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下脘

下脘

〔定位〕在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图129)。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8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功能〕和中理气,温中化湿。

〔主治〕腹痛肠鸣,饮食不化,呕吐反胃,脾胃虚弱。

〔刺灸〕直刺1~2寸。可灸。

〔讲述〕见于《甲乙》。别称下管、幽门。下与上相对,脘同管,穴在脐上2寸,适当胃的下口处,因名。穴属脾会,故除主胃腑疾病外,偏重治疗小肠、脾不运化之疾。从《甲乙》、《千金》、《外台》、《铜人》等书所载下脘的主治为"食饮不化,入腹还出”及“六腑气寒,谷不转化”等来看,说明本穴有健脾利湿,促进小肠吸收,兼能散祛肠腑瘀滞之效。本穴所以有此功能,是因脾恶湿,脾喜升,六腑气寒,脾不运化,必然影响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而致泄利腹内肠鸣;若运化失常,气阻不畅必生食滞闭阻之疾,针灸下脘可达温中化湿,消积化滞之效。临床常配足三里治饮食不化,配足三里、膈俞、中脘、脾俞治翻胃,配中脘、足三里、胃俞、四缝治消化不良,配内关、中脘治呕吐,配天枢、陷谷治肠鸣腹胀,配天枢、上巨虚通腑气治便秘,配公孙消食导滞,配大横、四缝通肠驱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