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四) 循环系统疾病

(四) 循环系统疾病

报道较多的有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早搏、高血脂 症、厥脱症等。应用生物化学、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作为指标 进行观察。彭悦报道,冠心病病人针刺前后即刻进行超声心电图 检査,结果针刺后平均每次心搏出量由81.96毫升增加到98.49毫 升,左心室后壁搏幅,由针前的8.75±2.04毫米增加到11.04±2.13毫米,提示针后心功能的代偿活动和心肌的活动得到了进一 步的调节。他还说有的人认为针刺不仅能治疗冠心病而且还能防 治心律失常和心原性休克,其疗效机理是针刺可以改善左心功 能,增加心搏出量,疏通其障碍的微循环,调整cAMP与cGMP的 关系,因而增加了心肌氧供应,减少了心肌耗氧量,使心绞痛缓 解,心电图好转。高镇五等将心律失常患者160例分为四种类型, 均以内关、神门、心俞或4〜5夹脊穴、厥阴俞为主穴,再按辨 证不同择选配穴。心气虚:膻中、素髎、列缺、足三里;心阴 虚:三阴交、太冲、太谿;心脉痹阻:膻中、膈俞、三阴交、列 缺;心阳虚:素髎、大椎、关元、足三里。每次选主配穴各1〜 2个,交替使用。针后当时病人自觉症状消失或减轻,心电图好 转,占有效病例的20%,随着针灸次数増加,病情逐渐恢复正 .常者占有效病例数的80%。中医治疗厥脱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对机理研究不多,关新民等人通过临床和模型动物观察到,针 剌人中、承浆两穴,探讨其机理,认为针刺抗休克作用是通过有 效的调节血中儿茶酚胺的含量;提高肺的摄氧率;提高动物血中 氧含量;和调控机体各组织的氧耗量。故针治厥脱证机理与肾上 腺素的调节和血氧水平及肺摄氧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