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病脉

1、病脉类别

病态脉为远离平脉的脉象,因平衡的维度很多,所以病脉的类别也非常多。有基本维度的失衡,比如力度过大或过小,宽度过宽或过窄,频率过快或者过慢等等;也有非其时或者非其位的病脉,比如春得秋脉,夏得冬脉,寸得尺脉等等;也有整体脉形的失衡,比如散乱、间歇停顿、若有若无等等。

这些病脉如果按照传统的28脉进行讲解,会非常散乱,理解困难。为了分类清晰、便于理解,我们先从正虚、邪实两个角度分类病脉。这样可以让大家先掌握“脉体现人体正邪关系”这一核心原理。然后再对一些典型病脉做单独说明。

正虚的角度是指正气要素不足以维持体内的环境平衡的脉象,即为虚类。邪的角度是指邪气干扰人体平衡的情况下,正气与之相争而出现各种脉象,即为实类。理解这两类基本情况后,对于正虚、邪实兼有的情况就可以进行组合分析。

还有一类病脉为升降出入失衡造成气血分布不均衡的脉象。这类脉象不属于纯粹的虚,也不属于纯粹的实,所以也要单列。

下面开始:

1.1、虚类

阴虚、血虚

人之阴主要包括液态的津液和血。津血不足,可出现以下几种脉象。

宽度方面:

血管内的血不足,可出现宽度很窄的细小脉。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痓。

...脉细阴血不足

《伤寒论讲解-辨痓湿暍脉证第四-单元1》

严重血不足,可以有脉细欲绝的表现。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

《伤寒论讲解-351条》

频率方面:

津血不足,不能与元气能量匹配,可生虚热,使脉的跳动变快,但此时快而无力。

至於咳唾脓血一证之脉象,有数而实者为肺痈,有数而虚者为肺痿,因肺痿源於亡津液

《金匮要略讲解-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如果津血过于不足,真阴耗竭,可见一息七至以上的疾脉。

力度方面:

因阳气作用于津血而生气。若津血稍有不足,气还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若津血非常不足,则气必然也不足,即为阴虚则无气,可出现按之中空无力的虚脉。

流利度方面:

血虚,可以有涩脉,涩而无力。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

《金匮要略讲解-水气病-三十一》

津液和血如果因某些原因突然损失,则脉宽虽然较大,但是重按中空,如按葱管一样,称为芤脉。如果把血管比喻成葱管的话,轻按感觉明显,重按中间无力,而葱管的两个边还有一定力度,所以称为浮大中空。

血过于少为亡血,其脉象伤寒形容为“绵绵如泻漆之绝”,细小柔软而连绵不断。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伤寒论讲解-辨脉法-单元1》

阳气虚

阳气不足,则气不足,且寒气自生。

力度方面:

阳气虚则脉必然无力,称为虚脉,弱脉。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伤寒论讲解-平脉法-单元6》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伤寒论讲解-平脉法-单元6》

脉位方面:

阳气虚,可以出现沉而无力的脉象。这是因为里部气太虚,不能鼓动较多气血散布周身。

若阳气虚,鼓动无力,则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中医药学概论-脉诊》

如果再虚,可以出现伏脉。伏脉就是脉的显现部位比沉脉还深,必须按到骨头才能得到。当阳气衰微的时候可以出现伏脉。

宽度方面:

阳气虚也可能出现浮大无根之脉,就是轻按似乎很宽大明显,但是无力,且重按几乎无脉。看似宽大,其实是里部阳气无法存留,外越于体表而表现为轻按宽大。

若久病虚衰而脉浮大无力,则属阳气虚浮外越之危重证,而非表证

阳气微弱,无力推动津血,脉表现为无力而且细的微脉。

微脉脉象:极细极弱,似有似无,按之欲绝。

主病:多为阳气衰微之重证。阳气衰微,鼓动无力,故脉微欲绝。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 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慄也。

《伤寒论讲解-平脉法-单元6》

寸口脉微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

《伤寒论讲解-平脉法-单元6》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讲解〕本条论阴盛阳绝的脉证。

寸脉微为阳气虚,尺脉紧主阴气盛。阳虚阴盛,阳不摄阴则虚损多汗,阴盛常在则阳气不续,则为绝矣。

《伤寒论讲解-平脉法-单元6》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疎,疎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疎,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伤寒论讲解-平脉法-单元6》

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讲解-61条》

阳气过于衰微,可以出现如蜘蛛丝样感觉的即弱又细的脉象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

《伤寒论讲解-辨脉法-单元1》

频率方面:

阳气不足,可以有缓慢的迟脉,每分钟少于60次,缓慢而无力。

整体长度方面:

阳气不足会使长度变短,脉短而无力。

营气弱

营气与血的关系密切,基本上血虚营气必然虚,所以营气相关脉象参考血虚部分。

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则脉无力,且细、沉,称为弱脉。

若再严重,则脉极细、极弱,似有似无,既为微脉。

气血两虚还可以出现脉又细又软,且轻取即得,重按不明显的情况,这称之为濡脉。

精伤

精为气血之源。精伤,则气血不足。各种阴性脉的表现都可能出现。教材中说伤精,可以有涩脉,一般涩而无力。

脏腑衰弱

脏腑为一身气血的根本。

脏气衰弱,可以出现代脉。代脉是脉跳动缓慢,隔段时间就停顿。停顿时间较长,然后再恢复跳动。每次停顿时间基本一致,叫止有定数。出现代脉的原因多种,虚实都有。这里是指脏器衰微,气血不连续,从而形成代脉。

脏腑精气已绝,此时五脏产生气血极少,只剩一点尚存的气血支撑脉搏。这时的脉象浮散无根,飘浮不定,稍按则无,称为散脉。散脉是脉形已散,不能保持标准的起伏波形。此脉在《口诀浅释》中解释的较好,引用如下:

“散脉的形状似扬花散漫飞舞,来去不定,脉律不齐,毫无规律。妇女怀孕见散脉为临产的征兆,如果怀胎还不到预产期则为有流产堕胎的可能。疾病经久而见到散脉的,则为脾肾之阳衰竭,必须抓紧治疗。...

左寸部脉散多为心阳不足,心中怔忡而悸,右寸脉散则为肺卫之气不足,肌表不固而自汗,左关部脉散多为溢饮病;右关则主水湿下注而下肢浮肿,两尺部脉散是真元之气散乱。”

伤寒欬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本条之所以将常见之咳逆上气,判为死证,关键在于“散脉”和“形损”两候。散脉即举之浮散,按之如无,来去模糊,而散漫无根。此脉一见,多为正气浇漓,肾根已拔之候。同时兼见大骨枯槁,大肉陷下等形损之变,故为伤寒危及肺肾、元气败之死证。

《伤寒论-辨脉法-单元3》

阴绝阳绝脉

寸脉在上为阳脉,尺脉在下为阴脉,两脉都应该与中间的关脉相交,代表人体内部气血可以上下交互。寸脉不交关,为阳绝;尺脉不交关,为阴绝。阳绝死于春夏,阴绝死于秋冬。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

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伤寒论-平脉法-单元5》

无胃气的真脏脉:

真脏脉是指五脏自身脉象的本来面目,所以称为真。五脏脉象的本来面目并非是柔和均匀的,而是各有特点。其之所以在最终脉象上表现出柔和均匀的状态,是因为有胃气的调和。胃气与五脏气共同到达肺脉,所以表现出正常脉象。

如果生病,胃气不能与五脏气同时到达肺脉,则在寸口脉上体现出五脏脉象的真相,为无胃气的死证。如肺脉的本象为浮而无根基,如按葱叶等。真脏脉的特点见《黄帝内经讲解-胃气为本》章节。

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素问•玉机真脏论》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脉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伤寒论讲解-平脉法-单元4》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

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

《素问•玉机真脏论》

1.2、实类

1.2.1、邪气来源

邪气从其来源角度,大体可分外邪与内邪。

外来之邪:广义来讲,所有来自外界的干扰人体平衡的要素统称为外邪,包括气、液、固、能量、声、色、气味等等。狭义的外邪主要指的大自然六淫之气,比如过热、过湿、过寒等等。外邪通过口窍之饮食、鼻窍之呼吸、肌表汗窍等渠道进入。前面《概念入门》谈过天气地气的频率问题,也就是微波辐射类的能量也可以干扰人体。总之一切来自外界的干扰人体平衡的因素都为外邪。

内生之邪:人体内部小自然因为自身的失衡问题,也可产生干扰平衡的邪气,称为内邪自生。自身失衡的原因包括:情绪问题,主要是七情过度导致神对内部气血的错误调节;衰老问题,随着年龄增长,精不足以产生足够的能量物质来运转身体,导致津血凝滞而成痰饮瘀血;作息问题,比如日夜颠倒,不遵循四季养生规律等等;

以上是从来源划分。无论外来之邪还是内生之邪,最终都是在人体小自然内形成影响平衡的因素,其位置可以按照表、里进行大致划分;其形态可以按照气、液、固、能量来大致划分。

无论何种邪气,在正气充足情况下,大多都会出现正邪相争剧烈的实脉,脉按之有力。如果正气不足,则脉按之无力。

1.2.2、邪气位置

邪气虽来源有来自外部或者来自内部的区别,但是其位置又有在表在里的不同。外来之邪虽然开始可能在肌表,但是随之病情的加重,可以由表入里,成为里邪。内生之邪虽然开始在内,但是随着正气的抗邪,其位置也可以由里出表,成为表邪。两者在脉象的表现如下:

表邪

邪气在表,气血趋向于表而抗邪,表现在脉为脉浮。

如果正气充足,则表现为浮而有力。如果正气不足,则浮而无力。

里邪

邪气在内在脏腑,气血趋向于内抗邪,表现在脉为脉沉。正气充足,则沉而有力,正气不足,则沉而无力。

如果邪气存在于特别深的部位,阻碍气血的外传,也可以出现伏脉。前述正气特别衰微的时候,可以出现伏脉。两者一为有力,一为无力。

1.2.3、邪气形态

邪气形态按照能量、固、液、气几种形式划分。

能量类
实热

阴阳平衡中,如果阳气过度,就会产生热邪,从而形成实热证。能量之热大多需要依附于物质。依附于气则为气热,依附于水则为水热,依附于血则为血热。

阴不虚的情况下,阳气过度,则气血流动快,在脉象上可以偏阳性的特征,比如整体长度变长的长脉;宽度变宽的大脉;频率变快的数脉;速度变快的滑脉;脉位置偏高的浮脉等等。

力度再大可以出现洪脉。洪脉是在大脉的基础上,还有汹涌澎湃的感觉。正气未伤之时,为洪大有力。若热邪伤阴,则虽洪大,但按之空虚无力。洪脉轻按即得,脉形宽大。

阴虚的情况下,则虽热而气不足,出现初按洪大,重按则无力的虚脉。

如果已用攻下之法,脉浮已去而数脉不解,说明气分之热已除,而血分之热仍在。一般地说,邪热在于胃肠气分,若伤津化燥而成阳明燥实之证,则其人当不能食,而今却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仍不大便,则证明邪热不在阳明气分,未成腑实,而是热在血分,与血相搏,结为瘀血之证。其治当用抵当汤泄热破瘀。

《伤寒论讲解-257条》

气态类

气态类邪气主要指风、热、暑、湿、燥、寒等自然界六气过度。

热邪

能量过度的原因可能是人体内部自生的热能过度,也可能是外部热邪的侵入。两者的脉象既有相似也有区别。

相似在皆为能量过剩,有伤阴的可能,脉倾向于呈阳性。区别在于一为由外入里,一为由里出外。

湿邪

湿邪可出现细小脉,这是湿气阻压脉道的结果。

还可出现缓脉。缓脉是虽然一息四至,频率正常,但是来去的势头有缓慢的感觉。湿邪阻滞气血可以出现这种情况。

湿邪还可出现濡脉,即细软偏浮的脉象。湿邪弥漫,可使脉象偏浮。湿气阻塞气机,压阻脉道,可使脉象细软。

寒邪

寒邪在伤寒中,基本对应紧脉。·紧脉与弦脉有相似之处,脉形都长。但是紧脉还有动摇之感,弦脉则无。

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弦脉如弓弦,按之不移;紧脉则如转动的绳索,来往有力而不固定

《伤寒论讲解-辨脉法-单元2》

寒邪也可以造成弦脉。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脉偏弦者饮也...

寒可见弦脉,饮亦可见弦脉。然寒可遍体,故脉见双弦;饮邪偏著,故脉见偏弦。下后阳虚而寒,其为阴寒而脉见弦,则脉双弦即为虚寒,故曰“皆大下后喜虚”。喜虚,即是易致里虚。

《金匮要略讲解-痰饮咳嗽病脉证-十二》

气滞

气滞可以有涩脉,一般涩而有力。

气滞也可以有脉整体长度较短的短脉,但是短而有力。

气机阻滞,也可能造成脉迟。

本条为肠胃燥屎结实,气机阻滞,经脉不畅,故脉来迟缓,然必迟而有力。此时表证已无,所以汗出而不恶寒,当属阳明腑实证。

《伤寒论讲解-208条》

肝胆气滞,可以出现弦脉。如果肝胆气滞是痰饮引起的,可以共同出现弦脉滑脉。

气滞,可以形成疼痛。而疼痛时,筋脉会拘急。因肝主筋,所以也可能出现肝的弦脉。

气滞而痛。因痛而脉来躁动如豆,可以形成动脉。

液态类
痰饮

有痰饮之邪,正气对抗,可以出现滑脉。

饮邪可能出现弦脉。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脉偏弦者饮也...

寒可见弦脉,饮亦可见弦脉。然寒可遍体,故脉见双弦;饮邪偏著,故脉见偏弦。下后阳虚而寒,其为阴寒而脉见弦,则脉双弦即为虚寒,故曰“皆大下后喜虚”。喜虚,即是易致里虚。

《金匮要略讲解-痰饮咳嗽病脉证-十二》

血瘀

血瘀,可以有涩脉,正气不虚的情况下,表现为涩而有力。

固态类

脉象主要是对气血等流动之物状态的映射,并不直接体现固态邪气的状态。但是因固态类邪气也对气血的流动起一定干扰作用,所以脉象对固态邪气的判断也有一些参考价值。比如食积的时候,正气对抗,可以有滑脉。肿瘤积聚类可能在乳下虚里部位有跳几次停一下的促结脉。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动在乳下,有过不及。其动应衣,宗气外泄,促结积聚,不至则死。...

虚里跳动三、四次停一下,或五、六次停一下,则为促结,是有积聚的病证

《口诀-切诊》

《概念入门》中提到过,中医主要针对气液能量环境的调理。一般的固态邪气在气血环境恢复后,可能会自我修复。在正气尚可的情况下,可以搭配一些消食、去淤的方法加速固态邪气的消除。

1.2.4、综合

热兼邪气阻碍

当人体有血瘀、气滞、痰饮、食积等邪气的时候,如果此时又有热盛的情况叠加,则可能出现促脉。

促脉是脉来急数,时而停一下,过段时间又跳。其停顿时间不固定。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因为热盛,所以气的运转变快,但是因为有瘀血、痰饮等邪气的阻碍,导致血的流动跟不上气的流动,所以时而停一下。

促脉为有热,如果兼有力,是实热。如果兼无力,是虚热。

寒兼邪气阻碍

当人体有血瘀、气滞、痰饮、食积等邪气的时候,如果此时又有寒的情况叠加,则可能出现结脉。

结脉是脉来缓慢,时而停一下,过段时间又跳。其停顿时间不固定。

1.3、升降出入失衡类

升降出入失衡,则全身气血的分配不均匀。比如上多下少,或者内多外少等等。这种情况表现在脉象上就是脉的分布明显不均匀。

比如左手脉过于偏大,而右手脉过于偏小。这代表气血之上升偏多而下降偏少。这是升降的问题。

再如脉过于偏里,像前面谈到的伏脉。按到骨头才能有脉,轻取没有。这是出入的问题。

这类脉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以后再逐步完善。

1.4、小结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一种病证并非一定显露为某一种脉象,比如血虚的脉象有细、涩、数、芤等多种可能。反之,同一种脉象也可能与多种病证有关,比如细脉可能由血虚产生,也可能是湿邪产生。所以中医说“一脉所主非一病,一病所现非一脉”,应该在人体正邪关系的背景下分析各种脉象所代表的意义。

一脉所主非一病,一病所现非一脉,若不察外证,而凭脉用药,未有不误人性命者。因此,临证之时,仅凭脉诊,不及其余三诊的作法,是不利于临证的辨证论治的。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脉有几个主要作用。

一是帮助确认身体的病证是阴证还是阳证。

当生病时,如果脉整体出现浮、大、动、数、滑的时候,通常代表人体正气较足,正在进行驱邪外出的斗争,处于阳证状态;如果整体为沉、涩、弱、弦、微,说明人体正气不足,无力驱除病邪,处于阴证状态。判断出阴阳证才可以确定侧重补还是泻。当然,病人经常处于阴阳虚实夹杂的状态,此时可能有些维度为阴、有些维度为阳。这就需要进行更细的分析了。

脉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当某个症状有多种原因时,诊查脉象有利于判断其真实病因。

比如病人有四肢厥冷的症状,四肢厥冷为阴经与阳经之气未能在四肢末端顺利转换。但是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包括肾阳不足、血不足、蛔虫、邪热深伏遏制阳气、痰阻胸阳、水阻胃阳等等。那么如何判断病人四肢厥冷的原因具体是哪一种呢?此时脉象就是判断依据之一。如果原因在于肾产生的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其他脏腑,该人的脉象应该是微弱无力的,所以说“脉微而厥...此为脏厥”。如果是蛔虫导致的蛔厥,而非脏腑阳气不足,那么其脉就不应微弱。这样通过脉象就可以在脏厥和蛔厥之间做出判断。还有,如果该人脉极细,到了“脉细欲绝”的地步,那就很可能是血过虚造成的四肢厥冷。关于四肢厥冷的判断,在教材《伤寒论讲解》的厥阴篇有很多内容。这里只是提示脉与症状的关系。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

《伤寒论-338条》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伤寒论-337条》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

《伤寒论-351条》

再如病人有下利的症状,下利即为拉肚子。拉肚子的病因也有多种,如果是五脏阳气衰微,不能固摄体液造成,则可以用补阳通脉的白通汤。这时的脉微弱就是一个辨别标准,如伤寒315条所说“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对比32条的“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这种太阳、阳明合病的下利,因其为阳证,显然脉不会微弱。伤寒中,这种判断非常多,这里只是简单举两个例子。以后有时间会把伤寒中各种症状的辨别要点整理出来,其中很多情况都要结合脉象来判断。

在症状类似的情况下,有时脉象会成为判断病因的决定依据,所以伤寒各章名称为“辩某某病脉证并治”。大家在学习《伤寒论》的时候,要仔细体会这一点。很多人因不理解脉的原理,在学习伤寒的时候,遇到脉就跳过去,这样是学不透的。

2、同样脉象在不同正邪势态下含义不同

脉象是人体气血状态的反应,而人之气血状态随不同情况变化。未病之时,气血有阴阳的波动。已病之时,气血抗邪也有不同状况和变化阶段。同一脉象出现在不同的正邪势态下,其含义是不同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

2.1、伤寒的阴脉阳脉为病愈的情况

《伤寒论》平脉法中,谈到病人发热、身痛,家人请医师来看。医师到了之后,发现病人安静的躺卧,切脉发现脉沉而迟,就知道病人自愈了。发热身痛为表证,病人应辗转反侧不安,其人却安静躺卧,说明其人已经自愈了。这时的沉迟脉不是病脉,而是正邪对抗,正气驱退病邪后,气血内藏休息的状态。

再有病人突然腹痛,家人请医师来看。医师到后,发现病人安稳的坐着,切脉发现脉浮大,就知道病人自愈了。腹中突然疼痛是里证,病人也应烦躁不安。此时其却能安静的坐着,说明已经好了,这时的浮大脉是病人正气成功驱使里邪外出的表现。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伤寒论讲解-平脉法》

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伤寒论-伤寒例》

那么这里的两种脉象(沉迟阴脉和浮大阳脉)在当时的情况下,皆非病脉,而是身体正常的表现。

同一脉象有时代表正常,有时又代表病态,需结合其它症状综合判断体内发生的变化。这个问题,如不明原理,会让学习者非常困惑。这是学习脉诊几大难点之一。我们反复强调要知常达变。不知事物的基本运转机制及其正常阴阳变化规律,就无法对其病态情况做出准确判断。

2.2、微脉在不同情况下的意义

微脉是脉非常无力,按起来似有似无的脉象。因其似有似无,所以通常也会比较细小。脉无力代表气不足,细小代表血不足,所以微脉是气血极度不足的脉象。气血之产生皆来自五脏,所以一般情况下,脉微代表五脏功能严重不足,尤以少阴心肾不足为主。

三部无力,按之且小,似有似无,微脉可考。

《口诀浅释-切诊》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 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慄也。

寸口脉微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

《伤寒论讲解-平脉法-单元6》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寸脉微为阳气虚,尺脉紧主阴气盛。阳虚阴盛,阳不摄阴则虚损多汗,阴盛常在则阳气不续,则为绝矣。

《伤寒论讲解-平脉法-单元6》

但微脉的真实含义还要视其出现的背景,具体分析。

1、阳证病人出现微脉。

如果病人是阳证,有发热怕冷的表现,此时人体本应自发的增加气血并波动于肌表抗邪,表现为脉偏浮大数。若此时出现微弱之脉,说明五脏功能衰弱,产生正气不足,不但不能抵抗病邪,反而病邪很可能由表入里,病证由阳转阴。这是危险之像,也即《伤寒论》开篇所说“阳病见阴脉者死”。

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病人原本就五脏功能低下,不足以持续的支持身体保持阳证状态。也可能是病人原本五脏功能尚可,但医者使用汗吐下法治疗的时候,未能注意正确顺序或者过度使用,从而导致病人五脏阴阳气血受损,无力抗邪,使其脉变得微弱。

这个时候不能再勉强用药去发汗,需要扶持里部的阴阳气血,使正气恢复并充实于表里,脉象由阴转阳,就可以自我抗邪于表,自主汗出而愈。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

《伤寒论讲解-49条》

大青龙汤...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伤寒论讲解-38条》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伤寒论-23条》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伤寒论讲解-60条》

如伤寒68条,怕冷病人有脉微里虚的情况,医者依然给予发汗之类的阳证治法,这是误治。汗出后,病不解,反而更加恶寒。此时可以使用芍药甘草附子汤补救。其中芍药补阴,附子温经,阴阳双补,恢复抗邪能力。正气恢复后,脉象由微弱的阴脉转为浮大数的阳脉,外在症状可能会经历一个发热、怕冷、头项僵痛之类的阳证阶段,然后可能会自行汗出而愈。转为阳证后,若未能自汗而愈再选用对应的阳证治法。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

《伤寒论讲解-68条》

若错用汗吐下太过严重,可导致病人阴阳气血大伤,出现脉微而涩的情况,这是医生的过失。《入门》波动章节曾谈到病人阴阳两虚,可出现夏日多穿衣,冬日裸其身的现象。根据刘渡舟刘老所讲,临床见脉微细弦涩之阴阳两虚病人,其自我调节能力差,可出现怕冷而振慄,但又时而燥热饮冰的现象,并不一定完全随季节变化。遇到燥热饮冷病人,辨别其燥热是阳证还是阴证,脉是洪大还是微弱是一个主要依据。由此可见,当外症似是而非的的时候,脉诊就起决定性作用。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

然据临床所见,凡诸脉弦细而涩,按之无力者,往往出现恶寒而振慄,且时发燥热,必得裸居寒处,或饮冰水,则便如故。

《伤寒论讲解-辨脉法-单元3》

2、阴证病人出现微脉。

如果病人是阴证,有怕冷而不发热、皮肤发凉、整日昏昏欲睡、二便失禁、四肢厥冷等表现,此时出现微脉,为阴证见阴脉,属脉证相符,尚为正常,如少阴提纲证“脉微细,但欲寐”。此时主要是解决阴证,使脉向阳性脉转化,即让正气增加,祛邪外出。此时随着脉向阳性转化,前述阴证的症状也随之好转,即为“阴病见阳脉者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

《伤寒论讲解-338条》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不浮,为未愈。[327]

厥阴中风,即厥阴被风寒之邪所伤,当见阴寒之证,沉微之脉。今厥阴中风,见微浮之脉,标志着阴寒之邪渐退,而阳气逐渐来复,病由阴转阳,故曰“为欲愈”。

《伤寒论讲解-327条》

但阴证如果治疗不当,继续向深重发展,就会出现病危证候,此时脉从微弱到似有似无,甚至摸不到脉,称为“脉微欲绝”。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343]

《伤寒论讲解-343条》

危者,宗气外泄,心神失附、心慌烦躁、神识恍惚、呼吸浅短难续、冷汗淋漓、肤凉肢厥、脉微欲绝、二便难禁甚或失禁。

《黄帝内经讲解-宗气的生成和功用》

3、治愈后出现微脉。

如果病人经过治疗,邪气排出而病愈之后,出现了微脉。这是因用汗、吐、下法治疗过程中消耗了身体大量的阳气、阴液。脉微是邪气排出后,身体自我休息、恢复的表现。这时虽然脉微,但是病邪已去,只待身体阳气、阴液恢复(阴阳自和)后就彻底痊愈了。

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伤寒论讲解-辨脉法-单元2》

此时的脉微与前面阴证的脉微含义不同。彼处为内有邪气,自身正气无力抵抗而脉微,颇为严重。此处为正邪大战之后,虽邪气排出,但身体损耗巨大,需要休养之意。两者之主要区别在邪气之有无。

4、未病之人出现微脉。

如果未病之人出现微脉,代表脏腑气血极虚,虽未爆发疾病,但也应及时调养,防患于未然。

5、其它杂病的脉微。

比如血崩的原因是血多而卫气少,血多则营气多,营多卫少。营卫配合失调,血无调控,则血下如山崩。其在脉为微而缓。微为卫气不足,缓为胃气充足。脾胃之气充足,则可以消化水谷而生血。卫气不足则不能卫护血,所以产生血崩。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疎,疎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疎,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伤寒论讲解-平脉法-单元6》

气血虚弱的人,脉也微弱,多为恶寒发热的外感病因误汗后,以致大汗淋漓而亡阳。男子的脉微主一切虚劳已极,妇女脉微主崩漏带下。寸部脉微主脉促、心悸怔忡,关部脉微主中焦运化无权而胀满,尺部脉微主精血耗竭、消渴,疼痛而呻吟。脉微为阳气衰弱,故有时可能出现畏寒怕冷的症状。

《口诀浅释-切诊-七言诀-微脉》

6、实证之微脉。

实证也可以有微脉,这是因为实邪在内部阻滞气血,使其不能表现出正常的波动。如伤寒论的124条的“脉微而沉”就是瘀血阻滞于下焦产生脉微现象。其为血瘀实证,用抵当汤治疗。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

《伤寒论讲解-124条》

还有前面我们说过,中医的“司外揣内”为间接诊断,难免有误差。少数情况下,会有脉未能正确体现内部状态的情况。微弱之脉大多数情况是内部脏腑衰弱之象,应该以补为主。但有的人因体质问题,其脉常年微弱,不能体现实际气血状态。如李可老中医在其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某病人气息微弱,四肢厥冷,头汗淋漓,神识不清,六脉微弱,看起来非常像阴证。但进一步诊断,发现其下部趺阳、太溪、太冲三处脉象沉实有力;牙关紧闭;撬口后,口臭熏人、舌苔黄厚燥;小便如浓茶、臊臭;大便5日未解;扪按小腹板硬。这样才判断其为腑实证,用承气增液类方剂治愈。

再诊其脉,依然微细如丝。始知其脉为“六阴脉”,虽有大实之候,其脉不变,故难于反应真相。又有一种“六阳脉”,终生洪大数实,虽有虚证,其脉不变。若凭脉断病,不屑下问,何能中病!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真热假寒 大实有羸状》

由此可见,疑难病人必须全面诊查,四诊合参。不可单凭一两个表现就轻率下定论,否则难免出现误治。

3、引申内容

革脉

革脉是在芤脉基础上,兼有弦脉。芤脉本身已经代表本虚,若再兼弦,则代表肝胆之疏泄气机功能也有问题。此时五脏不能藏精,在女子为流产崩漏,在男子为失血遗精,人之精血流失,颇为严重。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革脉本不易辨识,本条以弦大而芤来描述之,则使难辨为易辨。

《伤寒论讲解-辨脉法-单元2》

芤脉战汗

《伤寒论》借助芤脉部分,讲解了外感伤寒战汗而解、不战而汗解、不战不汗而解的情况。

肌表有邪气,需要出汗排邪。

如果出现芤脉兼浮脉。芤脉代表里部血虚,排邪力量不足。但此时脉浮,说明气血还是倾向于表部,具备排汗的基础。只是需要积累力量,才能排出邪气,此时正胜邪比较勉强,所以以战慄耸动的样子出汗排出邪气,是为战汗而解。

如果里部气血足,则有充足的阴阳气血供给给肌表抗邪。此时脉不但浮,而且有大和数,按之有力而不芤。脉大为血多,脉数为热多,脉有力为气足。如此,说明肌表的阴阳气血皆足,则无需战慄,直接汗出而解。

有时不需要汗而解,那是因为前期已经发过汗,或者用了吐下等方法,大部分邪气已经排出,但是因为排邪过程伤了津血,所以表现出病症还在的样子,此时的脉是微弱的,这种情况等身体慢慢恢复就好了,不需要再有出汗的过程。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伤寒论讲解-辨脉法-单元2》

脉浮迟不出汗而身痒

伤寒辨脉法提到“脉浮而迟”,浮代表气血偏表,而迟代表阳不足。表证本该通过汗解,而出汗需要肌表阳气与津血俱足,只有气血足而阳不足,则汗欲出而不出,表现为身痒。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伤寒论讲解-辨脉法-单元3》

此条可与上述芤脉战汗中提到的脉大而浮数进行对比。同样为浮脉,但是彼情况兼大兼数。大为血多,数为热多,所以容易出汗。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

《伤寒论讲解-49条》

伏脉

伏脉亦引用《口诀浅释》中的解释如下。

"伏脉须要用力重按,推动筋肉按到骨胳上才能摸到,手指要用力分裁开筋脉后,在深部隐隐约约可感觉到脉的搏动。伏脉可见于外感寒邪后凝滞经络,邪蔽阳郁之证,须要通过发汗治疗,使阳气能随汗出而发越出来后,才能解决。还可见到四肢厥逆、脐腹冷痛的阴寒证。

伏脉主霍乱引起的频频呕吐、宿食引起的腹部胀痛、水饮停蓄于内、老痰积聚等证,多为寒凝气滞引起,治疗时须温里散寒。两手寸部脉伏为饮食内停、胸中气郁,想吐又吐不出,常常感到要向上涌突出来一样十分难受。关部脉伏为腹痛困滞难忍,关后的尺部脉伏为疝痛剧烈,好象腹部要炸开一样。"

数脉有正热邪热之分

数脉为热,有虚实之分。实热的的热可能为正热过多,也可能为邪热。辨别方法为观察其吃饭情况。如果能食而且能消化,大便正常,则是正热偏多。如果虽觉饿,也能食,但是食后会吐,代表是邪热。这种邪热不会帮助消化饮食,所以该人虽饿而能食,但谷入胃后不能被消磨,过段时间会吐出来。《伤寒论》中称为”邪热不杀谷“,或”客热不消谷“。

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伤寒论-辨脉法-单元3》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122]

《伤寒论-122条》

三、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穀,胃中虚冷故也。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4、其它

脉病与人病

人病脉不病,是说人看起来很虚弱,似乎有病,但是脉象四平八稳很正常。这种情况一般是谷气虚少,补充食物即可。

反之脉病而人不病,是说人看起来很正常但是脉象已经出现大问题,而脉象出问题代表五脏有问题,是很严重的。就像树根已经烂了,虽然暂时看树枝没有衰弱,但是很快就会表现出问题。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猝然昏倒、短命而亡的情况。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伤寒论-平脉法-单元5》

脉平和而死

十二经脉之气血皆来自精的转化,若肾中先天之精耗尽,虽脉象平和无病,但也无疾而终。

八难 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

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

《难经-八难》

注:此处,后人有认为与《难经》十四难“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同一意思,说下部尺脉无,人无肾气则死。但下部无脉不应称为“脉平”。平脉应是三部九侯皆四平八稳。所以此处应该理解为比脉气更为根本的先天之精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