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一节 自觉加强医德修养

第一节 自觉加强医德修养

中国医药学,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代代相传有关崇高医德的故事甚多。葛洪所撰《神仙传》中,就载有三国时期民间医生董奉医德高尚的故事:董奉在庐山行医时,从不索取诊金,治好一个重病,让病人在家门口栽五棵杏树;治好一个轻病,只栽一棵杏树。前来诊治的病人很多,其中大多数是贫穷病人,几年之后,杏树成林,每待杏子黄熟时,董奉又将杏子交换成粮食,并用此粮食专门救济贫苦人民和旅行在外而生活困难的人,每年可施救二万余人之多。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杏林佳话”的由来。

大凡优秀的医生,都具有高尚的品质、优良的医德。孙思邈,堪称是注重医德的典范。他说:救人一命,胜似千金,有效的验方比什么都贵重!他所撰的医学名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千金”二字,示意人的生命重似千金。《宋史•庞安时传》记载:庞安时对远道来求治的重病患者,主动腾出房间,让病人住在自己家里。并为他们煮粥、煎药,待病人痊愈后,才肯让他们离去。患者送的金钱、实物,他一概不收,从不以患者的恩人自居。又如陈实功在《医家五戒十要》中说:“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观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现代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在岀师仪式上,将原名改为“辅周”,以立“辅助贫弱,周济病人”之志。他早年从事义诊,对病人不论高下、贫富、长幼、美丑、亲疏,都象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待。他晚年主要负责中央领导的保健医疗工作,但仍坚持为群众服务。赵锡武教授说:“医生的任务是治病,不是看级别”。在今天的社会里,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还存在少数经济不发达地区,必然有些生活困难的人们。他们患病后,医生就应本着少花钱治好病的原则,进行仔细诊断,合理选用药物。又如当代名医吴佩衡,对贫穷者,除免费义诊之外,还经常奉送药费;甚至对疑难重证,还亲自前往督促病人服药,对缺乏煎煮附子经验的病家,耐心地给予指导,有时采用自己先尝试,后给病人服用的方法,以保证疗效。这种扶危济贫的高尚品德,应该是每一位医生所必备的。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和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医家们能够打破世俗的观念,以不畏权势,不图名利,普救劳苦人民为己任。他们是中医界的楷模,后学的典范。我们应该很好的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医德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样才不失一个医生的天职。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简称为医德。它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习惯和传统,是用来调节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国家、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中医工作者在临证工作中,应自觉遵守《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一、救死扶伤,极端负责

救死扶伤,对工作、对病人极端负责,是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基本内容,对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具有直接的意义。要做到极端负责,首先要对病人关心和同情,时时刻刻想到病人的利益,把解除他们的疾苦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其次是在工作中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再次,要有高度的医德责任感,意识到治病救人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在临证中决不能推诿卸责,轻率从事。

二、尊重病人,一视同仁

由于人们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因此,在临证工作中必须平等待人,必须尊重病人的人格。应不论病人的社会地位高低、权力大小、收入多少、知识水平、容貌美丑、衣着好坏、关系亲疏,都要一视同仁。尊重病人的人格,首先应为病人保守秘密。主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病人为诊疗需要而提供的各种个人秘密,不应随意泄露。二是有关病人的病情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对病人应注意保密,杜绝医源性疾病的发生。

在进行任何诊治措施前,应向病人讲清楚意义和目的,以征得病人的理解和支持。切不可将自己的决定强加于病人。这也是尊重病人的一项内容。

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诊治技能是医务人员为病人服务的手段。因此,一个热爱中医事业的医务人员,必须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在临证工作中不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诊疗效果,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疾苦。

四、廉洁奉公,不徇私利

医疗卫生工作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崇高职业,医务人员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但决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信任视为谋取私利的资本。治病救人是医务人员的职业义务,也是对社会应尽的职责。为此,廉洁奉公,不徇私利,是每个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五、团结协作,尊重同行

由于医疗活动多属集体性的工作,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共同完成医疗工作。同时,在临证工作中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搞好医疗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切不可诋毁同行,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无事生非。

六、举止端庄,文明礼貌

所谓举止端庄、文明礼貌,就是要求医务人员言谈文雅有度,举止稳重端庄,仪表整洁大方,切忌言谈粗俗,举止轻浮。工作中要做到语言亲切,态度诚恳,动作轻柔,礼貌待人,给病人以宽心和亲切感。尤其是接触异性病人时,更要作风正派,力避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