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三节 八法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

第三节 八法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

〔自学时数〕2学时

〔面授时数〕1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八法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

八法就是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在针灸临床应用时,必须运用八纲辨证,辨清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所属,并且选穴准确、手法恰当,才能正确运用八法。现将八法分述如下:

一、汗法

汗法即解表法,病邪在肌表,应用汗法进行解表;针刺穴位,达到开泄腠理、发汗祛邪,治疗表症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其郁邪者,溃形以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

1.发散风寒:取风池、大椎、身柱、风门、合谷、外关,用烧山火手法,使其产生热感而发汗,主治感冒,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的表寒证。鼻塞流涕者,加迎香列缺,用平补平泻法,以祛风开窍。

2.清泄表热:取大椎、陶道、身柱、肺俞,用梅花针叩打出血,列缺、合谷用透天凉法,使其产生凉感而发汗,主治感冒发热,咳嗽痰喘,脉浮有力的表热症。神昏不安者,加少商、商阳中冲点刺出血,以开窍、泄热、醒神。

禁忌:大吐、大泻、大失血之后以及体虚者,慎用汗法。

二、吐法

吐法即涌吐、催吐法。病邪在上焦胸膈间,胸腹胀满,痰阻宿食者,应用催吐急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其高者因而越之 ”。张景岳解释说:“ 越,发阳也,升散也,涌吐也 ”。运用针灸进行催吐,排出有害物质,以减少毒物的吸收,缓解病情,减轻症状。

1.涌吐风痰:取天突,用押手的食指按压天突穴,刺手持针刺入穴内,激起内部反射作用,上涌作呕,即可将痰涌出,主治中风闭证和小儿惊风所致痰阻咽喉。如遇有不能吐出的险症,可加内关,以加强催吐作用。

2.通结催吐:取中脘、幽门,用押手的食指按压穴位,持手持针剌人穴位内,使针感向上传导,反复操作几次,激起内部反射作用,上涌作呕,急速将针拔出,可将胃部难以消化的食物呕吐而出,主治食物中毒或宿食停滞,壅塞胃脘,欲吐不出的险证。

禁忌:年老体虚,妊娠期,产后,大失血后,严重的心脏病者,禁用吐法。

三、下法

下法即泻下法。病邪在中焦,腹中胀满的,应用泻法攻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中满者泻之于内 ”。针灸穴位,达到泻热导滞,通便泄火,推陈致新。

1.泻热通便:取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丰隆,用凉泻手法,使其产生凉感泻下,主治胃肠积热,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脉数有力的实热证。对阴虚便秘者,取支沟透间使,用泻法;照海、三阴交用补法,以达养阴清热,润肠通便。

2.清肠导滞:取中脘、天枢、气海、曲池、足三里,用凉泻手法,使其产生凉感通便,主治湿热阻滞,腹痛便秘,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脉滑数的湿热证。对小儿痞块,取中脘、建里用平补平泻手法,四缝穴点刺出黄色液体,以达健睥助运,消积化滞。

禁忌:下法易伤正气,中病即止。对表邪未解,妊娠,产后大失血,禁用下法;年老体弱者,也要慎用或攻补兼施。

四、和法

和法即和解法。本法既能和里,又能解表。和里是不让病邪再侵入于内,解表是使病邪外出,有安内攮外的含义。病邪在半表半里或阴阳偏盛偏衰的,应用和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灵枢·经脉》说:“ 和气之分,必通阴阳 ”。针灸穴位后,可达到调和机体的生理、病理机能上的偏盛偏哀,扶正祛邪。

1.和解少阳:取大椎、陶道、身柱、外关透内关,用阳中引阴的方法,使其先热后凉。主治外病,邪传半表半里,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等半表半里的少阳证及疟疾。如疟疾在发作前2小时内,针大椎、陶道,有扶正截疟的作用。

2.疏肝理气:取神封、膻中、膈俞、肝俞,用平补平泻法;支沟、阳陵泉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主治肝气郁结的胸胁胀满。如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失眠,加百会、神门、三阴交平补平泻法,有平肝潜阳,养阴安神作用。肝气郁滞引起的疝气、偏坠、睾丸抽痛,加大敦、照海、中都,用平补平泻法,有疏经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

3.调和肝脾:取肝俞、脾俞、太冲、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主治肝脾失调,肝胃不和及肝气郁结而引起的月经不调等。如痛经加归来、中极,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作用。

禁忌:凡表邪未解或邪热传里的,均不能用和法。

五、温法

温法即温里法。机体感受寒邪或形体虚寒的应用温法,以温经散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寒者热之,清者温之 ”。针灸穴位后,可达消除沉寒阴冷,补益阳气。

1.温中散寒:取三脘、梁门、足三里或膈俞、肝俞、脾俞、胃俞,用热补手法或针上加灸,使其产生热感,主治胃脘隐痛,消化不良,脉沉缓的虚寒证。

2.温肾壮阳:取肾俞、关元俞、次膠,用热补手法,使腰部产生热感,主治腰痛腿软,脉沉细的虚寒证。如腰背痛;不能转侧,加秩边、委中,用热补手法,以达散寒镇痛作用。

3.温经通络:上肢取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秩边、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申脉,用热补手法或针上加灸,使其产生热感,主治瘫痪、痿软,风寒湿痹证,以达祛寒镇痛,舒筋利节的作用。

4.温阳救逆:取脾俞、肾俞、天枢、关元、神阙、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外关,用热补手法或针上加灸,主治虚寒腹痛,泄泻,四肢厥冷。以达回阳救逆,温中散寒而止痛。

禁忌:凡实证、热证、阴虚血少及血热妄行者,禁用温法。

六、清法

清法即清热之法。病邪化热,耗伤津液,用清法来清热养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温者清之 ”。《灵枢·经脉》说:“ 热则疾之 ”。针灸穴位后,可达清热降火,养阴除烦,清热止渴。

1.清热开窍:取百会、人中、承浆、十宣(点刺出血),主治中风闭证,中风昏迷,小儿惊厥,热极神昏,癫痫,脏躁等证。如狂证、脏躁,因痰迷心窍,精神失常,哭笑打骂,不识亲疏时,取内关、合谷用泻法、人中、承浆、百会、上脘、中脘、丰隆、太冲用凉泻法,使其产生凉感,用以熄风降痰,清热开窍。

2.清热养阴:取尺泽、委中,用三棱点刺出血,排出血中之毒热,主治霍乱腹痛,上吐下泻之急症。如呕吐不止,取内关、天枢、足三里,用泻法,以清热止呕。如阴虚发热,取三阴交、照海用泻法,以清热养阴。

3.清热解毒:取风池、大椎、翳风、合谷,用凉泻手法,使其产生凉感;少商、商阳,点刺出血,主治腮腺炎,咽喉肿痛;口唇生疮等邪毒积热症。如痤疮,取大椎、心俞、膈俞、脾俞、肝俞,用泻法或刺之出血,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禁忌:凡体质虚弱,大便溏泻的虚寒证,禁用清法。

七、补法

补法即补益法。凡是形体衰弱或气血不足的,应用补法来益气养血。《灵怄·经脉》说:“ 虚则补之 ”。针灸穴位,可扶正祛邪,补益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虚损,达到增强机体抵御病邪的能力,消涂虚弱证候的作用。

1.培元固本:取中脘、列缺、太渊、足三里、照海、用补法;大椎、百劳、肺俞、心俞、脾俞、肾俞、针后加灸,使其产生热感,主治喘咳气短,消化不良,自汗盗汗等。如阳萎、遗精、遗尿,取肾俞、关元俞、膀胱俞、关元、三阴交,用热补法或针上加灸,以补肾益精,固本壮阳。

2.补中益气:取中脘、关元、天枢、腰俞、长强,用热补手法或针上加灸,主治久泻不止,脱肛不收,腹痛喜按,脉迟无力,舌质淡,苔薄白的脾胃虚寒证。如五更泄泻,加脾俞、胃俞、关元俞,用热补手法或针上加灸,以温肾暖脾,涩肠固脱。

3.补血固崩:取关元、归来、血海、三阴交、隐白、膈俞、脾俞,用补法。主治经行不止,脉细无力,冲任不固的虚寒证。如血崩不止,神昏不语,面白,脉微欲绝的脱症,取隐白、人中、行间,平补平泻,大敦针后加灸,以回阳固脱,补气摄血。

禁忌:实证,邪气未尽不能用补法;虚中挟实者,不能单用补法。

八、消法

消法即消散法。气血积聚或痰湿疑滞的,应用消法,软坚磨积。《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坚者削之……结者散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实者,散而泻之”。针灸穴位,可消积化滞,破瘀散结。

1.破淤活血:取风池、角孙、攒竹、太阳,用热补手法,使热感传到眼底,能化散玻璃体内的瘀血,并使瘀血吸收,主治视网膜出血、暴盲、青盲等眼病。身体虚弱,反复出血,加大椎、肝俞、肾俞,用热补手法,使其产生热感,以调肝补肾,益气养.血,清头明目。

2.消坚散结:取阿是穴,用三棱针点刺,挤出胶化液体,主治腱鞘囊肿。局部周围用提插法,主治瘿气(甲状腺肿)。取肩井、臂臑,用平补平泻法,主治瘰疬。如瘰疬坚硬者,可用围刺法,针尖向核围刺,以活血散瘀,散结消核。

3.消食导滞:取上脘、足三里、四缝、商丘,用泻法,主治小儿疳积、食积等症。如食积,腹部胀痛拒按,嗳气腐臭,不思饮食,取足三里、胃俞、大肠俞、天枢,用平补平泻法,以消食导滞,消痞散积。

禁忌:消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针法,没有特殊禁忌,但对体质特别虚弱者应慎用。

〔临床应用〕

八法,即以中药方剂的作用,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方法。在针灸临床上通过针灸和穴位的配伍,同样也可达到八法的作用。既可单独运用,亦可随病情变化而互相配合使用,灵活掌握。

复习思考題

1.汗法、下法、清法各取哪些穴位?用什么手法?

2.下法和消法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