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四章 人体运行框架

1、运行框架

通过第三章的学习,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人体运行的基本框架。

1.1、功能与形体

人体的主要功能是行动、思维、感受、表达及抵御外邪。功能正常需要头、四肢、身躯的皮、肉、脉、筋、骨等形体组织能正常工作,因此形体为功能之本。

1.2、形体与气血

形体组织能正常工作需要其处在一个适宜的人体内部环境中。适宜的人体内部环境由气血等要素维持,因此气血为形体之本。

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皮与肉相果则寿,不相果则夭。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形则夭。...

气血等基本物质,经络等脏腑组织的功能,是人体的根本,而人体的躯壳好象树木的枝叶。如果气血的强盛胜过形骸,是人体生命力旺盛的表现,就长寿。反之,如果不能胜过形骸,就夭亡。

《黄帝内经讲解-寿夭与先后天的关系》

形体与气血应匹配。形体大而气血过少,或者形体小而气血过多皆为失衡。

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

《素问-三部九候论》

在平衡范围内,如果气血供应量适度超过形体的正常需求,则人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如果气血低于形体的需求,则人气力不足、身体沉重。因此,人一旦出现肢体沉重的现象,就要注意补充气血、疏通经络。否则形体组织就开始弱化,容易先在眼、耳、口、鼻等关键且脆弱的孔窍部位出现病变。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金匮要略讲解-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形体组织的变化一般延后于气血变化。气血失衡持续一段时间后,形体组织上会有可见的病态改变。气血恢复平衡后,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病态的形体变化才可能恢复正常。这与温室花园里的环境失衡后,花草会逐渐枯萎;环境恢复平衡后,花草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长好,是一个道理。

全身各处获得的气血应充足且均匀,同时在均匀的基础上,上、下、内、外有一定差别。这种差别即为气血分配角度的阴阳。这与自然界的水、土、气、阳光等资源应均匀分配,但是又随着方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一样。

1.3、气血与脏腑经络

气血等要素由脏腑产生,由经络系统主导输送。脏腑功能强健,则可以产生足够气血。脏腑功能虚弱,则气血不足。因此脏腑为气血之本。

气血的产生过程中,五脏的作用最大,比如五脏藏神、心主血脉、脾主消化吸收、肾藏精、肝藏血、肺主气等等,所以五脏功能最为关键。若五脏失衡,对人体要素的产生、体内环境的形成影响最大。病至五脏就非常严重,所以内经说“治五藏者半死半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素问-调经论》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五脏之中,心肺为上焦。因心主血脉,肺主呼吸,两者共同产生宗气,推动营卫气血流转于全身。其所需的能量物质大多来自中下焦的肝、脾、肾。所以五脏以此角度细分的话,中下焦的肝脾肾为上焦心肺之本,而上焦心肺为形体气血之本。

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

《难经-十四难》

曰:五脏俱等,而心肺独在鬲上者,何也?

然: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荣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故令心肺独在鬲上也。

《难经-三十二难》

脏腑相比较,脏为主,腑为辅。

两者从吸收饮食的角度看,腑负责消化,脏吸收存储后天之精。

两者从正邪角度看,脏给腑提供正气,腑帮助脏排出邪气。正气方面,脏将精转化为阴阳气血提供给腑,若脏器正气虚,不能传正气于腑,则腑也会跟随虚弱。邪气方面,阴脏在内,难以直接排邪,其产生的废物或感受的邪气应传输到腑,再由腑排出体外。如果腑不通,则会导致脏之邪也排不出去,引起脏器邪实的病证。

由于脏与腑的这种独特关系,所以脏病以虚为主,因为若其正气不虚而只有邪气实,通常会自动将邪气排出到腑。腑病以实为主,因为如果其正气虚,则脏会为其补充。所以治法上,五脏常补,六腑常泻。中医概括为“五脏以补为先,六腑以通为用”。遇到五脏正虚兼邪实的重病,既要考虑补五脏之虚,使其有排邪能力,也要考虑通六腑之实,使五脏邪气有出路。这是脏腑表里关系的重要体现。

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若少阴阳气充实,则太阳阳气不虚,卫外有力,寒邪不能内传

《伤寒论讲解-283条》

由于五脏以藏为主,治疗上常以补为先;六腑以通为用,治疗多以泻为主。

《中医药学概论-五脏六腑》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经络、血脉、三焦作为要素传递通道,需畅通无阻,使要素能充足、均匀的分配于全身。各通道中,以经络通畅为主导。

1.4、脏腑与精

脏腑功能的强健,需要脏腑的阴阳平衡,即能量与物质充足且配合协调。脏腑阴阳来自脏腑所藏之精,精可以补阴阳,精足则脏腑不易失衡。精不足则脏腑功能虚弱。精亡则脏腑失去功能。因此脏腑所藏之精为脏腑之本。

各脏腑精足才能藏精于肾,因此肾精为各脏腑精气的代表。又肾主生殖,生殖能力强则代表肾精充足,进而代表各脏腑精气充足。因此内经以能否有子作为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

1.5、精与先后天之本

脏腑所藏之精分别来自先天与后天。后天之精主要来自脾胃,人无胃气则亡。先天之精主要存于肾与髓,若耗尽,人亦亡。因此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肾被称为先天之本。

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素问-玉机真藏论》

胃者,五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灵枢-五味》

人体的形、气血与脏腑所藏的后天之精皆来自对自然界天气、地气的吸收,所以呼吸与饮食都很重要。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素问-六节藏象论》

普通人都知道饮食、呼吸重要,但是难以意识到脾胃吸收能力的区别,所以中医重点提示这一点。

地之五味由口摄入,贮藏于肠胃,经过脾胃的消化转输,水谷精微得以充养五脏之气。故在一般情况下,食欲旺的人,五脏精气相应充足;食欲差的人,五脏精气相应衰少。《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说明五脏之气的盛衰,与摄取饮食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

《黄帝内经讲解-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

人一日三餐,饮食留于肠胃。胃空虚的时候,水谷在肠。肠空虚的时候,又有水谷补充到胃。肠与胃交替保存着水谷,保证人一直有地气可以吸收。若肠胃都空虚,人无地气补充,就快要死亡了。由此可见,人体吸收后天之精,补充五脏精、气、津、血,是持续性的,不能中断。

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故肠胃之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灵枢-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肠胃主要功能是消化、存储水谷,而水谷精华的吸收过程是由脾来完成的,在肠胃补充水谷充足的情况下,脾的吸收能力就成为关键因素。现代社会疾病,因脾功能弱,对水谷的吸收不充分,造成五脏精气不足,进而造成的疾病的情况非常普遍。

1.6、神与其它

神总管以上全部过程,无论是高级的意识思维还是低级的人体本能,所有平衡过程都由神来控制。若神的控制能力强,则即便精、气、血、形的数量稍少,也能配合的很好。反之,如果神的控制能力弱,则即便其它要素较多,也可能出现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1.7、小结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生成并存储精、神、元气、气态物质、液态物质(血、津液)等要素,再以经络系统为主导,将要素传递到全身组织器官,形成适宜的体内环境,完成人体的整体功能活动。这个过程如果换成现代语言描述,就是指用能源、能量、控制信号、物资等要素构建一个生态环境。

人体有很多因果(标本)关系。上述功能、形体、气血、脏腑经络、精、神是其中比较主要的部分,相互之间皆如树干与树根的关系。根为干之本,树根有问题必然影响树干,而树干的问题则即可能来自树干本身也可能来自树根。所以中医治病并非哪里发病就治疗哪里,而要分析疾病根源,以治本为主,除非紧急或特殊情况才以治标为先。明辨标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 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

2、指标失衡-证

2.1、证的概念

人体的脏腑经络、皮肉脉筋骨、头项胸腹肩背腰、四肢关节等全身各处,都需要阴阳气血等要素的平衡,也都有可能出现各自的失衡。比如肝可以有精的虚实、神的虚实、元气的虚实、天气的虚实、地气的虚实等等,肺、心、脾、肾也是如此,皮、肉、筋、骨也是如此。这类要素的失衡就是中医的证。

证的基本类型如下表:

元气 津液
正虚 精不足 神不足 阳虚 气虚 血虚 津液虚 肉槁、骨陷
邪实 精浊 七情太过 阳亢 六淫太过、
气郁、气滞、气逆...
血瘀、血热... 痰饮 瘿、瘤、积、聚...

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

《灵枢-本神》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

《素问-调经论》

辨证论治就是要分辨出哪些部位分别有哪种失衡?程度如何?即辨别病位与病性、程度,进而进行对证治疗。

教材《概论》的辨证章节,只是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情况,比如肝只列出了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火上亢、肝风内动、 肝胆湿热、寒滞肝脉等几种情况,这些应只是肝失衡的常见情况,并非全部,其它部位也是类似。

从指标角度看,几大指标可以单个失衡也可以组合失衡。阳虚就是单指阳气这指标不足的失衡。痰热就是两个指标痰与热过量的失衡。比如伤寒论的小陷胸汤证,是胃脘(又叫心下)部位的痰热互结,属于在一个部位上有两个指标(痰、热)失衡。

从部位角度看,也可以有多个部位同时失衡。比如大青龙汤证,是内热外寒,属于内有热、外有寒两个部位的组合失衡。小青龙汤则是外寒内饮,也是两个部位的失衡,分别是外有寒和内有饮。

小结胸病,属痰热互结,法当清热开结涤痰,用小陷胸汤治疗。本方由黄连、半夏、栝蒌实组成。黄连苦寒,苦降下,寒胜热,为清泄心下热结最得力的药物;半夏辛温滑利,开结气,化痰蠲饮;栝蒌实甘寒滑利,有润便化痰之功,配黄连以清热,协半夏以蠲饮。三药合用,痰热各自分消,则无结滞之患。

《伤寒论讲解-138条》

寒邪闭表而不能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能外泄,从而形成表寒内热之证。此时用麻黄汤则无清里之效,用白虎汤则证未见烦渴引饮,尤其是寒邪在表,则易冰伏其邪。故治用大青龙汤,峻汗以解表闭,清里以除烦躁,为表里两解之法。

《伤寒论讲解-38条》

小青龙汤主之:证为外寒内饮,故用小青龙汤外散风寒,内消水饮,以达到表里两治的目的。

《伤寒论讲解-40条》

各种证型之间可以互有因果关系。比如有人先有情绪过度的神病,导致神对气的调控失常而产生气郁、气逆的证。而气为血之帅。气的失常进而可以导致血瘀等证。也有人因外伤或者妇女生产等原因导致先有血瘀。瘀血可以影响气的运行,出现气郁、气滞。瘀血也可能影响神,产生狂躁、抑郁的情况。还有人是先受外感风寒,产生经络的气病,然后影响水、血的传输,形成痰饮、瘀血等等。证型之间的互相影响是比较复杂的。

各种失衡都有其外在特殊表现,在以后的学习中要能仔细捕捉这类表现。比如大青龙汤证的特异表现为“不汗出而烦躁”;小陷胸汤证为“心下部位按之痛,脉浮滑”。小青龙汤证则为“遇寒而咳,咳吐白痰、舌苔水滑、脉弦”等等。

辨桂枝证重在汗出;辨麻黄证重在无汗;辨大青龙证重在不汗出而烦躁,如此则临证方有所本。

《伤寒论讲解-38条》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伤寒论讲解-138条》

小青龙汤……寒饮射肺之咳喘,多在寒冷季节发作,常咳吐大量白色泡沫样痰,且落盂成水,或咳嗽吐白色半透明胶粘之冷痰,宛似蛋清。寒饮郁遏阳气,若见面色青暗或黧黑,则谓之“水色”:寒饮阻滞营卫气血,若致面部出现块块色斑,则谓之“水斑”;水饮上泛,若致使面部庞浮或眼睑轻肿,则谓之“水气”。水气、水斑、水色,以及舌苔水滑、脉弦等,皆为辨寒饮内盛之依据。

《伤寒论讲解-40条》

2.2、阴证与阳证

不同部位的功能不同,所以重要程度也不同。同样的失衡,发生在重要部位就很严重,发生在不重要部位就影响不大。

人体以五脏最为重要。若五脏功能正常,则人体正气充足,抗邪有力。五脏失衡,则精、神受损,产生气、血、津液的一些关键环节受到破坏,使人体产生正气的能力下降,无力抗邪。

若失衡部位只在形体或六腑,五脏正常,则有足够正气抵抗外邪,大多表现为正邪相争剧烈的整体实证,内经称之为“阳道实”。此时人体机能多呈现为亢奋状态,所以叫阳证

若失衡部位在五脏,则正气不足,即便邪气较多也无力相抗,成为整体虚证,内经称之为“阴道虚”。此时身体机能多呈现为低沉状态,所以叫阴证

阳证与阴证的核心划分标准就是正气的充足程度。阴证为根本受伤导致正气不足,所以较阳证更严重。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素问-太阴阳明论》

以国家为例,通俗的理解阴证、阳证。当发生战争时,阴证就是首都等重要城市受到攻击,非常危险。阳证就是国家边境受到攻击,未波及首都等重要城市。阳证转阴证就是敌人由边境进攻到首都。阴证转阳证就是反击将敌人由首都赶到边境。简单的说,就是阴证近死,阳证近生。

《中医药学概论》的辨证章节,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证之说,以及内经讲“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些地方提到的阴阳就是指阴证、阳证,即人体生病时,总体上是处于五脏健康、气血充足、抗邪有力、拒邪于表(腑)的状态,还是五脏虚弱、气血不足、抗邪无力、邪气内侵的状态。其次才是一些局部部位的阴阳失衡情况。阴证之人面色晦暗、脉象沉细而微弱无力,阳证之人面有光泽、脉象浮大而有力。阴阳不分,举手便错!

阴证、阳证是人体生病时,宏观上的正邪状态。在微观局部部位,则各处都可以有自身的寒热虚实的失衡情况。可以将局部的正邪相争理解为战术层面,整体的正邪相争理解为战略层面。

比如,一个人的肺部正气不虚,但有痰饮,所以是肺部邪实的情况。肺脏为五脏之一。肺部痰饮影响了肺部的功能,使其呼吸功能变弱,进而不能给全身提供充足的气,使全身都处于虚弱状态。这种情况,从整体角度看,属于整体正气不足的阴证,但是从肺部看,属于肺部正邪相争的局部实证(肺属五脏,脏气不虚的情况下,大多会排邪到腑,但也有排不出的特殊情况)。

再如,一个人的肌表部位气不足,为肌表气虚的证。肌表、形体、六腑都是以五脏为根。如果该人五脏无病,只要加强五脏的气血输出,同时再注意经络通道的通畅,则肌表气虚的情况可以很快解决。所以虽然肌表、形体、六腑都可以有虚证,但是真正的虚证是指五脏虚。只要五脏不虚,其它部位的虚证比较容易解决。

纯阴证和纯阳证是两种极端情况。纯阴证多发于老弱之人,五脏衰弱,正气非常不足。纯阳证多发于身体强壮的年轻人,五脏健康,正气充足。大多数人的状态处在两者之间,各脏腑经络功能有一定下降,但是还不算特别衰弱。所以辨阴阳,多是辨偏阴证、偏阳证,少见绝对的阴证、阳证。一般以病位主要在阳经、腑器、形体为偏阳证,病位主要在阴经、脏器、骨髓为偏阴证。

八纲辨证,首辨阴阳。其目的是确立病人体内正、邪的大格局,以决定治疗的大方向。偏阴证之人,以调理五脏,培养正气为主,祛邪为辅。偏阳证之人,以祛邪为主,养正为辅。阴证之人在治疗好转过程中,随着正气的恢复,通常会驱邪外出,从而经历一个正邪对抗表现激烈的阳证阶段。

光确立治疗大方向,还不足以进行具体的治疗。阴证、阳证各有更细的病位、病性划分,需要进一步明确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治法,这是以后的内容。

3、自我调节能力与病证的关系

当内环境出现各类失衡的时候,人体会进行自我调节。这种调节能力是在神的主导下,由各种要素共同配合而形成的。越健康的人,调节能力越强。如果对人的健康水平进行打分的话,精、神、阴、阳、气、血皆充足的人为标准健康人,其调节平衡的能力定义为满分100分。老弱之人的平衡能力则为50分或更低。

前述人体有三大病机:阴阳失衡、升降出入失常、正邪相争。因满分之人调节能力强。遇到阴阳失衡则自我调节阴阳,遇到升降出入失常则自我调节升降出入,遇到正邪相争则自主强正祛邪。所以,其很少生病,或者说大部分病已经被其自己治愈了。

正气是形成这种调节能力的要素的合称。正气足则调节能力强。正气虚则调节能力弱。正气足并不是指某单个要素充足, 而是指精、神、能量、天气、地气等要素都充足,且配合协调。因各要素都有其独特功能,都是不可缺的,所以任何一个要素不足,都会造成正气虚。

如果有邪气干扰,要视干扰的力度大小。

如果干扰力度超过100分,比如严寒、火灾、剧毒、古代的刀兵、现代的枪弹等因素。这种破坏的力度太大,所有人遇到都会生病或者死亡。

如果干扰力度为50-100之间,则平衡能力100分的人不会生病,而50分的人就会发病。解决这种疾病,最根本的做法当然是提升正气,只要正气的力量大于邪气,人体自己就可以治愈疾病,不再需要做其它事情。但是对于老弱之人,短时间将其正气提高到满分是不现实的,就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帮助其适度提高正气水平,另一方帮助其减轻邪气的干扰力量,即扶正祛邪。最终实现正胜邪,而治愈疾病。

有些所谓的难治疾病,中医有时健一下脾胃就好了,或者调理一下肝肾就好了。看起来这种调节似乎与疾病无关。其实这是中医准确找到了该人产生正气诸多环节中的薄弱之处,进行加强后,人体的正气就快速提升了。正气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加强到可以战胜邪气的程度,疾病就自然好了。这种情况,并不是中医直接治愈了某种疾病,而是帮助提升了人体的自愈力,间接治愈了疾病。

以糖尿病为例,一般说长期血糖高就是糖尿病,而血糖高这个现象并不能代表中医理解的正邪状态。同样是糖尿病人,有人正虚邪实程度较轻,就容易治愈,程度较重,就难以治愈。严谨的中医即便治好过一些糖尿病人,也不会说一定能治愈全部糖尿病人,因为每个病人情况不同,任何病人到了正虚邪实非常严重的阶段都很难治疗。内经讲,病至五脏,半死半生。伤寒论中也有很多难治证或者死证,大多与三阴五脏有关。所以中医并不是包治百病,五脏藏精藏神,如果受损严重,恢复就很困难。

精是各类正气要素的基础,所以五脏藏精是否充足是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五脏藏精充足时,人会觉得精力旺盛,有很多愿望想要实现,此时神容易放纵,做耗散精气的事情。比如大量饮酒,喝酒像喝饮料一样,这叫“以酒为浆”;晚上不睡觉,白天不起床,阴阳颠倒成为常态,这类事情叫“以妄为常”;喝醉之后肆行房事,这叫“醉以入房”;这类行为快速消耗了五脏之精,这叫“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人保养精,应该像端着装满水的水杯一样,小心翼翼,不要洒落。年轻人的五脏精气充满,应该保持这种充盈的状态,不要随意消耗,这叫“持满”。而不知持满,花费心思追求各种刺激,让自己开心,这叫“不时御神,务快其心”。最终,因不注重养精与神,贪图一时的快乐,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而使精、髓快速消耗,不到五十岁,人就衰老了。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

精充足、神端正,人才可能有强大的正气。生病的本质就是人体某些方面的失衡已经超出了自身正气调节能力,难以自我恢复,所以需要医药的帮助。内经《移精变气论》说,古人治病只需要用祝由的方式帮助精转化为气,使正气提升就可以治好了,后来治病为什么必须内服汤药调理脏腑、外用针砭疏通经络,甚至即使如此也不一定能治好呢?这是因为古人作息符合自然规律、心神的欲望少,所以脏腑正气充足,病邪不能深入,稍加调理既可以治愈。后人反之,则正气虚弱,病邪很容易进入五脏、骨髓等重要部位,所以小病变重、重病则死。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

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素问-移精变气论篇》

医药的作用是帮助精、神调节身体的失衡,有其能力限度。相对精、神而言,其作用是局部、临时、辅助性的,而精、神是持续、全面的管理人的健康平衡。如果精已极少或者神的管理能力极弱,单靠医药是不行的。所以养精、养神显得极其重要。所谓“精神不进...病不可愈"、“得神者生,失神者死”。

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

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素问•汤液醪醴论》)。《明医杂著》也指出:“必须病人受命,坚心定志,绝房室,息妄想,戒恼怒,节饮食,以自培其根,否则虽服良药,亦无他用。”治疗不但要准确辨证,选用适当的治疗手段,而且要健全志意,控制情绪和行为,自我调节精神活动,才能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黄帝内经讲解-血气精神的重要作用》

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灵枢-本神》

总结,本节内容主要想说明任何病证都要从正、邪两个角度考虑。邪的角度是考虑造成失衡的邪气有哪些?正的角度是考虑正气为何未能自我调节?扶正与祛邪贯彻了中医治疗的始终。其中,正气角度比较复杂。因产生正气涉及的环节较多,要从功能开始分析,一路沿着形体、气血、经络、六腑、五脏的路径,直到精神为止。这个过程比较繁琐。不同的病人出问题的位置不同,需要个性化调节。很多医疗从业者不具备这种知识储备,容易形成见病治病的思维。某些病在正气不虚的时候,是可以有定式成法可以遵循的。如果兼有正气虚,若还是套用成法,祛邪而进一步伤正,会虚上加虚、加重病情。这就是犯了“只见病,不见人”、”只见邪实,不见正虚“的错误。

但病至五脏俱伤,脾肾元气将亡境地,绝不可见病治病。若先认定“结核”二字,妄投清骨散、秦艽鳖甲之类,必致重伤脾阳,速其致亡。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肺结核临证得失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