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二节灸法的分类及其操作

第二节 灸法的分类及其操作

​ 灸法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先是单纯的艾灸,后来衍化为多种灸法。大体上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和药物灸(药物发泡法)等几类。各类灸法如表11。

一、艾炷灸

​ 艾炷灸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是灸法的主体。古代的灸法多指直接灸,间接灸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疗法。

​ 艾炷是将纯艾绒用手指搓捏成圆锥体。又称艾团、艾丸、艾圆等。艾炷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小艾炷是把艾绒搓紧,捻成麦粒状或上尖下大的圆锥体;中艾炷是搓成象半个黄豆粒或半个杏核大的上尖下大的锥体;大艾炷是搓成蚕豆大者的上尖下大的圆锥体(图225)。

​ 一般规定炷底直径为0. 8厘米,高1厘米,重量为0.1克, 燃烧时间为3〜5分钟。这是为了科学研究和临床准确而设的。施灸多少?以“壮”计数,壮,是以青壮年为标准的意思。燃烧一枚艾炷即为一壮。施灸的壮数是因人、因病、因穴而异,少则一壮,多则数百壮,一般灸3〜7壮即可。

​ (一)直接灸 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图226)。可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 1.瘢痕灸:又称化脓灸、着肤灸、打脓灸。施灸前用大蒜捣汁,涂敷施灸部位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中艾炷施灸、 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加炷施灸,一般施灸5〜10壮。因施灸时艾火烧灼皮肤疼痛较剧,可用手在施灸部位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一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留下瘢痕。临床上用于慢性、顽固性病症。如哮喘、肺痨、瘰疬、慢性胃肠病等证。

​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将施灸部位涂敷凡士林油,以增加粘附作用,再放上艾炷点燃,当艾炷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烫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更换艾炷再灸,连续灸3〜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因灸后不化脓,也不留有瘢痕,易为患者所接受。本法适用于虚寒性疾病,小儿各种虚弱病证。如腹痛、 腹泻、胃脘痛、腰痛、阳萎、痛经等症。

​ (二)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在施灸时于皮肤和艾炷之间垫上不同的药物,称为间接灸。由于间隔的药物不同,可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等。

​ 1.隔姜灸: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姜片,即为隔姜灸。

​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 2〜0. 3厘米的薄片,片上用针刺数孔,置于施术部位或腧穴上,再将大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图227),当艾炷燃尽,再移炷施灸,灸3〜7壮,以局部皮肤红润不起泡、患者有舒适感为度。适用于虚寒证。呕吐、腹痛、腹泻、遗精、风寒痹痛如等。

​ 2.隔蒜灸: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蒜片,即为隔蒜灸。

​ 用独头大蒜切成约0.2〜0.3厘米厚的薄片,片上用针刺数孔,施灸法同隔姜灸。适用于外科痈疽疮毒,肺痨、瘰疬、腹中积块等。

​ 3.隔盐灸: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细盐即为隔盐灸。

​ 用于脐窝部施灸。将纯净细盐填敷于脐孔,将脐孔填平,或于盐上再置一薄片姜,上置大艾炷施灸(图228)。待患者感到灼痛时则换艾炷再灸,连续施灸,至证候改善为止。适用于中风脱证, 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等证。

​ 4.隔饼灸: 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药饼,即为隔饼灸。根据病情需要,所选用的药饼不同,有不同的名称。

​ (1)附子饼灸: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附子饼,即为附子饼灸。

​ 将附子压成粉末,以黄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附子饼,饼上以针刺数孔,放置施术部位或腧穴上,上置大艾炷施灸,灸数壮,以患者有温热舒适感为度。适用于各种阳虚证。如外科中的疮毒窦道盲管,久不收口,或既不消散又不化脓的阴性虚性外证等,有祛腐生肌作用;还可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阳萎、早泄,有温肾壮阳作用。

​ (2)豆豉饼灸: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豆豉饼,即为豆豉饼灸。

​ 将豆豉压成粉末,用黄酒调和,制成疮口大的饼,厚约0.2~0.3厘米,饼上用针刺数孔,置于疮面上,上置大艾炷施灸,以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度。适用于外科的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者,每日灸1次,直到疮口愈合为止,有散泄毒邪的作用。

(3)胡椒饼灸: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胡椒饼,即为胡椒饼灸。

​ 将白胡椒压成粉末,用水调面粉作饼,厚约0.2厘米,中央按成凹陷,内置入丁香散(丁香、肉桂、麝香)上置大艾炷灸之,使患者感到温热为宜。适用于风湿痹痛及局部麻木不仁等病。有温经散寒,通经止痛作用。

(4)黄蜡灸:据《医宗金鉴》记载: "黄蜡灸法,可治痈疽发背,恶疮顽疮。先以湿面随肿根作圈,高寸余,实贴皮上,如井口形,圈内铺蜡屑三、四分厚,次以铜漏杓盛桑木炭火,悬蜡上烘之,令蜡溶化至沸,再添蜡屑,随溶随添,以井满为度。皮不痛者毒浅,灸至觉痛为度;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痛为度。然后去火杓,即喷冷水少许于蜡上,俟冷起蜡,蜡底之色青黑,此毒出之征也。如慢肿无头者,以湿纸试之,于先干处灸之,初起者一、二次即消,已成者二、三次即溃。疮久溃不敛,四围顽硬者,即于疮口上灸之,蜡从口入,愈深愈妙,其顽腐瘀脓尽化,收敛甚速。”

(5)硫磺灸:据《东医宝鉴》记载,此法可治诸疮久不瘥,变成瘘管者。方法是:取硫磺一块,如疮口大小,安置疮上,另取少许硫磺,于火上烧之,用叉尖挑起,点硫磺令著,如此三、五遍,以脓水干瘥为度。因硫磺性温有毒,有温阳杀虫之效,所以用之灸治瘘管,可收良效。

二、艾卷灸

​ 包括艾条灸、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

​ (一)艾条灸 是取纯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 5厘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图229)。也有在每条艾绒中掺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 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雀啄灸、熨热灸三种方法。

​ 1.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约距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图230),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和小儿,医者可将食、中二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 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适用于风寒湿痹等证。

​ 2.雀啄灸:将艾条的一端燃着,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象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施灸(图231)。 适用于小儿疾病、胎位不正、无乳等证。

​ 3.熨热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约距离3厘米左右,如熨衣服一样,来回旋转移动进行施灸(图232)。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风湿痛、软组织损伤等。

​ (二)太乙针灸 是以纯艾绒和太乙针灸处方中的药物制成。

​ 制针法:人参125克、穿山甲250克、山羊血90克、千年健500克、钻地风300克、肉桂500克、小茴香500克、苍术500克、甘草1000克、防风2000克、麝香少许,共为细末,取药末24克掺入艾绒内,平铺在40厘米见方的桑皮纸上,紧卷成爆竹状,外用鸡蛋清封固,阴干后备用。

​ 用法:施灸时,将太乙针的一端烧着,用布七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再燃再灸熨,如此反复灸熨7〜10次为度。适用于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以及腹痛,泻泄。

​ (三)雷火针灸 其制作方法与太乙针基本相同,惟药物处方有异。

​ 制针法:用纯净的艾绒150克;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共为细末,麝香少许。取棉皮纸二方,一方平置桌上,一方双折重复于上,然后将药料与艾绒和匀,铺于纸上,卷成爆竹状,外涂鸡蛋清,以桑皮纸厚糊六、七层,阴干勿令泄气。

​ 用法:取两支,先燃一支,将烧红的一端紧裹于数层布中,按于应灸的部位或穴上,如雀啄样随按随提。待针热消失后,即另换一支,反复施灸,使热感及药气透入组织,直至灸处红润为止。适用于筋骨疼痛,经络不通,沉寒积冷等证。

三、温针灸

​ 温针灸又称针上加灸、传热灸、烧针尾。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留针, 又需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艾绒捏裹在针柄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图233)。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本法适应证比较广,如虚寒性病症,腰脊、关节、肢体冷痛,胃腹冷痛,经闭,痛经等。

四、温灸器灸

​ 温灸器灸,又称灸疗器灸、温筒灸。是一种用特制的金属温灸器而施灸的方法。

​ 器具:温灸器的样式有多种,一般是用金属片特制成的,分内外两层,都有数十小孔,内层装艾绒,外层是保护层。市场有出售。(图234)

​ 操作方法:使用温灸器时,先将艾草或加参药末放入小筒内燃着后,将温灸器扣盖好,然后在拟灸的腧穴部位上来回熨烫,使局部发红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妇人小儿及惧怕灸者,可用于治疗寒性腰痛、腹痛、关节痛等。

五、药物灸

​ 药物灸,又称天灸、自灸。近代又称为发泡疗法。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部,使局部充血、起泡有如灸疮,故称药物灸。如毛莨灸、斑蝥灸、白芥子灸、蒜泥灸、蓖麻子灸等,介绍如下:

​ (一)毛莨灸 毛茛灸是将草乌头的嫩苗,采取其叶子揉烂,敷贴于皮肤。初感局部热辣、充血,轻时即发生水泡。一般3〜4 天后自行愈合。愈合后局部呈现色素沉着,逐渐消退。敷贴在内关、大椎穴时,可治疗疟疾,寒痹可贴于局部。

​ (二)斑蝥灸 斑蝥是一种甲虫,含斑蝥素,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用时研成末,用甘油调和敷贴于皮肤,发泡作用很强, 用于治疗面瘫、癣等。

​ (三)白芥子灸 白芥子含挥发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用时研末水调,发泡效果显著,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等。或调和其它药物,如白芥子50克,延胡索50克,细辛、甘遂各25克,共为细末,加麝香少许,调匀,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治疗哮喘。

​ (四)蒜泥灸 大蒜含精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用时把大蒜捣成泥,敷贴皮肤能起泡。如贴鱼际穴处,使之发泡,可治疗喉痹;贴合谷穴处发泡,可治疗扁桃腺炎等。

​ (五)蓖麻子灸 把篦麻子去外壳,捣烂如泥备用。敷贴于百会穴治疗子宫脱垂、脱肛,敷贴于涌泉穴处治疗滞产等。

六 灯草灸

​ 灯草灸又称灯火灸。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于应灸的腧穴上爆之。功能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多用于治疗小儿脐风,痄腮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症。

〔临床应用〕

​ 应用灸法治疗疾病,必须掌握各类灸法的操作及运用。如瘢痕灸,在操作时为什么要用蒜汁贴艾炷?主要原因是大蒜内含精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有发泡和消毒作用,减少感染机会。瘢痕灸已达到三度烧伤,灸后要保护局部清洁,以防感染,灸后要贴上淡水膏(樟丹50克,麻油300克熬膏备用),再用消毒敷料保护。化脓期每天要多换几次淡水膏,防止脓汁排泄不畅。由于本法灸后成三度烧伤,患者极为痛苦,要用此法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否则中途不合作,造成失败。瘢痕灸虽然疼痛,却属于良性刺激,能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非瘢痕灸在操作时为什么要用凡士林油贴艾炷?这是因为非瘢痕灸不须烧伤,只要达到皮肤红润为度,凡士林油没有发泡作用,故用之。在操作时一定不要烧伤皮肤,特别是面部,否则影响美观。

​ 间接灸,必须根据不同的病证选择不同的隔物,在操作中,只更换艾炷不更换隔物,将预定施灸的壮数灸完为止。

​ 温针灸,在操作时一定要把艾炷或艾条的一段在针柄固定牢,并嘱病人不要变动体位,防止燃着的艾炷或艾段脱落,烧伤皮肤或衣物。为了防止烧伤,也可用5厘米的正方形的硬纸片,纸片中间扎一孔套在针体上,覆盖在穴位的皮肤上,起到保护作用。

​ 药物灸,一定要掌握药物的剂量,用量过大后引起中毒,或者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

复习思考题

​ 1.何谓艾灸疗法?主要分哪些类别?

​ 2.概述艾炷灸、艾卷灸的操作方法及其适应证。

​ 3.何谓温针疗法?其操作方法怎样?

​ 4.常用的间接灸法有哪些?

​ 5.常用的药物灸法有哪些?

​ 6.艾炷分几种?标准艾炷是指什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