞能健运脾胃,涩肠止泻。根据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病理变化,凡脘闷嗳气,夜寐不安之失眠,泻胃俞,配丰隆、中脘能消滞和中,兼取神门以清心宁神。

近代研究证明,针刺可使胃蠕动増强,排出增加,幽门开放,从而调整胃的运动机能,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