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六章 小学与训诂

“小学”是中国文字、声音、训诂的学问,它不是今天我们所谓的“小学”。古代的学舍名之曰学,不同的朝代也有不同的名称,据传虞代小学学舍叫下庠,夏代叫西序,殷代叫左学,周代叫虞庠。《大戴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外宿就学),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小艺主要指的是“六书”。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汉•郑司农谓“六书”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汉•许慎《说文•叙》“六书”谓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后世的小学家,相沿皆以许说为依据。班、郑、许三人所谓的“六书”,大同小异。六书的涵义,尤其是假借、转注,小学家颇多异说,意见尚不一致。在古汉语的诸书中已有详论,这里不拟展开讨论。

古代的“小学”,原本也是初学的文字知识。因时代久远,古今文字训解差异越来越大,后世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学问。近世“小学”学,又发展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今或称“古语言文字学”。其实文字、训诂、音韵三者并难以分割,所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形立则章成,声发则文生”,古人如刘勰早已谈到,这是符合人类文字、语言历史发展规律的。大抵古语言文字之学,不外形、音、义、理四者,其中虽各有专学,不过各有侧重。文字学则侧重形体,音韵学则侧重声音,训诂学则侧重义训。盖音託乎形,义寄乎声,形、音、义并在于通达学理。按经传有经传之理,技艺有技艺之理,诗文有诗文之理。黄侃以为“古人言学,皆不能离事而言理”。他把训诂分为“小学之训诂”与“经学之训诂”。他说:“小学之训诂贵圆,经学之训诂贵专。盖一则可因文义之连缀而曲畅旁通,一则宜依文而法有专守故尔。”法就是家法师承、专学。推而广之,不止《经》学,医药农工皆有专法之守,亦即学科专业之理。故广义《经》学之训诂,亦可称“专业之训诂”,统之于黄氏所谓的“解文之训诂”,今之学者或称“实用之训诂”。“小学之训诂”可统之于“独立之训诂”,今或称“理论之训诂”。我们所讲的主要就是专业之训诂。既言专业,就要联系专业之理。因此,讲训诂,既要讲形、音、义,也不可忽视专业之学理。

训诂就是以语言释语言。具体的来说,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以通言释方言,从而达到通晓文字义理的目的。训诂涉及到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对于专家来说,有些是不言而喻的事。但对于初学者,时而还有困难。例如有时字虽识,往往由于文史名物知识不足,也可致误解误读,义晦不通。如《万氏妇人科》(明•万密斋撰,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前有裘琅小叙,其中一段原句读曰:“昔、王念斋,明,府尹,吾西昌日,曾授梓官衙,后解组携板以去,故江右传布不广。”按“王念斋”,人名。古知府或郡守,亦称“明府”;“尹”,谓主事、治理。如此句读应如下:“昔,王念斋明府,尹吾西昌日……”。此例并无难识之字,实由文史知识不足而致误读。因此,初学者宜浏览选读一些文史书籍,既广见识,又益于医籍的阅读理解。因此,下面在讲训诂时,有时也涉及虽与训诂有关、但严格说来并非完全属于训诂范畴的问题。


电子版注:

1、原书有“初学者宣浏览选读一些文史书籍”字样,“宣”应为“宜”,电子版已经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