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外丘

外丘

〔定位〕外踝上7寸,腓骨前缘取穴,与阳交相平(图117)。

〔解剖〕在腓骨长肌和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布有腓浅神经。

〔功能〕清肝解毒,通经活络。

〔主治〕胸胁支满,颈项强痛,皮肤痛痒,下肢痿痹,狂犬病,恶寒,发热。

〔刺灸〕直刺0.5~0.8寸。可灸。

〔讲述〕见于《甲乙》。陵起为丘,穴当腿外侧肌肉隆起处,因名。穴属足少阳之郄,除主足胫痿痹,惊狂胸满外还可用治脱肛、犬伤等。《甲乙》:治胸胁支满,头痛,项内寒,肤痛痿痹。《大成》:治胸胀满,肤痛痿痹,颈项痛,恶风寒,猁犬伤毒不出,发寒热,癫疾,小儿龟胸。临床常配风池、风门、肩井治颈项强痛;配肝俞、胆俞、太冲治胸胁胀病;配二白治脱肛。这是因为胆经有一经筋,起于足小趾侧的次趾,上行结于外踝,上沿胫骨外缘,结于膝外緣,由此分出,别起于外辅骨,上达髀部,结于尻部。说明胆之经筋结于尻部,故刺胆之郄可直接影响到肛门,因而有“外丘收乎大肠”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