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证的分析
人体之水起到运输营养、滋润身体的作用。当水未能正确利用时,就成为废水,中医称之为痰饮,其中粘稠为痰,清稀为饮。
痰饮的产生大多是因为管理水液的器官出现病证,导致水的代谢出现障碍而产生痰饮。这些器官包括胃、脾、肠、肺、三焦、肾、膀胱等,具体请参考《概念入门》津液章节的津液代谢图。
痰饮这种废水可以停留于身体的很多部位,会影响相近器官的功能而产生新的病证。比如痰饮影响肺可产生咳喘、影响胃可产生呕吐、影响心可产生心悸、影响肢体可产生疼痛等等。由此可见,痰饮即是某些病证的病果,也是导致其它病证的病因。这就像楼房的水管泄漏,流出的水变成废水。这种废水是水管泄漏的病果。而废水如果流入配电室等重要部位,就会导致停电问题。这样,废水就成为新问题的病因。
痰饮病是指以痰饮为主要病因的病证,其原理是痰饮影响了某处功能而产生了疾病。中医经典中,介绍痰饮病的主体在《金匮要略》的“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本节主要依据该篇内容展开。为了简便,简称该篇为“痰饮篇”。引用该篇内容时,不再标出引用位置。
痰饮病与水气病有区别。水气病是有明显的水肿现象,而痰饮病则无。水气病在金匮中另有一章水气篇专门叙述。
1、饮之成因
关于废水的成因,在“痰饮篇”谈到,如果人某时饮水过多,脾胃来不及消化,多余的水就会成为痰饮,出现突然胸闷、胸胀、喘的现象。这是因短时间饮水过度导致突然出现的痰饮。此外,也有逐渐产生的痰饮。比如某人脾胃虚弱,饭量不大,但是平时却常喝较多水。未能吸收的水逐渐积累于心下胸膈部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心肺而出现心悸、气短的现象。现代有种理论认为血液粘稠的人应该多喝水。实际上,有的人血液粘稠是因为脾胃虚弱,不能吸收足够的水。这种情况饮水过量会超过脾胃吸收能力,逐渐累积痰饮,慢慢形成痰饮病。饮水应与自身的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匹配,不可教条认为血液粘稠就多喝水。
十二、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上面只是以脾胃举例。理论上,人体管理水液的相关器官出现失衡,都会导致痰饮。而每个器官的失衡又有多种性质,比如阳虚、阴虚、阳实、阴实等等,也包括现在的病毒等因素。因此,痰饮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但因痰饮是废水,为阴邪,所以其常见的病因还是相关器官的阳虚,比如脾阳虚、肾阳虚等等。
2、饮病总的治疗原则
痰饮作为一种邪气,其治疗也要符合一般疾病的治疗原则。即在五脏为重,在六腑为轻,在肢体肌表为最轻。治疗时,部位上应使其由内向外,程度由重转轻,直至其从孔窍排出为止。一般脉浮,饮邪偏上、偏肢体的时候,考虑汗、吐法;脉沉,饮邪偏下、偏里的时候,考虑下法。
因痰饮即是病因也是病果,所以其治法有两个方向:1、直接去除痰饮;2、消除产生痰饮的病因并增强正气而间接去除痰饮。要根据轻重缓急,仔细分析主要矛盾,确定治疗方向前者还是后者,或者两者并重。本节讨论的重点是因痰饮而产生的病证,所以治法主要是前者。至于后者,因产生痰饮的病因可能性太多,无法面面俱到,只在某些地方有所涉及。
因痰饮的产生以阳虚为多,所以其治疗多是温阳化水的方向。
十五、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但一定对虚实寒热进行辩证分析后,再做定夺,不可一概认定痰饮为阳虚。笔者曾治疗两个儿童的咳喘症状,辩证过程比较复杂,只谈结论。两人一寒一热。寒者先用小青龙汤解决紧急咳喘症状,缓解后,用苓桂术甘汤、止嗽散善后。热者为肺部虚热失衡,津液未能充分散布而产生痰饮咳喘,用泻白散初步解决,用知柏地黄丸善后。泻白散主要是治肺之虚热,非直接治疗痰饮,但肺的虚热一除,其功能恢复,津液能够正常散布,痰饮也就不再生了。
饮邪较轻微的时候,应当从小便排出,可以通过增强脾、肾的运水能力和直接去除饮邪并行,即扶正祛邪同用。脾功能偏弱考虑苓桂术甘汤。肾功能偏弱考虑肾气丸。这是常规治法。饮邪较重的时候,常规方药力度不够,需要根据其所在病位、病性以及程度轻重选择专用方药。
十七、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见虚劳中。
3、饮在不同部位的分析
痰饮作为一种液态邪气,其停留的部位有一定特征。按其常见部位,痰饮篇将其分为四类:支饮、悬饮、痰饮、溢饮。支饮在胸;悬饮在胁;痰饮在腹;溢饮在四肢。如下图。
二、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汤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3.1、饮在胸部、胸膈(支饮)
胸、胸膈部位的饮邪称为支饮。该部位为上焦,是心脏、肺脏之所在,同时与胃相邻,因此支饮会影响着这些器官的功能,包括呼吸、心跳、饮食等等。胸部是一个较大范围,在此范围内,随着饮邪位置偏上、偏下、偏里、偏表,程度偏轻、偏重,性质偏寒、偏热,范围偏大、偏小等各种不同,其影响的功能有区别,产生的外在表现也就有所区别,随之使用的方剂就不同。
支饮较轻的时候,有呼吸短促,自觉呼吸不连续的情况(短气)。
邪较重的时候,影响心则有心悸;影响肺,可导致咳嗽、喘。
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再严重的话,会不能平卧,因为平卧则水流到肺,导致呼吸困难,所以必须斜靠物品躺卧;还可以出现形体水肿的情况。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其饮不下行而上犯者,支妨於胸膈之间,肺气壅阻,饮邪充塞,必咳逆倚物布息,呼吸短促,不得平卧,且因饮阻而气逆,壅滞於上,其形如肿,是之谓支饮。
十四、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心下的胸膈部位有饮邪停留,其人后心部位可能会有巴掌大的一块部位觉得寒冷(背寒冷如掌大)。这与肾阳不足,导致整个后背都觉得寒冷有所区别。
八、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如果其人在胸膈部位原来就有痰饮,有胸部胀满、喘、咳、吐的表现。此时,再遇外邪侵袭, 则外邪引动内饮,出现发热恶寒,腰背疼痛,流泪,还有身体颤动不能自我控制的表现。
十一、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饮邪干扰心脏时,心下坚痞实结,心悸(筑筑然悸动)。若多饮水,则此症状加重,所以不愿意喝水(恶水而不欲饮)。
三、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饮邪干扰肺脏的时候,因肺主水之宣降。水不被宣降则需要咳吐而出,所以吐涎沫。其它部位未得到水则渴,想要多喝水(渴欲饮水)。
四、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胸胁部支满,目眩,为饮在心下的部位,用苓桂术甘汤。
十六、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此处参考《伤寒论》67条。伤寒本为气病,吐下过度伤脾。脾伤则水运化失常而成饮。这样就由气病转为水病。有饮则气上冲胸,头眩。此时不可发汗,用苓桂术甘汤健脾、去饮、平冲气。再参考《伤寒论》28条,该条同样有饮邪,但是没有水气上冲,所以不用桂枝。同时再参考《伤寒论》65条,该条为水气欲上冲还未上冲,换白术为大枣,用苓桂枣甘汤。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65]
《伤寒论-67、28、65条》
其人心下部位坚满,通过诊脉发现其脉伏。脉伏比脉沉更深,据此判断正邪相争位置深。邪在偏浅位置适合从汗窍走,在偏深位置适合从二阴窍走。因其脉伏,代表饮邪位置较深,应从二阴窍走。若其人想大小便,便后排出了一部分饮邪,会自觉舒适。但是很快又觉得心下坚满,那说明虽有部分饮邪排出,但是又有新的饮邪产生。此情况代表饮邪虽有欲去之势,但是还不够,需用药力帮助,用甘遂半夏汤方,促使饮邪从二便排出。
十八、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若属水饮内结,深痼难化,其发汗利小便方法之力量均感不足者,则宜温而攻逐,使水饮从大便排除,用十枣汤、己椒苈黄丸、甘遂半夏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等。
如果胸膈部位的饮邪严重且兼寒,其人除了喘而胸满、心下痞坚外,还有面色黧黑,脉不但沉而且紧,则说明不是单纯饮邪,而且三焦已有粘滞之邪,导致热量不通畅而产生郁热。此时普通吐下等排饮之法已经难以奏效,需要用防己、石膏、芒硝等药开窍、破结、行水、解郁热。金匮用“木防己汤”和“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治疗”。
二十四、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寒饮邪实,故其脉沉紧。...木防己、桂枝辛开苦降行水散结,方用石膏,当为伏饮化热而证有烦躁,人参则为吐下后而设。
胸膈部位的饮邪影响上部产生的浊气下降,可产生较严重的头晕、目眩之感(苦冒眩),这时饮邪比较多,需要以排泄饮邪为主,用泽泻汤治疗。前述的苓桂术甘汤,为温阳化饮,含有温阳而恢复自身排邪能力之意,既有扶正又有排邪。泽泻汤则是直接排邪为主。
二十五、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胸膈支饮也有因胃肠不通,水气不降而导致,表现为腹痛、大便秘结、胸部胀满,此时以厚朴大黄汤治疗。
二十六、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支饮踞於胸膈,肺气不能清肃下行,膈间壅满,胃腑堙塞不能降运,还见有腹中痛,大便闭结之证。
胸膈支饮,若水液偏多,影响肺,导致呼吸困难,严重至不能平卧了,还是先去肺部水液为先,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二十七、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胸膈支饮,常会下扰于胃,出现呕吐的情况的,此时以半夏类方剂为主,有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经常呕吐的人,因呕出过多津液,应该感觉渴。其人却不觉的渴,这是胸膈饮邪误导了感官,具体分析见下面“支饮与渴、呕的关系”。用小半夏汤止呕化饮。
突然呕吐,目眩、心悸,这是水饮较多引起,小半夏汤的基础上加茯苓增强去水力度,即为小半夏加茯苓汤。
三十、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胸膈支饮,如果其人较虚,或者吐后变虚,已至不能食的地步,可以用外台茯苓饮。该方补脾虚与消痰饮同时进行,且力度较强。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久咳不愈(咳家),成年累月,不分日夜,遇到一些刺激咳嗽就加剧,其原因有多种。其中有的情况是饮邪造成的,称为“饮气咳”。如确为此因,身体较壮实的人可以考虑十枣汤。判断其饮邪的证据除了前面基本的支饮表现,咳、短气、胸满、喘、不得平卧等等外,还可以有脉弦、心烦、胸中疼痛、头晕目眩等等。
三十二、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三十三、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三十四、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3.2、饮在胁(悬饮)
停留于胁下部位的饮称为悬饮。悬饮会导致胸胁部位的气运行不畅通,在咳、唾的时候,会牵引胸胁部位,引起疼痛的感觉。严重的话会牵引缺盆部位疼痛。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其饮流於胁下者,胸胁之气受阻,咳唾鼓动,牵引作痛,是之谓悬饮。
九、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转甚
因胁部为肝胆经络之位,受饮邪影响,肝气郁滞,胁下支撑胀满,喷嚏时胁下作痛。
六、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胁部疼痛,诊脉发现脉沉而弦,判断为悬饮重症。用十枣汤,使悬饮之邪从二便下。十枣汤药力骏猛,应注意服用方法,参考痰饮篇原文。
二十一、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二十二、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3.3、饮在腹部(痰饮)
停留于腹部肠胃的水,称为痰饮。饮入之水本应被胃、肠、脾吸收,经三焦运化到其他部位。此功能失常,则水存于肠而有沥沥之声。形体缺乏水的充养而逐渐消瘦。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汤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脾阳失运,散精之用失常,精津尽化为水饮,不复外充於形体而反下走於肠间,致形体逐渐消瘦而肠间沥沥有声,是之谓痰饮。
其原因有偏于实者。比如三焦水道不通,水不能化气上升,则出现口干舌燥。水留腹部,使腹部胀满。三焦淤堵,元气不通畅而瘀滞产生实热,还可以伴随出现大便、小便不通畅的症状。这种情况用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
二十九、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饮邪围困脾脏,则脾气不足而少气。脾气不散于四肢肌肉而身重。
五、水在脾,少气身重。
饮邪围困肾脏,可造成脐下悸动,严重则水气上冲,导致心下胃脘部位悸动。
七、水在肾,心下悸。
饮邪在下焦,脐下悸动,吐涎沫,头晕目眩欲跌倒,用五苓散。前述支饮有吐涎沫、头晕目眩,此处多了脐下悸动的表现,所以是下焦水饮。
三十一、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3.4、饮在四肢(溢饮)
停留于四肢部位的饮邪称为溢饮。因饮邪在四肢,所以会有身体疼痛、关节酸痛的表现。
溢饮可以是胸胁之饮流溢于四肢。其原因有可能是里部饮邪过多,流入四肢。也可能是里部正气恢复,驱邪外出而流经四肢。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水饮自胸膈而流於四肢关节,故四肢历节痠痛。
溢饮为饮在四肢,属于形体,为阳位,应以发汗法治疗。偏寒用小青龙,偏热用大青龙。
两个青龙汤为发汗剂,适合五脏不虚的情况。如果五脏虚,有脉沉、细、弱的情况,应加以注意,考虑是否兼补五脏之虚。
二十三、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4、其它
4.1、饮邪对于水气升降的影响
人体各要素都需要有内外之出入均衡,上下之升降均衡。水气在人体有升降循环以均衡津液的上下分布。水饮在上焦可导致水气不下而咳喘。水饮在中、下焦,可影响水气之上升,导致上焦少津液滋润而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如《伤寒论》71条,病人有口渴,饮水也不解渴,且伴随有小便不利,考虑为下焦膀胱处有水饮之邪,导致膀胱水气上升不利,用五苓散治疗。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伤寒论-71条》
4.2、饮病在脉象的表现
体内有饮,可以出现弦脉,也可以不出现,并非水饮一定有弦脉。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喜虚;脉偏弦者饮也
十三、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十四、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4.3、支饮与渴、呕吐的关系
饮与渴的关系
胸以及胸膈的饮为支饮。支饮会影响肺的宣降水液功能,导致人体水液运输的失常,造成人体缺水。人体缺水按理会让人产生渴的感觉,进而希望饮水。如痰饮篇第四条说“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但是实际上胸膈之饮并非一定会有渴的现象。原因有两种可能:一为饮邪并不严重,还未达到干扰肺之功能的程度。二为虽然饮邪干扰了肺的功能,使津液未能布散全身,但是因为饮邪本身也为水,这种水干扰了人的感觉,使人虽缺水,但却不感觉渴,也不想喝水。
上述第二种情况,中医称之为“寒饮内阻而口淡不渴”。根据支饮的定义,其人有咳喘、短气、不能平卧,甚至形体发肿,这说明已经影响到肺的功能。如果此时不渴,那么是第二种情况,也即寒饮使其感觉失常而不觉得渴。
上条言本证或可兼见口渴,乃因水气不化,津液不布所致,但并非必见证。亦有因寒饮内阻而口淡不渴,不欲饮水者,此即本条所说的“不渴”。
在伤寒40条小青龙汤的使用指征中,有“或渴”字样,就是心下有饮,该人可能渴也可能不渴。若渴,原因是肺不散布津液。若不渴,原因是寒饮内阻,此时虽然津液散布不足,但人却不感觉渴。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欬。 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伤寒论讲解-40条》
之后的41条,说该人心下有饮,有咳喘,但表现为不渴。服小青龙后,渴的表现出现,这说明饮邪已经部分去除,不再干扰人的感觉,使渴的感觉正常出现,是寒饮减少的好转迹象。
伤寒,心下有水气,欬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伤寒论讲解-41条》
呕与渴的关联
呕与渴是关系比较密切的两个症状。伤寒、金匮中经常通过两者是否同时出现,或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来作为某些内部病因的判定依据。
先渴:
如果病人本来就渴,然后出现了呕的现象。这时的渴是因为胸膈部位有饮邪,饮邪干扰了肺布散津液的功能,使人缺水而渴。这种饮邪向下可以干扰胃气,使胃气不降而呕。这是先渴后呕,应考虑饮邪为病根。
如渴而不呕,则代表确有缺水情况,但不是饮邪引起,而是其它原因,如《伤寒论》147条。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47]...
少阳气机郁滞,三焦决渎失职,则见小便不利。少阳相火内郁,津液受伤则见口渴。
《伤寒论-147条》
先呕
原本不渴,呕吐后随之出现渴的现象。这是因为呕出的大量津液,所以体内缺水而渴。这是因呕而渴。
再有,经常呕吐的人(呕家),因津液流失,应该出现渴的现象,这是常态。但是该人却不觉得渴,为异常。说明其人心下部位有饮邪,饮邪内阻,导致虽津液流失,但却口淡不渴。
如上所述,当渴与呕同时出现的时候,要注意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即先呕后渴还是先渴后呕,代表了不同的因果关系。这些道理在辨别呕吐之人的病证时非常有用。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
《伤寒论-98条》
小结
先渴后呕为有饮。呕家不渴也为有饮。渴而不呕为无饮。呕后有渴为无饮或者饮邪欲去。这些道理很烧脑,如果不理解人体运转原理,一辈子也搞不清,所以单独列一节,大家需要仔细揣摩。
4.4、小青龙汤的分析
在金匮痰饮篇的三十五条到四十条,举了一个小青龙汤治疗咳逆倚息不得卧的例子。该例中,对小青龙汤进行了拆解,有利于我们理解其配方中,麻黄、细辛、五味子、干姜、半夏等几种主要药物的作用。这也提示了应辩证用药,经方也应随证加减的道理。
病人咳、倚息不得卧,这是代表有支饮。正常情况用小青龙汤治疗。该方中的麻黄有强力打开皮肤汗窍发汗的作用。发汗需要消耗津血以及阳气。津血阳气以精为根。如果支饮病人原本精血亏虚,用此药后,虽能去除一部分支饮,但是消耗精血,会虚上加虚,使病人出现口舌干燥、多唾、肾气上冲、手足逆冷麻痹、面热如醉、股内热而小便难、时不时头晕昏冒的症状,脉象上出现尺脉微弱、寸脉沉的脉象,代表肾气衰弱,无力支撑心肺之气抗邪。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此时急则治其标,需要先治疗上冲之气,用桂苓五味甘草汤方。上下焦相比较,上焦之气偏阳,下焦之气偏阴。正常情况下,上下焦之气阴升阳降,调和无病。出现下焦阴气明显上冲的情况,原因多为上焦阳气过虚。桂枝可以补充上焦阳气以对抗下焦阴气之上冲;茯苓有一定去水湿的作用,减轻阴气冲击之力;五味子对冲气也有一定收敛作用。但是其中主要还是以桂枝为主。根据伤寒论其他条目,有冲气的时候,大多需要用桂枝,比如桂枝加桂汤、苓桂枣甘汤等。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冲气平复后,可能咳嗽、胸满更加厉害了。这是因为肾气上冲之气虽然平复了,但是胸部寒气还在,所以其有咳、满的症状。这时需对方剂进行加减变化。冲气已平复就去掉桂枝,造成咳满的寒气还在就加入干姜、细辛去除寒气。
三十七、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干姜 细辛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服用新的方剂后,寒气去除,则咳嗽、胸满症状消失。因加入的干姜、细辛为热药,病人虽病愈,但应该出现渴的情况。这都是正常变化。该处还谈及了两种异常的变化:
1、服药后虽然咳满停止且变渴,但冲气复发。这是热药太过,伤胸部之阴,使上焦之气受损,则下焦之气又重新上冲。此时是单纯的冲气而不是寒饮之邪了,应该去掉干姜、细辛,重新使用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干姜、细辛药性辛热,热伤阴津而口渴,热扰虚阳而肾气上冲。若咳满止而作渴者,为冲气而不为饮邪,治宜酌量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不得仍用干姜、细辛等药。
2、服药后渴并未出现,或者原本有渴,服药之后反而不渴了,这是不正常的,说明其支饮并未去除。支饮使其口淡不渴。支饮理当有头晕、呕吐的症状。水饮导致呕吐的情况,只用热药温阳还不够,还需去水、止呕,适合用半夏,用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方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 细辛 干姜各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这部分内容明确干姜、细辛为热药,是驱寒用的,应注意用量,不要伤阴。半夏是去水饮、止呕用的。
用了上药后,呕吐、咳、满都停止,证明胸膈支饮已去除,大部分人就病愈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出现形体肿的情况,这是因为水从胸膈外走,本应经过形体四肢从汗窍排出,但是肺气不足,所以水停留在形体不出而形肿。此时应该加杏仁补充肺气,加麻黄打开汗窍,排出形体之废水。但麻黄调动阳气需要消耗大量精血,对精血不足之人,是不能使用的。如果勉强使用,会导致心肾的正常功能都无法维持,产生四肢厥冷、麻痹的现象。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不用麻黄,只用杏仁,以求缓慢的运化水气。
三十九、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这部分内容提示了用麻黄需要该人精血不虚。杏仁润肺并补充肺气,有助于废水的排出。
此处的形肿病因在肺气不足,所以加杏仁。如果形肿是因为肾阳不足,应使用真武汤。
后面还提示,因为方中热药颇多,如果服后胃热增加,热随胃经上冲面部,出现面热如醉的现象,可以加大黄泄胃热,由此可知大黄可泄胃热。
四十、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从整个病案的变化过程,我们能看出以下几点:
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冲气紧急先治其标,后治咳喘、寒饮。
2、疾病轻重进退原则:痰饮之邪从胸膈外出到形体,症状由咳喘呕转为形体肿,为病证减轻。
3、正气为本原则:五脏正气不虚而邪实的时候,可以专注排邪而不太担心消耗正气的问题。若五脏精气不足,当需要调动正气驱邪的时候,就难以支撑。杏仁补肺气,为补正气。麻黄开汗窍,促排汗,为排邪,需消耗正气。本案病人精血不足,所以本该用麻黄却不能用,杏仁则可用。正气为本,不止汗法如此,吐下法也是如此。这也是内经“阴者,藏精而起亟也”的含义,提示人平时应该积精全神,否则病时就难以救治。
4、经方也可随证加减。对经方的加减一定要熟悉病证与药性。证与药应丝丝入扣,不懂道理,随意加减是不行的。
本部分内容可与金匮水气病二十二条参照。
该条为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顺畅,气冲,咳喘。治疗分轻重缓急,先治疗冲气,后治疗咳喘,然后再治疗形体之肿。其思想与本案基本一致。
该条举例未按正确顺序治疗的情况。病人本就有水饮之邪,年轻时正气充足,未觉不适。年龄大后,肾阳衰弱。阳气弱则运水能力下降,造成人体阳虚阴盛,出现肾气上冲咽喉的问题。医者误认此时病之关键在饮邪,大用下法去水。下法不能解决冲气,所以病不愈,反而使人虚。后来又用吐法,就更加严重了,出现虚烦、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等虚证。错用吐下使人正气更虚,虚则水液更不运化,面目手足开始浮肿。医者又用葶苈丸去水,当时水肿有点小好转,但是虚证未愈,进饮食后,水肿又出现。
一般来讲,多年之旧疾与新发之病相比,往往新发之病紧急,所以通常先治疗新病。但是治疗新病的时候也必须考虑旧疾的影响,不要犯了虚虚实实之戒律。该情况在冲气刚出现时,冲气为新病且紧急,应该先治疗。但医者治疗失序,进行了一系列误治,使病人正气变的非常虚,且出现浮肿现象。此时正气虚也变得比较关键,正虚邪实兼有,颇为复杂,应该视其虚实程度,谨慎选择补虚和泻实的次序和比例。
二十二、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
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尚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复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与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
《金匮要略-水气篇-二十二》
十五、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