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痛经

痛经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则剧痛难忍,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子宫发育不良,或子宫过于前屈和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增厚、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等病所引起的病症,均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机理,是气血运行不畅。常由于经期受寒饮冷,坐卧湿地,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运行不畅而作痛;或肝郁气滞,血行受阻,冲任运行不畅,经血滞于胞宫,不通则痛;或禀赋虚弱,肝肾不足。孕育过多,精血亏损,行经之后血海空虚,胞脉失于滋养,故经后作痛。

〔辨证论治〕

体针

(一)寒湿凝滞

症状 经前或行经期间小腹冷痛,按之痛甚,重则连及腰脊,得热痛减,经水量少,色黯,常伴有血块,苔薄白,脉沉紧。

治则 温经化瘀,散寒利湿。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处方 中极 次髎 地机

方义 中极属任脉经穴,通于胞宫,灸之可调理冲任,温通胞脉;地机是脾经郄穴,既可健脾利湿,又可调血通经止痛;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三穴合用,有通经止痛之功。如腹痛连腰加命门、肾俞以益肾利腰。

治法 亳针刺用泻法,每日1次,留针30~60分钟,可间歇运针2~3次。于每次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针刺治疗,作用尤佳。

(二)肝郁气滞

症状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胀甚于痛,经行不畅,月经量少,常伴有血块,兼见胸胁乳房胀痛,舌质黯或有瘀斑,苔薄,脉沉弦。

治则 疏肝解郁,理气调经。取任脉、足厥阴经穴为主。

处方 气海 太冲 三阴交

方义 气海为任脉经穴,通于胞宫,可理气活血,调理冲任;太冲为足厥阴经原穴,有舒肝解郁,调理气血的作用;三阴交配合气海,可增强调气行血,导血下行功能,气调血行,痛经乃止。如腹胀满加天枢、气穴、地机以调肠理气,胁痛加阳陵泉、光明以清肝通络,胸闷加内关以理气宁心。

治法 亳针刺用泻法。

(三)肝肾亏损

症状 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质清稀,腰脊酸痛,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脉沉细。

治则 补肝肾,调冲任。取背俞、任脉、足少阴经穴为主。

处方 肝俞 肾俞 关元 足三里 血海

方义 肝俞、肾俞、血海、补养肝肾,调理冲任;关元有益精血、补肝肾、养冲任的作用;足三里补脾胃、益气血,气血充足,胞脉得养,则冲任自调。如头晕耳鸣加悬钟、太溪以益肾降火。

治法 亳针刺用补法。

耳针

取穴 子宫、屏间、下脚端、肾。

刺法 中等刺激,每次取2~3穴,留针15~20分钟。

水针

方法 用1%普鲁卡因1毫升注射于上髎、次髎穴的皮下,每天1次。

〔应用例案〕

姚××,女,23岁。自诉:经期适至,少腹疼痛难忍,伏卧屈膝,双手紧按。查:脉沉而迟,乃胞宫内寒凝气滞,经来不畅,气血不和之故。治取右合谷配左三阴交,平补平泻,留针一刻钟,疼痛解除,取针。越五日随访,经止未再作痛。(摘自《现代针灸医案选》)。

〔文献摘录〕

女人经水正行,头晕,少腹痛:血海、阴交、内庭、合谷(《针灸大成》)。

痛经:关元、中级、大巨、水道、血海、三阴交(《中国针灸学》)。

针灸并施治疗痛经33例,其中重度疼痛者29例,中度疼痛者4例。平均病程3年以上。取穴: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关元、中极、曲骨、天枢、腹结、肾俞、次髎、合谷等穴。操作:用捻转进针法,留针30~60分钟,起针后用艾卷灸10~20分钟。针灸时间:在月经来潮时或来潮前1~2日腰腹胀痛时进行治疗,每日或隔日针灸1次。疗效,治愈者27例,显著减轻者5例,减轻者1例。平均针治次数为3.9次,灸治次数为2.5次(《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用艾条灸治疗痛经42例,其中重度疼痛25例,中度疼痛者17例,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7年,平均病程8年以上。取穴:关元、曲骨、三阴交或痛区。方法:在月经来潮前一、 二日或月经来潮时施灸。施灸时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每日12次,每次每穴灸1530分钟。结果:临床治愈32例,显效8例,好转 2例。平均灸治次数为4.1次。对虚寒性痛经效果颇佳(《针灸医学验集》)。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痛经?其发病原因是什么?

2.如何辨别痛经的寒、热、虚、实?

3.具体叙述寒湿凝滞、肝郁气滞、肝肾亏损痛经的处方和方义。

4.痛经出现不同症状时,应如何随症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