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证治方剂索引
一画
一贯煎(《柳州医话》):沙参 生地 当归 枸杞子 川楝子
二画
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 肉桂 川芎 地黄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黄芪 当归 白芍
十灰散(《十药神书》):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白茅根 茜草根 栀子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
十枣汤(《伤寒论》):炒芫花 甘遂 大戟
二阴煎(《景岳全书》):生地 麦冬 元参 酸枣仁 甘草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 橘红 茯苓 炙甘草
二妙散(《丹溪心法》):苍术 黄柏
二神散(《证治准绳》):海金砂 滑石
七宝美髯丹(《医方集解》):制何首乌 茯苓 牛膝 当归 枸杞子 菟丝子 补骨脂
七味都气丸(《医宗己任篇》):熟地黄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牡丹皮 茯苓 五味子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滑石 栀子仁 炙甘草 木通 大黄 灯芯草
八珍汤(《正体类要》):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人参白虎汤(《杂病源流犀烛》):人参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人参归脾丸(汤)(《济生方》):即归脾丸(汤)。
人参保肺汤(《宣明论方》):人参 柴胡 当归 白芍 桑白皮 知母 白术 川芎 黄芪 紫苑 荆芥 地骨皮 黄芩 连翘 大黄 薄荷 甘草 桔梗 石膏 滑石 寒水石
人参汤(《伤寒论》):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
人参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 甘草 桔梗 人参 川芎 茯苓 枳壳 前胡 羌活 独活 薄荷 生姜
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芍 当归 陈皮 黄芪 桂心 人参 白术 炙草 熟地 五味子 茯苓 远志 生姜 大枣
人参养营汤(《温疫论补注》):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地黄 当归 白芍 知母 陈皮 甘草
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蛤蚧 杏仁 炙甘草 知母 桑白皮 人参 茯苓 贝母
丁香柿蒂汤(《证因脉治》):丁香 柿蒂 人参 生姜
丁香透膈散(《太平恵民和剂局方》):丁香 木香 香附 砂仁 白蔻仁 人参 白术 麦芽 神曲 炙甘草
三画
三一承气汤(《宣明论方》):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甘草 生姜
三才汤(《温病条辨》):人参 天门冬 干地黄
三才封髓丹(《卫生宝鉴》):天门冬 熟地黄 人参 黄柏 砂仁 炙甘草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三仁汤(《温病条辨》):杏仁 白蔻仁 生薏仁 厚朴 半夏 通草 滑石 竹叶
三生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生南星 木香 生川乌 生附子
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炙甘草 干地黄 白芍 阿胶 麻仁 麦门冬 生牡蛎 生龟板 生鳖甲
三甲散(《温疫论》):鳖甲 龟板 穿山甲 蝉蜕 僵蚕 牡蛎 当归 白芍 甘草 䗪虫
三圣散:防风 瓜蒂 藜芦
三妙丸(《医学正传》):黄柏 苍术 牛膝
三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鹿肾 驴肾 狗肾 生黄芪 人参 当归 熟地黄 龟板 茯苓 枸杞子 生白术 生阿胶 山茱萸 制附子 淫羊藿 蒺藜 补骨脂 菟丝子 鱼鳔 杜仲 鹿茸 肉桂
三拗汤(《太平恵民和剂局方》):甘草 麻黄 杏仁
三黄枳术丸(《幼科发挥》):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 枳实 厚朴 槟榔
三痹汤(《校注妇人良方》):续断 杜仲 防风 桂心 细辛 人参 茯苓 当归 炒白芍 炒黄芪 牛膝 炙甘草 秦艽 生地 川芎 独活 生姜
《千金》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苇茎 薏苡仁 冬瓜仁 桃仁
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 荆芥 防风 薄荷 羌活 细辛 白芷 甘草
大七气汤(《寿世保元》):三棱 莪术 青皮 陈皮 香附 藿香 益智仁 桔梗 肉桂 甘草 生姜 大枣
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参 熟地 山药 山萸肉 杜仲 当归 枸杞 甘草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炒黄柏 知母 熟地 龟板 猪脊髓
大承气汤(《伤寒论》):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白芍 干地黄 麦门冬 阿胶 麻仁 生龟板 生牡蛎 炙甘草 生鳖甲 五味子 生鸡子黄
大秦艽汤(《医学发明》):秦艽 石膏 甘草 川芎 当归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白芍药 白芷 白术 生地黄 熟地黄 茯苓 细辛
大柴胡汤(《伤寒论》):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黄 大枣
大黄甘草汤(《金匮要略》):大黄 甘草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大黄 附子 细辛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大黄 黄连
小半夏汤(《金匮要略》):半夏 生姜
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半夏 生姜 茯苓
小建中汤(《伤寒论》):桂枝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芍药 饴糖
小定风珠(《温病条辨》):生鸡子黄 阿胶 生龟板 童便 淡菜
小金丹(《内经方集释》):朱砂 雄黄 雌黄 紫金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炙草 桂枝 五味子 半夏
小柴胡汤(《伤寒论》):柴胡 黄芩 人参 炙甘草 生姜 半夏 大枣
小陷胸汤(《伤寒论》):黄连 枳实
小蓟饮子(《济生方》):生地 小蓟 滑石 通草 蒲黄 淡竹叶 藕节 当归 山栀 甘草
飞龙奇命丹(《古今医鉴》):雄黄 蟾酥 铜绿 朱砂 血竭 乳香 没药 胆矾 寒水石 轻粉 麝香 冰片 蜈蚣 蜗牛
马兜铃散(《太平圣惠方》):马兜铃 桑白皮 汉防己 茯苓 柴胡 白前 大腹皮 陈皮 桔梗 五味子 甘草 紫菀 杏仁 麻黄
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防己 椒目 葶苈子 大黄
四画
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半夏 生姜 大枣
六味回阳饮汤(《景岳全书》):人参 制附子 炮姜 炙甘草 熟地黄 当归身
六味地黄丸汤(《小儿药证直诀》):熟地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牡丹皮 茯苓
六磨汤(《世医得效方》):槟榔 沉香 木香 乌药 大黄 枳壳
五仁丸(《世医得效方》):桃仁 杏仁 柏子仁 松子仁 炒郁李仁 陈皮
五皮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炙大腹皮 炙桑白皮 茯苓皮 生姜皮 陈皮
五汁安中饮(《内科学》):韭汁 牛乳 生姜汁 梨汁 藕汁
五苓散(《伤寒论》):猪苓 白术 茯苓 泽泻 桂枝
五味异功散(《景岳全书》):即异功散。
五磨饮子(《医方集解》):沉香 木香 槟榔 乌药 枳实
月华丸(《医学心悟》):沙参 麦冬 天冬 生地 熟地 阿胶 参三七 山药 茯苓 贝母 百部 獭肝
乌头汤(《金匮要略》):麻黄 芍药 黄芪 炙甘草 川乌
云南白药:成药。
双乌丸:制川乌 制草乌 全蝎 生芪 麻黄 当归 桂枝 乳香 没药
双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芍药 当归 黄芪 川芎 熟地黄 炙甘草 肉桂 生姜 大枣
化肝煎(《景岳全书》):青皮 陈皮 芍药 牡丹皮 炒栀子 泽泻 土贝母
化积丸(《类证治裁》):三棱 莪术 阿魏 海浮石 香附 雄黄 槟榔 苏木 瓦楞子 五灵脂
无比山药丸(《急备千金要方》):山药 苁蓉 熟地 山萸肉 茯神 菟丝子 五味子 赤石脂 巴戟 泽泻 杜仲 牛膝
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人参 玄参 丹参 茯苓 五味子 远志 桔梗 当归 天冬 麦冬 柏子仁 酸枣仁 生地 辰沙为衣。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 钩藤 生石决明 牛膝 桑寄生 杜仲 山栀 黄芩 益母草 茯神 夜交藤
木香顺气散(《证治准绳》):木香 香附 槟榔 青皮 陈皮 厚朴 苍术 枳壳 砂仁 炙
木香调气散(《医宗必读》):白豆蔻 丁香 檀香 木香 藿香 炙甘草 砂仁
止痉散:僵蚕 全蝎 娱蚣
止嗽散(《医学心悟》):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陈皮 甘草
丹参饮(《医宗金鉴》):丹参 檀香 砂仁
丹栀消遥散(《薛氏医案》):当归 白芍 白术 柴胡 茯苓 甘草 生姜 薄荷 丹皮 山栀
开噤散(《医学心悟》):人参 黄连 石菖蒲 丹参 石莲子 茯苓 陈皮 陈米 冬瓜仁 荷叶蒂
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厚朴 藿香 甘草 半夏 苍术 陈皮
中满分消汤(《兰室秘藏》):厚朴 枳实 黄连 黄芩 知母 半夏 陈皮 茯苓 泽泻 砂仁 干姜 片姜黄 人参 白术 甘草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炒小茴香 炒干姜 延胡索 没药 川芎 官桂 赤芍药 炒五灵脂 蒲黄 当归
五画
四七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叶 半夏 厚朴 茯苓 生姜 大枣
四生丸(《校注妇人良方》):生荷叶 生艾叶 生柏叶 生地黄
四妙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黄柏 薏苡仁 苍术 怀牛膝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 炙甘草 茯苓 白术
四味回阳饮(《景岳全书阵》):人参 制附子 炮姜 炙甘草
四味香薷饮(《医方集解》)香薷 姜厚朴 炒扁豆 姜黄连
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 白芍 川芎 熟地
四逆汤(《伤寒论》):炙甘草 干姜 生附子
四逆散(《伤寒论》):炙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四神丸(《校注妇人良方》):补骨脂 吴茱萸 肉豆蔻 五味子 大枣 生姜
四海舒郁丸(《疡医大全》):青木香 陈皮 海蛤粉 海带 海藻 昆布 乌贼骨
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炒甘草 橘皮 藿香 白术 厚朴 半夏
玉女煎(《景岳全书》):石膏 知母 熟地 麦门冬 牛膝
玉枢丹(《百一选方》):即成药 紫金锭。
玉屏风散(《丹溪心法》):黄芪 防风 白术 生姜
石苇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芍药 白术 滑石 冬葵子 瞿麦 石苇 木通 王不留行 当归 炙甘草
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 吴茱萸
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菟丝子 鹿角胶 龟板胶 川牛膝
左归饮(《景岳全书》):熟地黄 山药 枸杞子 山茱萸 茯苓 炙甘草
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 山药 枸杞子 鹿角胶 菟丝子 杜仲 山茱萸 当归 肉桂 附子
右归饮(《景岳全书》):熟地 山茱萸 山药 枸杞子 杜仲 炙甘草 肉桂 附子
生化汤(《景岳全书》):当归 川芎 炙甘草 炮姜 桃仁 熟地黄
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生姜甘草汤(《备急千金要方》):生姜 甘草 人参 大枣
生铁落饮(《医学新悟》):天冬 麦冬 川贝 胆南星 橘红 远志 菖蒲 连翘 茯苓 茯神 元参 钩藤 丹参 辰砂 生铁落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灵脂 蒲黄
去氟片:蛇纹石 豹骨 黄芪 枸杞子 甘草
归脾汤(丸)(《校注妇人良方》):人参 炒白术 炒黄芪 茯苓 当归 龙眼肉 远志 酸枣仁 木香 炙草 生姜 大枣
《圣惠》地骨皮散(《太平圣惠方》):地骨皮 柴胡 羚羊角屑 炙甘草 人参
白头翁汤(《伤寒论》):白头翁 秦皮 黄连 黄柏
白虎汤(《伤寒论》):知母 石膏 炙甘草 粳米
白虎加桂枝汤(《伤寒论》):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桂枝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半夏 厚朴 紫苏 茯苓 生姜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炙甘草 黄连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半夏 白术 天麻 橘红 茯苓 甘草 生姜 大枣
代抵当丸(《证治准绳》):大黄 归尾 生地 山甲片 芒硝 桃仁 肉桂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苍术 厚朴 陈皮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柴胡 生地 甘草
加味二妙散(《丹溪心法》):苍术 黄柏 当归 牛膝 防己 萆薢 龟板
加减葳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葳蕤 葱白 桔梗 薄荷 白薇 豆豉 炙甘草 大枣
加减资液救焚汤:人参 炙甘草 生地 麦冬 五味子 阿胶 柏子仁 犀角 牛黄 滑石 生石膏 大黄
加味三圣散:防风 瓜蒂 藜芦 绿矾
加味桔梗汤(《医学心悟》):桔梗 甘草 贝母 橘红 银花 苡仁 葶苈子 白芨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甘草 小麦 大枣
甘草干姜汤(《伤寒论》):炙甘草 干姜
甘姜苓术(肾着)汤(《金匮要略》):甘草 干姜 白术 茯苓
甘遂半夏汤(《金匮要略》):甘遂 半夏 芍药 炙甘草
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滑石 茵陈 黄芩 菖蒲 川贝 木通 藿香 射干 连翘 薄荷 白蔻仁
六画
防己仙人肢丸(《宣明论方》):人参 沙参 玄参 紫参 丹参 白术 牡蛎 知母 甘草 杞子 防己 杏仁 木香 蛤蚧
防风汤(《备急千金要方》):防风 川芎 白芷 牛膝 狗脊 萆薢 白术 羌活 葛根 附子 杏仁 麻黄 生姜 石膏 薏苡仁 桂心
防风绿豆甘草汤:防风 绿豆 红糖 甘草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炙甘草 通草 大枣
当归补血汤(《兰室秘藏》):黄芪 当归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竹叶 石膏 麦冬 人参 半夏 粳米 甘草
回阳返本汤(《伤寒六书》):熟附子 干姜 甘草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腊茶 陈皮
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生地 熟地 麦冬 贝母 百合 当归 芍药 甘草 元参 桔梗
芎芷石膏汤(《医宗金鉴》):川芎 白芷 石膏 菊花 藁本 羌活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生地 甘草 木通 当归
导痰汤(《校注妇人良方》):半夏 天南星 枳实 茯苓 橘红 甘草 生地
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朱砂 麝香 安息香 金箔 银箔 犀角 冰片 牛黄 琥珀 雄黄 玳瑁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当归 牛膝 红花 生地 桃仁 枳壳 赤芍 柴胡 甘草 桔梗 川芎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牛黄 郁金 犀角 黄连 朱砂 栀子 雄黄 黄芩 珍珠 冰片 麝香
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茯苓 茯神 人参 远志 石菖蒲 龙齿
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芍药 当归 黄芩 黄连 大黄 肉桂 槟榔 木香 甘草
芍药甘草汤(《伤寒论》):白芍药 炙甘草
朱砂安神丸(《兰室秘藏》):黃连 朱砂 生地 归身 甘草
地黄饮子(《宣明论方》):熟地 巴戟天 山茱萸 石斛 肉苁蓉 炮附子 五味子 官桂 茯苓 麦门冬 菖蒲 远志
巩堤丸(《景岳全书)):热地黄 菟丝子 炒白术 五味子 益智仁 补骨脂 制附子 茯苓 炒韭子 山药
地榆散(验方):地榆 茜根 黄芩 山栀 茯苓 黄连
七画
何人饮(《景岳全书》):何首乌 人参 当归 陈皮 生姜
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子 半夏 肉桂 当归 炙甘草 前胡 厚朴 生姜 大枣 紫苏
麦门冬汤(《金匮要略》):麦门冬 半夏 人参 甘草 粳米
赤小豆当归散(《金匮要略》):赤小豆 当归
附子理中丸(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子 人参 干姜 白术 甘草
补天大造丸(《杂病源流犀烛》):紫河车 熟地黄 酒茴香 酒黄柏 白术 生地黄 酒牛膝 天门冬 麦门冬 杜仲 五味子 枸杞子 陈皮 干姜 侧柏叶
补气运脾汤(《医学统旨》):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芪 陈皮 砂仁 半夏曲 生姜 大枣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黄芪 炙甘草 人参 白术 归身 陈皮 升麻 柴胡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生黄芪 当归尾 赤芍药 地龙 川芎 桃仁 红花
补肝汤(《兰室秘藏》):柴胡 升麻 藁本 茯苓 炒神曲 苍术 半夏 生姜
补肺汤(《备急千金要方》):五味子 干姜 桂心 款冬花 麦门冬 大枣 粳米 桑白皮
补益丸(《医宗必读》):白术 生地黄 龟板 锁阳 当归身 陈皮 牛膝 白芍药 菟丝子 干姜 炒黄柏 虎胫骨 茯苓 五味子 炙甘草 紫河车
纯阳正气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藿香 法半夏 青木香 陈皮 公丁香 官桂 炒苍术 白术 茯苓 花椒 红灵丹
连朴饮(《医学传灯》):枳壳 厚朴 山楂 泽泻 陈皮 桔梗 白芍 黄芩 黄连 甘草
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 青木香 犀角 炒香附 朱砂 煨诃子 檀香 安息香 丁香 荜拨 冰片 薰陆香 苏合香油
良附丸(《良方集腋)》:高良姜 香附
抑肝散(《保婴撮要》):柴胡 甘草 川芎 当归 炒白术 茯苓 钩藤
麦味地黄丸(《寿世保元》):生地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牡丹皮 泽泻 五味子 麦冬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沙参 麦冬 玉竹 桑叶 生甘草 天花粉 生扁豆
沉香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白术 茯苓 木通 当归 陈皮 青皮 大腹子 大腹皮 槟榔 芍药 炙甘草 紫苏叶 枳壳
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 独活 炙甘草 藁本 川芎 防风 蔓荆子
吴茱萸汤(《伤寒论》):吴茱萸 人参 生姜 大枣
芳香辟秽汤(《通俗伤寒论》):藿香 佩兰 蔻仁 白芥子 滑石 郁金 川朴 杏仁 苡仁
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桃仁 红花 当归 炙甘草 五灵脂 香附 地龙 秦艽 羌活 没药 牛膝 川芎
苁蓉丸:肉苁蓉 熟地 鸡血藤 骨碎补 海桐皮 川芎 鹿含草
启膈散(《医学心悟》):沙参 丹参 茯苓 川贝母 郁金 砂仁壳 荷叶蒂 杵头糠
八画
泻心汤(《金匮要略》):大黄 黄芩 黄连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粳米
炙甘草汤(《伤寒论》):炙甘草 人参 桂枝 生姜 阿胶 生地 麦冬 麻仁 大枣
厚朴汤(《症因脉治》):厚朴 陈皮 甘草 干姜 茯苓
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 紫苏叶 葛根 半夏 前胡 茯苓 木香 枳壳 桔梗 炙甘草 陈皮
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 炮附子 生姜 大枣
参牡汤:党参 牡蛎 乌梅 栝蒌 马齿苋 禹馀粮 薤白 茯苓 苦杏仁 桔梗 枳壳 生姜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莲子肉 薏苡仁 砂仁 炒桔梗 白扁豆 茯苓 人参 炒甘草 白术 山药
参赭镇气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党参 白芍药 生芡实 生山药 山茱萸 龙骨 代赭石 牡蛎 炒苏子
妙香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麝香 煨木香 山药 茯苓 茯神 黄芪 远志 人参 桔梗 炙甘草 朱砂
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知母 黄柏 熟地 山萸肉 山药 茯苓 泽泻 丹皮
苓桂术甘汤(《伤寒论》):茯苓 桂枝 白术 炙甘草
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川楝子 延胡索
《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干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牡丹皮 桂枝 炮附子
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沙苑疾藜 芡实 莲须 龙骨 牡蛎 莲肉
奔豚汤(《金匮要略》):甘草 黄芩 川芎 芍药 当归 半夏 生姜 葛根 甘李根白皮
固脬汤(《奇效良方》):菟丝子 茴香 附子 桑螵蛸 戎盐
定癎丸(《医学心悟》):天麻 川贝 胆星 陈皮 半夏 茯苓 茯神 丹参 麦冬 石菖蒲 远志 全蝎 僵蚕 琥珀 朱砂 竹沥 姜汁 甘草
定喘汤(《摄生众妙方》):白果 麻黄 款冬花 桑白皮 法半夏 苏子 甘草 杏仁 炒黄芩
实脾饮(《济生方》):附子 干姜 白术 甘草 厚朴 木香 草果 大腹皮 木瓜 茯苓 生姜 大枣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青蒿 知母 鳖甲 生地黄 牡丹皮 天花粉
虎潜丸(《丹溪心法》):黄柏 龟板 陈皮 知母 熟地 白芍 锁阳 炙虎骨 干姜
昆藻金蓝汤:昆布 海藻 金钱草 板蓝根
九画
济川煎(《景岳全书》):当归 牛膝 肉苁蓉 泽泻 升麻 枳壳
《济生》安肾丸(《严氏济生方》):肉苁蓉 桃仁 破故纸 白术 山药 石斛 白蒺藜 川乌 川萆薢 川巴戟
《济生》肾气丸(《严氏济生方》):炮附子 茯苓 泽泻 山茱萸 山药 车前子 牡丹皮 官桂 川牛膝 熟地
栀子清肝汤(《证治准绳》):栀子 皮丹 赤芍 菊花 川芎 柴胡
养心汤(《证治准绳》):黄芪 茯苓 茯神 当归 川芎 炙甘草 半夏曲 柏子仁 酸枣仁 远志 五味子 人参 肉桂
养胃汤(《证治准绳》):厚朴 苍术 半夏 藿香 草果仁 茯苓 人参 炙甘草 橘红 生姜 乌梅
养血柔肝丸:枸杞子 鳖甲 生地 地骨皮 丹参 丹皮 红花 牡蛎
顺气导痰汤(验方):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胆星 枳实 木香 香附 生姜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柴胡 瓜蒌 当归 红花 穿山甲 桃仁 大黄 甘草
复方人参高原片:人参 麦冬 五味子 丹参 川芎 甘草
复方还灵片1号:龙骨 龟板 石菖蒲 党参 山药 巴戟 肉苁蓉 淫羊藿 远志 肉桂 熟附片(碾粉打片)
复方还灵片2号:龙骨 龟板 石菖蒲 肉苁蓉 合欢皮 女贞子 旱莲草 淫羊藿 熟地 山药 远志
复方绿豆汤:生绿豆 夏枯草 丹皮 柴胡 白术 茯苓 白蒺藜 当归 白芍 珍珠母 首乌藤 白茅根 旱莲草 甘草 陈皮
牵正散(《杨氏家藏方》):白附子 僵蚕 全蝎
神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苍术 藁本 白芷 细辛 羌活 川芎 炙甘草 生姜 葱白
追虫丸(《证治准绳》):槟榔 雷丸 木香 苦楝皮 皂荚 黑丑 茵陈
枳术丸(《内外伤辨感论》):白术 枳实
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感论》):大黄 枳实 神曲 茯苓 黄芩 黄连 白术 泽泻
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荆芥 防风 人参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桔梗 枳壳 茯苓 川芎 甘草
厚朴汤(《卫生宝鉴》):姜制厚朴 陈皮 炙甘草 白术 半夏曲 麸炒枳实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厚朴 橘皮 干姜 茯苓 草豆蔻仁 木香 炙甘草
拯阳理劳汤(《医宗必读》):黄芪 人参 肉桂 当归 白术 甘草 陈皮 五味子 生姜 大枣
茵陈五苓汤(散)(《金匮要略》):茵陈 泽泻 猪苓 茯苓 白术 桂心
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茵陈 炙甘草 白术 附子 干姜 肉桂
茵陈四苓汤(《医学传灯》):茵陈 白术 茯苓 泽泻 猪苓
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 栀子 大黄
香连丸(《证治准绳》):木香 黄连 诃子皮 肉豆蔻 黄芩
香附旋复花汤(《温病条辨》):香附 旋覆花 苏子 杏仁 广皮 半夏 茯苓 薏仁
香砂六君子汤《张氏医通》:人参 炒白术 茯苓 半夏 橘皮 炙甘草 木香 砂仁
香炒养胃丸(《中药制剂手册》):白术 橘皮 茯苓 法半夏 砂仁 香附 木香 枳实 豆蔻仁 藿香 厚朴 甘草 鲜姜 大枣
保和丸(《丹溪心法》):山楂 神曲 半夏 茯苓 陈皮 莲翘 莱菔子
独参汤(《十药神书》):人参 大枣
胃苓汤(《丹溪心法》):茯苓 陈皮 白术 苍术 官桂 泽泻 猪苓 厚朴 甘草
活命金丹(《卫生宝鉴》):贯众 甘草 板蓝根 葛根 芒硝 大黄 牛黄 珍珠 生犀角 薄荷 朱砂 麝香 桂枝 青黛 冰片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伤寒论》):茯苓 桂皮 炙甘草 大枣
保真汤(《十药神书》):人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茯苓 五味子 当归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白芍 柴胡 地骨皮 黄柏 知母 莲子心 陈皮 生姜 大枣
茜根散(《景岳全书》):茜根 黄芩 阿胶 侧柏叶 生地 甘草
急救回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党参 山萸肉 生山药 生白芍 炙甘草 代赭石 朱砂
封髓丹(《奇效良方》):黄柏 砂仁 甘草
除痺I号方:白芍 木瓜 制南星 制乌头 当归 鹿角片 冰片
除痺Ⅱ号方:白芍 木瓜 制南星 制乌头 当归 鹿角片 冰片 威灵仙 五灵脂 炙马前
除痺III号方:鲜松毛 土鳖虫 鹿角片
十画
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芍 当归 人参 白术 肉豆蔻 肉桂 甘草 木香 诃子皮 罂粟壳
真武汤(《伤寒论》):茯苓 芍药 生姜 白术 炮附子
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射干 麻黄 生姜 细辛 紫菀 款冬花 五味子 大枣 半夏
桃仁红花煎(《痧胀玉衡》):桃仁 红花 苏木 青皮 乌药 独活 白蒺藜
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当归 赤芍药 生地黄 川芎 桃仁 红花
桃花汤(《伤寒论》):赤石脂 干姜 粳米
蚕矢汤(《随息居重订藿乱论》):蚕砂 薏苡仁 大豆黄卷 木瓜 姜黄连 制半夏 黄芩 通草 焦栀子 吴茱萸 地浆水或阴阳水煎。
桑白皮汤(《景岳全书》):桑白皮 半夏 苏子 杏仁 贝母 栀子 黄芩 黄连 生姜
桑杏汤(《温病条辨》):桑叶 象贝母 豆豉 栀子皮 梨皮 杏仁 沙参
柴平散(《医方考》):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 甘草 生姜 大枣 苍术 厚朴 陈皮
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 菊花 桔梗 连翘 杏仁 薄荷 芦根 甘草
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柴胡 鳖甲 地骨皮 秦艽 当归 知母 青蒿 乌梅
润肠丸(《沈氏尊生书》):当归 生地 麻仁 桃仁 枳壳
桂枝加附子汤(《伤寒论》):桂枝 芍药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炮附子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桂枝 炙甘草 煅牡蛎 龙骨
益胃汤(《温病条辨》):沙参 麦冬 生地 玉竹 冰糖
铅毒经验方:广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枳实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昆布 木贼 金钱草 生麦芽 甘草
柴胡枳桔汤(《通俗伤寒论》):柴胡 枳壳 半夏 生姜 黄芩 桔梗 陈皮 茶叶
柴胡截疟饮(《医宗金鉴》):小柴胡汤加入:常山 槟榔 乌梅 桃仁 生姜 大枣
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柴胡 桂枝 黄芩 干姜 煅牡蛎 炙甘草 天花粉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 枳壳 芍药 香附 川芎 甘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柴胡 龙骨 黄芩 生姜 铅丹 人参 桂枝 茯苓 煅牡蛎 半夏 大枣 大黄
通幽汤(《脾胃论》):桃仁泥 红花 生地 熟地 当归 炙甘草 升麻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药 川芎 桃仁 红花 生姜 老葱 大枣 麝香
通瘀煎(《景岳全书》):归尾 红花 香附 乌药 山楂 木香 青皮 泽泻
调营敛肝饮(《医醇賸义》):当归 茯苓 白芍药(酒炒) 阿胶珠 炒酸枣仁 枸杞子 五味子 木香 川芎 陈皮 大枣 生姜
桔梗杏仁煎(《景岳全书》):桔梗 杏仁 甘草 银花 贝母 枳壳 红藤 连翘 夏枯草 百合 麦冬 阿胶
消渴方(《丹溪心法》):黄连 天花粉 生地汁 藕汁 牛乳
栝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栝蒌实 薤白 半夏 白酒
栝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栝蒌实 薤白 白酒
涤痰汤(《奇效良方》):制半夏 制南星 陈皮 枳实 茯苓 人参 石菖蒲 竹茹 甘草 生姜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黄 朴硝 甘草 栀子 薄荷 黄芩 连翘
海藏紫菀散(《医垒元戎》):紫菀 人参 知母 桔梗 贝母 甘草
海藻玉壶汤(《外科正宗》):海藻 贝母 陈皮 昆布 青皮 川芎 当归 半夏 连翘 甘草 独活 海带
十一画
黄土汤(《金匮要略》):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 阿胶 黄芩 灶心黄土
黄芪汤(《金匮翼》):黄芪 陈皮 麻仁 白蜜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桂枝 炙甘草 生姜 芍药 大枣 饴糖 黄芪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黄芪 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黄连 阿胶 黄芩 鸡子黄 白芍
黄连清心饮(《医学入门》):黄连 生地黄 当归 甘草 茯神 酸枣仁 远志 川楝子 莲子肉
黄连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枳实 竹茹 黄连 大枣
黄病绛矾丸(《重订广温热论》):皂矾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红枣 半夏 干姜
麻子仁丸(《伤寒论》):麻子仁 芍药 枳实 大黄 厚朴 杏仁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麻黄 杏仁 炙甘草 石膏
麻芥丸:麻黄 乳香 没药 芥子 牛膝 羌活 秦艽 五灵脂 红花 甘草 土鳖虫 细辛 地龙 香附 全蝎
菟丝子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菟丝子 鹿茸 石龙芮 肉桂 炮附子 石斛 熟地黄 茯苓 牛膝 续断 山茱萸 肉苁蓉 防风 炒杜仲 补骨脂 荜澄茄 沉香 巴戟天 炒茴香 五味子 桑螵蛸 川芎 覆盆子
羚羊角汤(《医醇賸义》):羚羊角 龟板 生地 丹皮 白芍 柴胡 薄荷 蝉衣 菊花 夏枯草 石决明
清金化痰汤(《医统旨方》):黄芩 山栀 桔梗 甘草 贝母 知母 麦冬 桑白皮 瓜蒌仁 橘红 茯苓
清肺饮(《证治汇补》):黄芩 桑白皮 麦冬 山栀 木通 茯苓
清胃散(《兰室秘藏》):当归 生地 黄连 丹皮 升麻
清骨散(《证治准绳》):银柴胡 胡黄连 秦艽 鳖甲 地骨皮 青蒿 知母 甘草
清营汤(《温病条辨》):犀角 生地黄 玄参 麦门冬 金银花 丹参 连翘 黄连 竹叶心
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石膏 生地 犀角 黄连 栀子 桔梗 黄芩 知母 赤芍 玄参 连翘 竹叶 甘草 牡丹皮
清瘴汤:青蒿 柴胡 茯苓 知母 陈皮 半夏 黄芩 黄连 枳实 常山 竹茹 益元散
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桑叶 石膏 杏仁 甘草 麦冬 人参 阿胶 胡麻仁 枇杷叶
旋复代赭汤(《伤寒沦》):旋复花 代赭石 人参 生姜 半夏 炙甘草 大枣
旋复花汤(《金匮要略》):旋复花 葱 新绛
控涎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甘遂 大戟 白芥子
银翘散(《温病条辨》):银花 连翘 豆豉 牛蒡子 薄荷 荆芥 桔梗 甘草 竹叶 芦根
菖蒲丸(《阎氏小儿方论》):菖蒲 丹参 赤石脂 人参 天门冬 麦门冬
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石菖蒲 炒栀子 鲜竹叶 牡丹皮 郁金 连翘 灯心 木通 竹沥 玉枢丹
十二画
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萆薢 白术 车前子 茯苓 石菖蒲 黄柏 莲子心 丹参
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篇》):生地 山药 山萸肉 茯苓 丹皮 泽泻 当归 白芍 山栀 柴胡 大枣
滋阴大补丸(《类证治裁》):熟地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牛膝 杜仲 五味子 巴戟天 小茴香 肉苁蓉 远志 石菖蒲 枸杞子 大枣
滋肾清肝饮(《医宗己任篇》):柴胡 白芍药 熟地黄 山药 山萸肉 牡丹皮 茯苓 泽泻 当归身 酸枣仁 栀子
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葱白连根 干葛根 豆豉 生姜 麦冬 干地黄 劳水
葱豉桔梗汤(《重订通俗伤寒论》):鲜葱白 桔梗 薄荷 连翘 焦栀子 豆豉 生甘草 鲜竹叶
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葶苈子 大枣
犀角散(《太平圣惠方》):犀角 枳壳 沉香 紫苏 防风 木香 槟榔 麦门冬 赤茯苓
杉木节 石膏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犀角 生地 芍药 牡丹皮
痛泻药方(《丹溪心法》):炒白术 炒白芍 炒陈皮 防风
温胆汤(《急备千金要方》):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枳实 竹茹 大枣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大黄 人参 甘草 干姜 附子
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葛根 黄芩 黄连 甘草
葛根汤(《伤寒论》):桂枝 麻黄 白芍 葛根 炙草 生姜 大枣
紫雪丹(《千金翼方》):石膏 寒水石 磁石 犀角屑 羚羊角屑 青木香 沉香 玄参 升麻 炙甘草 丁香 朴硝 硝石 麝香粉 朱砂粉
越婢加半夏汤(《金匮要略》):麻黄 石膏 生姜 甘草 大枣 半夏
疏凿饮子(《济生方》)商陆 泽泻 赤小豆 椒目 木通 茯苓皮 大腹皮 槟榔 生姜皮 羌活 秦艽
黑锡丹:成药。
越鞠丸(《丹溪心法》):苍术 香附 川芎 神曲 炒栀子
十三画
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香薷 厚朴 连翘 金银花 鲜扁豆花
解语丹(《医学心悟》):白附子 石菖蒲 远志 天麻 全蝎 羌活 南星 木香 甘草
十四画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炒五灵脂 川芎 牡丹皮 赤芍 乌药 延胡索 甘草 当归 桃仁 红花 香附 枳壳
摧肝丸(《医碥》):牛胆南星 钩藤 黄连 滑石 铁华粉 青黛 僵蚕 天麻 辰砂 炙甘草 竹沥 姜汁糊丸
截疟七宝饮(《易简方》):常山 草果 厚朴 槟榔 青皮 陈皮 甘草
缩泉丸(《校注妇人良方》):乌药 益智仁 山药
膏淋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药 芡实 生龙骨 生牡蛎 生地黄 党参 白芍药
槟榔汤(经验方):槟榔 黄柏 黄连 雷丸
十五画
潜龙汤(《医醇賸义》):龙齿 龙骨 玄参 龟板 生地黄 知母 黄柏 人参 蛤粉 肉桂 鲍鱼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怀牛膝 代赭石 生龙骨 生牡蛎 生龟板 生白芍 元参 天冬 川楝子 生麦芽 青蒿 甘草
增液汤(《温病条辨》):元参 生地 麦冬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元参 麦冬 生地 大黄 芒硝
十六画
赞化血余丹:血余 熟地 制首乌 胡桃肉 肉苁蓉 茯苓 小茴 巴戟 杜仲 菟丝子 鹿角胶 当归 枸杞子 人参
赞育丹(《景岳全书》):熟地 白术 当归 枸杞 杜仲 仙茅 巴戟 山萸肉 淫羊藿 肉桂
橘皮汤(《金匮要略》):橘皮 生姜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橘皮 竹茹 大枣 生姜 甘草 人参
薏苡仁汤(《证治准绳》):薏苡仁 栝蒌仁 牡丹皮 桃仁
燃照汤(《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滑石 炒豆豉 焦栀子 黄芩 佩兰 制厚朴 制半夏
十七画以上
黛蛤散(验方):青黛 海蛤壳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 半夏 厚朴 赤苓 杏仁 生苡仁 白蔻 猪苓 泽泻 豆豉
蠲痹汤(《杨氏家藏方》):酒当归 羌活 姜黄 白芍药 炙黄芪 防风 炙甘草 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