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正文 序六 陆广莘

陆广莘,1927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颛桥镇(今上海市闽行区)。1945年初学习中医,失后从师上海陆渊雷、丹徒章次公、武进徐衡之。1948年毕业行医,1950年组建颛桥联合诊所。1952年应考中央卫生部中医药研究人员,录取后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西医5年。

1957年分配中央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事中医科研、临床、教学工作。1958年1月为北医首开中医病房,1958年秋为北医首开《中医学概论》课程。

1980年受聘中医研究院客座研究员,1983年奉调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心实验室任副主任,1985年组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任业务副所长。提出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的互补并进、旁开一寸更上一层的科研选题思路,主持“肝血风瘀”和“脾津痰湿”攻关课题,先后获部级成果一二三等奖。

1986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委会副主任。1987年奉派赴坦桑尼亚防治艾滋病研究,为首批专家组成员,1995年应邀访美,就“自我痊愈能力”(Healing force)作主题讲演和学术交流。

1991年退居二线,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受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1998年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基础理论研究所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他归结中医药学的学术思想为:

“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战略前移,战略下移,模式转变,系统整合”的发展战略。在医学领域,WHO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1996)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再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应当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1999年的世界科学大会,其任务是:“一、要总结20世纪的科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二、承诺21世纪的科学,应当站在全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去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

一、战略前移 模式转变

1962年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揭示农药化肥的滥用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引发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医学界从农学化学化的教训中得到启示:抗生素犹如农药,激素犹如化肥,外源性的替代和补充对生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1970年人们鉴于医药源性疾病的教训,提出了“从哪里去寻找健康的钥匙”的问题。拜因豪尔等认为:医学的发展要有质的飞跃,在诊疗思想上,不能专注于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应转向机体的防卫抗病反应及其调节机制上来。1977年,恩格尔提出医学模式的转变问题。他认为,现在统治着西方医学的是生物医学疾病模式,这种医学模式已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至上命令,即它已获得了教条的地位。它强调疾病的一切行为现象,都必须用物理和化学的原理来解释,任何不能做上述解释的,一律从疾病的范畴中清除出去。它把敢于对生物医学疾病模式的终极真理提出疑问,并主张建立更加有用的医学模式的人视为异端而加以排斥。

是生物医学疾病模式的教条统治,导致近代的中医思想危机。“废医存药”论废弃中医学的诊疗思想,导致中医的主体缺失和角色错位。把“证从属于病”,使中医自我窄化为下医和粗工。

梁启超、陈独秀、胡适、余云岫等都承认中医治病有效,问题是:为什么中医不识病而能治病。梁启超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喻人”。陈独秀认为问题在于中国的“医学不知科学:既不解人体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矣”。

的确,中医学几千年来的发生发展并没有建立在人体构造的病理定位,菌毒传染的病因学和药性分析的化学物质基础及其药理学的基础之上。可是胡适认为西医能说清楚他得的什么病,虽然治不好,但西医是科学的。中医能治好他的病,就是说不清楚得的什么病,所以,中医不科学”。人们由此认为,中医科学化,就是学习疾病医学,用病因病理病位的诊疗思想和方法研究中医,以便用科学来说明中医的愈病之理。余云岫进一步从诊疗思想这一根本问题上否定中医,他认为阴阳五行、三部九候之谬,足以废中医之(诊断)理论而有余;治病必求本、用药如用兵二语,足以废中医之治疗(思想)而有余;研究国药、试用成方,足以发扬国产药物而有余”。中医的诊疗思想因为没有涉及病因病理病位,没有按疾病医学那样说清楚他得的是什么病,所以认为中医诊疗思想不科学。但是中医又能治好他的病,看来这疗效只能就在药物方剂这些实物身上。废医存药论,废的是中医诊疗思想,也废弃了运用中医诊疗思想的实践主体--中医。

废医存药论的研究中医,也就是用疾病医学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论”的替代疗法和补充的疗效观念,去研究中医和方剂的中药现代化路径。然而在1961年首届全国药理大会上,交流了各地中药药理筛选实验结果,大多是阴性结果,少数阳性结果的,又比同类西药大为不如,又一次引发中医工作的大滑坡。

1954年中医开始进入西医院,中西医能够合作共事。徐衡之先生发现,对西医诊疗思想及其指标体系,应该做到“心知其意,不为所囿”。不受其束缚,才能充分按中医诊疗思想去帮助解决西医所疑难的问题。1959年章次公先生更意识到,中医“欲求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必先求我之卓然自立”。首先要在诊疗思想这个根本问题上,守住自己的阵地。

1993年,有14个国家参加的《医学的目的再审查》国际研究计划,报告指出:“当代世界性的医疗危机,不但在发达国家为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过之而无不及。究其根源就在于近代医学模式:主要针对疾病的(诊疗)技术,统治医学的长期结果”。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在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中,现代医疗只占8%。也就是说,即使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百分之百的努力,也就只是8%。这是因为疾病医学的诊疗思想,只局限在“努力找病,除恶务尽”的消极疾病观。

余云岫否定中医诊疗思想的“治病必求于本”的“本”,他是用物质科学的对象性思维,把对象定位在“病”字上,认为要回答“病从何来”的本质原因,中医说不清楚他得的什么病,于是中医不科学。不懂得中医学作为一种医学的创生性实践,是关于生命健康实践的意向性思维,把意向定位在“治”上。要回答的是“治向何去”的本;是从哪里出发的“实际”,治向何去的“目标”,依靠什么样的“动力”,利用什么条件的“价值标准”。物质科学的对象性思维,要求客观化和量化地向后向下向外认知方向,去回答病从何来?病在哪里的病位?什么性质的病理?什么原因的病因?生命健康治理实践的意向性思维,是向前向上向内致思方向,回答生命活动自我健康能力的主体开放自组演化调节功能的目标动力学,这才是中医真正的“愈病之理”。中医的诊疗思想(养生保健治病必求于本)是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主旨在于“寻找健康的钥匙,团结真正的朋友”。

近代中医的学术思想危机,当代世界性的医疗危机,都是根源于近代医学模式,只是针对疾病的诊疗技术,统治医学的长期结果。根源于把医学的实践功能本质,简单地被转换成疾病对象的认识论的知识论科学,是医学的物质科学化的结果。

医学研究的战略前移,就是从疾病医学前进上升为健康医学;从向后下外认知方向的结构本质原因性认识论,前进上升为向前上内致思方向的生命健康功能目标动力学实践。从生物医学疾病模式向人类健康生态目标实践的医学模式实行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根本上应该是医学实践功能的目标模式。

二、战略下移 系统整合

医疗服务战略下移要以人为本,应该为最广大的基层服务,为工农大众服务。“努力找病,除恶务尽”的诊疗思想,容易造成人们对疾病的过度恐惧和对药物的过度依赖,造成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国家和家庭都不堪重负。追求高精尖仪器,发展诊断疾病的工具,轻视和无视患者的主观感受的诉说,造成医患关系的隔阂和紧张。追求有效成分作用靶点论的替代疗法和补充疗法的疗效观,无视机体自身的防卫抗病反应及其调节机制,外源性的替代和补充手段广泛应用,不利于生命自身的健康能力的发挥。

费耶阿本德评论说:“中国的政府复兴传统医学,使多元行扩散成为可能,以推动医学的发展。这种扩散一定要由非科学的力量来克服科学的阻力才有可能”。真理标准的讨论,实践权威的恢复,使1982年把“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列入宪法。最近吴仪副总理要求中医界“认真继承中医学术本质的科学内涵和特色优势”。高强部长批评了中医界对特色优势的淡化。科技部把中医理论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973(计划)提出: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科学问题。2003年香山科学会议提出:中医基础理论的建构和研究方法等等,都是从根本上要求对中医学术本质的正确理解。

中医学术本质的根本在于诊疗思想:是谁的学?为谁的术?诊断要发现什么和如何去发现?治疗要实现什么和如何去实现?

1.“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周礼》)是中医学术的本质功能。

2.医事:“上医医国,上医医未病之病(养生);中医医人,中医医欲病之病(保健);下医医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治病)”。

3.养生保健、治病必求于本的中医诊疗思想。

4.“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的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和是生物的宇宙演化论,是指导中医诊疗思想的理论基础。

5.“赞天地之化育”的创生性实践生生之道,是中医学的实践观念。

6.“天人合德”的生态共演,人类健康生态目标实践,是中医学的目标医学模式。

7.“生化之宇”,升降出入的主体性开放,自组织演化,稳态适应性目标调节,是中医学对象特征。

8.向上向前向内致思方向的生命实践意向性思维,是中医学的思维特征。

9.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寻找健康的钥匙,团结真正的朋友,通变合和的辨证论治生生之道,是中医学的实践基础。

10.“究天人之际”,从人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层次关系实际出发,去发现和实现其意义。

11.“通健病之变”,在健康和疾病的转变过程中实事求是地去发现转化的动力和条件。

12.“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为人类生命的生存健康发展进化的服务和方法、技术、工具,是中医药的功能本质。

13.“神气应于中”的主体适应性应激反应的自组演化调节功能目标动力学原理,是中医学对证候行为现象的理论解释。由此形成中医的诊断观和疗效观,建构藏象论和病机论的理论模型,发展养生学和治则学的实践观念。

14.辨证论治创生性实践的生生之道,其实践优势表现为:务本论道诊疗思想的“楔入效应”。“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的“加和效应”。“天人合德”目标模式的“溢出效应”。

15.聚毒药以供医事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发展“生生之具”的方法技术工具,“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到“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发展生生之道的理,是中医学主体开放自组演化调节的发展模式。

16.“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由于“粗工守形,不知求属之道”的“治其旺气,是以反也”,以及由于“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的追随疾病医学的科学化,导致“废医存药”的主体缺失和角色错位。把“证从属于病”的自我贬值为下医和粗工,是中医学的经验教训。

强调认真继承中医学术本质的科学内涵和特色优势,正是中医现代化的出发点和目标模式:人类健康生态目标模式。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西医结合。因为结合就是“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因为它不能生成高一级的新事物。中医特色优势的贡献越大,中西医结合的水平就越高。

感谢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的辛勤劳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提出不少积极建议。鉴于百年来中医的磨难,“成败倚伏游于中”,根本还在于中医学术界的“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很难从疾病医学的教条统治中解放出来,把医学的实践本质功能转换成为疾病的认识问题,废弃了自己的诊疗思想。

中医学是一门“赞天地之化育”的生生之道。养生保健治病必求于本的诊疗思想和创生性实践,要求:

1.“究天人之际”的从实际出发。

2.“通健病之变”的实事中求是。

3.“明天人相分”的不同方法。

4.“融百家之言”的通合道理。

5.“循生化之道”的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6.“用生生之具”的方法技术工具。

7.“助生生之气”的自组演化调节。

8.“谋生生之效”的生态和谐共演。

这些原理是可以作为中国医学多元化发展基础上系统整合的理论基础。非常感谢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推动之功,故敬为之序!

陆广莘

2006年9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