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正文 中医药--应该重新认识的人类又一医疗保健体系

中医药是世界上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传统医学体系,也是具有系统理论、丰富实践、浩瀚文献、严密制度的传统医学。与西医药相比,中医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①中医是临床医学,从整体考虑,从根本上治疗,具有宏观准确性。②中医药简便廉验,在预防和治疗慢性病、老年病和某些疑难病方面尤有所长;③中医药追求的是高层次的医疗保健,即保持健康,不生病;④中药源于自然,多采用复方,讲究君、臣、佐、使,药物归经,中药复方按中医药理论配伍使用可以增效、减毒;⑤中医是辨证论治,即使是同一种病,也因证而异,属个性化诊治;⑥根据中医药理论开发新药,有规律可循,而且要简单、有效、便捷得多。因此,中医药必将迅速国际化,成为与西药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人类又一医疗保健体系。

针灸虽然仅是中医的一部分,已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得到承认、合法化了,但他们至今尚不认可中医药,原因在于:①东西方文化差异;②西方国家的法规。中医药与西医药、其他传统医药都不同,彼此之间应该“求异存同”。

魁茨汀示范中医院已成为中德医药界长期合作、推进中医药、为德国民众健康良好服务的典范,也已成为中医药为世界人民服务的典范。

(《魁茨汀中医院--在欧洲的示范中医院》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柴玉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东北部靠近捷克边界风景秀丽的小山城魁茨汀,坐落着德国第一家中医院――魁茨汀中医医院。它由中国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德国施道丁格集团合作建立于1991年,开创了中医院进入欧洲国家,并融入其医疗保险体系之先河。16年来,医院在中医药医疗、科研、教学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为中医药推广与传播做出了一定贡献。前不久,魁茨汀中医院获得世界中联主办的“王定一杯”中医药国际贡献奖。截止到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医院开院以来共诊治住院病人17000余人;门诊1万余人次。患者来自德国各地及奥地利、瑞士、比利时等周边国家。自2005年起,医院将住院和门诊病人的舌象、脉象、中医诊断及处方、针灸穴位等全部录入计算机,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对软件进行不断的修订、补充;现可通过网络应用。医院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等各种治疗手段内外结合治疗,受到当地医生、患者,以及医疗保险机构、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认可与好评,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认证。

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医药治疗效果,扩大和提高中医药的影响力与认知度,魁茨汀中医医院还参加了多项中医药科研工作,如德国科技合作部资助的“关于现代自然疗法治疗头痛的研究”等。研究结果发表在Lancet(柳叶刀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等多种刊物上。医院还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慕尼黑科技大学签订了在中医药疗效的临床验证、中药质控及中医药教学等方面开展合作的协议。

医院在教学方面完成了多个班次的中医内科与针灸(初级、高级)、推拿按摩班的授课任务。通过学习,使得德国医生掌握了中医基本理论、诊断与治疗方法,并应用于临床,造福病人。其中许多人通过了国家考试,获得了中医或针灸医师的资格。既传授中医药理论,又讲解中医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处方用药,理论联系实际,反响热烈。

魁茨汀中医院以它独特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而享誉德国,乃至欧洲。不仅吸引了德国的医生与病人前来学习与治疗;邻近国家,甚至我国港台地区中医机构也纷纷派人前来学习或了解办院模式,如中国新华社、德国等多家电视台,以及《明星》等报纸杂志多次采访该院;澳大利亚、奥地利、美国等国家的医疗研究机构也邀请魁茨汀中医院前去介绍医院的医疗与科研情况。

在2007年6月罗马中欧国际中医药合作论坛上,魁茨汀中医院作为范例,全面介绍在中医药临床医疗等方面的情况,影响广泛。医院还多次进行中医药现场演示,使更多的德国民众了解中医药,亲身感受中医治疗方法,增强了他们对中医的信任度,扩大了中医药的影响,为中医药的更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5000年以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千余年来也一直在为周边国家人民的健康服务。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中医药将成为与西医药并行的人类另一医疗保健体系。

一、中医药是保存最完整的传统医药学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除中医药之外,还有埃及、罗马、印度医学体系。然而,后三种传统医学已逐步走向衰弱直至消亡,迄今已散失殆尽,往往只有个别处方散存民间。中医药是世界上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传统医学体系,而且是有系统理论、丰富实践、浩瀚文献、严密制度的传统医学,因而最有可能迅速国际化。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表明,中国中药资源种类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数千年积累的处方达30万个。这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西方国家尤其是德国、法国,也都有应用草药(植物药)的传统。但是西方草药与中医药大不相同,其主要差别是:①西方草药尚未形成系统理论,多味单方,偶用复方亦无君臣佐使之说;②西方草药系对症用药,无辨证施治理论指导;③西方草药多用于轻浅病症,不用于急重症;④西方草药只限植物药,且仅应用生药,无炮制工艺。因此,西方草药难以形成完整的医药学体系。

二、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对比

近200年来,西医药为人类医疗保健做出了重大贡献,使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10~20岁。而中医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也必有其存在的道理;世界上每5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中医药是发挥了作用的。与西医药相比,中医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西医药源于解剖学,以死人为研究对象,了解药品的精确作用,具有微观精确性,却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是临床医学,以活人为研究对象,将人视为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故从整体考虑,从根本上治疗,具有宏观准确性。

中医讲“上工治未病”。从人类医疗保健追求的5个层次看,中医药追求的乃是要“曲突徒薪”,以防生病,即追求的是最高层次,即保持健康、不生病。而西医药则是前来“救火”、医危病,追求的是其次层次。西医药今天也开始研究“亚健康状态”、“预防医学”,这正是向中医药的靠拢。我们万万不能错误地认为“曲突徒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

西医药在细菌性传染病防治方面曾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医对许多疑难症、慢性病和老年病方面尤有所长,为西医药所不及。人类寿命要进一步延长10~20年,只能依赖中医药。

西药是化学合成药,讲究弄清有效成分的结构,要求纯而又纯,这却往往成为西药毒副作用的原因:食至精则有害,药至精则有毒。20世纪20~60年代,世界上发生多起西药药害事件,如20世纪30年代的磺胺事件,造成成千上万人残废或死亡。在中国,每年因西药药害住院的病人达210万人,因此而死亡者19万人。然而,中药源于自然,多采用复方,讲究君、臣、佐、使,药物归经。复方中每味药的作用可能不大,但按中医药理论配伍使用却可以增效减毒。据岳凤先教授统计,1950~1990年,中药毒副反应者仅5000例,由此可见,随着世界范围“回归自然”热的兴起,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必将风靡世界,风靡21世纪。

(国外发生的重大药害事件:(1)含汞药物与肢端疼痛病:国外用汞和汞化合物作为药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国家应用含汞的软膏治疗慢性皮肤病、麻风等。哥伦布远航归来后,欧洲流行梅毒,汞剂成为治疗梅毒的唯一有效药物。在英联邦,婴儿用的牙粉、尿布漂洗粉中含有汞和汞化合物,并曾经广泛用甘汞(氯化亚汞)作为婴儿的轻泻剂和驱虫剂。1890年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其他国家不断发现一些儿童发生肢端疼痛,同时还有口腔发炎、牙龈肿胀、流涎、脱发、牙齿脱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许多病人是由于使用含汞药物所致。1939~1948年间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死于含汞药物中毒的儿童就有585人,其中多数是在3岁以下。(2)磺胺酏剂与肾功能衰竭:磺胺类药于20世纪30年代问世。1937年秋天,美国一家公司用工业溶剂二甘醇代替乙醇和糖来生产一种磺胺酏剂,供应南方的几个州,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当年9至10月间,这些地方忽然发现肾功能衰竭的的病人大量增加。经调查,由于服用这种磺胺酏剂而发生肾功能衰竭的有358人,死亡107人。尸检表明死者肾脏严重损害,死于尿毒症,究其原因,主要是二甘醇在体内经氧化代谢成草酸致肾脏损害所致。(3)氨基比林与白细胞减少症:氨基比林是1893年合成的一种解热镇痛药,1897年开始在欧洲上市,约1909年进入美国市场。1922年以后,德国、英国、丹麦、瑞士、比利时和美国等国家逐渐发现,许多服过此药的人出现口腔炎、发热、咽喉痛等症状,临床检验结果为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调查证明二者有因果关系。最终证实,氨基比林可导致粒细胞缺乏。从1931年到1934年,仅美国一个国家死于氨基比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就有1981人,欧洲死亡200余人。1938年,美国决定把氨基比林从合法药品目录中取消,1940年以后,该国白细胞减少症病人迅速减少。在丹麦,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完全禁用该药,1951年至1957年调查时,没有再发生由氨基比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症。1982年,我国卫生部也以(82)卫药字21号文公布淘汰氨基比林针剂、氨基比林片剂、复方氨基比林(含乌拉坦)针剂和复方氨基比林片剂(凡拉蒙)。(4)二碘二乙基锡与中毒性脑炎综合症:1954年,巴黎附近一个小镇的药房,自己研制生产一种含二碘二乙基锡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化脓性感染。使用后发现有270多人出现头痛、呕吐、痉挛、虚脱、视力丧失等中毒性脑炎的症状,死亡110多人。这是一起未经毒理试验评价所带来的严重教训,锡本身无毒,但当与有机碘结合后,就会变成剧毒物质。(5)三苯乙醇与白内障:三苯乙醇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一种降低胆固醇药物。1961年,著名的Mayo医院报告,在服用此药的16例病人中,有6人出现皮肤干燥、头发脱落、白内障等症状,以后其它医院也有类似报告。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该公司于1962年被迫宣布停止该药的生产并从市场上撤回产品。由于该药品的不良反应潜伏期长,有些病人在停药一年后还会发病,估计在几十万服药者中,发生白内障的有1000多人。(6)氯碘羟喹与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氯碘羟喹是1933年上市的抗阿米巴药物,后来发现它能防治旅行者腹泻,迅速风行许多国家,包括日本。50年代后期,日本医生发现有许多病人患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简称ON病),患者可有双足麻木、刺痛、无力、瘫痪、失明等症状。由于各地报告的类似病例越来越多,日本厚生省于1967年拨出专款,成立专门委员会对该病的病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委员会里包括微生物学、药理学、神经病学、神经病理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及其它临床学科等方面的专家64人。4年以后,到1971年,才查清氯碘羟喹与ON病的因果关系。据统计,日本各地因服用此药而患ON病的11000多人,死亡几百人。(7)孕激素与女婴外生殖器男性化:许多地方曾广泛应用孕激素来防治流产。1950年,美国一医院发现,一些女性患儿的外生殖器像男孩,但化验尿中没有男性激素,手术探查时腹腔内却是女性的生殖器。这个现象报告以后,别的医院也发现类似情况。经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是由于患儿的母亲怀孕期间曾经应用孕激素保胎。1939年至1950年在美国发现这样的病人达600多例。(8)己烯雌酚与少女癌:己烯雌酚也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药物。1966年至1969年间,美国波士顿市妇科医院在短时间里遇到8个十多岁的女病人患有癌,比同年龄组20世纪以来报道的癌总数还多。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种情况与患者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己烯雌酚保胎有关,服药妇女所生的女儿患此癌的危险性比不服此药的大132倍。在发现这8个病历以后,其它医院也陆续有相关报道。到1972年,各地共报告91名8~25岁的癌病历,其中49名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肯定服用过己烯雌酚。这个案例说明,己烯雌酚的这种不良反应要在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后在下一代身上才暴露出来。(9)黄热病疫苗和病毒性肝炎:1942年,美队里曾普遍接种黄热病疫苗,结果在接受预防注射的300万军人中,有28000人发生传染性肝炎,死亡62人。调查发现,在117批黄热病疫苗中有9批疫苗的血清中混进了患传染性肝炎已痊愈的志愿者的血清。(10)沙利度胺(反应停)和海豹肢畸形:沙利度胺是1957年首先在德国上市的,因它能治疗孕妇的妊娠呕吐,上市后不久就被推广到十几个国家。1961年10月,三位德国医生在当时西德的妇产学科会议上报告了一些海豹肢畸形儿的病例,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以后其它地方也有报告。通过长时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种畸形与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反应停有关。调查发现,该药在17个国家里共引起海豹肢畸形1万多人,仅当时的西德就有6000多人,日本在1981年前发现309人。此外,该药还引起有时能威胁生命的多发性神经炎1300多例。(11)二硝基酚致眼及骨髓损害:20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流行“药物减肥”,在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巴西等国家许多使用二硝基酚作为减肥药。到1937年,人们发现这些国家的白内障患者大量增加,调查发现很多患者使用过二硝基酚。二硝基酚致白内障失明占总用药人数的1%,导致骨髓抑制177人,死亡9人。(12)醋酸铊中毒:20世纪20年代,儿童头癣特别多,当时尚无抗真菌药物,皮肤科医生使用治疗。铊是最毒的金属之一,服用后可以引起脱发,呕吐、痉挛、瘫痪、昏迷甚至死亡。1930~1960年在各国使用的醋酸铊患者近半数慢性中毒,死亡数人。(13)非那西丁致严重肾损害:非那西丁系解热镇痛药,1953年以后许多欧洲国家,特别是瑞士,当时的西德和捷克、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忽然发现肾脏病人大量增加,经过调查证实,主要是由于服用非那西丁所致。这种病例欧洲报告了2000例,美国报告了100例,加拿大报告了45例,有几百人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关国家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含非那西丁的药物出售。此后,这类肾脏损害病人的数目就明显下降。但是也有证据表明,有的病人即使停用非那西丁长达8年以后,还可因肾功能衰竭死亡。(14)心得宁事件:心得宁为抗心律失常药。1968年至1979年在美国至少有2257人因服用心得宁而出现毒性反应,致眼-皮肤-黏膜综合症。1974年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关于心得宁可引起致眼-皮肤-黏膜综合病变的报道,随后不久,各地陆续报道类似的病例,在明确了因果关系后,终于在1975年停止了心得宁的销售。这是在100万/年病人的世界范围内广泛用药后才发现,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15)替马沙星事件:替马沙星是第三代喹喏酮类药物,由美国的一家公司生产,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无严重不良反应,于1991年首次在瑞典上市,1992年在美国上市。截止到1992年6月,FDA收到了318例不良反应报告,包括溶血性贫血、弥慢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肝损伤、低血糖等。这些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当于其它喹喏酮类药物的4倍。该药品在美国上市仅4个月,收到8例肝损伤、低血糖休克报告,死亡三人,即迅速从市场上撤除该品种。(16)拜斯亭事件:2001年8月8日,拜耳公司宣布:即日起从全球市场(除日本外)主动撤出其降低胆固醇药物拜斯亭(西立伐他汀)。拜耳公司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报告证实,拜斯亭单用及与吉非罗齐联合使用时,导致肌肉无力和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的副反应。横纹肌溶解是一种罕见的潜在威胁生命的不良反应,开始的症状为肌肉无力、疼痛,严重的可能引起肾脏损害。拜斯亭于1997年上市,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自拜斯亭推入市场后,全世界80多个国家有超过600万患者使用该药,美国FDA收到31例因拜斯亭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死亡的报告,其中在12例报告中患者联合使用了吉非罗齐。全球共有52例因服用拜斯亭产生横纹肌溶解所致的死亡报告。据FDA资料记录,拜斯亭引起致死性横纹肌溶解反应显著多于已经上市的其他同类产品,且多发生在大剂量及与吉非罗齐等其他降脂药物的联合使用中。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反应停”事件,是一个典型的药物导致胎儿畸形的例子。当时一家西德药厂生产了一种治疗早期妊娠反应的新药,有很好的止吐作用。许多有呕吐反应的早期妊娠妇女,服用此药后,可迅速把妊娠反应性呕吐停住,因而取名为“反应停”。由于止吐效果显著,颇受早孕妇女的欢迎。在很短的时间里便风靡全世界。特别是在十几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内,成为非常畅销的药。但是随后不久,这些国家内不断出生了许多没有胳膊也没有腿的海豹样新生婴儿。仅在生产此药的西德,10个月中,就有5500多个这样的怪胎出生。在英国也在短时间内,登记到的这种怪胎就有8000多个。日本也发现300多个。“反应停”对母体的毒性不强,止吐的效果又很显著,为什么对胎儿却造成如此多的畸胎尼?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反应停”造成胎儿畸形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药物的毒性,而在药物的致畸性。其致畸作用竟强达50-80%用药孕妇的胎儿。从这一事件可以说明,对母体疾病有好作用的药物,对胎儿不但不起好作用,反而起了致畸的坏作用。)

西医药讲究群体治疗,只要是同一种病,就用同一种药。而中医是辨证论治,即使是同一种病,也因证而异,即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不同证而用药不同,属个性化诊治。吃饭穿衣尚且要个性化,治病用药岂能千篇一律。

综上所述,中医药与西医药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中医药必将迅速国际化,成为与西医药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人类又一医疗保健体系。

三、中医药国际化遇到的问题

现在,针灸已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得到承认,合法化了。但针灸仅是中医的一部分。由于林自强等先生10余年的不懈努力,2000年澳大利亚已赋予中医药以合法地位。其他西方国家尚不认可中医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东西方文化差异。中西医分属两个不同的哲学体系,理论和思维方法不同,名词术语大不一样,语言难以相通。因此,西方国家不了解、也难以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因而持排斥态度,甚至动不动就查抄中医药。想当年,在美国用针刺治病是要被判刑的。1972年,尼克松总统目睹了针刺麻醉的神奇效果,今天美国各州不是都承认了针灸吗?19世纪,当西方传教士将西药带入中国时,我们同样不理解。到20世纪初以后中国人学习西医者渐多,才慢慢接受了西医药。

2.西方国家的法规。西方国家基本上按其西药有关法规要求传统药物,尤其是对待中药。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西药药害事件,为西药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规范,而且世界上的传统医药也都得按这一个标准办事。前面已说过,中医药与西医药、其他传统医药都不同,西医药与其他传统医药也不同,彼此之间应该“求异存同”。所谓“异”,就是指各种医药的特色,这是真正需要保留的东西。

所有的球类都是球,都是娱乐工具,但我们进行篮球比赛总不能按足球规则来裁判吧。所有的政策法规都是由人制定的,也都会影响社会发展。日本明治维新时规定西医药是唯一合法的医药体系。从此,应用中医药1500年的日本人民失去了一种医疗选择达100年之久。20世纪60年代,日本又允许中药存在,但废医存药,水平明显下降,出现了小柴胡汤事件。美国FDA业已认识到中药的安全性,允许中药以“饮食补充剂”名义在美国上市,且规定已在他国以药品名义上市的草药,在美国申请新药注册时,可以考虑免去一些临床前实验。这是一个进步,只是步子小了点。

(日本小柴胡汤事件: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制成了小柴胡汤颗粒制剂,同时有地滋教授发表了“津村小柴胡汤颗粒对慢性肝炎有治疗效果”的报告,刹时间在日本引起不同凡响。小柴胡汤成了畅销药,舆论认为日本汉方走向现代化。短短的几年里,津村顺天堂便成了日本乃至世界注目的制药企业,财富积累走向巅顶。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不断爆出小柴胡汤有副作用的新闻,1991年4月日本厚生省向医师、药剂师下达了要注意小柴胡汤导致间质性肺炎的通告。1994年1月~1999年12月报道了因小柴胡汤颗粒的副作用发生了188例间质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结果津村顺天堂1997年破产,2000年津村顺天堂社长津村昭被判刑3年。)

为使本国人民有更多的医疗选择,并降低医疗费负担,主动考察、了解、学习他国的医学,并从政策法规上予以支持,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贾谦 吴运高)

正文 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