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主导思想
1、治病基础概念
1.1、病的性质分类
人体由精、神、元气、气、液、固等要素组成。其中任何一类要素出问题,都会造成疾病,并且会引起其他要素跟随发生异常。疾病的出现,往往以某一个要素的失常为开始,然后随着情况的发展,其他要素也跟随出现问题
有的人是先有思想、情绪方面的神病,而神的功能是对气血的调控,所以神病会引起气血病。像金匮奔豚篇,惊恐可能导致气从少腹上冲咽喉的奔豚病,这是典型的神病导致的气病。神病也可以引起阴精、阴血、阴液的流失或运行失常,形成精病、液病等等,这个内容在入门关于神的章节有叙述。
也有人是先有精不足的精病,然后产生气血不足的气血病。
有先是元气不足的能量病,元气热量不足以温煦脏腑、形体,则产生一系列连锁变化。
也有人先因外感风寒而产生气病,因气负责推动维护液态物质津、血的运行,所以气病又可引起液态物质失常的痰饮病、瘀血病。
还可以是先有液病再引发其它病。比如先有痰饮、淤血病,然后痰饮、淤血阻碍气的运行而产生气病。某人脾胃虚弱却饮水多,多余的水就会变为痰饮。痰饮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会干扰各个部位的功能而产生病症。
治疗角度,一般先解决疾病的源头病因,使病情不再加重。然后再对其他已经成型的病因进行分析解决。因气的主导性较强,所以如有气病,原则上应先调理。但有时痰饮、淤血、积食阻碍气的运转,不先去除则气无法调理好,此时又可能先调理痰饮、淤血。这些没有定论,应相机而动。慢性病的调理往往要虚实兼顾,有虚则补,有实则泻。
十七、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人身之各种在里的疾病,如果病邪日久不解。则往往与体内的有害物质结合,譬如:与痰水结合,与瘀血结合,与宿食结合等等,所以医者欲想治疗,则必须随其所得而施以适合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特点的治疗方法。
《金匮要略讲解-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然临床上由于瘀血为病伴有其它因素,这就必须在“活血祛瘀法中佐以行气药”的基础上加以兼顾。其有寒者,兼以温经散寒;其有热者,兼以凉血清热;其有湿者,兼以行水利湿;其有燥者,兼以滋血润燥;其有风者,兼以祛风和肝;其有痰者,兼以燥湿化痰;其有气滞者,兼以理气;其有坚结者,兼以软坚;其有痞塞者,兼以泻痞;其有脾虚者,兼以建中;其有气虚者,兼以益气;其有血虚者,兼以养血。还有正气虚弱,不能运血,以致血液瘀滞,而为正虚瘀微者,则治又当专补正气,使正复而瘀自化
《金匮要略讲解-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十一》
伤寒论论述的是风寒之气侵入人体肌表以及经络后的一系列变化。所以伤寒论是以六经气病为起始病因,但随着病证之传变,也涉及了阴阳气血不足的虚证,以及痰饮、瘀血等实证,还有心神受扰的神病等等。学习中医必须先熟悉伤寒论,然后再以其他经典作为补充。这里介绍疾病的治法也重点以伤寒论的脉络为索引。
1.2、关于孔窍通道
养生如治国,侧重培养正气,即阴阳气血等正气之生成、分配,需了解精神脏腑经络。
治病如打仗,侧重祛除邪气,即风热湿燥寒、痰饮、瘀血、食积等邪气之排出,所以还需关注邪气之出口--孔窍。
人体通道有多种。前面介绍了气脉、血脉、三焦等通道。这些通道是人体内部能量、物质的传输通道。
除此之外,还要知道人体与外界的通道。这些通道称为孔窍。包括目、耳、鼻、舌、口、二阴、汗窍等。如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目为肝窍。目窍通畅,能接收外界的光,人才能视物分辨颜色。耳为肾窍,耳窍通,能接收外界的声,人才能听声音。鼻窍通,能接收外界的天气,感知气味,天气能入肺而成宗气,肺部的废气和痰能排出体外。口窍通,人才能接受外界的饮食地气,呕出废物。舌窍通,才能感知味道。二阴窍通,人才能通过大小便排出废物、废水。汗窍通,人才能通过汗液排邪。
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府不和,则留为痈。
《灵枢·脉度》
孔窍的功能就是沟通内外。这种功能对人体有利有弊。其利在可从外界传入有益于人体的正气(能量、物质、信息),并向外界排出有害于人体的废物邪气;其弊在可能从外界传入干扰平衡的邪气,比如外感风寒、食入毒物等等;或者向外界错误的排出人体正气,比如冷汗、虚汗等,或者吐下无度等。
孔窍大多有开合能力。当需要吸收外界的正气或者排出内部的邪气时,孔窍打开;需要抵御外在邪气侵袭或者保护内部正气的时候,孔窍闭合。健康人应保持孔窍的正常开合能力,该开则开,该合则合。比如汗窍在该出汗的时候打开,不出汗的时候闭合。二阴窍在需要大小便的时候打开,不需要的时候闭合。开闭功能是否正常取决于孔窍部位的正邪关系。该孔窍阴阳气血等正气充足,邪气少,则功能正常。反之,正气虚或者邪气实,则功能失常。
孔窍的功能失常称为闭、脱。闭是指通道常闭而不开,内外不通,外部正气无法入,内部邪气无法出。脱是其常开而不闭合,外部邪气易入,而内部的精华会流出。一般窍闭的原因多为邪气阻碍孔窍,窍脱的原因多为正气过虚不能约束通道,但正虚和邪实皆可造成闭、脱,所以还是要辨证分析。
开窍药气味芳香,性善走窜,多归心经,具有通关开窍、启闭醒神的作用,适用于邪陷窍闭之神昏,以及惊痫、中风等病出现的卒然昏厥之证。
《本草备要讲解-开窍药》
滑脱不禁的病证,主要有久病体虚,正气不固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溲多遗尿及带下崩漏等证,如不及时收敛止涩,延耽日久,则耗气伤津,或损及精血,以致元气日损,故应及时以本类药治之,可防变生他证。
《本草备药讲解-收敛药》
闭与脱,大不同,开邪闭,续命雄,固气脱,参附功。
《医学三字经-中风第二》
下面举几个例子:
汗窍:比如在伤寒中提到了寒邪闭表证,即汗窍因寒气邪气的阻碍而闭。此时本应出汗排邪而不能,表现为无汗;卫气不能出汗窍卫护肌表表现为怕冷;卫气郁于皮下为肌表发热,此时用麻黄汤打开汗窍治疗。再如太阳中风证,因风邪干扰,使汗窍常开,津液流出为病汗,表现为发热、怕风、有汗,用桂枝汤补充肌表正气,发汗排出风邪治疗。
太阳伤寒是寒邪束表之证...寒性凝敛,表闭无汗,卫阳必郁,待阳气郁到一定程度才可见到发热,故伤寒之发热在后...
汗出则因卫阳被伤,卫外失司,风性疏泄,遂使营阴不能内守,因而外越所致。
《伤寒论讲解-2条》
前阴窍:前阴为小便排出通道。若其闭而不开,表现为小便不通的癃闭证,原因多种,湿热邪气用八正散、滋肾通关丸,瘀血邪气用抵挡汤等。若其通道开而不闭,表现为小便不禁的膀胱失约(约束)证,可用补中益气汤。
后阴窍:后阴即肛门,为大便排出通道。若燥屎结实,可导致腹部大满、大便不通,称为腑气闭阻,可用承气类方剂。若此窍过虚,不能固涩,可有久利滑脱的情况,可用收敛固涩药。
孔窍之闭脱,原因可能为孔窍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向孔窍提供阴阳气血的内部脏腑问题。五脏虚实失衡严重,可产生孔窍严重闭、脱的情况。因五脏藏神,所以脏窍闭脱多会有神志方面问题。特别是心为神主,若心窍闭脱,就会有昏迷现象。此类昏迷,可根据外在表现分辨脱证与闭症。
开窍药气味芳香,性善走窜,多归心经,具有通关开窍、启闭醒神的作用,适用于邪陷窍闭之神昏,以及惊痫、中风等病出现的卒然昏厥之证。
《本草备要讲解-开窍药》
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醒后出现偏瘫失语等证为“中脏腑”。其中有“闭”,“脱”之分,闭证属实,且有“阳闭”、“阴闭”之别。脱症属虚。
《中医内科学-中风》
脱证昏迷为气血过虚为不能约束孔窍。表现为口窍不受约束而口开;二阴窍不受约束而遗二便;汗窍开而出虚汗、冷汗;在手表现为撒手而非握拳;痰涎不受控而自出;气血不足而四肢厥冷、身体发凉,脉细弱或无。脱证昏迷的原因就是五脏虚弱导致整体气血过虚,使各个孔窍皆失去约束。虚包括多种类型,此时偏阳虚的情况称为亡阳,治疗用参附汤,强力的促使精化阳、化气,恢复气血供应。偏阴虚的情况称为亡阴,用生脉散加减。后世李可老中医在参附汤基础上发明了破格救心汤,救治此类亡阳亡阴情况效果更好。
(破格救心汤)本方可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凡内外妇儿各科危重急症,或大吐大泻,或吐妞便血,妇女血崩,或外感寒温,大汗不止,或久病气血耗伤殆尽·.....导致阴竭阳亡元气暴脱,心衰休克,生命垂危(一切心源性、中毒性、失血性休克及急症导致循环衰竭),症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恍白或菱黄、灰败,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昏迷,气息奄奄,脉象沉微迟弱,一分钟 50 次以下,或散乱如丝,雀啄屋漏,或脉如潮涌壶沸,数急无伦,一分钟 120 ~ 240 次以上,以及代医籍所载心、肝、脾、肺、肾五脏绝症和七怪脉绝脉等必死之症、现代医学放弃抢救的垂死病人,凡心跳未停.息尚存者,急投本方,1 小时起死回生,3 小时脱离险,一昼夜转危为安。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破格救心汤救治救治心衰实录》
闭证昏迷主因为邪气使孔窍闭塞。与脱证相比较,口窍闭为牙关紧咬(口噤)而非张口;前后二阴窍闭为二便闭塞而非遗二便;汗窍闭为无汗;在手表现为双手紧握而非撒手。导致闭证的邪气有多种,这里说一下典型的因痰邪阻碍孔窍而产生的热闭和寒闭。痰邪兼热邪称为热闭,表现为面赤气粗,发热,苔黄腻,脉滑弦数,治法以安宫牛黄丸为代表。痰邪兼寒邪称为寒闭,其表现无前述的明显热像,苔白脉迟,治法以苏合香丸为代表。待闭窍打开后,再进行扶正祛邪的调理。
窍闭神昏之证,有热闭与寒闭的不同,因此,开窍有凉开温开之分。热闭由温邪热毒内陷心包所致,治宜清热开窍;寒闭由寒湿痰浊之邪蒙敝心窍所致,治宜温通开窍。无论凉开与温开,只适用于邪盛气实的“闭证”。如见口开目合,手撒遗尿,气微自汗,则为“脱证”,虽有神识昏糊,也不能使用本类方剂。
凉开方法...本章介绍有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温开法,....代表方如苏合香丸。
《方剂讲解-开窍剂》
运使王公...手足麻木而痰多。余谓:公体本丰脾,又善饮啖,痰流经脉,宜撙节为妙。一日忽昏厥,遗尿口噤,手拳,痰声如锯,皆属危证。医者进参、附、熟地等药,煎成未服。余诊其脉洪大有力,面赤气喘,此乃痰火充实,诸窍皆闭,服参附立毙矣。以小续命汤去桂附,加生军一钱为末...三剂而有声,五剂而能言,然后以消痰养血之药调之,一月后步履如初。
《名医医案选读-4.20徐灵胎治中风案》
如果闭、脱的偏性很明显,即闭而不虚或脱而不实,那么需选择对应的方药,闭则祛邪,脱则扶正,不可用反。如果正虚邪实兼有,比如虽为热闭但兼脉虚,可用人参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祛邪为主,辅以扶正;再如虽为脱证但亦兼痰邪闭窍,参附基础上也可加麝香,扶正为主,辅以祛邪(见破格救心汤组方)。
(安宫牛黄丸)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
《方剂讲解-安宫牛黄丸》
麝香,急救醒神要药,开中有补,对一切脑危象(痰厥昏迷)有斩关夺门、辟秽开窍之功。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实录》
以上只是简略介绍,详细请参考本草、方剂的开窍章节,内科学的神昏、昏厥、中风等章节,李可老中医书籍的心衰章节。
孔窍的开合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人体随着体质的下降,气血在减少,邪气在增加,但是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孔窍正常开合的底线。一旦出现昏迷的闭脱证,就证明该人的五脏正虚邪实已经非常严重,常是生死的分界线。所以平时就要注意扶正祛邪,稍有迹象的时候就要正确调理,不要等到孔窍已严重闭脱,才知道求医。有的脱证昏迷之所以能救,在于虽五脏阴阳气血衰竭,但精还有存量,还可用药刺激精转化阴阳气血。如果精已耗尽,再用药也无济于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金匮要略讲解-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孔窍的排邪功能对治病有重要作用。诸窍中,汗窍、口窍、二阴窍的排邪能力最强。虽理论上五脏可以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孔窍排邪,但实践中,五脏的邪气大多还是转到腑、表等部位,然后通过汗、吐、下排出。
2、治病基本原理
“治病如打仗,用药如用兵”。人之正气发源于五脏,通过经络等通道,由内而外传输到肌表、四肢等末端。人之邪气,无论是外邪侵袭还是内邪自生,皆需在正邪对抗后,由孔窍排出体外。以一个城市的保卫战争来比喻的话,大多时候正邪对抗于某些中间部位,战则表现激烈,息则表现平静。其最终结果要么正胜邪,正气推动邪气从孔窍排出,治愈而结束;要么邪胜正,五脏失守,死亡而结束。
中医治病要扶正祛邪,也就是壮大自己,消灭敌人。但要从战术和战略两个层面来理解扶正祛邪。所谓战术层面,就是对某个局部部位的虚实失衡进行补泻,相当于战争中一地的得失。所谓战略层面,就是全面考虑病证轻重进退,相当于战争中全面评估敌我的力量分配,进而选择防守与反击的先后次序,直至将敌人赶出城市。
战略方面是制定策略,其实施是由一个个战术层面的胜利连接起来的。一个合格中医,需要对治病中涉及的战略、战术皆通。不懂战术,遇到某个病证不知所措,拿不出对应治法。不懂战略,则治疗先后失序,有可能治小失大、伤人性命。
在教材课程中,口诀、方剂、本草主要是战术层面的内容,属于基本功,重点谈各种局部部位的某类虚实病性的诊断与治疗,极少谈及病证之间的变化以及治疗的先后次序。
伤寒、金匮是以治病为主的经典。其内容在战术、战略两方面都很精华。其战略方面在传统教学中的表达不是很清晰。而不搞清伤寒论的战略逻辑,在病证发生变化的时候很容易出错。一场城市战争在战略层面的基本流程应该是先巩固重要地点,比如政府大楼、发电厂、水厂等,将敌人赶到次要地点。然后再继续追击敌人,直到将敌人赶出城市为止。这个道理在伤寒论的实践就是讲三阴三阳的进退变化以及治疗顺序。重要地点就是三阴,即五脏加心包加阴经,为阴位。次要地点就是三阳,即六腑加阳经加肌表,为阳位。保护重要地点就是当阴位失衡的时候对其进行补泻,使其恢复平衡,并适当补阳增强五脏输出气血的能力,驱赶病邪到阳位。追击次要地点就是对阳位失衡进行处理,使病邪再向外退。把敌人赶出城市,就是汗、吐、下等形式从孔窍排出病邪。
按:六腑为阳还是为阴?
六腑从位置角度讲,因内在脏腑属阴,外在形体肌表属阳,所以六腑在内属阴。内在脏腑再分阴阳,则六腑属阳,五脏属阴。从这个角度划分,六腑为阴中之阳。但是从正气角度看,因正气发源于五脏。五脏无病,则正气充足,所以五脏为阴;其它六腑、形体肌表皆使用五脏产生的气血,所以为阳。治病多以正气是否充足划分阴阳,而非以位置划分阴阳。若五脏无病,只是六腑有病,则正气抗邪有力,为阳证。这也是教材中反复强调人体是以五脏为核心的原因。
3、汗吐下三法基本介绍
邪气的最终排出往往是以汗吐下的形式。伤寒中各种情况的处理最后多会归结到这三个功能,因此汗吐下是伤寒的索引,也是理解伤寒论的钥匙。
3.1、汗
汗在正常情况下,其功能是泻热。内经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就是肌表的热量偏多的时候,会逼迫津血从汗孔而出,从而达到出汗泻热的目的。汗不但能泻热,还能将各种邪气排出。所以当邪气在肌表的时候,汗就成为一种主要排邪方式。
若想正常出汗,必须肌表的阴阳气血各要素皆充足,缺一不可,否则不能出正常汗。某个要素缺乏时,有其表现可供判断。不具备出汗条件而强制出汗,会产生各种不好的变证。此知识点涉及内容较多,以后另文详述。
鼻血:
有时鼻血被称为“红汗”,广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汗的一种,也具有排邪的作用。
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6]...
汗血同源,发汗可解营卫之邪,衄血亦可祛除营分之邪,所以伤寒因衄作解者,后世亦称“红汗”或“出大寒”。
《伤寒论讲解-46条》
3.2、吐
口、食道是饮食进入人体的通道。当邪气在人的上部的时候,可以以呕吐的形式通过这个通道排邪。
宿食在上管者,当吐之。
《伤寒论讲解-辨可吐第十九》
3.3、下
下是指大小便。正常情况,食物消化后的残渣,以及身体代谢后的废物、废水都是从大小便而出的。当人体有邪气,正气推动邪气排出到腑器,常通过大小便排出。大小便排邪时,可能有大便干燥、稀溏、下血等等异常。
大便排邪是人体最常规的排邪方式。邪气入于胃与大肠,通常不再传于别处,只待大便通畅,随之排出体外,伤寒称之为“阳明居中主土,为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184]...
诸经病证,无论表、里、寒、热,只要并入阳明,则必从燥化,因燥成实,故曰“万物所归”。一但邪从燥化成实,实则秘固,复得通畅则生,止于秘固则死,尚何复传?故曰“无所复传。”
《伤寒论讲解-184条》
3.4、小结
三种方式以大小便为最常见的排邪方式。肌表之邪可从汗走。上焦邪可从吐走,也可引至下部从下走。其它部位的邪气大部分从大小便走。
比较健康的人,当邪气处于阳位时,人体能通过这三种方式自行将其排出。如果邪气在阳位而未能自行排出,就需要外力的帮助。帮助邪气从阳位孔窍排出的方法,中医称为汗法、吐法、下法,就是用药物或者其他方法来进行发汗、催吐或者促使排出大小便的治疗。这是中医中非常重要的三种治法。
三种排邪方式在排出邪气的同时也要消耗人体的正气。三种方式都有津液的流出,因此都会耗阴。排出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所以也会耗阳。这种阴阳的消耗对于人体是一种负担,为负面作用。当五脏不虚的时候,可以承受适度的汗吐下,而过度的汗吐下可能会让五脏变虚。五脏原本就虚的时候,汗吐下会让五脏虚上加虚。因此当需要使用三种治法排邪的时候,需要考虑其带来的利弊问题。利为排邪,弊为伤正,利大于弊才能使用。
以上为汗吐下的基本情况,下面对三法治病的原则进行详细说明。
4、治法汗吐下的应用原则
4.1、标准适用情况
首先,三法的标准使用情况是五脏正气不虚,正邪僵持于阳位的孔窍附近,此时最适宜用三法排邪。形成这种格局的情况又有两种,分别是邪气外来和邪气内来。
邪气外来
邪气外来最典型的就是外感风寒,风寒袭表,由表入太阳经,适用汗法。由表入阳明经或太阳经传入阳明经,也可酌情使用汗法。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伤寒论-12条》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属葛根汤证。...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可发其汗,宜麻黄汤。...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34]...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35]...
《伤寒论讲解》
其它比如误食不干净的食物,或者痰阻塞上焦胸膈,可用催吐法,也属此列。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166]...
确属痰涎实邪阻塞胸膈...以促其吐。得吐乃止,不可多服。
《伤寒论讲解-166条》
邪气由经入腑,可用下法。
邪气循阳明经入阳明腑,如果导致大便干燥不通,可以使用承气类的下法。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讝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燥热壅于肠胃,阳明腑实已成,理应峻下热实
《伤寒论讲解-220条》
邪气循太阳经入膀胱腑,可导致膀胱热结,表现为少腹急结、精神不宁静(如狂)。郁热逼迫血液,可出现下部出血,尿血、便血等情况。郁热随血而出,则精神安定而愈。若未能自行排出,可用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后云,解外宜桂枝汤。[106]...
但血热初结,瘀未成形,或有热迫血行,而见下部出血,或尿血,或便血,或阴道下血。出血后,邪有出路,热随血泄,犹可自愈,这和伤寒表实自衄作解的机理相近。但此之下血后,当以精神安定,热退脉静为准。
《伤寒论讲解-106条》
以上为五脏不虚,气血较足,某种邪气由外入侵,到达阳位的不同位置后的对待方式。这里的阳位主要指太阳、阳明部位,少阳部位比较特殊,在后面单独讲。
邪气内来
邪气内来是指五脏邪气被正气抵抗后,由里部外出于腑或者肌表、阳经。比如伤寒278条,太阴病,太阴脾正气充实后,正邪相争剧烈,暴发心烦,一天拉十几次肚子,之后就好了。这是正气胜邪气,将腐秽之物通过肠道排出的现象。
伤寒...系在太阴。...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
《伤寒论讲解-278条》
还有伤寒293条,少阴与太阳相表里,少阴病正气恢复,使邪气由少阴排出到太阳腑膀胱,一身手足尽热,还可能出现小便下血的情况。对比106条的太阳蓄血证。两者虽都为膀胱蓄血证,但一为外邪由太阳经入腑,一为少阴病由里出外。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293]
《伤寒论讲解-293条》
伤寒379条,在厥阴篇提到“呕而发热”的少阳证,意思也是指厥阴正气恢复,驱逐邪气外出到其表里关系的少阳。少阳病虽然不直接使用汗吐下法,但是应用和法治疗后,邪气也可能转到太阳或阳明,最后以汗下结束。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379]...
厥阴肝与少阳胆为表里。因此,少阳病进,可传入厥阴;厥阴病衰,可转出少阳。故有实则少阳,虚则厥阴之说。
《伤寒论讲解-379条》
小结:
无论邪由外来还是由内来,只要处于阴位正常(无正虚亦无邪实),邪气在阳位边界的情况,就可以比较放心的使用对应的汗吐下排邪之法。此时适度使用排邪法,可不必担心损耗阴阳正气的问题。
三法排邪一定要在邪气到达边界的时候才能考虑使用,否则不但无用,而且徒伤正气。邪气到达阳位边界的时候,如果病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也可能自我汗吐下排出,并非一定需要用药物帮助。药物是对自主排邪功能的补充。
使用三法要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度。否则,即便五脏不虚,汗吐下过度也会耗阴耗阳,使五脏变虚。诸如此类,虽该用汗吐下法,但在具体使用时,或过度或不及,导致未能取得理想效果的情况,也有很多内容,以后另文再述。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欬而不即欬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𥆧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
《伤寒论-75条、82条》
4.2、三种方法不可互相替代
三法互相替代是指该用汗法却用了下法,该用吐法却用了下法等等。三法应按照让病邪就近而出的原则来使用。邪在上用吐法,在表用汗法,在下用下法。如果错用,会产生各种混乱。
该汗误下、该吐误下
比如病在表,本该用汗法,却错用下法,则不但不能解除表邪,反而因下法导致里部气虚,使表邪攻入里部,变得严重。
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伤寒论-伤寒例》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
二阳并病...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
《伤寒论-44条、48条》
入里又分入脏还是入腑,入脏严重,入腑相对轻。
入腑:
入腑有多种去处。比如131条,肌表之热随邪入里,进入上焦的胸膈部,与原有的水邪结合,形成水热结于胸膈上下的结胸证。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
《伤寒论-131条》
入脏:
入脏也有多种可能。比如91条,肌表伤寒,本应用汗法,反而用了下法。下法导致里虚。如果伤了肾阳,则肾之元气热量不能足够的供给脾胃,造成脾虚。脾之正气虚,则邪气可侵入。脾胃受伤,不能完全消化食物,则出现不停的拉肚子的情况,且拉出的大便包含未消化食物,称为完谷不化。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
《伤寒论-91条》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
《伤寒论-279条》
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129]...
脏结乃脏气虚衰,外邪入里,阴寒内凝所致
《伤寒论讲解-129条》
同样,邪在上本该用吐法,如果误用下法,也是不能排出邪气,反而产生其它变化。
病欲吐者,不可下。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以上的道理看似简单,但是实际应用中,遇到不典型的情况是很难辨别的。比如第56条,外感伤寒后,有6、7日不大便,兼有头痛、发热。此时头痛是肠胃燥热上攻还是太阳伤寒表证呢?如果没有注意到小便是否发黄的情况,就可能判断错误。如为肠胃之热上攻,应有小便发黄的症状,就该用清热法和下法。此人小便清,说明不是里热,而是太阳表证,应该用汗法。由此可见,稍不注意,就可能错用。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56]
《伤寒论-56条》
伤寒中多处提到肌表之邪该用汗法,却误用下法,导致里部气血虚,引邪入里的情况。此原则推而广之,可知邪应通过孔窍外排,不应内引。正邪争于肌表。任何导致里部正气虚的治法(中医寒凉泻下药、西医抗生消炎药),都可能导致正气虚弱,无力抗邪。邪气内侵入里,导致病位由浅转深、程度由轻转重。
该下误汗
如伤寒218条,肠胃燥热,大便干燥,本该用下法。此时肌表无邪,不该用汗法。若误用汗法,因汗法可伤阴阳,伤津液后可导致里部更加燥热,时间长燥热扰心神可产生说胡话的现象。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讝语。[218]...
邪气在里,不当汗而汗,以致津液外泄,肠胃得不到津液滋润而“大便为难”,从而形成“表虚里实”的证候。日久津液益耗,里热愈炽,燥气更甚,浊气上扰于心,必见“谵语”。
《伤寒论讲解-218条》
该汗误吐
正邪相争于肌表的时候,该用汗法,若用吐法,也是错误的。但是因正邪相争于肌表时,人体处于偏阳状态,即气血分布偏外、偏上。此时吐法虽为错用,但毕竟与汗法调动气血的趋势是一致的,所以称为小逆。比较而言,前面该汗误下,使里部气虚,气血内行,引邪入里,较大程度的改变了人体的正邪格局,称为大逆。
太阳病...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120]
《伤寒论-120条》
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也。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4.3、阴位不虚,阳位多处同时有邪气,应遵循次序
如果肌表和腑同时有邪气且五脏不虚,一般应遵循先汗后下的原则。这是因为下法虽可以排邪,但也会导致五脏气虚。如果此时没有表邪,则五脏虽然气虚,但邪气已排出,可慢慢恢复。如果此时有表邪,若下法引起五脏气虚,则表邪会攻入而引起其它病证,比如结胸证、心下痞证,甚至脏结证等等。先汗后下则没有这个弊端。这是“实人伤寒发其汗”的原则,伤寒论中多处提到。后世总结为“汗不厌早,下不厌迟”。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伤寒论-43条》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
常言伤寒“汗不厌早,下不厌迟”,“汗宜早、下宜迟”皆指此而言
《伤寒论讲解-44条》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属桂枝汤证。
《伤寒论-106条》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表证兼里实,当先表后里,先汗后下,这是一般原则。后人归纳这一原则为“实人伤寒发其汗”。
《伤寒论讲解-90条》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
《伤寒论-93条》
诸外实者,不可下。下之则发微热,亡脉厥者,当齐握热。
《伤寒论讲解-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果肌表的邪气较轻,里部的邪气较重。里部邪实证比较紧急,也可以先下。此时肌表邪气轻,不太担心表部邪气入里的问题。先解决紧急的腑证后,再视情况解决表部邪气。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90]...
表里同病,若表证轻且缓,里证重且急,则当先攻里。如反先发汗,则属误治,也易发生变证。
《伤寒论讲解-90条》
对于这种表里具有邪实的情况,后世整理出一些同时治疗的方法,称为解表攻里法,比如厚朴七物汤、防风通圣散等,见《口诀》方剂章节的解表攻里剂。
后世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些解表攻里,表里双解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伤寒论》有关这方面的治则作了补充,临证亦可酌情施用。
《伤寒论讲解-90条》
表证里证同时治疗的方法,是用於表里同病。因为有些证候,单纯解表,则里证不去;单纯地治里,则外证不解,所以必须表里同治,比如本条的厚朴七物汤证。然而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具体运用时,还须分析表里证孰多孰少,孰轻孰重,孰急孰缓,而决定不同的治疗方法。表里同病,若病情是以表证为主,则治疗应偏重於表,如表实证而兼有内热烦躁的大青龙汤证;若病情是以里证为主,则治疗应偏重於里,如腹满证而兼有发热、脉浮数的厚朴七物汤证;若表里证同等的,则应表里并重,如外寒内饮的小青龙汤证。
《金匮要略讲解-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4.4、阴位虚而阳位有邪气
还有一种重要情况是阴位五脏虚弱,阳位有邪气。此时若用三法排邪则伤五脏正气,会导致五脏虚上加虚。不排邪病又不除。此时通常应该先补五脏之虚,待五脏正气足后,会排邪到阳位。之后可能会出现自发的汗、吐、下而自愈,不自愈再在阳位用排邪法。这是“虚人外感建其中”的原则。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轻重缓急进行变通。
4.4.1、脏虚紧急补里为主
如果五脏之虚特别紧急,则无暇顾及阳位症状,需要先补五脏之虚。五脏就像国家的首都一样,如果首都已经不能工作,必须全力进行维护,此时若还分散力量抗击边境敌人,就不是明智的做法。
如《伤寒论》91条所述,伤寒病人表有邪气,身体疼痛,本应用发汗法治疗,但是因其还有“下利清谷不止”的症状。“下利清谷”就是拉肚子,拉出不消化的食物。“不止”则表示这种拉肚子不是一次就好转,而是持续不停。这表明脾、肾阳虚而寒,不能消化饮食,也不能正确运转身体中的津液。此时正确的治疗顺序是先用四逆汤解决里部虚寒,待大便正常后,再用桂枝汤解决表部邪气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92]
《伤寒论讲解-91、92条》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寒宜桂枝汤。[372]...
腹胀满若与下利并见,则多属虚证。今下利,腹胀满,是因脾肾阳虚,腐熟运化无权,则其下利必为完谷不化。“身体疼痛”,说明表证未解。
《伤寒论讲解-372条》
再如《伤寒论》177条,病人感受寒邪的时候,出现“脉结代,心动悸”的现象。“脉结代”,是脉搏跳动不稳,时不时停顿一下。“心动悸”是有心悸、心动的感觉。肌表感受寒邪的时候,需要增强肌表气血以抗击邪气,此时必然需要五脏加强工作。若心脏原本就有气血不足的虚证,则不能担负此工作,而出现脉搏不稳、心动、心悸的现象。此时心脏工作已不正常,所以也无暇顾及肌表邪气,先以炙甘草汤补充心之阴阳,解除脉结代、心动悸的现象,再图治表。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7]...
此证属心阴、心阳不足,气血虚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即使有伤寒表证,也无暇顾及,故以炙甘草汤温阳复脉,滋养气血为要。
《伤寒论讲解-177条》
《伤寒论》49条也印证了这个观点,说尺脉微弱、身体沉重、心悸之人不可主动用药发汗。身体沉重是五脏虚弱,不能供给足够气血给肢体。心悸代表心脏的气血不足。这种情况强制发汗,会造成五脏虚上加虚。正确治法是解决五脏问题,待五脏功能恢复后,产生充足气血供给肌表,脉变为浮数,就可能自行出汗而表解。如未能自行出汗,可再用发汗类方剂协助。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
《伤寒论讲解-49条》
4.4.2、脏虚不急则阴位阳位同治
如果五脏只是一般的虚,而阳位症状紧急的时候,则可以考虑表里同治,在排出阳位之邪的时候兼顾补充阴位之虚。
这种情况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的301条,寒邪侵入少阴心肾,发热代表有表邪。表有邪,如果里部五脏无病,则应该供给气血于外而出现脉浮的现象。现在脉不浮,反而沉,为气血不能出于表的特征。该条提到少阴病。少阴病的提纲为“脉微细,但欲寐”。综合来说,此人有脉微、细、沉,昏昏沉沉的表现,代表少阴心肾虚弱,不能供给足够气血。
这是少阴病刚刚出现的时候,虚弱的程度一般,还未出现非常紧急的现象,可以使用表里同治的麻黄细辛附子汤。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301]
《伤寒论讲解-301条》
如果少阴阳气极虚,应该有“下利清谷不止”、“四肢厥逆”等表现,也就是不停的拉肚子,四肢冰凉。出现这种表现,那就说明心肾阳虚寒实非常紧急,不能表里同治,而是用以温心肾阳气为主,用四逆汤类的方剂。
少阴,太阳两感,之所以可采用表里双解,温阳发汗之法,全在尚无少阴阳衰阴盛、下利清谷,四肢厥逆等里证,因此说“无里证,故微发汗也”。言外之意,一但出现上述里证,则不仅麻黄细辛附子汤不可用,而且麻黄附子甘草汤也不可用了,这就应先救其里,专用四逆汤来温阳了。
《伤寒论讲解-302条》
太少两感,一般可用温经发汗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参见本论《少阴病篇》),但用此法后“若不差”,则示少阴阳衰较重,阳气难复,邪气也难去。故当以四逆汤温阳固本为宜。
《伤寒论讲解-92条》
实际上,除了健康年轻人五脏不虚,以及衰弱老年人五脏极虚外,大多数人是处于中间状态,类似现在所说的“亚健康”状态。这种五脏有点虚弱的人群,在阳位有邪实的时候,用到阴位、阳位同治的情况比较多。
亦即后人归纳的“虚人伤寒建其中”的原则。当先扶正,后解表,或用后世助阳益气解表兼施之法。
《伤寒论讲解-49条》
前述为阳位中的表邪与阴位的少阴阳虚同时出现,后世称为“阳虚感冒”,治法为“助阳解表”,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助阳解表的方剂。依此思路,视阴位虚的性质不同,阴位阴虚用“滋阴解表”的加减葳蕤汤等方剂;血虚用“养血解表”的葱白七味饮等方剂;气虚用“益气解表”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等方剂。可参阅《中医内科学》的感冒章节,《口诀》的方剂部分的解表剂。
本论有不少条文强调了先扶正,后解表,即“虚人伤寒建其中”之法,后世又多采用扶正解表兼用,如助阳解表,益气解表,滋阴解表,养血解表等等方法,皆可供临证参考。
《伤寒论讲解-89条》
阳位除了汗法对应的表证,还有下法对应的腑实证。腑实证兼阴位气血虚有黄龙汤;兼阴位阳虚有大黄附子汤、温脾汤;兼阴位阴虚有增液承气汤等等,详见《口诀》的泻下剂。
阳明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214]...
临床见此正虚邪实之阳明腑实证时,攻补两难,后世有主张用“黄龙汤”攻补兼施者,可供参考。
《伤寒论讲解-214条》
其实这种情况是先补五脏之虚还是阴阳同治,应该说各有优缺点。
先补五脏之虚比较稳妥,但有时病人五脏气足后,出现阳证而不自愈,可能会非常难受,如果医生没能及时跟进解决,会让病人以为服药后疾病加重,影响医患关系。
如阴阳同治,优点是可以将病邪直接从阴位驱逐到阳位,然后直接排出,病人感觉舒适。缺点是若扶正与排邪的比例未控制好,可能汗下过度而伤五脏。因此,需要仔细评价扶正与排邪的力度。
伤寒论有“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的说法,意思是阴位虚之人感寒邪,则寒邪同时入侵阴位和阳位,此时阴位、阳位俱紧急,非常危险,即使正确救治,也不能保证救活。治疗原则应是阴位阳位同治,补泻兼顾。李可老中医在其医案中提到一例心衰脑危肾功能衰竭的病例。该病人多年痰喘,已有阴位虚加偏寒的痰饮的状况,后又感风寒而发病。虽西医诊断为病危,但李老诊断,虽然该人六脉散乱,但其下三部脉趺阳、太溪、太冲三脉还沉实有力,说明尚还有根,有可救的机会,用破格救心汤合小青龙汤治愈。破格救心汤大补五脏之阴阳,以小青龙汤祛痰开表。这个医案是阴位与阳位同治的典范,大家可以仔细揣摩学习。
诊见患者深昏迷,痰声拽锯,颈脉动甚,腹肿如鼓,脐凸胸平,下肢烂肿如泥。唇、舌、指甲青紫,苔白厚腻,六脉散乱。摸其下三部则沉实有力,询知患痰喘 31 年,此次因外感风寒,引发暴喘。住院 7 日,始终无汗,已 2 日无尿。视其唇指青紫,心衰之端倪已露。寒饮久伏于中,复感外寒,阴寒充斥内外,蔽阻神明。拟破格救心汤平剂与小青龙汤合方化裁,温里寒,开表闭,涤痰醒神为治。...
事后揣摩,除本方温阳消阴,蒸动膀胱气化,茯苓利水之外,得力于麻黄一味。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寒邪闭肺,水道不通,故聚水成肿。用麻黄发汗解表,开提肺气,肺气开则水道通,水肿迅速消退。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实录-肺心病心衰合并脑危象急性肾功衰竭》
4.4.3、错误治疗
虚证误汗
如伤寒论29条,病人外感风寒,有脉浮、怕冷、汗出的症状,似乎该用桂枝汤解肌发汗,但是该人还有心烦、小便数、腿脚抽筋的症状,表明其人内在五脏有一定程度的阴阳虚的情况,此时若还是用桂枝汤,则内部虚上加虚,转变为四肢厥冷、咽干、烦躁、吐逆的重症。此时需要用甘草干姜汤、甘草芍药汤补其内部阴阳,严重者需用四逆汤。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伤寒论-29条》
再例如伤寒论38条大青龙汤的使用。大青龙发汗力大,对身体损耗极大。如果有脉微弱等阴证,特别是少阴心肾的阴证,用大青龙发汗容易虚上加虚。服后可能出现四肢厥冷,筋肉颤动等阴证加重的情况。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可与大青龙汤发之。
《伤寒论讲解-38、39条》
后世注家...把咽、淋、疮、衄、血、汗、寒和〔49〕条的“尺中脉微”,〔50〕条的“尺中迟”,合称作麻黄九禁。临床证明,对这些虚人外感,单用辛温发汗,确可导致进一步耗伤正气,甚至可出现不良后果,因此不可不慎。
《伤寒论讲解-89条》
再如伤寒论284、294条,少阴病之人,若手足厥冷无汗,不可强行发汗,如用灸类的加热方法强制发其汗,则燥热伤津液,出现小便难、说胡话、孔窍出血等等变证,使疾病变的更加复杂难治。
少阴病,欬而下利。讝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84]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294]
虚证误下
同样,五脏虚也要慎用下法。《伤寒论》中大量条文谈及虚人误下,导致各种变证,比如下利不止、不能食、胁下痛、大渴、胸下硬结等等。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
...本条论述表证兼里虚,误下之后,导致中虚饮停而类似少阳之证(小柴胡汤的禁忌证)。
《伤寒论讲解-98条》
诸虚者,不可下。下之则大渴,求水者易愈,恶水者剧。
《伤寒论-辨不可下》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273]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286]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⑵。[326]
《伤寒论讲解-273、286、326条》
4.4.4、例外情况
五脏虚,正常情况应该以补为先,也就是扶助正气为主。扶持自身正气抗邪是中医的大原则,因为医药不可能完全代替人体自身的机能。在这个战略原则下,具体战术则需灵活机动。
有时造成五脏之虚的主因就是邪气干扰,比如有邪热消耗阴液的情况,那么祛邪就是扶正,去除邪热,使之不再耗阴,就间接保护了正气,这属于广义的扶正。
再比如阳腑不通影响了五脏之排邪,或者阳腑之邪攻击了五脏,那么泻阳位之邪就保护了五脏。少阴三急下就属此种情况。
少阴病,下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汤。[321]...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
少阴病,六七日,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2]...
少阴三急下证,是少阴阴虚,邪从热化。复传阳明,燥热内盛,病势危重,大有阴亡水竭之势,亦必釜底抽薪以存阴液。...
辨为少阴病,就是以阴阳、气血、水火的不足为前提。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既要看到邪气,也要顾及到正气,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三急下证,祛邪是手段,护正是目的。所采取急下的治疗方法,必须是以里实热证为根据。
《伤寒论讲解-322条》
推而广之,三法皆如此。虽原则上五脏虚时,不应使用汗吐下法,以免伤正。但是若必须排邪才能让正气恢复,则也可谨慎使用。概括说就是五脏病证,以虚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就要补虚为先,以邪气干扰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就要泻腑为先,要仔细权衡扶正与祛邪的次序和比例。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此类情况。五脏就像楼房的五个主要柱子,任何一个都不能断,断则会造成房间坍塌。当这五根柱子要断的时候,必须赶快加固,即为扶正。但如果发现有坏人在砍柱子,那么就应该先制止其行为。制止坏人为祛邪,此时祛邪就是扶正。保持五个柱子稳固是最终目的,但是具体手段却不一定是扶正,有可能是祛邪,需视情况而定。
按:关于本节提到的少阴三急下内容。少阴病以虚为主,按理不应用下法,以免虚上加虚。此内容在我们教材中有两处讲解,一为刘渡舟刘老的伤寒论相关条文部分,一为郭仲夫郭老的黄帝内经相关部分。两者有一定区别。刘老之意为少阴病和阳明病同时存在,当阳明邪热耗阴危急时,需先解除邪热的影响。而郭老的意思是此为少阴病恢复后正气足,使邪气由阴转阳,成为阳明腑实证。我个人觉得刘老所述更合理一些。从急下二字看,此时情况是比较紧急的,应是少阴虚证比较严重,病情比较危急。如果是正气排邪外出,那么下法的使用应该没有那么紧急。
4.5、小结
本节论述了汗、吐、下法的应用原则。包括邪气应就近而出原则;实人多处有邪气先汗后下原则;虚人有邪气先补后泻原则。这些内容其实就是中医的治疗次第。这种次第是根据中医整体观得出的。搞不清整体观,就理解不了治疗次第,就不可妄谈治病,特别是较重的疾病。
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
《伤寒论-伤寒例》
5、汗窍、口窍、二阴窍的异常表现
前面介绍了汗吐下法的应用原则,就是营造出抗邪有力的阳证状态,然后利用这三种排邪功能,排出人体邪气,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种情况,通常汗吐下的现象出现一次就可排出邪气治愈疾病,即使未痊愈至少会明显减轻症状。
但汗吐下三种现象并非全是正常的排邪行为,也有因为各处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异常汗吐下。这种异常汗吐下往往会造成体内正气的流失,如不解决会带来很大问题。造成此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很难全部列举,所以这里只能做一定程度的梳理。
5.1、内热导致的持续汗出
阳明热证,里热过实,则外传肌表,导致肌表持续汗出。这种汗出,并不会使病情减轻。如果内热不消,则汗出连绵不绝,需要用白虎、承气类方剂消除里热才可。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阳明里热外蒸,外证必见身热势盛而蒸蒸然。...由于里热炽盛,向外发越,迫使津液外泄则见“汗自出”,其汗连绵不断,所谓“阳明病,法多汗”即是。
《伤寒论讲解-182条》
5.2、阴证虚寒导致的吐、下异常
太阴脾虚寒,不能运化水液,则水液下走阴窍,表现为持续的拉肚子。脾虚寒不除,则越拉越重,而非排出后减轻,所谓“自利益甚”。伴随症状为吃不下饭,腹部胀满不时疼痛,呕吐。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273]
《伤寒论讲解-273条》
少阴肾虚寒,则不能过滤并蒸腾水液上升,水液下趋而下利。肾虚寒不除,则下利不止。伴随症状为欲吐不吐、渴、心烦、但欲寐、小便色白。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282]
《伤寒论讲解-282条》
再如肝经受寒邪,头顶疼痛、干呕、吐涎沫。此时的吐就不是正常排邪的表现,需要用吴茱萸汤温暖肝经进行治疗。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厥阴肝脉,挟胃属肝,与督脉会于巅顶。厥阴肝经受寒邪侵袭,下焦浊阴之气上逆犯胃,胃寒气逆,水饮不化,因此证见“干呕,吐涎沫”。所谓吐涎沫,即口中频频吐出清涎冷沫,或如蛋清,或如白沫,或如清水。寒邪循厥阴肝经上逆,故见头痛,其特点以头顶部疼痛为重。治疗以吴茱萸汤暖肝温胃,降浊以散水邪。
5.3、虚脱类的异常
前述,人体五脏病证,产生气血不足,导致汗窍脱而汗出。这种汗非正常排邪之汗。阴证时,五脏传输于肌表的气血不足,是难以出正常汗的,即“阴证不得有汗”。所以阴证一旦出汗,要考虑是否为脱证的病汗。脱证病汗的特点为冷汗、虚汗,与正常出汗的热汗不同。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283]
《伤寒论讲解-283条》
5.4、肌表营卫不和的异常汗
肌表营卫不和,出现异常的汗。桂枝汤调和营卫,先其时发汗则愈。此时,伤寒论强调“脏无他病”,进一步说明桂枝汤调用气血充实肌表,需要以五脏无病为前提。如果五脏虚弱或者内有实热,皆需慎用桂枝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属桂枝汤证。[53]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伤寒论-53、54条》
5.5、小结
内部失衡导致孔窍失常的情况非常多,以上只是举例,以后有时间会再增加一些例子,或者另开一章专门探讨。大家重点要理解排邪的汗、吐、下与功能失常的汗、吐、下的区别。要明白单独看汗、吐、下,不能确定是正常的排邪还是功能失常的表现,需结合其他诊断信息判断。如伤寒287条,少阴病,原本脉紧代表有寒邪。此时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到底是阴证虚脱还是正气恢复排邪呢?通过四诊,发现脉紧现象消失,手足厥冷变为手足温暖,依此判断为是正气恢复自愈的情况。由此也看出四诊合参的重要性。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287]
《伤寒论讲解-287条》
通常正胜邪的排邪现象多为一次性或者次数较少,且排后病情好转甚至痊愈。而功能失常出现的汗吐下多为排后不好甚至越来越重。
6、三种排邪功能的时间特点
汗、吐、下三种功能虽都能排邪,但也有一些区别。最正常的排邪渠道还是大小便,一般的湿气、痰饮、瘀血,经过治疗后,大多从大小便排出。
但是整体来讲,人分上下和内外。
当身体气血处于偏阳性状态,例如春夏养阳的时候,人的气血分布会偏表、偏上多一些。这个时候,邪气倾向于从外部皮肤走,或者从上走,也就是汗吐。我们伤寒里,说春夏宜汗宜吐,原理即如此。
大法,春宜吐。
《伤寒论-辨可吐第十九》
大法,春夏宜发汗。
《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秋冬的时候,处于养阴状态,气血偏内偏下,邪气容易被送到二阴窍附近,所以下法比较多。
大法,秋宜下。
《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排邪的部位与气血的波动有关。但这个道理不要教条,总归还是邪气就近而出。理论上也可以出现春夏用下法,秋冬用汗吐的情况。最终还是依据人体正邪关系,即邪气被正气送到什么位置而定,这是大原则。
7、总结
本章介绍治病过程中,阴证与阳证的转变,以及最终从孔窍汗、吐、下排邪的道理。理解这个道理,再读教材的《伤寒论讲解》,从最开始的太阳病一路读到厥阴病,基本可以掌握脉络、前后呼应。所以本章可以算是学习伤寒论的一篇前置文章。
打仗必须有国力后勤的支撑。在伤寒论中,阳位的正邪相争,必须以阴位无病能够提供后勤为前提。阴为根本,阳为枝叶。治疗阳病,必然消耗五脏气血。这点无论是太阳、阳明还是少阳皆是如此。而阴位五脏之间的功能则是互相配合,共同进退的。如果理解了人体运行机制,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道理。伤寒论讲解伤寒病具体治法,其默认读者知道这些基本道理。比如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中只谈脉浮,隐含意思即为脉不细、不迟、不芤、不微弱,也就是没有阴证,可以考虑使用汗法。如果不学习基本理论,上来就学有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等等。这种学法摸不到伤寒论的脉络,无法理解条文中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会让学习者困入细节当中,需要很多年的学习实践才能跳出来,整体的看待战场。
李可老中医在论及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的实践时,谦虚的说自己曾经只见“心衰”局部,不见整体,导致治疗心衰危病生死参半10年之久。虽然中医前辈们非常重视整体观,在教材中反复提及,但是因未能在前期就讲清楚整体与局部的详细关系,使学习者理解过于困难。导致虽学习者众多,但悟透成才者极少。所以,初期难以理解整体观,不是李老一个人遇到的问题,而是所有中医学习者面临的问题。李老最后能够突破这个障碍,并能发明出破格救心汤,造就“中医ICU”的美名,已属奇才!
由于个人学识浅薄,思路狭窄,只见局部,不见整体。但着眼于“心衰”一端,而忽视了垂死病人全身衰竭的全局—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散失,故本方的治愈率停滞在生死参半的水平,约 10 年之久。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破格救心汤救治心衰实录》
希望光明中医网校的学习者能够吸收这些经验教训,从一开始就能具备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在学习教材某一部分的时候,能够知道这部分内容在中医整体架构中的处于哪个位置。学习本草方剂的某药某方时,能明白自己在学习战术知识,要掌握人体各处之虚实该用哪些方药解决;在学习伤寒金匮的时候,不只知道方症对应,还能明白治疗次第这种战略知识;学习内外妇儿某病的时候,能明白治疗专科病也应有全局观,一病有多种原因,即多个证,一证也对应多病,且治疗过程中病证也会发生轻重进退的变化;学习四诊的时候,能明白收集外在表现是为了判断内在正邪状态。经过这种系统学习,再加实践验证,那么无论是行医治病还是保护家人,都会游刃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