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滞产

滞产

滞产,是指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24小时者。每当子宫收缩异常(即产力异常)、胎头和骨盆不相称或胎位不正常等情况,常发生滞产。本节主要讨论产力异常引起的滞产。古代所谈的难产多属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

滞产发生的原因,多因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或产时用力过早,耗血伤气:或临产浆水早破,浆血干枯,致气血虚弱,产力不足而滞产;或因临产恐惧,精神紧张,或妊娠期间过度安逸,将致气滞血瘀;或临产感受寒邪,寒凝血滞,气机不利而导致滞产。

〔辨证论治〕

体针

(一)气血虚弱

症状 产时腹部阵痛微弱,坠胀不甚,或下血量多,色淡,久产不下,面色苍白,神疲倦怠,心悸气短,脉大而虚或沉细而弱。

治则 补养气血,益气催产。取足阳明、太阴、少阴经穴为主。

处方 足三里 三阴交 复溜 至阴

方义 至阴为足太阳膀胱经井穴,是催产的经验要穴;取足三里、三阴交强壮脾胃,生化气血;取复溜补肾,以助产力。如精神疲惫加关元、气海,用灸法,以培补元气;心悸气短加内关、太溪,以理气宁心。

治法 亳针剌用补法,留针15分钟。

(二)气滞血瘀

症状 腰腹剧痛,下血量少,色黯红,久产不下,面色青黯,精神紧张,胸脘胀闷,时欲呕恶,舌质黯红,苔腻,脉沉实而至数不均。

治则 理气行血,化瘀催产。取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处方 合谷 三阴交 独阴

方义 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两穴相配可理气行血,除气血之疲滞;独阴为经外奇穴,有催产的作用,灸之可引产。如腹痛剧烈加太冲,以理气行血;胸胁胀满加内关、肩井,以理气消胀。

治法 亳针剌用泻法

耳针

取穴 子宫、脑、膀胱、肾、屏间。

刺法 强刺激,每次选2~3穴,每隔3~5分钟捻转1次,每日1次或2次。

水针

取穴 合谷、三阴交、关元。

方法 用0.5%普鲁卡因10亳升,加入催产素10单位,每穴注射1亳升。

〔应用例案〕

李××,女,35岁。自诉:分挽无力。此系初产妇,宫缩已三天,宫口已开全,但全身疲倦,宫缩无力,胎儿不能娩出。查:舌苔黄腻,脉滑而弱。诊为滞产。治以补气催产。乃取合谷、三阴交为补阳明及肝脾肾之气而催产。针灸后胎儿顺利娩出(《现代针灸医案选》)。

〔文献摘录〕

难产:合谷(补)、三阴交(泻)、太冲(《针灸大成》)。

难产:……足小趾尖灸三壮即顺生(《针灸集成》)。

针刺合谷、三阴交、秩边治疗滞产数日与宫缩乏力者110例,经针刺后显著提高宫缩者48例,有效者43例,无效者19例(《针灸医学验集》)。

针刺治疗滞产55例,其中包括早期破水、边缘性前置胎盘、第一产程延长、妊娠中毒症、死胎以及妊娠超月等。取穴:一般以合谷、三阴交(双侧)为主穴,以支沟为配穴。操作用兴奋手法,一般留针10~15分钟。大多数病例只针1次,部分病例针2~3次。针剌后成功者占38.1%(针后12~24小时内结束分娩者),好转者占32.7%(针后24~48小时内结束分娩者),有效率为70.8%(《中华妇产科杂志》)。

复习思考题

1.何谓滞产?其发病原因是什么?

2.气血虚弱滞产和气滞血瘀滞产的症状有何不同?

3.简述气血虚弱和气滞血瘀滞产的针灸处方和方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