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四章 历来对咽喉口齿生理功能作用的认识

“未知常,焉知变”。医务工作者既然是以“治变”为职责,那末应该首先要了解其“常”。为了更好地认识咽喉口齿方面的病变,对于它的生理功能作用(即常),当然要深刻理解。

中医一切理论,总是发源于《内经》。虽然历代先哲们的补充发挥,起到了一定的发展与广大,但是总不能雷越出《内经》的范畴。所以这里引用的,主要还是以《内经》为主。

一、咽喉

历来中医文献,总是咽喉放在一起来谈的,因之任何一部古书中不可以找到两者单独讨论。尽管有时也可以咽喉分论,但一到临床上即无法分开而混在一起。反观现代医学,咽是咽、喉是喉,解剖、生理、病理、治疗一直明明白白地分开。为什么?因为西医是“梯型”的,由鼻咽、口咽、喉咽到喉,是从上到下的。中医则呈“屏风型”,为两者骈立。也就是把气管上端为喉,食道上端为咽。这样则口咽、喉咽为气、食共同占有的领域,就无法分开了。所以中医的喉,不一定是西医的所谓之喉,中医的咽,也不一定是西医的所谓之咽。尽管中医把咽与喉明确地排列成屏风型,可是其排列的位置也因各家的见解而不同。以下是各家的说法:

1.并行说:《太平圣惠方》:“咽与喉咙,并行”。

2.咽左喉右说:《喉科指掌》:“喉有二孔,左为咽,右为喉”。

3.咽前喉后说:《喉科秘本》:“咽在喉之前,喉在咽之后”。

4.咽后喉前说:《医碥》开卷第一卷第一篇第一句就是:“喉在咽前”。

至于宋初,认为咽喉有三:咽、喉、咙。但不久就被《苏沈良方》否定纠正。咙在何处?《普济方》作过如此解释,谓:“咽者,纳而不出。喉者,有出有入。咙者,舌下二窍,有出无入”。这种解释,很是牵强。所以《重楼玉钥》的“一云,喉中三窍者,非”,最为恰当。

兹再讨论它的功能:

1.摄取食物:《灵枢•忧恚无言论》:“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儒门事亲》卷3:“咽以纳物,故通于地。会厌与喉,上下以司开合。食下则吸而掩,气上则呼而出。……相交为用,阙一则饮食废而死矣”。

这是说明,咽是摄取食物的孔道。至于为什么而能保持其正常功能?林珮琴在《类证治裁•关格》里解释:“下不得出为关,二便俱闭也。上不得食为格,水浆吐逆也。下关上格,中焦气不升降,乃阴阳离绝之危候”。这是说明正常人能保持咽的正常纳食功能者,是中焦之气有升有降(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以及阴平阳秘。

2.呼吸:《灵枢•忧恚无言篇》:“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太平圣惠方》35卷:“喉咙者,可以通于气息,呼吸出入,主肺气之流气,故为肺之系”。

这是说明喉(古人经常还把咽包括在内)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呼吸。凭什么条件来能使它们平安健康地进行活动呢?《灵枢•五乱篇》的回答是:“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肺,则俛仰烦喝,接(《甲乙经》作按)手以呼”。所以呼吸的正常进行,是在乎泌浊分清,调和气血。

3.发音:《灵枢•忧恚无言篇》:“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

这里虽然没有现代描述的具体与详细,但已说明了喉是发音器官,以及辅助器官对配合发音的密切而协调的合作,是十分客观而科学的。至于通过什么动力来促使发生声音?杨士瀛《直指方》认为:“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所以言出成声全赖乎肺气的鼓舞,肺气则有赖于肾气的充沛,因为“精可化气”之故。他如措辞的得失,逻辑的清悖,更与君主之官的心不能分割。《法言•问神篇》说:“言,心声也”。《素灵微蕴•五声解》中解释发音是:“弦绝者音嘶”。声带像“弦”一样地振动而造成声音,这个比喻是很科学的。

二、口齿

口齿,用现代语言来说,是口腔。它是消化道的起端,具有摄食、咀嚼、辨味、吞咽、语言、保护等功能之外,舌苔、舌质更是中医的“体表诊断学”里两项(还有一项是脉诊)主要手段之一。

《普济方•口门》:“盖五味入口”(以上是摄食)。

《普济方•牙齿门》:“齿为门户,摧伏诸谷”(以上是咀嚼)。

《灵枢•脉度篇》:“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以上是辨味)。

《普济方•牙齿门》:“夫口齿者,为脏腑之门户,纳滋味以充肠胃。……口为玉池太和宫,漱咽灵液”(以上是吞咽)。

《灵枢•忧恚无言篇》:“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论衡•率性》:“《扬唇吻之音,聒圣贤之耳”。《灵枢•忧恚无言篇》:“舌者,音声之机也”。《世医得效方》:“舌卷不能言,舌肿不能语”(以上是语言)。

《墨子•非攻》:“古者有言,唇亡齿寒”(以上是保护)。

至于舌苔、舌质的作用与观察,当另有舌诊专论,这里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