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中脘

中脘

〔定位〕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图129)。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布有第7、8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功能〕补中气,理中焦,化滞和中。

〔主治〕胃疾,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痢疾,黄疸,积滞。

〔刺灸〕直刺1~2寸。可灸。

〔讲述〕见于《甲乙》。别称上纪、胃脘、太仓、胃管。中指中部,脘同管,穴属胃募,位居心蔽骨与脐连线的正中,内部适当胃的中部,因名。本穴为胃之募,腑之会,又系手太阴、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所,故可用治一切腑病(胃、胆、胰腺、大小肠),尤以胃的疾患为先,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疏理中气之效。这是因为手太阴脉“还循胃口”,足阳明脉“下膈属胃络脾”,手太阳脉“抵胃属小肠”,足太阴脉“属脾络胃";加之胃与脾、心、肺、肝、胆、大小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所决定的。临床配足三里用治一切胃疾,能升清降浊,消胀满,促运化,止疼痛。配公孙、天枢治胃肠疾患,配天枢、上巨虚治痢疾,配章门治胃胀,配承满治胁下坚满,配肓俞、期门治心下大坚,配天枢、内关治霍乱吐泻,配腕骨治黄疸,配阳陵泉、四缝穴治胆道蛔虫症,配气海、膻中治翻胃吐食。

近代研究证明,针刺中脘可使健康人的胃蠕动增强,表现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尤可使空肠粘膜皱襞增深、增密,空肠动力增强,上段尤为明显,从而说明中脘确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