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校长王恩厚传略

2016年11月19日,纪念老红军王恩厚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王恩厚的家人,生前好友及家乡代表等百余人参加,共同缅怀这位为新中国创立和中医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老红军。王恩厚曾是红军队伍中的军医,他曾多次参加重大的兵团作战,创造了许多战场疗伤的奇迹;建国后他仍坚守在医疗岗位上,无私地为国家奉献;即使在离休后,他仍从事公益活动,担任了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校长,为民间中医学校奉献余温。他为祖国和中医事业奉献了一生,这样的精神可叹又可敬。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校长王恩厚,校长吕炳奎等人参加会议

1917年1月,王恩厚出生于湖北麻城。他生在贫困的农家,自幼艰苦度日。因为生活太过贫苦,13岁他就离开家乡参加了红军。

在队伍中,他当过事务员,做过机枪手。后来当上了军医,还做上了卫生队长。1933年他正式入党,17岁时,他就已经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的卫生部长。他随着这支西路军长征,三度越过雪山和草地,最终参与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

1937年西路军不幸失败,建制被敌人打散。王恩厚同其他战士一面乞讨,一面坚持与敌人游动作战,最终却还是被俘。可喜的是没过多久,战士们又进行越狱逃出了生天。

返回延安的王恩厚重新在医疗岗位任职。1944年,王恩厚担任冀中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在艰苦卓绝的冀中平原游击战中,他领导组建了地下医院,地道医院,苇塘医院等特殊时期的特殊医院,隐蔽地救治了大批伤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次年,他又担任晋察冀野战三纵队卫生部部长,先后在绥远、大同、石家庄等战役中救治、转移伤员。1948年在石侠和古北口的战斗中,他当机立断,转移了大量伤员脱险,因此而受到通令表彰。

解放战争中,王恩厚任天津军管会卫生接管处总支书记,1938年冬季天津解放时,由他接管了天津市卫生单位,保证了战后天津市内的稳定。建国后,他进入中国医科大学深造,4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50年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的战斗。抗美援朝结束后,王恩厚担任了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后又升任校长。1955年,王恩厚被授予大校军衔。

1958年,王恩厚随第一军医大学集体转业,担任吉林医科大学的校长兼党委书记。60年代,他率领中国政府卫生代表团先后出使朝鲜和缅甸,对国家间的医学交流做出了贡献。

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校长王恩厚,名誉校长崔月犁,副校长巫君如,校长吕炳奎等人合影

1977年,他出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当时正值“四人帮”被粉碎,中医事业百废待兴之时。他着手将研究院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科研工作上,提出"以科研为中心,医疗基础,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他的工作为中医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83年王恩厚离休后,参与了许多社会公益活动。1984年,在民间的中医学校——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任校长、名誉董事长,不断地发挥着余热。

2005年8月,王恩厚病逝,享年88岁。

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