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第二节 诊治失误原因举例

第二节 诊治失误原因举例

让我们一起先回顾一下历代有关医生临证中的失误的原因。

《素问•疏五过论》列举了五种情况;一是不知病情,二是不知补泻,三是不善诊脉,四是不注意疏导病人的情志,五是不深入探求起病根源。《素问•徵四失论》列举了失误的四个原因:一是诊病不懂得阴阳逆从的道理,二是医术粗疏,盲目施治,三是不了解环境、体质、饮食、性情,四是不究病因,乱定病名。

《伤寒论・自序》对医生失误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序中说,观察当今的医生,多不切实地去研究经典的旨意,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仅仅是各自继承一家的医术,始终沿用旧法,一直没有改进。看病问诊时,只是口头应付,不去全面考察病情,与病人接触不到一会儿,就议药处方了,甚至察脉的次数还不满五十,就算了事。

《脉经•序》指出了因医生失误造成的弊端,序中说,有些医生,不懂医理,不明白源流,医生与医生之间互相产生偏见,各自故意逞自己的技能,不考虑医药的使用是关系到人的性命,以致轻症酿成重病,顽症失去治愈的希望。

《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千金要方•大医习业》是有关医德与医术的二篇著名专论,书中把医生失误乃至庸医的相貌刻画得淋漓尽致,列出十种弊端:一是“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深至浅之思”;二是“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三是“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四是“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五是“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六是“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七是“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八是“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九是“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十是“不读五经”、“不读三史”、“不读《内经》”、“不读《庄》、《老》”。孙思邈还痛斥这种行为“兹乃人神之所共耻”、“此医人之膏肓也”。

《外科精要•自序》列举了外科医生的失误乃至弊端如下:不通文理,不钻医书,临证之际对病阅方,遍试诸药,心中惶惑,延误时机,以致病轻者变重,病重者致死。有的居心不良,贪人财利,故意不用确实对症的药剂,惟恐迅速获效而少得钱财。有的只知死守方药,完全不懂得灵活变通。有的得到一二个方子,以为秘传,甚至将通用的效方改换名称,而为秘方。

《古今医统•庸医速报》专篇论述医林弊端,指出: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非浅。无知的庸医,只知窃取祖传世医的招牌,抄写几个成方,记住几条脉诀,本事也就不过如此。他们着意于衣饰打扮,借花言巧语应付病人,靠阿谀逢迎骗取虚名。治起病来,轻率乱来,妄投药剂。偶然侥幸治好一个病人,就重重索取报酬,而误治伤人,则慌称命该如此。徐春甫有感于医风不正,严肃地告诉他的弟子说:“医惟大道之舆,性命存焉。凡业者必要精心研究,以抵于极,毋谓易以欺人,惟图侥幸”。

《万病回春•云林暇笔》在“医家病家通病”一节中说,医生的天职,“原为活人”,而有的医生却“不知此义,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这是很不人道的。医生的职业与病人的生死密切相关,责任非轻,岂可因贫富而厚彼薄此?无论贫富,医生都应竭力救治。对于医界同行,本应尊重,但有些医生却“专一夸己之长,形人之短,每至病家,不问疾病,惟毁之过以骇患者”,龚廷贤把这种人斥之为“无形之徒”。

《景岳全书•论治篇》着重谈到医术不精而误人。书中说,有些医者直到白发苍苍、牙齿脱落的老年,仍然是一个庸碌之医。究其原因,就是诊病无定见,治疗不精一。要么药不及病,杯水车薪;要么妄投药剂,误治误人。

《医学源流论•名医不可为论》指出世间有一些获取虚名的时医,到处误人。而有些病者反说此人治了还无生机,乃是命定。这真是“有杀人之实,无杀人之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种医生善于耍弄奸伪巧诈的权术。

《三指禅•风痹论》指出有的名声很大的医生,善于装腔作势,诊脉时闭目凝神,开方时沉吟半晌。其实,这是不学无术的表现。

《串雅内编•序》指出:有的江湖医生凭着一点医术勒索钱财、放肆地贪图私利。他们偷偷学得一点医学皮毛和药剂,却妄称秘传奇术。这样的人,怎么能治好病呢?

《医门法律》是一部专门论述正确诊治规范和误诊误治责任的著作,专为庸医误人而作,被誉为一代名著,这说明,慎防医生失误,是医林中历来重视的课题。

诊治失误是临证诊治病证中出现的失治和误治,究其失误的因素是很多的,但从中医师本身找原因,恐怕主要发生在辨证与论治相互联系的两个环节上,或在说诊治失误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诊察与辨证方面,二是方药治疗方面。现就这两个方面发生的具体而又实际的问题分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