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一)针麻术前、术中的注意事项

(一)针麻术前、术中的注意事项

1.针麻的适应范围 由于针麻比药物性麻醉安全度大,又无 明显的副作用,它不仅不会在手术过程中发生药物过敏、过量等 意外和对肝肾功能产生特殊不良影响,而且针刺本身还可调整人 体器官系统的功能。对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病危休克,年老体弱和婴幼患者均可考虑选用针麻。

鉴于针麻的某些特点和不足,在选用针麻施术前还应想到: 病灶和手术的复杂程度;病员的生理特点和机能状态;以及心理 因素的影响。

(1)病灶和手术的复杂程度:一般说来,针麻效果在头面 部和颈部手术较好;在腹部乎术较差,尤其难度较高的上腹部 手术更差。所以头面部、颈部手术可选用针麻,上腹部手术选用 针麻时应该慎重。

(2 )病员的生理特点和机能状态:具体到针麻所考虑的就是痛阈和耐痛阈。由于人体的差异、年龄、性别的不同,以及同 一个体在不同的身体部位和不同的时间里也存在着差异。有关了 解这些问题的检测方法,通称为“术前预测”。目前“术前预测”有通过皮肤感觉的知觉阈来了解耐痛阈的;也有通过呼吸 波、指端脉搏波、心率、皮肤交流电反射等来了解耐痛阈的;还有通过测定血液中与痛有关的化学物质(钾离子、组织胺、徐缓 激肽等)来了解耐痛阈的。总之这些方法都处于探索阶段,但对针麻效果的估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心理因素的影响,在针麻手术中,病员处宁完全清醒 状态,除痛觉迟钝外,其它绝大多数感觉和运动机能都保持基本 正常,这就使心理因素可能明显地影响针麻效果;积极、乐观、 稳定的情绪,对麻醉和手术的信赖和信心有助于充分发挥机体内在的调整功能,从而获得较好的针麻效果。相反,焦虑、不安、紧张、甚至恐惧,则可能加剧术中不良反应,或导致患者不能很好配合,从而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2.针麻的选穴 临床根据不同手术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穴倥配伍成针麻的穴位处方。针麻的种类很多,各有不同的选穴方 法。目前临床普遍应用有体针麻醉和耳针麻醉两种。

(1 )体针麻醉:即“针刺经络穴位麻醉”的简称,是在传 统的循经取穴的基础上,选用四肢和躯干部的穴位,进行针刺的麻醉方法。选穴时有几种不同的原则:①循经取穴;②辨证取穴;③节段取穴(远端、邻近,根据神经解剖学原理,考虑到手 术部位的神经支配而选取穴位的方法);④局部取穴和同神经取 穴的综合原则。

(2)耳针麻醉:是限于选取耳廓穴位的一种麻醉方法。

耳针麻醉也是根据经络学说,十二经络都和耳部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原理,再加上长期的临床实践所总结的经验。一般选穴原则是:①辨证选穴;②耳廓敏感点选穴;③镇痛经验穴(如神 门、交感、脑干、皮质下等穴)。

3.穴位的刺激方法 穴位选定后,即可以进针,进针后可用 传统的提插、捻转手法运针(耳针不宜提插)和电脉冲刺激运针,以便给穴位一定的刺激,从而使之‘得气'。所谓‘得气'是指施针者手下的一种沉紧感或病员穴位局部或更大范围的酸、 胀、重、麻感觉。针刺穴位必须获得和设法维持这良好的'得气‘效应,这是获得针刺麻醉效果的关键。另外,还有一种是穴位注 射,是在穴位内注射少量的药液,如维生素B1、当归注射液、杜冷丁、东茛菪硷等,以达到一种刺激方法,临床上常使用在配穴 上,以加强主穴的针刺效应。

刺激强度应根据病员的体质、病情及对针刺的敏感性和耐受 力,穴位所在的部位和敏感程度、手术刺激的强弱以及手术时间 的长短等情况作具体分析,对刺激强度要作出合理的选择。一般说 来,刺激强度必须足够大,才能获得和保持良好的‘得气‘。当刺激强度较低时,增加强度往往可获得满意的‘得气‘效应,因而提高针麻效果。但不能笼统认为强度越大越好。过强的刺激,相反 会引起疼痛,而影响'得气',则降低针麻效果。

至于留针的时间,要根据手术情况而定,但不宜留针时间过 长。关于提插、捻转、电脉冲的运针刺激,什么时间使用,以及 强弱的刺激,也要根据手术的阶段斟酌选用。

4.辅助用药是辅助针麻起到镇静、镇痛,提高针麻效果, 同时保护呼吸和循环机能,使机体避免受手术机械刺激后会产生 强烈紊乱。辅助用药并非针麻特殊需要,各种麻醉方法,几乎都应该用一定的辅助药物。

辅助用药包括术前和术中用药。术前常用镇静药、安定药、 镇痛药、抗胆硷能药物等,如苯巴比妥(鲁米那)、乙酰普吗嗪、氟哌啶醇、氟哌啶、安定,杜冷丁、吗啡、芬太尼,硫酸阿 托品、山莨菪碱(654-2)、氢溴酸东莨菪碱等。术中常用局部 麻醉药和镇痛、安定药,如普鲁卡因(奴佛卡因)、杜冷丁、安定、氟哌啶等。

药物的用量可视病员的年龄、体质、病情、手术情况酌定, 但在针刺麻醉中不宜使病员处于催眠状态,以使病人能清楚地反 映自觉症状和主动配合手术。

5.针麻时的手术操作和管理 外科创世以来,一向倡导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无论切割、剥离、止血、结扎、缝合,均应遵循这一原则。尤其针麻是在病员头脑清醒状态下进行的,所以要求手术操作稳、准、轻、快。针麻虽然比较安全,但术中也要注意病员的呼吸、循环机能的变化,以及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发现,早期处理,以确保针麻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